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仙境般的雁蕩山美景如畫

雁蕩山, 又名雁岩、雁山。 因山頂有湖, 蘆葦茂密, 結草為蕩, 南歸秋雁多宿於此, 故名雁蕩。 南朝時期, 梁國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 為雁蕩山開山之始。 唐代時期, 西域高僧諾詎那因仰慕雁蕩山“花村鳥山”之美名, 率弟子三百來雁蕩山弘揚佛教。 其人被奉為雁蕩山開山鼻祖。 宋代時期, 雁蕩山開發規模逐漸增大, 共建有十八寺、十院、十六亭, 為雁蕩山發展鼎盛時期。 2004年雁蕩山設立“國家地質公園, 主要包括靈峰、三折瀑、靈岩、大龍湫、雁湖西石樑洞、顯勝門、仙橋—龍湖、羊角洞、方山、長嶼硐天、楠溪江等景區,

在2005年又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

雁蕩山以山水奇秀聞名, 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 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 , 主體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 小部在台州市溫嶺南境。 雁蕩山形成於一億二千萬年以前, 是環太平洋大陸邊緣火山帶中一座日至紀流紋質破火地。 《載敬堂集》載:“雁蕩山以甌江自然斷裂, 分北雁蕩山和南雁蕩山。 以景觀區位分有北雁蕩山、南雁蕩山、西雁蕩山、東雁蕩山、中雁蕩山之稱。 ”其開山鑿勝始於南北朝, 興于唐, 盛于宋。 歷代文人墨客紛至遝來, 謝靈運、沈括、徐霞客、張大千、郭沫若等都留下了詩篇和墨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