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0後辣媽留學10年:我如何從高考落榜到成為全美最頂尖醫院醫生?

十年前, 17歲的我來到異國他鄉, 成為小留大軍的一員;十年後, 我拿到美國最頂尖的醫院錄取通知書。 這十年, 我只明白了一件事。

作者:M0n$ter_chic, 內華達Touro大學醫學博士, 現任克利夫蘭診所神經科住院醫。 家有四歲可愛小肉丸一枚。

-

01

-

高考失利:站在人生的岔路口

2007年, 我高考失利了, 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 第一次面臨如此重要的抉擇:是按部就班上一所普通的大學, 放棄自己學醫的夢想, 還是曲線救國自費留學?

選擇前者, 我不甘心, 高考的失利基本意味著被國內一流的醫科大拒之門外;選擇後者, 我不忍心, 自費留學會花光父母半輩子的積蓄。

但我有世界上最好的父母, 在我彷徨猶豫時支撐我, 給我力量, 給我所有我需要的支援, “只要你不放棄, 我們就不會放棄。 ”

圖片來自Pixabay

目標雖然明確了, 去美國讀書當醫生, 然而這一路並非鮮花著錦, 帶著主角光環, 而是充滿了泥濘、挫折、失敗。

其實更多的挫敗和打擊我現在都記憶模糊了, 但是我始終相信:

這個世界從來不會溫柔以待每一個人, 只有不管遇到什麼苦難都堅強面對, 從不輕言放棄, 才可能有實現自己夢想的那一天。

第一學期結束時, 我居然除了一門課是B+其他全部拿了A, 也是這個成績讓我知道努力就會有結果,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

02

-

大學四年:拼了命的日子

在熟悉了美國的學習環境, 也能保持很好的成績之後, 我開始研究如何在美國讀醫, 這時我才知道自己選擇的是怎樣一條艱難的長路。

首先, 大學畢業後才能申請醫學院。 GPA必須是3.5以上, 重修這種事兒絕對不能發生。

同時對課外活動也有嚴格的要求, 比如每年至少要做100個小時的社工服務,

必須有病人接觸和跟醫生見習的經驗等。

不僅如此, 大部分醫學院還需要有科研經驗, 最好是有發表的論文。

瞭解這些後, 我正式開始了忙碌的大學生活。

每個週末我都會參加各種義工活動, 總之項目越多時間越長越好。 我的大學生活, 週末基本全都用在義工上, 根本沒有時間像其他學生一樣參加各種派對和社交活動。

除此之外, 我也加入了各種社團。

因為我加入了大學的榮譽學院, 畢業需要發表一篇研究論文, 我就找了專業相關的生物化學實驗室, 科研和需要的論文就一起完成了。 寫完畢業論文後, 機緣巧合我開始轉做神經學研究, 這使我發現了對神經科學的熱愛, 以至於最後成為了一名神經科醫生。

圖片來自小燈塔的三十六計

前面說到醫學院需要有接觸病人的經驗, 在大學暑假時, 我選修了護士助理的課, 繼而考證去做護士助理。 這是我做過最髒最累的工作, 每星期工作20到36個小時, 每天12小時的工作。 除了幫病人檢查生命體征之外,

就是當全職護工, 倒尿袋、換尿布或者洗澡餵飯, 種種辛苦換回來的是病人的感激與真誠的微笑。

圖片來自小燈塔的三十六計

這段深入醫院一線的經歷雖然辛苦, 但是值得, 也讓我更加深刻的明白, 夢想並不是冰冷的兩個字, 它有溫度, 它很嚴肅。 我的夢想神聖而莊嚴,它真實地存在於我的內心,督促我付出百分之兩百的努力去實現它。

最後一年我也開始了緊張的MCAT(醫學院入學考試)的學習。沒有錢買書報班,我就在圖書館借書,每天放學之後以及週末有空就學。後來因為護士助理的工作沒有足夠時間學習,我就把工作時間換成夜班,這樣早上回家後睡兩個小時再學。

申請醫學院的時候,因為經驗不足,錯過了很多好學校的申請時間,最後只能選擇了很一般的醫學院。也是在申請醫學院的這一年, 我知道自己懷了孕,後面幾個月基本都是挺著大肚子往返於各個學校面試。

2013年,我以GPA 3.85的成績加上發表的生物化學科專業論文畢業,獲得了榮譽學位,同時開始了我醫學院的生涯。

-

03

-

醫學院:從剛剛及格到全班第6名

在生完孩子的第10天,我開始了醫學院的緊張學習,因為不想再增加父母的經濟負擔,我貸款支付了高額的學費。

醫學院課程之重,絕不是浪得虛名。每天從早上8點一直到下午5點,中午只有一個小時休息,而且每節課壓縮了很多內容,總是感覺上節課的內容還沒聽懂,下節課又來了。

更恐怖的是解剖課,除了上課,還有每星期3次、每次4個小時在實驗室解剖大體。 我們一組四個人被分了一個完整的大體,要在第一年結束完成它的全部解剖。所以我們一整年就整天浸泡在福馬林的味道裡不停的用刀、剪刀、鑷子一點一點的分割它。

說到每門的考試,只能用變態形容。拿解剖來說,實驗課的考試只有60秒確認寫出每個答案的過程。為了拿到好成績,大家都是在解剖室一呆就一天,反復認記。

本來醫學院已經很緊張,可是我因為每兩個小時就要泵一次母乳,時間被占去了很多,很難有大塊的時間去學習, 加上晚上也不能完整地睡覺要起來泵奶,導致第二天上課的狀態也很差。

圖片來自小燈塔的三十六計

已經努力拼了命的在學,可是開學一個月後的第一個綜合考試我還是考的非常爛,每一門都是剛剛及格,解剖課乾脆直接沒及格!

在這樣自卑又孤獨的情緒裡,我感覺自己要崩潰了,再這樣下去肯定要得抑鬱症了。不行,我得改變。

第一件事是先進行自我診斷,思考我到底為什麼沒有做好,為什麼之前的學習方法失敗了,然後隨之重新調整學習方案。

第二次考試的時候,我進步了很多。期末時,成績終於追了上去,在138個人裡排29名。對比剛入學的手忙腳亂,這算個不差的結束了,但是要想在這個行業做到頂尖水準,還遠遠不夠。

圖片來自小燈塔的三十六計

第二個學期學習神經科學, 是大家公認醫學院裡最難的課程。可正是這門最難的課讓我發現自己有多麼喜歡大腦的神奇,也讓我最終選擇了自己的專業走向:我想要當一名神經科醫生。學期結束,這門最難的課我居然得了96%,同時再次排名,我變成了第10名。

到了醫學院第二年,女兒已經不需要母乳餵養,我也輕鬆了很多。而且經過了一年的歷練,我的學習方法也更成熟,知道如何分配和管理有限的時間,知道哪一門需要重點學習。在學期結束時,我成了全班第6名。

-

04

-

拿到最頂尖醫院的通知書

如果說醫學院的考試很變態,3天前學的東西,3天后就要求全部要記住、理解,然後在考試中出現;那麼醫生執照考試更加嚴苛,是這個星球最慘烈的考試之一。

USMLE (US medical licensing exam)不光是一個考試,總共三個。第一步歷時8小時 ;第二步分兩個考試,一個9個小時的筆試和一個8個小時的實踐考試;第三步是連續兩個16個小時的考試。

這個考試的好壞會直接決定住院醫的去向。最糟糕的是,學校並沒有給我們額外的時間複習,所以我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奮戰到淩晨幾點,反復讀,反復刷題庫,只有很少很少的睡眠時間。這其中的艱辛,不是幾句勵志雞湯就能表述。

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居然考了98%(這個成績是一個百分比,代表你打敗了全國98%的考生),也是因為這個成績,讓我在申請住院醫時處於優勢。

在通過了USMLE step1 的考試後,是第三、四年的實習生活,每個科室都要輪轉一遍。第三年的生活,雖然很辛苦,每天天沒亮就要去醫院,天黑才下班,但是豐富的經歷讓我覺得非常滿足。

當我考完step 2的兩個考試之後,我不得不與家人分開到外地做住院醫前的最後實習。因為工作努力,很多東西都搶著幹,住院醫、主治,包括一起工作的其他藥劑師和護士都對我一致好評,這使我對自己更加有信心。

圖片來自小燈塔的三十六計

醫學院的第四年我們要開始申請住院醫,9月15日是提交申請的第一天。 我基本上在6月考完step 2 之後就立刻開始寫申請文書, 這個是申請住院醫的重中之重。很多人在面試我的時候都會提到我的申請文書,因為覺得我的故事實在是很特別。

17歲來到美國,一邊讀醫學院一邊完成了從女孩到女人的轉變,結婚、懷孕、生子。十年,我的人生充滿挑戰,無比充實。

所有曾經努力堅持的事情,都讓我在這一刻,在面試官面前,脫穎而出。

3月放榜的那天,我如願以償,拿到最頂尖的醫院錄取通知書。過去的十年像電影鏡頭一樣一一閃現,我沒有虛度每一寸光陰, 而是一直為了我心中的夢想奮戰,現在它就真實地在我眼前。

-

05

-

我是如何做到的?

很多人詢問我如何能在平衡家庭和學業的大前提下,實現階段性的人生目標?我仔細回憶思考,這個“how”其實應該主要集中在這幾點:

1家人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醫學院開始,我剛剛生完寶寶。一個小生命的到來,帶給我初為人母的喜悅,也帶給我手足無措的慌張。

如果說在我的這段經歷中,什麼對我最重要,那不是“夢想”,而是“成全”,是我家人最強有力的支持,成全了我的堅毅、堅定和堅強。

我媽媽辭掉工作幫我照顧寶寶,沒有任何豪言壯語。媽媽怕我內疚,還反過來安慰我說:“我來給你帶孩子,你才可以百分百的放心。我都工作一輩子了,現在我就想帶帶孩子享受生活。”其實我很明白這個中辛苦遠不是她口中的“享受”。

我常常戲言,讀醫學院就是一場團體作戰,稍有不慎,就容易遭致“團滅”。

而我的丈夫是一個很稱職的隊友,他盡力又當爹又當媽,每天辛苦工作,賺錢養家,回家就馬上幫助收拾,做飯,處理一個家裡大大小小的瑣事。

《霸王別姬》裡有一句很有名的臺詞:“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其實,在一段需要全力以赴奮不顧身的夢想追逐戰中,我得到的還有我愛的人給我的全部“成全”。

2掌握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

生完孩子一個月後,我參加了醫學院第一次考試。在一堆壓力之下,我並沒有能夠好好消化新學的東西,基本上每一門都差不多剛及格。這慘澹的成績單又讓我產後的心情雪上加霜。

究竟什麼是我失敗的原因?我開始審視自己的學習方法。

上大學時我有在中國教育的基礎,又肯吃苦,學習的課程一直對我來說很容易,所以每一門課都能拿A。剛上醫學院我還是留在大學時期的想法,繼續沿用之前的學習方法,也沒有具體制定學習計畫,更沒有拿出多餘的時間來預習下一次學的課程,考試的內容都等到一兩個星期之前才開始複習。

可是醫學課程太重太難內容太多,想要學完並且牢牢掌握全部知識是不可能的,需要挑重點的記憶,其他的大概瞭解,之後其他課程還會重新學習。這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每一步必須抓住重點有的放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學習方法最終會讓人掉入海量課程的泥潭。

在明白了問題癥結所在之後,我去和每科的教授聊天,向他們請教哪裡應該著重學習。光有“勤學”是不夠的,還必須“好問”,有了教授們的指點,我開始學會合理分配時間,把主要精力放在重要的內容上面,一方面省了很多時間和腦細胞去記憶一些並不重要的東西,另一方面也讓關鍵問題得到了充分學習。

醫學院的同學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是一路過關斬將的精英,天資聰穎還勤奮努力,和這樣的隊友一起奔跑,我必須能看得見他們的優點,參考他們的學習方法,找到合適自己的路線。

我和同學討論分析之後,買了合適的參考書,開始結合上課的內容每天放學後再加碼學習參考書上的內容。辛苦嗎?很辛苦!但是這樣做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很快,我終於從醫學院“非人”的學習沼澤中站起來了,找到了一條艱難但可行的路。

3做一個高效的時間管理者

除了學習方法,最重要是我必須要更合理,更有效率地利用我的時間。我是一個媽媽,不能停止喂母乳,要帶孩子就診,還得保證親子時間,不能像其他同學一樣每天專心泡在圖書館學到關門,唯一的方法就是擠時間。

因此,我為自己制定了一份比軍訓還精准詳細的日程表和時刻表。

比軍訓還精准詳細的日程表和時刻表

所以我的學習時間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學習任務都經過了周密的計畫,嚴格的檢查,要求在規定時間裡把所有需要學的內容學完,不會有所遺漏。同時為了在安排的時間裡完成任務,我學習也更有效率更專注。

在沒有時間表之前,我只知道自己很忙很忙很忙。制定了時間表之後,我欣喜的發現,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好好利用的碎片時間,還是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任務。

就這樣慢慢的,我的時間表開始有了很多空檔安排給我的家人。

4建設自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因為有孩子在身邊,總會有各種瑣事,我一直記得我媽媽告訴我的兩件事兒:“井井有條”、“有舍有得”。與孩子共處,我們彼此需要有親密的時間,也需要有獨立的空間,這是我和孩子共同的成長,對她對我,都受益匪淺。

比如在寶寶長大會敲門了之後,常常會在我學習的時候來找我玩,我都會溫柔而堅定的告訴她:“現在是媽媽的學習時間,要等到遊戲時間,媽媽就可以陪你玩了。”

我女兒性格特別好,開朗體貼,大方獨立,她學會了尊重父母的時間,知道有條理的時間安排很重要,也明白什麼時候是不可以打擾別人的,學會了為別人著想,懂得在合理的時間提出自己的要求。

我女兒現在長大了,很多時候看我在房間都會問:“媽媽你要學習嗎?那我就安靜地在外面玩不打擾你。”

“你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建設自己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這句話基本道盡我身體力行的教育理念。女兒目睹了我整個醫學院的四年和考住院醫的艱辛,她看到我刻苦勤奮,越挫越勇的一面,我想我做到了言傳身教。僅僅四歲的她,現在如果遇到困難題目的時候也告訴我,她不要簡單,她喜歡克服困難,像我一樣當一個好醫生,因為當醫生需要克服很多困難。

陝西嘉際教育

留學文書精英品牌| 高端背景提升| 精英留學團隊| 全方位職業規劃 |定制留學方案

我的夢想神聖而莊嚴,它真實地存在於我的內心,督促我付出百分之兩百的努力去實現它。

最後一年我也開始了緊張的MCAT(醫學院入學考試)的學習。沒有錢買書報班,我就在圖書館借書,每天放學之後以及週末有空就學。後來因為護士助理的工作沒有足夠時間學習,我就把工作時間換成夜班,這樣早上回家後睡兩個小時再學。

申請醫學院的時候,因為經驗不足,錯過了很多好學校的申請時間,最後只能選擇了很一般的醫學院。也是在申請醫學院的這一年, 我知道自己懷了孕,後面幾個月基本都是挺著大肚子往返於各個學校面試。

2013年,我以GPA 3.85的成績加上發表的生物化學科專業論文畢業,獲得了榮譽學位,同時開始了我醫學院的生涯。

-

03

-

醫學院:從剛剛及格到全班第6名

在生完孩子的第10天,我開始了醫學院的緊張學習,因為不想再增加父母的經濟負擔,我貸款支付了高額的學費。

醫學院課程之重,絕不是浪得虛名。每天從早上8點一直到下午5點,中午只有一個小時休息,而且每節課壓縮了很多內容,總是感覺上節課的內容還沒聽懂,下節課又來了。

更恐怖的是解剖課,除了上課,還有每星期3次、每次4個小時在實驗室解剖大體。 我們一組四個人被分了一個完整的大體,要在第一年結束完成它的全部解剖。所以我們一整年就整天浸泡在福馬林的味道裡不停的用刀、剪刀、鑷子一點一點的分割它。

說到每門的考試,只能用變態形容。拿解剖來說,實驗課的考試只有60秒確認寫出每個答案的過程。為了拿到好成績,大家都是在解剖室一呆就一天,反復認記。

本來醫學院已經很緊張,可是我因為每兩個小時就要泵一次母乳,時間被占去了很多,很難有大塊的時間去學習, 加上晚上也不能完整地睡覺要起來泵奶,導致第二天上課的狀態也很差。

圖片來自小燈塔的三十六計

已經努力拼了命的在學,可是開學一個月後的第一個綜合考試我還是考的非常爛,每一門都是剛剛及格,解剖課乾脆直接沒及格!

在這樣自卑又孤獨的情緒裡,我感覺自己要崩潰了,再這樣下去肯定要得抑鬱症了。不行,我得改變。

第一件事是先進行自我診斷,思考我到底為什麼沒有做好,為什麼之前的學習方法失敗了,然後隨之重新調整學習方案。

第二次考試的時候,我進步了很多。期末時,成績終於追了上去,在138個人裡排29名。對比剛入學的手忙腳亂,這算個不差的結束了,但是要想在這個行業做到頂尖水準,還遠遠不夠。

圖片來自小燈塔的三十六計

第二個學期學習神經科學, 是大家公認醫學院裡最難的課程。可正是這門最難的課讓我發現自己有多麼喜歡大腦的神奇,也讓我最終選擇了自己的專業走向:我想要當一名神經科醫生。學期結束,這門最難的課我居然得了96%,同時再次排名,我變成了第10名。

到了醫學院第二年,女兒已經不需要母乳餵養,我也輕鬆了很多。而且經過了一年的歷練,我的學習方法也更成熟,知道如何分配和管理有限的時間,知道哪一門需要重點學習。在學期結束時,我成了全班第6名。

-

04

-

拿到最頂尖醫院的通知書

如果說醫學院的考試很變態,3天前學的東西,3天后就要求全部要記住、理解,然後在考試中出現;那麼醫生執照考試更加嚴苛,是這個星球最慘烈的考試之一。

USMLE (US medical licensing exam)不光是一個考試,總共三個。第一步歷時8小時 ;第二步分兩個考試,一個9個小時的筆試和一個8個小時的實踐考試;第三步是連續兩個16個小時的考試。

這個考試的好壞會直接決定住院醫的去向。最糟糕的是,學校並沒有給我們額外的時間複習,所以我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奮戰到淩晨幾點,反復讀,反復刷題庫,只有很少很少的睡眠時間。這其中的艱辛,不是幾句勵志雞湯就能表述。

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居然考了98%(這個成績是一個百分比,代表你打敗了全國98%的考生),也是因為這個成績,讓我在申請住院醫時處於優勢。

在通過了USMLE step1 的考試後,是第三、四年的實習生活,每個科室都要輪轉一遍。第三年的生活,雖然很辛苦,每天天沒亮就要去醫院,天黑才下班,但是豐富的經歷讓我覺得非常滿足。

當我考完step 2的兩個考試之後,我不得不與家人分開到外地做住院醫前的最後實習。因為工作努力,很多東西都搶著幹,住院醫、主治,包括一起工作的其他藥劑師和護士都對我一致好評,這使我對自己更加有信心。

圖片來自小燈塔的三十六計

醫學院的第四年我們要開始申請住院醫,9月15日是提交申請的第一天。 我基本上在6月考完step 2 之後就立刻開始寫申請文書, 這個是申請住院醫的重中之重。很多人在面試我的時候都會提到我的申請文書,因為覺得我的故事實在是很特別。

17歲來到美國,一邊讀醫學院一邊完成了從女孩到女人的轉變,結婚、懷孕、生子。十年,我的人生充滿挑戰,無比充實。

所有曾經努力堅持的事情,都讓我在這一刻,在面試官面前,脫穎而出。

3月放榜的那天,我如願以償,拿到最頂尖的醫院錄取通知書。過去的十年像電影鏡頭一樣一一閃現,我沒有虛度每一寸光陰, 而是一直為了我心中的夢想奮戰,現在它就真實地在我眼前。

-

05

-

我是如何做到的?

很多人詢問我如何能在平衡家庭和學業的大前提下,實現階段性的人生目標?我仔細回憶思考,這個“how”其實應該主要集中在這幾點:

1家人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醫學院開始,我剛剛生完寶寶。一個小生命的到來,帶給我初為人母的喜悅,也帶給我手足無措的慌張。

如果說在我的這段經歷中,什麼對我最重要,那不是“夢想”,而是“成全”,是我家人最強有力的支持,成全了我的堅毅、堅定和堅強。

我媽媽辭掉工作幫我照顧寶寶,沒有任何豪言壯語。媽媽怕我內疚,還反過來安慰我說:“我來給你帶孩子,你才可以百分百的放心。我都工作一輩子了,現在我就想帶帶孩子享受生活。”其實我很明白這個中辛苦遠不是她口中的“享受”。

我常常戲言,讀醫學院就是一場團體作戰,稍有不慎,就容易遭致“團滅”。

而我的丈夫是一個很稱職的隊友,他盡力又當爹又當媽,每天辛苦工作,賺錢養家,回家就馬上幫助收拾,做飯,處理一個家裡大大小小的瑣事。

《霸王別姬》裡有一句很有名的臺詞:“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其實,在一段需要全力以赴奮不顧身的夢想追逐戰中,我得到的還有我愛的人給我的全部“成全”。

2掌握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

生完孩子一個月後,我參加了醫學院第一次考試。在一堆壓力之下,我並沒有能夠好好消化新學的東西,基本上每一門都差不多剛及格。這慘澹的成績單又讓我產後的心情雪上加霜。

究竟什麼是我失敗的原因?我開始審視自己的學習方法。

上大學時我有在中國教育的基礎,又肯吃苦,學習的課程一直對我來說很容易,所以每一門課都能拿A。剛上醫學院我還是留在大學時期的想法,繼續沿用之前的學習方法,也沒有具體制定學習計畫,更沒有拿出多餘的時間來預習下一次學的課程,考試的內容都等到一兩個星期之前才開始複習。

可是醫學課程太重太難內容太多,想要學完並且牢牢掌握全部知識是不可能的,需要挑重點的記憶,其他的大概瞭解,之後其他課程還會重新學習。這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每一步必須抓住重點有的放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學習方法最終會讓人掉入海量課程的泥潭。

在明白了問題癥結所在之後,我去和每科的教授聊天,向他們請教哪裡應該著重學習。光有“勤學”是不夠的,還必須“好問”,有了教授們的指點,我開始學會合理分配時間,把主要精力放在重要的內容上面,一方面省了很多時間和腦細胞去記憶一些並不重要的東西,另一方面也讓關鍵問題得到了充分學習。

醫學院的同學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是一路過關斬將的精英,天資聰穎還勤奮努力,和這樣的隊友一起奔跑,我必須能看得見他們的優點,參考他們的學習方法,找到合適自己的路線。

我和同學討論分析之後,買了合適的參考書,開始結合上課的內容每天放學後再加碼學習參考書上的內容。辛苦嗎?很辛苦!但是這樣做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很快,我終於從醫學院“非人”的學習沼澤中站起來了,找到了一條艱難但可行的路。

3做一個高效的時間管理者

除了學習方法,最重要是我必須要更合理,更有效率地利用我的時間。我是一個媽媽,不能停止喂母乳,要帶孩子就診,還得保證親子時間,不能像其他同學一樣每天專心泡在圖書館學到關門,唯一的方法就是擠時間。

因此,我為自己制定了一份比軍訓還精准詳細的日程表和時刻表。

比軍訓還精准詳細的日程表和時刻表

所以我的學習時間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學習任務都經過了周密的計畫,嚴格的檢查,要求在規定時間裡把所有需要學的內容學完,不會有所遺漏。同時為了在安排的時間裡完成任務,我學習也更有效率更專注。

在沒有時間表之前,我只知道自己很忙很忙很忙。制定了時間表之後,我欣喜的發現,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好好利用的碎片時間,還是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任務。

就這樣慢慢的,我的時間表開始有了很多空檔安排給我的家人。

4建設自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因為有孩子在身邊,總會有各種瑣事,我一直記得我媽媽告訴我的兩件事兒:“井井有條”、“有舍有得”。與孩子共處,我們彼此需要有親密的時間,也需要有獨立的空間,這是我和孩子共同的成長,對她對我,都受益匪淺。

比如在寶寶長大會敲門了之後,常常會在我學習的時候來找我玩,我都會溫柔而堅定的告訴她:“現在是媽媽的學習時間,要等到遊戲時間,媽媽就可以陪你玩了。”

我女兒性格特別好,開朗體貼,大方獨立,她學會了尊重父母的時間,知道有條理的時間安排很重要,也明白什麼時候是不可以打擾別人的,學會了為別人著想,懂得在合理的時間提出自己的要求。

我女兒現在長大了,很多時候看我在房間都會問:“媽媽你要學習嗎?那我就安靜地在外面玩不打擾你。”

“你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建設自己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這句話基本道盡我身體力行的教育理念。女兒目睹了我整個醫學院的四年和考住院醫的艱辛,她看到我刻苦勤奮,越挫越勇的一面,我想我做到了言傳身教。僅僅四歲的她,現在如果遇到困難題目的時候也告訴我,她不要簡單,她喜歡克服困難,像我一樣當一個好醫生,因為當醫生需要克服很多困難。

陝西嘉際教育

留學文書精英品牌| 高端背景提升| 精英留學團隊| 全方位職業規劃 |定制留學方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