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邵“太極之蓮”劉一霖:讓太極之花開遍城鄉

瀑布醉太極。

示範。

晨練。

太極紅。

江畔劍影。

(通訊員 吳豔紅 鄧洪濤)每天淩晨, 清風拂面, 翠露沾袖, 新邵資濱休閒廣場、賽雙清公園、江畔月亮島等場地, 便有一群太極人, 著一身飄逸的太極服, 溢一臉飛揚的精氣神……隊伍最前面, 一位氣質教練格外入眼:一襲棗紅色太極服配搭“蓮繡”披紗, 柔美如仙, 氣定似俠。 時而嫋嫋娜娜“雲手”, 時而意氣迸發“連珠炮”, 一套拳下來, 環環相隨, 行雲流水, 輕靈有致, 剛柔相濟, 那身法那步法那眼神那韻味, 直叫人“十二分地享受”。 她, 就是聞名遐邇的新邵縣文體健身協會副會長兼總教練劉一霖。

劉一霖在巨口鋪鎮滸溪學校任代課教師時, 是遠近聞名的“美女教師”。 用當地學生家長的話說, “長得水靈靈, 又是乖乖女”;同事誇她“教得好書, 唱得好歌, 寫得好文”, 十足的多才多藝。 但由於家庭窘迫, 鄉里條件太差, 當時物質缺乏, 生孩子坐月子時落下一身傷寒, 後雙手染上了風濕病, 遇上一變天就奇痛難受, 常常被折磨得死去活來。 沒辦法, 她只好放棄教師職業, 隻身來到縣城, 一邊陪兒子讀書, 一邊在超市打工, 一邊尋醫問藥, 成為一位嚴重貧血的“藥罐子”。

一次偶然的機會, 她在資江河畔遇到一位教拳的男教練。 “那教練就是我的啟蒙老師, 縣公安局退休的劉南明老師。 後來便跟他學木蘭拳和24式簡化太極拳。

劉一霖自己也不敢相信, 學太極拳才一年, 手痛明顯好轉, 兩年後右手完全不痛了。 “本來是好奇, 只想玩玩, 抱著試試看的心情, 沒想到太極這麼神奇。 ”就這樣, 她與太極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個“藥罐子”慢慢地嬗變為一朵悄悄綻放的“太極之蓮”。

在劉一霖的客廳裡, 最顯眼的是擺放在電視機旁的兩個移動大音箱, 那是她每天為學員習練太極準備的“傢伙”;書櫃上, 整齊有序地碼擺著一些有關太極拳的磁帶、光碟和書籍, 那是她最珍愛的“寶貝”。

“我學太極, 沒有正式拜過師, 主要是靠自己看書看視頻, 一招一式琢磨, 邊學邊練邊悟。 ”劉一霖說, 這些年, 她就是憑著對太極拳的摯愛, 在自家二十多平米的客廳裡, 反反復複播放視頻, 不放過視頻裡老師的每一招每一式、每一句講解每一個細節,

磨爛了十幾雙太極鞋, 擦壞了十幾塊地板磚。 有時為了學一套新拳, 或磨一個動作, 常常廢寢忘食, 甚至將飯菜燒成“黑鍋巴”。

她兒子實在不理解, “老媽你是走火入魔了吧, 喜歡太極比喜歡我還多”。 她耐心地勸導兒子, “你讀書需要勤奮, 我打拳同樣需要勤奮。 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加百分之一的靈性。 ”

一份收穫, 一份耕耘。 她在邵陽市太極拳錦標賽上, 得到太極拳劍“雙料冠軍”;在第七屆湖南省太極拳錦標賽上, 拿過太極拳劍“兩塊金牌”, 並榮獲湖南省太極拳最高榮譽“湖湘太極精英獎”。 她的弟子在第二屆邵陽市太極拳錦標賽上嶄露頭角, 一舉拿下7金2銀3銅。 由於她為發展太極、推廣全民太極健身做出突出貢獻,

又當選為湖南省太極拳協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 評為湖南省太極工作先進個人, 同時獲得“新邵縣巾幗標兵”稱號。

“劉老師這些年一路走過來, 真的不容易。 幾年前, 新邵打太極的才十幾個人, 現在, 縣城發展到8個太極輔導網點, 習練太極人數達到2000多人, 劉老師當之無愧立了頭功。 ”她的長徒“太極之龍”說。

劉一霖通過自身對太極拳的體悟, 覺得太極確實是健身養生的最佳運動方式。 “獨木不成林, 萬木才是春。 我一個人身體好了, 為什麼不想辦法讓大家身體都健健康康起來?”於是, 劉一霖便做起了一個夢, 要把全民太極健身推廣開來, 要讓新邵的太極文化春風拂面。

於是, 劉一霖見人就“推銷”太極,

宣傳太極, 但很多人並不買帳。 她便從自己開始, 從每一天開始, 堅持帶領大家習練太極。 每天淩晨5點, 當別人還在酣睡中, 她就起床, 洗漱, 壓腿, 準備音樂和音箱……6點, 她準時趕到資濱休閒廣場, 開始帶領學生晨練、教學生打拳, 一直教到8點。 晚上7點, 又出現在錦繡華城廣場, 帶一撥近100人的太極隊伍, 到9點“散工”。 一天四小時, 風雨無阻, 雷打不動。 “手抬高點, 身體放鬆, 別太僵硬……”無數個清晨和晚上, 她就這樣無私的帶著學生, 教著學生。

為了把學生教好, 她毅然辭掉了工作, 全身心投入太極教學。 大家都好心罵她太傻, “工作不要了, 免費教太極, 圖什麼?”劉一霖還是笑了笑, “圖什麼?什麼也不圖。 就圖個健康, 要讓大家都來打打太極, 讓大家都打了太極後健健康康、快快樂樂,這樣人生就不遺憾。”

教太極的網站越來越多,學太極的人群越來越多,但大部分都是年齡偏大的長者。劉一霖很糾結,怎樣才能讓太極在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職業的人群中普及和發展?她急了。

“為了太極進機關,我找到縣委組織部、縣總工會和縣文廣新局領導,請求聯合起草發文開展太極‘工間操’活動;太極進公司就從領導抓起,兩個公司的‘一把手’太極都打得蠻好,就要一把手親自當本公司的教練;學校體育課嘗試開設太極課程,聘請協會培養的太極骨幹去上太極課。”就這樣,新邵太極迅速發展起來了,太極健身理念普遍形成,太極文化成為新邵一道絢麗的風景。

“現在跟我練拳的有在職幹部,有退休領導,有企業老闆,有工人,有學生。”劉一霖很驕傲地說。

2016年新邵縣開展“太極進機關”活動時,在全縣幹部職工中推廣以24式太極拳為主的工間操,各單位機關紛紛邀請劉一霖當教練。這期間,劉一霖累得天天虛脫。早晚要教兩個休閒廣場的學生,上午要去黨校青幹班授課,下午又要趕到機關幹部太極教學點教拳教……每教一場下來,衣服全部濕透,一天跑幾個場子,就換幾套衣服。晚上回到家裡,還要備課,連續近兩個月,差點“倒下了”。有人問她這樣為了哪般,她笑笑說,因為太極所以太極,因為喜歡所以喜歡。

目前,劉一霖教出的學生有近2000人。縣人民廣場、資濱廣場、二橋沿岸、錦繡華城、賽雙清公園……一批又一批太極愛好者,跟隨劉一霖教練,一同舞動清晨,擁抱陽光,融入夜色,渲染霓虹,成為新邵一道最為獨特的風景。

讓大家都打了太極後健健康康、快快樂樂,這樣人生就不遺憾。”

教太極的網站越來越多,學太極的人群越來越多,但大部分都是年齡偏大的長者。劉一霖很糾結,怎樣才能讓太極在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職業的人群中普及和發展?她急了。

“為了太極進機關,我找到縣委組織部、縣總工會和縣文廣新局領導,請求聯合起草發文開展太極‘工間操’活動;太極進公司就從領導抓起,兩個公司的‘一把手’太極都打得蠻好,就要一把手親自當本公司的教練;學校體育課嘗試開設太極課程,聘請協會培養的太極骨幹去上太極課。”就這樣,新邵太極迅速發展起來了,太極健身理念普遍形成,太極文化成為新邵一道絢麗的風景。

“現在跟我練拳的有在職幹部,有退休領導,有企業老闆,有工人,有學生。”劉一霖很驕傲地說。

2016年新邵縣開展“太極進機關”活動時,在全縣幹部職工中推廣以24式太極拳為主的工間操,各單位機關紛紛邀請劉一霖當教練。這期間,劉一霖累得天天虛脫。早晚要教兩個休閒廣場的學生,上午要去黨校青幹班授課,下午又要趕到機關幹部太極教學點教拳教……每教一場下來,衣服全部濕透,一天跑幾個場子,就換幾套衣服。晚上回到家裡,還要備課,連續近兩個月,差點“倒下了”。有人問她這樣為了哪般,她笑笑說,因為太極所以太極,因為喜歡所以喜歡。

目前,劉一霖教出的學生有近2000人。縣人民廣場、資濱廣場、二橋沿岸、錦繡華城、賽雙清公園……一批又一批太極愛好者,跟隨劉一霖教練,一同舞動清晨,擁抱陽光,融入夜色,渲染霓虹,成為新邵一道最為獨特的風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