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萬名大學生說新疆|藝術生眼裡的白哈巴 確實不一樣!

新疆藝術學院 劉慧傑

在美麗的新疆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 有一個著名的村莊——白哈巴村, 被譽為我國“西北第一村”。

村子位於阿勒泰山山脈的山谷平地上,

村民以圖瓦人為主。 古樸幽靜的村落與大山遙遙相望, 白雲、藍天, 還有一眼望不到邊的原始森林, 置身其中讓人仿佛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在白哈巴, 原始自然生態環境與傳統民族文化和諧共融, 相互依存。

白哈巴村地處溝穀之中, 兩條小溪在狹長臺地上依山傍水延伸, 圖瓦人在此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傍晚和清晨四處都是霧氣, 炊煙嫋嫋, 牛羊滿坡, 整個村落仿佛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山水畫。

秋季一到, 村子四周被五彩色塊裝扮的層林盡染, 猶如一塊調色板, 加之映襯山上的皚皚雪峰, 一年四季都是一幅完美的油畫。

有“西北第一村”和“西北第一哨”之稱的白哈巴村。

2016年九月中下旬, 在學校老師的支持和帶領下, 我們班全班同學前往白哈巴村開展戶外寫生。 班裡的同學們自祖國的四面八方, 有漢族、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苗族的學生, 指導老師則是錫伯族。

從烏魯木齊市坐車12個小時到達哈巴河縣, 再坐車走4個小時的山路即到達白哈巴村。

每天早上大家一起下山吃飯, 一起去畫畫寫生, 到了晚上一起做遊戲, 好不愜意和舒暢。 當有女生拿不動畫具時, 男生會主動上前幫忙;吃飯時, 女生們則會擔心男生吃不飽, 把她們的飯菜分給男生;遇到有同學生病時, 大家會表示關心和悉心照顧……

深入牧民家體驗生活, 進行調查訪談, 瞭解牧民生產情況, 考察牧民生活方式……藝術源於生活, 又高於生活。 在白哈巴所經歷的一切, 都將成了激發同學們創作的寶貴財富。

和老師、同學們在白哈巴村寫生。

印象裡, 那是在白哈巴村的一天下午, 山裡的天氣像娃娃的臉, 說變就變。 我們在村子裡面畫畫, 突然就下起了大雨, 一位熱心的哈薩克族大媽看見了, 趕忙幫我們收拾畫具, 讓大家去她家裡避雨。

當她知道我們是從烏魯木齊市過來的大學生後, 大媽激動不已, 又是沖奶茶, 又是忙著幫大家收拾東西。 “你們和我兒子差不多大, 他也在烏魯木齊上大學呢。 聽兒子說, 烏魯木齊很大, 有很多高樓, 現代得很呐。

這裡下雨, 溫度低, 你們可得注意身體, 別生病了。 ”大媽的一席話, 讓我們格外溫暖。 臨走的時候, 大媽又讓我們帶上她自己家做的優酪乳疙瘩。

回到駐地, 村裡的房東阿姨生怕大家感冒, 晚上她又特地給身體不舒服的同學煮奶茶、烤上熱饢……

十多天的野外寫生, 與村裡各族村民一起朝夕相處, 腦海中留下的除了白哈巴的色彩斑斕, 還有當地人那熱情真誠、淳樸善良的性格, 這就是白哈巴的特點, 也是新疆人性格的群像縮影, 簡單而又溫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