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南通疾控中心專家提醒:控制肺結核不能靠“等”

明天是第22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今年“結核病日”的主題是“社會共同努力, 消除結核危害”。 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瞭解到, 我國每年仍有93萬左右人口發生肺結核, 每年因肺結核死亡3.8萬人。 專家表示, 控制結核不能靠“等”, 儘早發現並有效控制傳染源是確保防治效果的關鍵。

免疫力低下易患結核病

這幾天, 市疾控中心連續走訪慰問12名肺結核病患者, 其中以60歲以上的老年人居多, 因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被確診。 有兩名患者在單位體檢中被發現, 隨後被醫院確診並進行治療。

一旦免疫力低下, 往往容易被結核病“瞄上”。

據市疾控中心結核病防治科副科長王小平介紹, 結核病易感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糖尿病血糖控制不滿意者、塵肺患者等人體免疫力降低者, 此外, 與排菌的具有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者、青春期的學生、體弱多病營養不良的人也易發肺結核病。

結核病的元兇是結核菌, 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損傷處侵入易感機體, 其中以通過呼吸道引起肺結核為最多。 王小平說, 結核菌具有傳染性, 可通過吐痰、咳嗽、打噴嚏或者大聲說話噴出的飛沫傳染。 但感染結核菌後並不一定會發生結核病, 僅有少部分人發病, 這主要與機體對結核菌的抵抗力有關。

報告發病率逐年下降

“市民發現肺結核不要恐懼,

要正確認識並對待。 ”王小平表示, 肺結核分為塗陽以及塗陰肺結核, 其中塗陽肺結核, 為開放型, 具有較強傳染性, 而塗陽肺結核在每年新增病例中占三分之一左右。

根據市疾控中心統計資料顯示, 2016年共發現結核病患者2927例, 近五年來, 結核病報告發病率逐年下降, 從2011年的每10萬人中55.46人降至去年的38.24人。 同時, 據統計, 塗陽患者治癒率均保持在九成以上。

王小平介紹, 大部分患者通過抗結核治療2至3周後便不再具備傳染性, 通過6至8個月連續、正規治療即有望治癒。 王小平提醒, 身邊有結核病人或本人患病的, 都不要過度恐懼, 要及早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國家對可疑肺結核症狀者提供免費痰液結核菌檢查, 對到結核病診療定點機構就診的可疑肺結核症狀者及疑似肺結核患者提供免費或減免費的胸片檢查,

對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免費提供治療期間的主要抗結核藥物。

有效控制傳染源是關鍵

咳嗽、咳痰是肺結核最常見的早期症狀, 這些症狀大多由輕漸重, 市民往往認為患的是“感冒”“氣管炎”。 王小平說, 凡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 或咯血和血痰、胸痛2周以上, 發熱2周以上等症狀中的任何一項, 就應懷疑是否得了肺結核, 儘早就診。 如被確認為活動性肺結核病後, 要規範化住院隔離治療, 並在全程監管完成整個療程, 有效控制傳染源。

王小平提醒市民, 儘量減少與結核病人的接觸;一旦發現周邊有人患了結核病或疑似患病, 自己也應及時檢查;結核菌在封閉的空間內最易傳播,

保證室內通風可有效降低空氣中病菌的濃度, 達到預防目的。 此外, 剛出生嬰兒及時接種卡介苗可減少重症結核病和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生。

王小平介紹, 上月底, 我市剛出臺《南通市結核病分級診療和綜合防治服務模式實施方案》, 作為江蘇省三個國家級試點地級市之一, 該方案的實施將有效改進和提高結核病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完善結核病防治工作制度。

記者 張水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