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南充九旬太婆,不跳廣場舞,下棋防糊塗

太婆正在和大家切磋棋藝

1

每天早上, 南充市果山公園廣場上都聚集了很多休閒、 鍛煉的老人。 其中一位身穿紫色衣服, 頭戴紫色帽子的老人在這其中顯得特別矚目,

她叫楊春芸, 今年已經92歲高齡, 雖然已年過九旬, 但楊春芸婆婆不但身體好, 更有讓人佩服的高超棋技。 只要不下雨, 她每天都會到果山公園下“打三棋”, 難逢對手。

下“打三棋” 92歲太婆難逢對手

昨日早上7時許, 楊婆婆就柱著拐杖, 從位於順慶區楊家巷的家中出發, 步行到市果山公園廣場。 公園裡很多人都認識這位元“身懷絕技”的老奶奶, 讓人吃驚的是, 老人今年已經92歲高齡了。

走到一處樹台下, 楊婆婆放下自己的拐杖, 從包裡拿出來一張棋盤, “老何, 過來下兩盤。 ” 楊婆婆喚來一旁正在鍛煉的棋友, 準備“開戰”。

“來嘛, 今天爭取贏你一盤。 ”兩人圍坐在樹台邊, 開始每天都在不斷重複的“較量”。 不一會兒,

兩位老人的對弈也像往常一樣引起了眾人的圍觀, 裡三層外三層的圍了許多人, “這位婆婆棋下得太好了, 我們都是聽說後來和她過招, 可是幾乎沒人是她的對手。 一位和楊婆婆“較量”過的晏大爺說, 別看她已經92歲了, 耳朵也不靈光, 但是她頭腦清醒得很。

晏大爺的話音剛落, 楊婆婆這一局又贏了, “肯定是大家看我年齡大, 讓我的。 ”楊婆婆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微笑, 還不忘謙虛地說, “我覺得下棋可以益智, 鍛煉自己的頭腦, 免得生病。 所以我只要有時間都會到這裡來下棋, 這是我唯一的愛好。 ”小編在現場觀察了30分鐘左右, 各個年齡層的棋友換了多人, 可幾乎沒人是她的“對手”。

兒時遊戲 老來充實生活

1925年, 楊婆婆出生在南充城區,

“我們小時候, 不像現在的小朋友, 有那麼多可以玩耍的東西, 我們那個時候最大的娛樂就是下打三棋。 ”楊婆婆稱, 小時候, 母親很喜歡下這個棋, 她每天都跟在母親的身後看她下棋, 由於當時她年齡太小, 母親希望她專心學業, 並不允許她下棋。 於是, 每天晚上, 她就躲在被窩悄悄地練習。

“那個時候哪裡有人陪我下嘛, 最開始都是自己和自己過招。 ”楊婆婆說, 母親越是不允許, 自己就越是好奇, 後來長大了, 她就開始找自己的小夥伴過招, 慢慢的也就精通了。

一談到自己癡迷的“打三棋”, 楊婆婆的話漸漸多了起來, “現在兒孫們都生活得非常好, 他們各有各的家, 我不想打擾他們, 我每天就靠下棋來充實自己。 ”楊婆婆說,

剛開始的時候, 她也不知道自己下“打三棋”是什麼水準, 直到後來每天到果山公園下棋, 才發現原來自己這麼厲害, “也許是大家看我年紀大了, 讓著我的!”

下棋高手 養身同樣有高招

楊婆婆每天她都會堅持來果山公園下棋, 不是因為她難遇對手, 而是自己能在下棋中找到快樂。

“快滿92歲了, 身體還健朗, 這得益于我養成的習慣, 尤其是貴在堅持。 ”楊婆婆說, 隨著年齡的增大, 她感覺自己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下棋能使自己頭腦清醒, 不至於成“老糊塗”。

“雖然我柱著拐杖, 但是只要腳還能動, 我都會堅持每天鍛煉一至兩個小時。 ”楊婆婆說, 養成這個習慣後, 她每天都會找個地方鍛煉身體, 在飲食方面, 她也特別注意, “到了我們這個年齡一定不要亂吃東西,

要吃得清淡, 多吃五穀雜糧, 尤其是晚上要少吃。 ”

“我的養身之道就是堅持不懈的鍛煉, 加上合理膳食。 ”採訪結束時, 天空下起了小雨, 楊婆婆收拾好棋盤準備回家, “下棋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也是我這輩子唯一的愛好。 如果可以, 我希望能下到100歲。 也希望有這方面興趣愛好的市民來找我過招, 一起快樂養生。 ”

相關連結

什麼是打三棋?

打三棋的棋盤、 棋子極為簡單。 兩人對弈, 猜先放子, 先放者後走棋。 放兩子後, 當某方一顆子再放下去, 能上下左右與自己任何一方向的兩顆子連成一條直線, 就把對方的子壓一顆, 直到雙方把子位擺滿, 然後雙方被壓的子提走, 空出子位, 便於走棋。 行棋時, 一方移動一顆子能在上下左右任何一個方向與自己的另兩顆子連成一條直線, 就像象棋喊“將軍”、圍棋喊“叫吃”一樣,叫一聲“打一三”就提對方一顆子。一方剩下兩顆子或雖有三子以上卻無法連成一條直線,此局就輸了。隨著時代的變遷, 下打三棋者似乎已經絕跡。

就像象棋喊“將軍”、圍棋喊“叫吃”一樣,叫一聲“打一三”就提對方一顆子。一方剩下兩顆子或雖有三子以上卻無法連成一條直線,此局就輸了。隨著時代的變遷, 下打三棋者似乎已經絕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