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網約車合法了,但保險的事怎麼辦?

點擊上方江南晚報訂閱

錫城熱點新聞即時推送


(網路圖)

晚報記者 薛敏/文

如今通過手機用戶端下單叫車已經成為不少人的出行習慣。

網約車合法地位明確了, 然而, 在其運作中保險理賠卻成為尷尬的難題。

去年12月初, 北京海澱法院審結了國內首起網約車交通案, 法院最後判決保商業險的保險公司免賠, 原因就在於車主擅自改變了車輛用途而沒有提前告知保險公司。 而本月初, 滬上首例涉網約車保險合同理賠糾紛案判決, 也駁回了原告李先生的訴訟請求。

營運車輛投保比私家車貴一倍

無錫的網約車細則規定, 車輛初次註冊登記時的實際購置價格及車輛購置稅總計不低於12萬元, 那麼就以一輛12萬元的車為例, 在前一年未出險的情況下, 如果按投保交強險、機動車損失險、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50萬元、不計免賠率險計算, 一輛家用汽車的保費基本上是三四千元。

然而, 同樣情況下的一輛營運車輛, 其保費則要比私家車貴不少。 “基本上會貴一倍左右。 ”據無錫大眾計程車公司虞經理說, 大眾公司走正規的保險流程, 對於營運的同樣配置的計程車保費差不多是七八千元, 如果“三責”保100萬元, 保費甚至可以達到九千多。 而營運車輛座位、玻璃等損壞的可能性比較大, 因此很多司機還會選擇投保“三責”。

保險公司不接受個人投保營運險

值得注意的是, 即便是網約車主願意自行購買貴一倍的營運保險, 但普遍的情況是, 花錢往往還“沒門”。 記者昨日聯繫了多家保險公司, 想瞭解個人是否可以購買營運性質保險, 它們均表示針對個人只進行家庭用車的投保。

“個人投保營運險, 我們原則上確實不接受。 ”中保財險相關人員直言, 網約車只能作為營運車輛, 而保險公司目前對網約車個人尚無保險產品。 因為營運車輛和私家車的風險不同, 在承保的時候收取的保費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司機沒有提前告知或者故意隱瞞本家庭用車已具有營運車輛的性質, 而按照私家車的標準進行了投保, 那麼在理賠的時候就會產生糾紛。

由於目前網約車新規還剛頒佈, 人保財險的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表示, 未來人保會制定相應辦法, 有明確的險種和條款, 也希望與業內其它公司多多交流, 看看有沒有新的更好的方式。

部分平臺為網約車集體買保險

據一位從事車險理賠的資深人員表示,

用私家車跑專車, 一旦出了交通事故, 如果只購買私家車的相關保險, 保險公司可拒賠。 這是因為私家車運營專車, 實際上改變了車輛使用性質, “網約車卻以私家車名義繳納保費, 實際上是提高了車輛的風險, 危險程度在增加, 也變相降低了保費, 保險公司有權拒賠該車購買的一切險種。 ”

保監會也曾在官網的風險提示中, 將順風車這樣的“拼車”行為列入了不予賠償的範圍。

據記者瞭解, 滴滴出行、神州專車等這類大型企業通過其平臺集體為旗下網約車進行投保。 平安保險的客服透露, 滴滴出行與平安保險進行了合作, 有專門針對滴滴平臺的業務, 加入平臺的網約車通過滴滴平臺進行保險。

負責滴滴出行公關的管吳澄向記者確認了這一說法。

他表示, 根據平臺的保障細則, 每筆在滴滴平臺上產生的訂單, 平臺都為司機和乘客承擔上限為120萬元的意外安全保障, 並可以提供醫療費用的全額墊付, 滴滴願意主動承擔駕駛員責任範圍內, 車險額外的人身損害賠償部分。

無錫暫無網約車平臺取得許可

據瞭解, “無錫版”網約車實施細則中, 並無明確規定網約車要買營運車輛的相關保險的相關規定。 那麼, 是否在准入與監管上將會制定一些相應的政策呢?

記者從運管部門瞭解到, 無錫從今年1月16日起受理網約車從業資格證申請以來, 還處於辦理網路預約計程車經營服務相關許可事項的過渡期。 上月, 第一張網約車駕駛員證已發出, 但對於網約車平臺公司的經營資質還未發出許可證。未來在實施監管中,還將聯合保險等部門一起,研究、制定相應管理辦法,應對合法化之後的私家網約車的保險理賠問題。

原標題:

網約車合法了,但保險的事怎麼辦?

無錫目前暫無網約車平臺獲得許可

但對於網約車平臺公司的經營資質還未發出許可證。未來在實施監管中,還將聯合保險等部門一起,研究、制定相應管理辦法,應對合法化之後的私家網約車的保險理賠問題。

原標題:

網約車合法了,但保險的事怎麼辦?

無錫目前暫無網約車平臺獲得許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