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過去,北京柳蔭街其實沒有幾棵柳樹,是解放後才改的名!

柳蔭街位於北京西城區東北部。 南北走向, 南部略向東傾斜。 北起羊房胡同與後海南沿相連;南段分為東、西兩岔:東岔南至前海西街, 西岔南至定阜街與龍頭井街相連;中與西口袋胡同、東口袋胡同、西煤廠胡同、小新開胡同、大翔鳳胡同、大新開胡同、銅鐵廠胡同相交, 東臨恭王府, 西臨濤貝勒府。 這裡曾住過聶榮臻、徐向前、王震、張愛萍、楊尚昆等軍界將帥, 故得名“元帥街”。 這裡也是北京惟一保留下來有四合院的地方。

柳蔭街南北走向, 略向西北方向傾斜。 北京凡斜街大都與河道、湖泊有關。 柳蔭街在明清時是舊河道,

當地人稱之為清水河或月牙河。 明代街在水道的西岸, 稱李廣橋西街, 李廣橋就在街道的北端。 李廣是明代弘治年間權傾一時的大太監。 他在現恭王府的位置建豪宅, “引玉泉山水, 前後繞之"。 他獲罪後, 八大罪狀之一就是“盜引玉泉, 經繞私第”。 清代在河道東、西兩邊各修了一條土路, 兩條路合稱楊柳灣。 1952年將河道改為暗溝, 地名稱李廣橋南街, 1965年改稱柳蔭街。

過去, 柳蔭街其實沒有幾棵柳樹, 而有許多大槐樹。 自從改名為柳蔭街以後才開始大量栽種柳樹, 所以今天人們看到的是柳樹成陰的柳蔭街。

1982年2月24日深夜, 北京衛戍區第一師某部代理班長袁滿屯為搶救落入後海的兩名工人, 在冰水中搏鬥40分鐘, 最終獻出了年僅2l歲的生命。 徐向前元帥親筆題寫了“優秀警衛戰士袁滿屯烈士紀念碑", 矗立在街心花園的北端, 碑上部為烈士的半身塑像。 這是北京街頭樹立的唯一一塊烈士紀念碑。

那是一個夜晚, 有兩名工人不慎落入什刹海中, 北京衛戍區某部一連正在值勤的警衛戰士袁滿囤聽到呼救聲, 立即飛奔過去, 來到海邊, 看到兩個黑影在冰窟中一起一伏他來不及多想, 脫去棉衣, 踏著薄薄的冰層奔上去, 沒走幾步就陷進水裡。 湖水刺骨的冰寒但他早已無心顧及, 只是奮力破冰向前, 抓住落水人拼命遊到岸邊。

這時聞訊趕來的工人、戰士都要下水救人, 袁滿囤見水深危險, 讓大家在岸上接應, 自己單身返回水中, 經過十幾次推拉, 才把另一個落水者救上來, 袁滿囤反復兩次在水中拼搏近40分鐘, 臉上、手上被冰淩劃破十多處, 等大家把他拉上岸, 他已完全昏迷, 後經醫院緊急搶救, 終因冰凍、嗆水嚴重, 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犧牲時年僅21歲。

警衛戰士見義勇為的壯舉, 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柳蔭居民更是深受感動, 由此也引發了柳蔭軍民對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新思考。 在“袁滿囤”烈士犧牲後的短短幾個月時間裡, 部隊官兵和居民們並肩奮戰, 拆舊棚建新院, 清垃圾除渣土, 栽樹木種花草, 讓古老的柳蔭街開始一天天的改變模樣。 這種軍民攜手共同建設柳蔭的新氣象驚動了一個人, 他就是徐向前元帥, 徐帥把共建領導小組的成員請到家中, 高興地對大家說:“這個活動應該搞, 要搞好, 要軍民攜手並肩, 共建柳蔭文明街。 ”之後, 徐帥欣然題詞:“柳蔭軍民文明街”。

徐向前元帥20世紀60代後,從史家胡同搬到柳蔭街。住在柳蔭街後,他多次對家人和工作人員說,我們是柳蔭街的普通居民,不能做特殊戶。他對居委會的各項工作都十分支援,居委會人員來訪,只要有時間,他和夫人都親自熱情接待。

在徐元帥的宣導與烈士精神的鼓舞下,柳蔭街居委會與衛戍區某部一連開展了軍民共建文明街的活動。軍民共同整治環境衛生,在街上植樹種花,軍民共同進行法制建設,提高文明水準徐元帥非常關心這一活動,先後6次為柳蔭街題詞,柳蔭街成為全國軍民共建的先進典型。

l990年9月徐元帥逝世了,但文明共建活動一直在柳萌街持續著。20多年來,柳蔭軍民牢記徐帥的教誨,大力弘揚“軍民同心、育人為本、無私奉獻、持之以恆”的柳蔭精神,緊隨時代的主旋律,把柳蔭街建成了環境優美、文明向上、軍政軍民關係融洽的精品街區。

這座門雖然開在柳蔭街上,但它的門牌卻是前海西街17-1號,這是恭王府的旁門。

再向北路東,有一個不大的紅門,裡面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和“中國天主教主教團”所在地。同時又是“天主教司鐸書院舊址”。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與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合稱為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基督宗教分為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大派別。天主教元代傳入中國,後中斷,明末期又傳入。中國現有天主教徒約1500萬人。北京教區天主教徒有4萬餘人。中國的天主教有“自聖”主教、反對“封聖”等事件影響,實際上是獨立於普世天主教會之外的一個特殊的教會形態。

柳蔭街14號這座寧靜的小院有著不平凡的歷史。清室覆亡後,小恭王溥偉於民國三年(1914年)將恭王府抵押給了北京西什庫教堂,借得大洋三萬五千元,用來從事復辟活動。當本利滾到二十八萬元時,由於無法償還巨額債款,府邸部分則全部抵給了教堂。後由輔仁大學用108根金條代償了全部債務,府邸的產權遂歸了輔仁大學。1937年3月,輔仁大學為擴展辦學規模,又從溥濡手中購得恭王府花園部分(地面建築)。輔仁大學遂將大戲樓改為小型禮堂,並將花園中的花房和花神廟拆掉,建起了司鐸書院。書院于1938年秋正式開學,教廷駐華代表蔡甯總主教任首任院長。自此,花園便成了輔仁大學神職人員居住和活動的地方。書院院訓為三個“S”,即取自拉丁文“Sanctitas,Sapientia,Sanitas”三詞的第一個字母,即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意思。由於開辦初期學員較少,只分設文史、科學兩組,並請輔大教授到院內單獨授課。

1940年3月,教會在園內西北角處正式奠基修建司鐸書院大樓,半年建成。大樓共四層,地面建築三層,另有一層地下室,共有房舍100餘間。這就是今天柳蔭街14號的建築面貌。1942年秋,司鐸書院的學員開始到輔大各系聽課,就不再在院內單獨授課了。

司鐸書院曾為教會培養了不少傑出人才。例如,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的首任院長塗世華主教、第二任院長宗懷德主教,以及李伯漁、董文隆、郁成才、郭傳真、王振業、郭正基、侯進德、徐之玄等10多位主教都在司鐸書院學習和生活過。

書院於1951年停辦。後為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和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所在地。曾在恭王府花園名為“澄懷擷秀”的五間兩卷房內設天主教堂。2002年“澄懷擷秀”歸還恭王府花園後在司鐸書院院子內修建了小教堂一座用於禮拜。

“文革”時期,柳蔭街14號曾做過機關幼稚園。

1983年9月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建院,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是中國教會唯一一所面向全國招生的高等學府。1992年學院從柳蔭街14號搬遷到了北京海澱區廠窪街。

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總部的辦公樓。

路西有一座街心花園,裡面有一個西城雙擁標誌——中國傳統圖案“同心結”,一筆劃出的兩顆心緊密相連,一顆心象徵熱情淳樸的人民群眾,另一顆心代表人民子弟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的魚水情誼。

柳蔭街路西的27號,過去是濤貝勒府,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原是康熙第十五子允禑居住的愉郡王府。光緒二十八年(西元1902年),醇親王奕謖的第七子載濤過繼給鐘郡王奕詒為嗣,承襲貝勒爵,遷居於此府,稱濤貝勒府。載濤曾任清禁衛軍訓練大臣,主持軍諮府,民國年間一直被視為皇族領袖,解放後曾任全國政協委員。

1925年,美國公教司鐸奧圖爾博士受羅馬教廷委託,長期租用前清朝濤貝勒府舊址籌辦公教大學,此即後來的輔仁大學。1929年6月,輔仁大學為了培植自己的良好基礎,決定停辦預科,改辦三三制附屬中學。高中部隨大學部設在李廣橋西街10號(今柳蔭街27號)舊濤貝勒府,初中部暫設在定阜街3號,校名定為私立北平輔仁大學附屬中學校(簡稱輔大附中),這就是北京市第十三中的前身。

著名教育家、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先生兼任輔仁大學附中校長,另設主任、副主任各一人,總轄全校校務。1930年9月輔大遷入南院新樓,其原有校舍即作為附中的全部校舍。1931年與輔大本體一同在民國教育部立案。1932年,附中原址改為“附中男校”,“附中女校”于同年8月另在恭親王府成立(1938年在續增辦“東城分院”。在1933年北平經濟大蕭條後,附中男校改由聖言會接辦(1933年),附中女校則由聖神修女會接辦(1935年)。

1930 年,輔仁大學在濤貝勒府邸南部馬圈及花園前空地建成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中西合璧式教學樓;同年 9 月,輔仁大學大學部遷入此南院新樓,將原府邸北部校舍全作為輔仁附中(包括初、高中)所用。之後不久,輔仁大學另選址籌建附屬女子中學高中部,故將原附中改設為附中男校,更名為 “私立北平輔仁大學附屬男子中學”。

1949年以前,輔大附中是北京市有名的中學之一。學校注意現代科學基礎知識教學,理化儀器、生物標本和實驗設備都比較好,並且有一支業務優秀、專心教育的師資隊伍,許多教師後來成為大學教授,在科技、學術領域裡取得了卓異的成績。

1949年北平解放,教育部隨即接管了輔仁大學,輔大附中也更名為“國立輔仁大學附屬中學”,1951年10月,輔仁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併。從此輔大附中改由北京市教育局領導,命名為北京市第十三中學。

從 1929 年創立至今,學校歷經蒼桑變幻,已在這裡度過了近八十個春秋。目前學校內除了二棟新教學樓,所有建築和園林均為濤貝勒府時期舊模樣。校園依然完好地保存著約 3400 平方米的古建築:莊重的大門,深深的庭院,參天的古樹,蔥蘢的花木,曲折環繞的長廊,威嚴肅穆的石獅,坐北朝南分東、中、西三路的數進院落及建築群,雕樑畫棟的正殿、配殿,古樸典雅的配房、罩房,風韻各異的戲樓、花園、花廳、垂花門、假山、太湖石、水榭、假山、中式小樓……原有王府樣貌猶存,風采如故,與現代化的教學樓、實驗樓、高科技的設施設備交相輝映。經過國家不斷投資進行維修,校園現在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園林式建築群,現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小翔鳳胡同因位於恭王府北牆外側,清代初稱牆縫胡同。後將支巷分出,名稱雅化,分稱大、小翔鳳胡同。

大翔鳳胡同西起柳蔭街,在胡同東頭兒拐了個彎,向北與後海南沿相連。大翔鳳胡同西北側連接西煤廠胡同的一條更狹窄的小巷,即為小翔鳳胡同。儘管這兩條翔鳳胡同的得名同樣是緣於“窄如牆縫”,但此處牆縫的由來卻有多種說法。有人認為這裡的狹窄通道是恭王府圍牆造成的;有人說牆縫胡同的出現先於恭王府,高大圍牆是因為這裡曾是宮廷貯存柴炭的舊址,大、小翔鳳胡同旁邊的東煤廠和西煤廠胡同可佐證……

大翔鳳胡同呈南北走向的這段兒胡同有個3號院,曾是著名作家丁玲的寓所,“文革”後成為《小說月刊》雜誌社,上世紀90年代初,又改為《民族文學》雜誌社。

大名鼎鼎的丁玲就不用說了。毛主席曾有一首詞贈與她:

臨江仙·給丁玲同志

壁上紅旗飄落照,

西風漫捲孤城。

保安人物一時新。

洞中開宴會,

招待出牢人。

纖筆一枝誰與似?

三千毛瑟精兵。

陣圖開向隴山東。

昨天文小姐,

今日武將軍。

上世紀50年代,丁玲和陳明在北京安頓下來,他們在大翔鳳胡同也購買了一處房產。當時陳明想把自己的父母接到北京,需要為老人準備住的地方,於是丁玲與陳明就用積蓄購買了大翔鳳胡同的一處房產,供陳明的父母居住。

3號院原是作家馬烽的房產,住了數年後,馬烽想回老家,便將院子賣給了丁玲。丁玲和陳明買下來後,就讓陳明的父母住下了。

現在大翔鳳胡同3號是《民族文學》雜誌社和“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院子不大,但佈局整齊,南北各有兩排平房,正對著院門的是一座兩層小樓,整座小院乾淨清爽,青灰色的磚牆、磚地,朱漆的房檐、木窗。陳明在《我與丁玲五十年》中記載,這座小院子後來換了一套單元房給了丁玲的兒子蔣祖林,所以這座小院現在已經不是丁玲的產業了。

小翔鳳胡同5號是鑒園。原為恭親王奕欣為了躲清靜,另建的別邸,又稱"止園"。

據介紹:園坐北朝南,建築面積約580平方米。大門外有照壁,兩側為八字門牆。大門內有影壁園門,鄰街一排倒座房有虎皮石牆下肩。東部有三進院落,各有北房、左右抄手遊廊。每一進院落地基都高於前一進地基,最後一進房屋已高過後牆,遠望如一座樓。

室內以楠木裝修,間隔有花罩和欄杆罩。碧紗櫥將5間屋隔為前後間。從東次間的月洞門進到後間,從後簷坎牆窗戶可俯看全湖,遠眺西山。中間北面的落地罩木床上鑲著一面與牆同大的玻璃鏡,臥床可以從鏡中看到湖光山色,為鑒園主景,也是園名含義所在。

園西半部的假山以青石疊成,主山上有六角攢尖亭,平地部分周圍疊石,假山前有花廳。民國期間鑒園被恭親王後人溥偉售出,後幾經易手,園中建築稍有拆改,但基本保存完好,為北京有名的私家園邸。

據說民國時這裡為吉林宋鐵梅所有。宋鐵梅:(1855~1940),號恩甫,濤雒鎮竹子河崖人。清末秀才,字畫雙絕,堪稱藝術珍品。尤長於畫鷹,也畫鶴、竹及牡丹,名重鄉里,譽滿一方。畫鷹時常題“鷹(英)雄獨立”四字,足見其志趣不凡。其家開藥鋪,他兼涉中醫,祛疾去病,亦為行家。時人尊稱“五先生”。

徐向前元帥20世紀60代後,從史家胡同搬到柳蔭街。住在柳蔭街後,他多次對家人和工作人員說,我們是柳蔭街的普通居民,不能做特殊戶。他對居委會的各項工作都十分支援,居委會人員來訪,只要有時間,他和夫人都親自熱情接待。

在徐元帥的宣導與烈士精神的鼓舞下,柳蔭街居委會與衛戍區某部一連開展了軍民共建文明街的活動。軍民共同整治環境衛生,在街上植樹種花,軍民共同進行法制建設,提高文明水準徐元帥非常關心這一活動,先後6次為柳蔭街題詞,柳蔭街成為全國軍民共建的先進典型。

l990年9月徐元帥逝世了,但文明共建活動一直在柳萌街持續著。20多年來,柳蔭軍民牢記徐帥的教誨,大力弘揚“軍民同心、育人為本、無私奉獻、持之以恆”的柳蔭精神,緊隨時代的主旋律,把柳蔭街建成了環境優美、文明向上、軍政軍民關係融洽的精品街區。

這座門雖然開在柳蔭街上,但它的門牌卻是前海西街17-1號,這是恭王府的旁門。

再向北路東,有一個不大的紅門,裡面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和“中國天主教主教團”所在地。同時又是“天主教司鐸書院舊址”。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與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合稱為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基督宗教分為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大派別。天主教元代傳入中國,後中斷,明末期又傳入。中國現有天主教徒約1500萬人。北京教區天主教徒有4萬餘人。中國的天主教有“自聖”主教、反對“封聖”等事件影響,實際上是獨立於普世天主教會之外的一個特殊的教會形態。

柳蔭街14號這座寧靜的小院有著不平凡的歷史。清室覆亡後,小恭王溥偉於民國三年(1914年)將恭王府抵押給了北京西什庫教堂,借得大洋三萬五千元,用來從事復辟活動。當本利滾到二十八萬元時,由於無法償還巨額債款,府邸部分則全部抵給了教堂。後由輔仁大學用108根金條代償了全部債務,府邸的產權遂歸了輔仁大學。1937年3月,輔仁大學為擴展辦學規模,又從溥濡手中購得恭王府花園部分(地面建築)。輔仁大學遂將大戲樓改為小型禮堂,並將花園中的花房和花神廟拆掉,建起了司鐸書院。書院于1938年秋正式開學,教廷駐華代表蔡甯總主教任首任院長。自此,花園便成了輔仁大學神職人員居住和活動的地方。書院院訓為三個“S”,即取自拉丁文“Sanctitas,Sapientia,Sanitas”三詞的第一個字母,即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意思。由於開辦初期學員較少,只分設文史、科學兩組,並請輔大教授到院內單獨授課。

1940年3月,教會在園內西北角處正式奠基修建司鐸書院大樓,半年建成。大樓共四層,地面建築三層,另有一層地下室,共有房舍100餘間。這就是今天柳蔭街14號的建築面貌。1942年秋,司鐸書院的學員開始到輔大各系聽課,就不再在院內單獨授課了。

司鐸書院曾為教會培養了不少傑出人才。例如,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的首任院長塗世華主教、第二任院長宗懷德主教,以及李伯漁、董文隆、郁成才、郭傳真、王振業、郭正基、侯進德、徐之玄等10多位主教都在司鐸書院學習和生活過。

書院於1951年停辦。後為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和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所在地。曾在恭王府花園名為“澄懷擷秀”的五間兩卷房內設天主教堂。2002年“澄懷擷秀”歸還恭王府花園後在司鐸書院院子內修建了小教堂一座用於禮拜。

“文革”時期,柳蔭街14號曾做過機關幼稚園。

1983年9月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建院,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是中國教會唯一一所面向全國招生的高等學府。1992年學院從柳蔭街14號搬遷到了北京海澱區廠窪街。

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總部的辦公樓。

路西有一座街心花園,裡面有一個西城雙擁標誌——中國傳統圖案“同心結”,一筆劃出的兩顆心緊密相連,一顆心象徵熱情淳樸的人民群眾,另一顆心代表人民子弟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的魚水情誼。

柳蔭街路西的27號,過去是濤貝勒府,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原是康熙第十五子允禑居住的愉郡王府。光緒二十八年(西元1902年),醇親王奕謖的第七子載濤過繼給鐘郡王奕詒為嗣,承襲貝勒爵,遷居於此府,稱濤貝勒府。載濤曾任清禁衛軍訓練大臣,主持軍諮府,民國年間一直被視為皇族領袖,解放後曾任全國政協委員。

1925年,美國公教司鐸奧圖爾博士受羅馬教廷委託,長期租用前清朝濤貝勒府舊址籌辦公教大學,此即後來的輔仁大學。1929年6月,輔仁大學為了培植自己的良好基礎,決定停辦預科,改辦三三制附屬中學。高中部隨大學部設在李廣橋西街10號(今柳蔭街27號)舊濤貝勒府,初中部暫設在定阜街3號,校名定為私立北平輔仁大學附屬中學校(簡稱輔大附中),這就是北京市第十三中的前身。

著名教育家、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先生兼任輔仁大學附中校長,另設主任、副主任各一人,總轄全校校務。1930年9月輔大遷入南院新樓,其原有校舍即作為附中的全部校舍。1931年與輔大本體一同在民國教育部立案。1932年,附中原址改為“附中男校”,“附中女校”于同年8月另在恭親王府成立(1938年在續增辦“東城分院”。在1933年北平經濟大蕭條後,附中男校改由聖言會接辦(1933年),附中女校則由聖神修女會接辦(1935年)。

1930 年,輔仁大學在濤貝勒府邸南部馬圈及花園前空地建成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中西合璧式教學樓;同年 9 月,輔仁大學大學部遷入此南院新樓,將原府邸北部校舍全作為輔仁附中(包括初、高中)所用。之後不久,輔仁大學另選址籌建附屬女子中學高中部,故將原附中改設為附中男校,更名為 “私立北平輔仁大學附屬男子中學”。

1949年以前,輔大附中是北京市有名的中學之一。學校注意現代科學基礎知識教學,理化儀器、生物標本和實驗設備都比較好,並且有一支業務優秀、專心教育的師資隊伍,許多教師後來成為大學教授,在科技、學術領域裡取得了卓異的成績。

1949年北平解放,教育部隨即接管了輔仁大學,輔大附中也更名為“國立輔仁大學附屬中學”,1951年10月,輔仁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併。從此輔大附中改由北京市教育局領導,命名為北京市第十三中學。

從 1929 年創立至今,學校歷經蒼桑變幻,已在這裡度過了近八十個春秋。目前學校內除了二棟新教學樓,所有建築和園林均為濤貝勒府時期舊模樣。校園依然完好地保存著約 3400 平方米的古建築:莊重的大門,深深的庭院,參天的古樹,蔥蘢的花木,曲折環繞的長廊,威嚴肅穆的石獅,坐北朝南分東、中、西三路的數進院落及建築群,雕樑畫棟的正殿、配殿,古樸典雅的配房、罩房,風韻各異的戲樓、花園、花廳、垂花門、假山、太湖石、水榭、假山、中式小樓……原有王府樣貌猶存,風采如故,與現代化的教學樓、實驗樓、高科技的設施設備交相輝映。經過國家不斷投資進行維修,校園現在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園林式建築群,現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小翔鳳胡同因位於恭王府北牆外側,清代初稱牆縫胡同。後將支巷分出,名稱雅化,分稱大、小翔鳳胡同。

大翔鳳胡同西起柳蔭街,在胡同東頭兒拐了個彎,向北與後海南沿相連。大翔鳳胡同西北側連接西煤廠胡同的一條更狹窄的小巷,即為小翔鳳胡同。儘管這兩條翔鳳胡同的得名同樣是緣於“窄如牆縫”,但此處牆縫的由來卻有多種說法。有人認為這裡的狹窄通道是恭王府圍牆造成的;有人說牆縫胡同的出現先於恭王府,高大圍牆是因為這裡曾是宮廷貯存柴炭的舊址,大、小翔鳳胡同旁邊的東煤廠和西煤廠胡同可佐證……

大翔鳳胡同呈南北走向的這段兒胡同有個3號院,曾是著名作家丁玲的寓所,“文革”後成為《小說月刊》雜誌社,上世紀90年代初,又改為《民族文學》雜誌社。

大名鼎鼎的丁玲就不用說了。毛主席曾有一首詞贈與她:

臨江仙·給丁玲同志

壁上紅旗飄落照,

西風漫捲孤城。

保安人物一時新。

洞中開宴會,

招待出牢人。

纖筆一枝誰與似?

三千毛瑟精兵。

陣圖開向隴山東。

昨天文小姐,

今日武將軍。

上世紀50年代,丁玲和陳明在北京安頓下來,他們在大翔鳳胡同也購買了一處房產。當時陳明想把自己的父母接到北京,需要為老人準備住的地方,於是丁玲與陳明就用積蓄購買了大翔鳳胡同的一處房產,供陳明的父母居住。

3號院原是作家馬烽的房產,住了數年後,馬烽想回老家,便將院子賣給了丁玲。丁玲和陳明買下來後,就讓陳明的父母住下了。

現在大翔鳳胡同3號是《民族文學》雜誌社和“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院子不大,但佈局整齊,南北各有兩排平房,正對著院門的是一座兩層小樓,整座小院乾淨清爽,青灰色的磚牆、磚地,朱漆的房檐、木窗。陳明在《我與丁玲五十年》中記載,這座小院子後來換了一套單元房給了丁玲的兒子蔣祖林,所以這座小院現在已經不是丁玲的產業了。

小翔鳳胡同5號是鑒園。原為恭親王奕欣為了躲清靜,另建的別邸,又稱"止園"。

據介紹:園坐北朝南,建築面積約580平方米。大門外有照壁,兩側為八字門牆。大門內有影壁園門,鄰街一排倒座房有虎皮石牆下肩。東部有三進院落,各有北房、左右抄手遊廊。每一進院落地基都高於前一進地基,最後一進房屋已高過後牆,遠望如一座樓。

室內以楠木裝修,間隔有花罩和欄杆罩。碧紗櫥將5間屋隔為前後間。從東次間的月洞門進到後間,從後簷坎牆窗戶可俯看全湖,遠眺西山。中間北面的落地罩木床上鑲著一面與牆同大的玻璃鏡,臥床可以從鏡中看到湖光山色,為鑒園主景,也是園名含義所在。

園西半部的假山以青石疊成,主山上有六角攢尖亭,平地部分周圍疊石,假山前有花廳。民國期間鑒園被恭親王後人溥偉售出,後幾經易手,園中建築稍有拆改,但基本保存完好,為北京有名的私家園邸。

據說民國時這裡為吉林宋鐵梅所有。宋鐵梅:(1855~1940),號恩甫,濤雒鎮竹子河崖人。清末秀才,字畫雙絕,堪稱藝術珍品。尤長於畫鷹,也畫鶴、竹及牡丹,名重鄉里,譽滿一方。畫鷹時常題“鷹(英)雄獨立”四字,足見其志趣不凡。其家開藥鋪,他兼涉中醫,祛疾去病,亦為行家。時人尊稱“五先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