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王希靜:將青島國際院士港打造成院士攀登科技“珠峰”的重要驛站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

7月11日上午,“第十屆海外高層次人才座談會暨海外院士青島行”活動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歐美同學會會長、中科院院士陳竺,全國政協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和來自22個國家的百余名院士及來自政府、企業、投資機構代表共300余人出席論壇。

李滄區委書記王希靜參加論壇並發出了李滄聲音,向海內外院士科學家發出了誠摯的邀請,將把青島國際院士港打造成院士攀登科技“珠峰”的重要驛站。

李滄區委書記王希靜參加論壇致辭並向海內外院士科學家發出誠摯邀請。

■誠意

海外院士青島行

李滄發出誠摯邀請

據瞭解,本屆海外高層次人才座談將重點舉辦7場活動,其中在北京舉辦2場,分別是雁棲湖論壇和第十屆海外高層次人才座談會;另外5場活動則在青島舉辦,分別是海外院士青島行開幕式及主旨演講、4場不同專業領域的平行分論壇。

海外院士之所以能成行青島,是因為這裡是中國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支點城市,同時也是進位中國內地12個GDP萬億級城市,正向著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奮發進取。

作為青島中心城區的李滄,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已從原先的老工業區“涅槃重生”,正積極順應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以人才和科技為兩大支撐,以改革、開放、創新為三大動力,努力打造宜業宜居宜身宜心的創新型花園式中心城區。

在當天致辭時,李滄區委書記王希靜在臺上用鞠躬的形式,深深地感謝大家對青島李滄區的支持,並熱情邀請中外院士科學家到李滄區參觀。

這一鞠躬讓在座的海內外院士科學家們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同時也充分表達出了李滄區對科學的尊崇,對創新的渴望,對發展的嚮往。

國際院士港內的景觀雕塑。

■優勢

打造良好創新環境

吸引高層次創新人才

作為“海外院士青島行”活動的承辦方之一,李滄區對海內外院士科學家是親近的、歡迎的、尊崇的。

“中國有句古話,‘大道相通’。 雁棲湖給我們一個啟示:若要吸引大批高層次創新人才,同樣需要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 ”王希靜說,2016年,習近平主席在“科技三會”發表重要講話後,李滄區乘勢啟動青島國際院士港,精准定位于吸引全球知名院士開展科學研究、成果轉化,聚力構築國際一流的院士創造創新創業創投高地。

於是,在青山擁城、碧海為鄰的理想之地,李滄高標準運營了青島國際院士港一期,打造低密度、生態化、智慧型創新園區,迅速構築院士集聚效應。

記者瞭解到,青島國際院士港選址在2014青島世園會核心區,背靠素有“海上名山第一”之稱的嶗山山脈,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有溫潤的海風拂面,有鬧中取靜的遐思空間,是可供各位院士潛心科研、激發靈感的理想之地。

院士港依託良好的自然生態基底,打造花園城市典範,對標雄安新區理念,借鑒第四代生態建築標準,統籌地上地下空間開發,面向全球徵集規劃設計方案,鍛造設計經典、建築精品,建設美麗多姿、匠心獨運的花園式科創中心,打造科技旅遊經典區域。

同時,青島還聚集了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海軍潛艇學院、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等一批高等院校和創新平臺,吸引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知名高校設立分校或研究機構,具備良好的科研和人才基礎。 而在服務院士方面,院士港堅持“媽媽式+互聯網”服務理念,聘請普華永道、戴德梁行等專業運營服務團隊,構建“全身心、全過程、全天候、全方位”服務體系。

■融合

科技創新交叉融合

兼具美好生活體驗

王希靜表示,青島國際院士港一直在致力於推動科技創新交叉融合,聚焦生命健康、生物醫藥、資訊技術、設計研發、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通過廣泛彙聚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人才,促進科學院與工程院科研優勢的有機融合,促進東西方科研思維和體制機制的相互借鑒,在思想碰撞交流中創造出推動世界、造福人類的原創性成果。

同時,秉持國際性、頂尖性、中堅性、市場性四項原則,重點引進科研水準國際領先、研究成果具有市場化潛力的院士。而在塑造國際人文環境方面,院士港則突出國際性和人文性,配套建設教育、醫療、文化、影視、體育等服務設施,為獲得突出成就的院士個性化定制風情各異的“院士居”。

“我們將為來自不同國家的院士創造美好的生活體驗,讓大家既能夠吃到地道的中國小籠包,也能夠享用到純正的英國下午茶、俄羅斯黑麵包、加拿大三文魚。”王希靜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青島國際院士港已有袁隆平、何滿潮、王玉田、索羅甯·尤裡等36名海內外院士簽約入駐。

在李滄轄區膠州灣畔,有一片生機盎然的稻田,那就是袁隆平院士的海水稻研發試驗基地,今年就能培育出畝產超過300公斤的優質海水稻品種。“到10月底,大家就有機會品嘗到美味可口的海水稻米。”在王希靜看來,這個造福人類、價值不可估量的事業中,不可忽略李滄區的參與和貢獻。

■目標

將國際院士港打造成

院士攀登科技“珠峰”驛站

這些成績對於李滄區和青島國際院士港的真正實力來說,還只是“小試牛刀”。如今,李滄區正在規劃建設院士港二期,針對院士科研需要建設一批獨棟科研樓宇,構建完備的科研平臺系統,用於承載實驗室、研究院、工程中心、技術中心,力爭打造1至2個國家實驗室。同時,構建無縫銜接的科研成果轉化服務體系,規劃建設院士創造創新高技術產業中心,提供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組建規模可觀的產業基金,創推“技術交易”和“期權交易”,為院士及其團隊提供從研發到產業化乃至上市的全程服務,培育百億級、千億級產業鏈或產業集群。

中國文化宣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也認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王希靜介紹,未來,李滄將始終秉承“直面問題、排除萬難、無中生有、始終頂尖”的院士港精神,實施“十百千”人才計畫,用三到五年時間,集聚10名世界級巨匠大師,引進100名海內外知名院士,帶動1000名長江學者、國家傑青、“千人計畫”專家及博士、博士後彙聚李滄,在太平洋西岸、黃海之濱打造具有相當原創能力和新興產業規模的創造創新生態系統,努力成長為國內外重要的原創性科技成果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地、交易地。

“我們將把青島國際院士港打造成各位院士攀登科技‘珠峰’征程上的重要驛站,並以此為契機,倡議並按照程式逐步推動設立‘中國國家院士節’。”王希靜說。

[編輯: 張珍珍]

而在服務院士方面,院士港堅持“媽媽式+互聯網”服務理念,聘請普華永道、戴德梁行等專業運營服務團隊,構建“全身心、全過程、全天候、全方位”服務體系。

■融合

科技創新交叉融合

兼具美好生活體驗

王希靜表示,青島國際院士港一直在致力於推動科技創新交叉融合,聚焦生命健康、生物醫藥、資訊技術、設計研發、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通過廣泛彙聚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人才,促進科學院與工程院科研優勢的有機融合,促進東西方科研思維和體制機制的相互借鑒,在思想碰撞交流中創造出推動世界、造福人類的原創性成果。

同時,秉持國際性、頂尖性、中堅性、市場性四項原則,重點引進科研水準國際領先、研究成果具有市場化潛力的院士。而在塑造國際人文環境方面,院士港則突出國際性和人文性,配套建設教育、醫療、文化、影視、體育等服務設施,為獲得突出成就的院士個性化定制風情各異的“院士居”。

“我們將為來自不同國家的院士創造美好的生活體驗,讓大家既能夠吃到地道的中國小籠包,也能夠享用到純正的英國下午茶、俄羅斯黑麵包、加拿大三文魚。”王希靜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青島國際院士港已有袁隆平、何滿潮、王玉田、索羅甯·尤裡等36名海內外院士簽約入駐。

在李滄轄區膠州灣畔,有一片生機盎然的稻田,那就是袁隆平院士的海水稻研發試驗基地,今年就能培育出畝產超過300公斤的優質海水稻品種。“到10月底,大家就有機會品嘗到美味可口的海水稻米。”在王希靜看來,這個造福人類、價值不可估量的事業中,不可忽略李滄區的參與和貢獻。

■目標

將國際院士港打造成

院士攀登科技“珠峰”驛站

這些成績對於李滄區和青島國際院士港的真正實力來說,還只是“小試牛刀”。如今,李滄區正在規劃建設院士港二期,針對院士科研需要建設一批獨棟科研樓宇,構建完備的科研平臺系統,用於承載實驗室、研究院、工程中心、技術中心,力爭打造1至2個國家實驗室。同時,構建無縫銜接的科研成果轉化服務體系,規劃建設院士創造創新高技術產業中心,提供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組建規模可觀的產業基金,創推“技術交易”和“期權交易”,為院士及其團隊提供從研發到產業化乃至上市的全程服務,培育百億級、千億級產業鏈或產業集群。

中國文化宣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也認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王希靜介紹,未來,李滄將始終秉承“直面問題、排除萬難、無中生有、始終頂尖”的院士港精神,實施“十百千”人才計畫,用三到五年時間,集聚10名世界級巨匠大師,引進100名海內外知名院士,帶動1000名長江學者、國家傑青、“千人計畫”專家及博士、博士後彙聚李滄,在太平洋西岸、黃海之濱打造具有相當原創能力和新興產業規模的創造創新生態系統,努力成長為國內外重要的原創性科技成果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地、交易地。

“我們將把青島國際院士港打造成各位院士攀登科技‘珠峰’征程上的重要驛站,並以此為契機,倡議並按照程式逐步推動設立‘中國國家院士節’。”王希靜說。

[編輯: 張珍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