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韓國人用了中國的4個成語,讓朴槿惠註定走下神壇

競選總統時她說, “我沒有父母, 沒有丈夫, 沒有子女, 國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務的物件”。

2014年5月19日, 朴槿惠在青瓦台就“歲月號”沉船事故向國民發表談話,

表示總統應承擔這起事故的最終

文|新京報記者王佳慧 實習生王雅君

編輯|蘇曉明 校對|陸愛英

►朴槿惠終究沒能逃脫她“前任”的宿命, 在她之前的10任韓國總統的政治生涯, 幾乎無一善終。

從3年前的“歲月”號沉船慘案, 到去年的“閨蜜干政”事件, 韓國自上而下的忍耐達到極限, 而在這兩個事件中, 民眾都看到了一個共同點:逃避。 沉船事件之後的7個小時裡, 這位總統不知在幹些什麼;面對高喊“彈劾”的海浪般的人群, 她躲在青瓦台裡20周。

終究逃不過被趕出青瓦台的命運。

彈劾總統談何容易

第一位女總統。

第一個被彈劾下臺的總統。

享有這個名號的1474天裡, 65歲的朴槿惠以這樣一種方式走下韓國最高權力的指揮中心,

退出了國際政治舞臺。

她早已經失去了對這個擁有5000多萬人口國家的把控力。 2016年11月29日下午2時30分, 發表“親信門”事件後第3次對國民談話時, 朴槿惠就宣佈將辭去韓國總統職務, “放下一切”。

但憤怒的韓國民眾顯然沒有“放下”, 2016年12月10日, 全國各地都開始了第七輪燭火集會, 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自由發言。 在首爾, 部分人群還行進至法院附近, 高喊著“認可彈劾”。

梨花女子大學學生會會長禹智水說:“朴槿惠不應還像以前那樣在官邸內過奢侈生活, 通過電視觀看燭火集會, 而應該到現場接受民眾的審判。 ”

而就在“認可彈劾”口號喊出的前一天, 韓國國會以234票贊成、56票反對, 7票無效, 通過總統彈劾決議案——如果把這票數單純地用數字連接,

是一氣呵成的234567。

2017年3月8日憲法法院預告將於10日上午11時宣佈彈劾案結果, 接著湊成了234567891011的數字。 韓國輿論說“這似乎是宇宙之神氣的指向”, “彈劾命運不可避免”。

民心失盡, 朴槿惠的支持率早就已經跌到了4%的歷史最低紀錄;更驚人的是, 韓國民調顯示, 其中20-30歲年齡段的受訪者對朴槿惠的支持率一度為0%。

彈劾總統, 談何容易。 包括預審在內, 彈劾案庭審共20次, 25名證人先後出庭作證。 現實情況遠比電影劇情更詭異, 庭審過程中, 證人集體缺席、辯論日程遭辯方反對、辯方律師要求法官回避等罕見情景漸次出現。

韓國民眾燭火集會。 圖片來自新華網。

庭審在今年1月3日正式啟動。 但第一次法庭辯論, 只經歷了9分鐘就匆忙收場。

兩天后,

大批證人被傳喚出庭, 包括“閨蜜干政案”的主角崔順實、核心涉案人青瓦台前政策調整首席秘書安鐘范、青瓦台前附屬秘書鄭虎成, 以及韓國前任部長級、副部長級人士和青瓦台現任、前任幕僚等重量級人士。

整個過程讓韓國民眾等了92天, 今天, 韓國憲法法院宣佈最終判決結果, 總統彈劾案獲得通過, 朴槿惠被立即免去總統職務。

韓國憲法法院代院長李貞美表示, 參加彈劾案最終表決的8名法官全部投贊成票, 同意罷免總統。

無窮花與青瓦台

面對危機, 朴槿惠一改以往的親民風範, 她先是全面否認了指控, 任由光化門廣場的燭火集會持續5個月, 她自己躲在了青瓦台。

朴槿惠和青瓦台有著非同一般的感情。 從9歲開始,

她就住進了韓國總統官邸。 後來被稱為“青瓦台的女兒”。

多年以後她還記得, 從獎忠體育館對面山頂上的議長官邸搬到青瓦台的那天, 天氣非常寒冷。

但那座官邸的神秘和闊大超出了她們一行人的想像力。 “就在抵達青瓦台的那一瞬間, 我們三個人都被那巨大的庭院給征服了。 ”……“哇, 好大, 真的好大。 好適合玩捉迷藏!”她在自傳中寫道。

自傳裡, 她也講述了深宮生活, “對於年幼的我來說, 青瓦台的生活並不全然美好, 而是充滿許多禁忌……母親時刻教導我們不要因為自己是總統的女兒就享有特權意識:讓我像普通小朋友一樣走路上學而不是乘車;房間裡找不到華麗貴重的傢俱, 都很簡樸實用;不敢奢求玩具。 ”

可能是有人刻意在朴槿惠這個名字和這個10萬平方公里的國度之間尋求某種關係, “槿”不僅代表韓國國花“木槿花”,也代表“國家”之意;“惠”則象徵“恩惠”。

木槿花美麗、花期長久,它被賦予了政治意義,又叫“無窮花”。

儘管相對正式的說法是:朴槿惠的名字,是朴正熙夫婦和她的阿姨3人一起翻著辭典,費了一番功夫後才取的。他希望女兒做一朵無窮花,用持久溫和的芬芳施惠於人。

曾有人這樣寫道:朴槿惠,就是一朵盛開在朝鮮半島上的因痛苦而美麗昇華的無窮花。

1979年,朴槿惠參加父親的葬禮後離開青瓦台。圖片來自網路。

人們起初對於朴槿惠,有很多情感加分項,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她的痛苦身世:朴槿惠是韓國前總統朴正熙的長女。她在22歲時,母親遭遇刺殺;她27歲時,父親又遇刺身亡。

父親遇刺之後的一個月,朝鮮半島進入多雨而寒冷的冬季。27歲的朴槿惠一襲黑衣,站在青瓦台前濕淋淋的草地上,看青瓦粼粼、簷牙高啄。她在這裡生活了17年,如今馬上要離開。

一個細節是:內務秘書抱著一個滿滿的紙箱子朝她趕過來,不斷有東西掉落,他不去撿,反而毫不留情地將它們踩在泥水裡。

朴槿惠彎腰撿起一張照片,那是一個上午,她陪父親去參加湖堤剪綵時的留影,天空明媚,她和父親在笑,群眾在歡呼。

她回到首爾新堂洞的老房子。此前,她把青瓦台稱為“庭院寬廣的家”;此後,她銷聲匿跡20年。

冷靜相容的思維,最終幫助她等來了命運的轉機。上世紀90年代中期,韓國經濟衰退,各種思潮氾濫,民眾感到政府軟弱無力,在此種背景下展開的“韓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總統”的民意調查,樸正熙的得票率竟然高達70%,民眾懷念他創造的經濟奇跡。

一直隱居修煉的朴槿惠,瞅准機會順勢而出,競選國會議員,她勝了,此後一路過關斬將,在46歲那年,朴槿惠又重返政壇。

2006年5月20日,她在競選時遭到暴力襲擊,她忍痛完成演講。直至2012年,她成為韓國第18任總統。

競選總統時她說,“我沒有父母,沒有丈夫,沒有子女,國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務的物件”。

韓國的年度成語

自2001年起,韓國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調查問卷——年度四字成語。

調查由韓國《教授新聞》發起,其評價結果往往體現當年韓國社會的全貌。值得注意的是,朴槿惠自上臺後,韓國的年度成語一直是負面的。

2013年,《教授新聞》通過對全國622名教授進行的問卷調查,選出“倒行逆施”為代表2013年的成語。該成語得到32.7%的支持。

推薦“倒行逆施”為年度成語的中央大學歷史系教授表示,之所以推薦這句成語,是因為朴槿惠政府違背國民期望,一意孤行地實施使歷史車輪倒轉的政策和人事調整,他對此深感擔憂,並認為需要警惕。

另一位參加評選的教授指出,朴槿惠憑藉“通過經濟民主主義建設福利社會”的競選承諾當選了總統,可她上任後撕毀了承諾。

除“倒行逆施”外,“蝸角之爭”(22.5%)、“以假亂真”(19.4%)支持率也很高。

韓國民調顯示,其中20-30歲年齡段的受訪者對朴槿惠的支持率一度為0%。圖片來自新華網。

2014年,年度成語變成了“指鹿為馬”。就在那年的4月16日,韓國發生了“歲月”號沉船慘案,韓國政府滯後、無序的應對措施引起了國民的極大不滿。有媒體認為青瓦台幕後人士一直在操縱證據,韓國政府在試圖掩蓋事件的真相。

而對於總統朴槿惠的作為,韓國民眾的不滿情緒暴漲,至今仍有人在熱議,沉船事件發生後的7個小時裡,“我們的朴槿惠總統都在做什麼?”

2015年,年度成語變得更為直接:昏庸無道。韓國輿論認為朴槿惠的很多要求和舉動,極大破壞了三權分立和議會制原則。

在這一年,韓國人還能記住“似是而非”、“竭澤而漁”、“危如累卵”和“刻舟求劍”。

2016年12月25日,韓國年度成語揭曉:君舟民水。

“閨蜜干政”事件成了韓國乃至世界人熱議的話題,閨蜜、閨蜜的爹、閨蜜的前夫、閨蜜的千金……一切都與朴總統纏在一起。

連國家外交的演講稿都需要閨蜜來改寫、操控,朴槿惠的形象一落千丈。之後,調查逐漸展開,涉嫌受賄等種種醜聞,也讓朴槿惠即便走下政治舞臺,也不會全身而退——她或許面臨牢獄之災。

儘管此前的所有成語都來自中國,但朴槿惠最後經歷的成語,中國有更清晰的解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使命”與“宿命”

在上任之初,朴槿惠曾無數次向世界表達自己的使命。

“我決心要走‘政治人朴槿惠’這條路,要為大韓民國的前途奉獻餘生,即使將來要越過的山嶺再險惡、再陡峭,我也不再猶豫。我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絕不當一個不負責任的政治人。我拒絕用錢買選票,討厭金錢政治。”

他在自傳中甚至寫得很感性;“我比任何人都要瞭解韓國成長崛起的經歷,所以當我看到韓國面臨亞洲金融危機時,比誰都更加心痛。面對搖搖欲墜的國家,我無法繼續獨自過著平靜安逸的生活。”

可現在,至少對於韓國民眾,她說過的話很多都沒能兌現。一位還算理性的韓國公民這樣評價:朴槿惠沒能完成一個總統的使命。

但在從政之路上,朴槿惠竟無意外地符合了她十個前任的“宿命”。

從李承晚到李明博,近70年裡,朴槿惠之前的全部10任韓國總統沒有一個人落下了好名聲。而自1988年民主化以來的5位韓國總統,更是全部深陷貪腐醜聞。而他們的事發,全都離不開“身邊人”

為這個國家開啟民主化進程的盧泰愚,被判處了17年徒刑,原因是受賄;號稱“民主鬥士”的金泳三和金大中,都因為縱容親屬貪腐,聲名掃地;以“廉潔自持”著稱的總統盧武鉉則因妻子和胞兄受賄,羞憤之下跳崖自殺;其後的總統李明博同樣因為哥哥的受賄醜聞而身敗名裂。朴槿惠,也只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續寫了韓國政壇的奇觀。

父親與女兒,兩任韓國總統。朴槿惠曾說過,讓她悲傷的,是由背叛而帶來的痛苦。“父親離世後政治圈內不斷出現出賣父親的言論,這甚至讓我和弟弟妹妹在六年間都不敢公開舉行父親的追悼儀式,只能在家裡默默祭拜。”

對父親的否定已經從政治層面轉變為道德與人格層面,朴槿惠曾在自傳中寫到,“權力的珍貴在於我們可以利用它為百姓做更多的是,但若沒有用在國民身上,而是用在個人利益上,結果就會是醜陋的”。

“權力是一把刀,但真正需要懼怕的反而是手持那把刀的人”。

“多年來,我承受了無數的出賣,簡直就像是站在山崖的邊緣岌岌可危。被曾經信賴的人背叛,讓我看清了人類對於欲望和權力的執著……”

這句話,也出自她的自傳《絕望鍛煉了我》,不知道面對排山倒海般的韓國民意,她又會有怎樣的絕望?

(文中部分內容來自新華社、韓聯社、新浪、世紀名堂等媒體)

剝洋蔥話題

朴槿惠下臺,你怎麼看?

END

新京報深度報導部出品

“槿”不僅代表韓國國花“木槿花”,也代表“國家”之意;“惠”則象徵“恩惠”。

木槿花美麗、花期長久,它被賦予了政治意義,又叫“無窮花”。

儘管相對正式的說法是:朴槿惠的名字,是朴正熙夫婦和她的阿姨3人一起翻著辭典,費了一番功夫後才取的。他希望女兒做一朵無窮花,用持久溫和的芬芳施惠於人。

曾有人這樣寫道:朴槿惠,就是一朵盛開在朝鮮半島上的因痛苦而美麗昇華的無窮花。

1979年,朴槿惠參加父親的葬禮後離開青瓦台。圖片來自網路。

人們起初對於朴槿惠,有很多情感加分項,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她的痛苦身世:朴槿惠是韓國前總統朴正熙的長女。她在22歲時,母親遭遇刺殺;她27歲時,父親又遇刺身亡。

父親遇刺之後的一個月,朝鮮半島進入多雨而寒冷的冬季。27歲的朴槿惠一襲黑衣,站在青瓦台前濕淋淋的草地上,看青瓦粼粼、簷牙高啄。她在這裡生活了17年,如今馬上要離開。

一個細節是:內務秘書抱著一個滿滿的紙箱子朝她趕過來,不斷有東西掉落,他不去撿,反而毫不留情地將它們踩在泥水裡。

朴槿惠彎腰撿起一張照片,那是一個上午,她陪父親去參加湖堤剪綵時的留影,天空明媚,她和父親在笑,群眾在歡呼。

她回到首爾新堂洞的老房子。此前,她把青瓦台稱為“庭院寬廣的家”;此後,她銷聲匿跡20年。

冷靜相容的思維,最終幫助她等來了命運的轉機。上世紀90年代中期,韓國經濟衰退,各種思潮氾濫,民眾感到政府軟弱無力,在此種背景下展開的“韓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總統”的民意調查,樸正熙的得票率竟然高達70%,民眾懷念他創造的經濟奇跡。

一直隱居修煉的朴槿惠,瞅准機會順勢而出,競選國會議員,她勝了,此後一路過關斬將,在46歲那年,朴槿惠又重返政壇。

2006年5月20日,她在競選時遭到暴力襲擊,她忍痛完成演講。直至2012年,她成為韓國第18任總統。

競選總統時她說,“我沒有父母,沒有丈夫,沒有子女,國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務的物件”。

韓國的年度成語

自2001年起,韓國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調查問卷——年度四字成語。

調查由韓國《教授新聞》發起,其評價結果往往體現當年韓國社會的全貌。值得注意的是,朴槿惠自上臺後,韓國的年度成語一直是負面的。

2013年,《教授新聞》通過對全國622名教授進行的問卷調查,選出“倒行逆施”為代表2013年的成語。該成語得到32.7%的支持。

推薦“倒行逆施”為年度成語的中央大學歷史系教授表示,之所以推薦這句成語,是因為朴槿惠政府違背國民期望,一意孤行地實施使歷史車輪倒轉的政策和人事調整,他對此深感擔憂,並認為需要警惕。

另一位參加評選的教授指出,朴槿惠憑藉“通過經濟民主主義建設福利社會”的競選承諾當選了總統,可她上任後撕毀了承諾。

除“倒行逆施”外,“蝸角之爭”(22.5%)、“以假亂真”(19.4%)支持率也很高。

韓國民調顯示,其中20-30歲年齡段的受訪者對朴槿惠的支持率一度為0%。圖片來自新華網。

2014年,年度成語變成了“指鹿為馬”。就在那年的4月16日,韓國發生了“歲月”號沉船慘案,韓國政府滯後、無序的應對措施引起了國民的極大不滿。有媒體認為青瓦台幕後人士一直在操縱證據,韓國政府在試圖掩蓋事件的真相。

而對於總統朴槿惠的作為,韓國民眾的不滿情緒暴漲,至今仍有人在熱議,沉船事件發生後的7個小時裡,“我們的朴槿惠總統都在做什麼?”

2015年,年度成語變得更為直接:昏庸無道。韓國輿論認為朴槿惠的很多要求和舉動,極大破壞了三權分立和議會制原則。

在這一年,韓國人還能記住“似是而非”、“竭澤而漁”、“危如累卵”和“刻舟求劍”。

2016年12月25日,韓國年度成語揭曉:君舟民水。

“閨蜜干政”事件成了韓國乃至世界人熱議的話題,閨蜜、閨蜜的爹、閨蜜的前夫、閨蜜的千金……一切都與朴總統纏在一起。

連國家外交的演講稿都需要閨蜜來改寫、操控,朴槿惠的形象一落千丈。之後,調查逐漸展開,涉嫌受賄等種種醜聞,也讓朴槿惠即便走下政治舞臺,也不會全身而退——她或許面臨牢獄之災。

儘管此前的所有成語都來自中國,但朴槿惠最後經歷的成語,中國有更清晰的解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使命”與“宿命”

在上任之初,朴槿惠曾無數次向世界表達自己的使命。

“我決心要走‘政治人朴槿惠’這條路,要為大韓民國的前途奉獻餘生,即使將來要越過的山嶺再險惡、再陡峭,我也不再猶豫。我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絕不當一個不負責任的政治人。我拒絕用錢買選票,討厭金錢政治。”

他在自傳中甚至寫得很感性;“我比任何人都要瞭解韓國成長崛起的經歷,所以當我看到韓國面臨亞洲金融危機時,比誰都更加心痛。面對搖搖欲墜的國家,我無法繼續獨自過著平靜安逸的生活。”

可現在,至少對於韓國民眾,她說過的話很多都沒能兌現。一位還算理性的韓國公民這樣評價:朴槿惠沒能完成一個總統的使命。

但在從政之路上,朴槿惠竟無意外地符合了她十個前任的“宿命”。

從李承晚到李明博,近70年裡,朴槿惠之前的全部10任韓國總統沒有一個人落下了好名聲。而自1988年民主化以來的5位韓國總統,更是全部深陷貪腐醜聞。而他們的事發,全都離不開“身邊人”

為這個國家開啟民主化進程的盧泰愚,被判處了17年徒刑,原因是受賄;號稱“民主鬥士”的金泳三和金大中,都因為縱容親屬貪腐,聲名掃地;以“廉潔自持”著稱的總統盧武鉉則因妻子和胞兄受賄,羞憤之下跳崖自殺;其後的總統李明博同樣因為哥哥的受賄醜聞而身敗名裂。朴槿惠,也只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續寫了韓國政壇的奇觀。

父親與女兒,兩任韓國總統。朴槿惠曾說過,讓她悲傷的,是由背叛而帶來的痛苦。“父親離世後政治圈內不斷出現出賣父親的言論,這甚至讓我和弟弟妹妹在六年間都不敢公開舉行父親的追悼儀式,只能在家裡默默祭拜。”

對父親的否定已經從政治層面轉變為道德與人格層面,朴槿惠曾在自傳中寫到,“權力的珍貴在於我們可以利用它為百姓做更多的是,但若沒有用在國民身上,而是用在個人利益上,結果就會是醜陋的”。

“權力是一把刀,但真正需要懼怕的反而是手持那把刀的人”。

“多年來,我承受了無數的出賣,簡直就像是站在山崖的邊緣岌岌可危。被曾經信賴的人背叛,讓我看清了人類對於欲望和權力的執著……”

這句話,也出自她的自傳《絕望鍛煉了我》,不知道面對排山倒海般的韓國民意,她又會有怎樣的絕望?

(文中部分內容來自新華社、韓聯社、新浪、世紀名堂等媒體)

剝洋蔥話題

朴槿惠下臺,你怎麼看?

END

新京報深度報導部出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