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文看懂資料新聞——“圖述新聞”:解碼大資料 新聞視覺化

走入新時代後, 新媒體、管道、演算法等等一系列新詞層出不窮, 內容為王一再受到質疑, 空有辯駁之心也無處用力, 但用資料來說話, 應該能讓人心服口服, 畢竟, 數字不會騙人。

生活中資訊來自何處?主要有三類:(媒體資料庫、權威管道、社交媒體。 )當然, 這是技術進步帶來的, 我們接觸的資訊自然也就隨之增加, 真正進入了人人都是記者的時代。

資訊的多方印證使得受眾可以更為主動, 也由於資訊的超載使得挑選需要大量時間, 而媒體為了更貼合受眾, 也努力抓住資料的潮流, 就這樣, 資料新聞——來了!

外國的《紐約時報》、《衛報》, 國內的網易《數讀》、新華網的《資料新聞》都屬此類。

那說了這麼多,圖述新聞到底有啥特色呢?

首先是"圖釋性", 簡單說就是把資料呈現為圖像, 按小編的理解就是看數字是我們的弱項, 尤其是文科生太多, 並且乾巴巴的數位其實比較無味,

對資料的圖像化處理, 就比較好玩了, 像什麼"一圖告訴你"系列了, 簡單易懂, 老少皆宜.逼格高一點的說法就是 “圖述新聞”, 就是用最為通俗易懂的圖示形式, 來傳達資訊內容和展示資料背後的故事, 以意蘊雋永的故事畫面, 來闡釋新聞事件、概念知識、價值觀念等社會現實中的各種資料資訊。

其次是"藝術性", 什麼是藝術?粗暴點:理解不了的就是藝術了, 言語是可以理解的, 只要智商線上, 實在不行還有谷歌翻譯, 可圖像是不能翻譯的,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在意識上將不可避免地發生滲透性改變, 體驗一種狀態的變化, 獲得前所未有的視覺認知與美學洗禮, 甚至喚起藝術啟蒙、精神覺醒抑或審美思考"有點一個哈姆雷特的感覺了,

這是美學的角度, 既然無法理解, 就不要理解, 要欣賞, 不過不要擔心, 有陽春白雪, 就有下里巴人, 其複雜度和藝術性應與讀者的文化水準、審美修養相匹配。

再次是"凝視性", 這個比較"玄妙", 意思是人是有感情的, 我們不可能絕對中立/客觀, 我們在思考/判斷的時候, 都是在一定的支配性視野中進行的, 試著去理解下:“凝視”是所有視角的聚合, 是一系列互相對話或彼此衝突的視角。 從不同的視角出發, 去界定不同的受眾, 分門別類製作新聞, 同時應用資料, 求取客觀性和公眾知情權的平衡.總而言之, 這是比較藝術的說法, 類似於"媒介即資訊"的哲學抽象.

再再次是"駁雜性", 很通俗的講就是大雜燴, 混沌, 盤古前的宇宙,

沒有時間沒有空間, 甚至不談容量和維度, 我們在此全知全能, 只要你有足夠的資訊接收能力和分辨能力, 不過這是理想狀態, 事實上你不行, 所以"雜", 這是一個"涉及時間維度、儀式性表達、敏感話題等方面, 使受眾從日常認知領域轉移到全新維度的意識領域和敏銳狀態"的複雜問題.

終於到最後了, "非線性"來了.我們對於事物的認知是從開始到結束, 如果誰說能預知未來, 那沒什麼, 那你能放下表談中午的太陽陰影變化嗎?沒有表, 還存在中午嗎?當然存在, 只是對於我們的認知來說無法接受, 就像<降臨>中的七肢桶,時間只是和空間一樣的實體.網路時代顛覆了我們的時間觀, 使我們喪失了將事件置於歷史時間或現實情境下的能力.是福是禍不知道,反正就是如此.

再來再來,視覺化來了,這是事實,那價值何在?

第二個是“專家”說的:“圖示能左右一個人做資訊選擇時的相應內容和傾向偏好。 換言之, 圖像施行了意義。 ”人話就是:“它能為我們節省時間和精力, 有助於我們快速而有效地處理大量資料資訊;它能為我們提供事實和依據, 從而幫助我們獲得重要資訊並建立信任;它能為我們闡釋資訊和內涵, 使我們獲得有效推論與評估;它能為我們結構化預期資料, 助力我們把握方向甚或洞悉未來。 ”重點在於時間的節省和閱讀效率的提高吧。

第三個和第四個分別是“精神空間”和“創造對話”。 其實, 每一種新的技術應用長久之後, 都會產生自賦的社會意義,當我們愈發習慣於這種使用環境,這種技術本身就具有了文化意義,不是因為技術,而是因為人的使用,提供一種獨特的隱喻和立意,使讀者通過淺顯的形式感知深邃的內容,從而獲得視覺愉悅和精神滿足。在我們通過這種手段和他人的交往之中,對話是不可避免的,無論你是否願意,也不論這種對話是善意還是惡意,總能產生一種輿論生態,即大資料網路傳播新時代,伴隨多元聲音的力量、多元觀點的激蕩,新的輿論生態逐漸形成。

最後一點是“詮釋現實”,這是重回受眾視角,“關注負面只會產生更多負面的東西”,輿論環境的惡化是我們轉向新媒體的一個原因,我們受夠了,媒體盡不到自己的責任,媒介素養被丟棄。所以提高一下就是“讓公眾看到並理解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文化理念,提升受眾的人文素質和媒介素養,推進創建綠色傳媒生態環境。”

最後總結下,視覺化不是萬能的,沒有職業道德,永遠不會有真正的媒體生態。

想要閱讀更多,請點擊原文觀看。

都會產生自賦的社會意義,當我們愈發習慣於這種使用環境,這種技術本身就具有了文化意義,不是因為技術,而是因為人的使用,提供一種獨特的隱喻和立意,使讀者通過淺顯的形式感知深邃的內容,從而獲得視覺愉悅和精神滿足。在我們通過這種手段和他人的交往之中,對話是不可避免的,無論你是否願意,也不論這種對話是善意還是惡意,總能產生一種輿論生態,即大資料網路傳播新時代,伴隨多元聲音的力量、多元觀點的激蕩,新的輿論生態逐漸形成。

最後一點是“詮釋現實”,這是重回受眾視角,“關注負面只會產生更多負面的東西”,輿論環境的惡化是我們轉向新媒體的一個原因,我們受夠了,媒體盡不到自己的責任,媒介素養被丟棄。所以提高一下就是“讓公眾看到並理解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文化理念,提升受眾的人文素質和媒介素養,推進創建綠色傳媒生態環境。”

最後總結下,視覺化不是萬能的,沒有職業道德,永遠不會有真正的媒體生態。

想要閱讀更多,請點擊原文觀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