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品質無保障 生鮮電商盈利遙遙無期

7月14日, 馬雲及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共同現身此前投資的盒馬鮮生, 並在門店的用餐區就餐。 阿裡投資盒馬鮮生的消息一直在業界流傳,

直至此時, 二者的關係才正式公諸於世。

阿裡巴巴佈局生鮮電商並不新鮮, 阿裡此前收購的百聯超市就曾推出生鮮占比高達75%的RISO門店搶奪市場。 此外, 海外電商巨頭亞馬遜也通過收購全食超市大力佈局生鮮電商, 不難發現, 生鮮已成為電商市場的新藍海。

而隨著生鮮電商線下佈局開展, 物流配送慢、商品品質無保障等經營亂象也接踵而至, 更有資料顯示, 我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近九成玩家虧損。 為何看似一片美好的藍海, 盈利卻遙遙無期?

生鮮品質難保障

毫無疑問, 阿裡投資盒馬鮮生的消息已經坐實, 據電商報瞭解, 目前盒馬鮮生在上海、北京、寧波共設有12家線下門店。 和市場上大部分的生鮮玩家經營模式相似,

消費者可以在門店採購商品, 也可以在APP下單, 盒馬與合作夥伴提供30分鐘送達服務。

看似方便的急送服務卻一直難逃無法保鮮的魔障。 業內人士表示, 生鮮本來對保鮮的要求就十分嚴格, 尤其像一些價格昂貴的水果、霜淇淋和三文魚等食品更是如此, 一旦保溫標準不達標, 商品的品質根本不能保障。

據電商報瞭解, 我國《食品安全法》第33條規定, 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等特殊要求。 除此之外, 政府還對電商企業提出了嚴要求, 企業對產品升級提出了高標準。 如中國檢驗認證集團(CCIC)就要求每日優鮮必須提供準確的監測資料, 保障“食品安全”。

4000玩家 僅1%盈利

調查資料顯示,

我國2016年生鮮電商的整體交易額超過900億元, 同比去年增長80%。 預計2017年市場規模高達1500億元, 新藍海之稱名副其實。

然而2016年生鮮電商的日子並不好過, 北京優菜網轉讓、多點高管離職、愛鮮蜂大面積裁員、本來生活業務調整……業內人士更表示, 生鮮電商行業裡, 規模化、持續性盈利的幾乎沒有。 短期內生鮮電商行業依然難以盈利, 很多超市、便利店也只是把生鮮作為吸引客流的品類, 並不能盈利。

生鮮電商作為新藍海, 其發展邏輯卻是令人震驚的。 為了資本儘快獲得回報, 平臺不斷砸錢高額補貼換取用戶量快速增長, 這又導致平臺的成本高企資金鏈緊張, 無奈之下只能繼續融資獲得巨額資本。

不難發現, 資金鏈條的緊繃,

平臺一旦運營、資金出現問題, 就極易出現資金鏈斷裂甚至平臺倒閉等問題, 這就解釋了為何全國4000家生鮮電商, 盈利的僅有1%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