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武漢有超多種多公共交通,有些你絕對沒有體驗過

大武漢到底有多少種公共出行方式, 多到沒朋友。

地鐵

武漢是湖北目前唯一一個開通地鐵的城市, 武漢地鐵首條線路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於2004年7月28日開通運營。 武漢是中國大陸地區繼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後第五個、華中地區首個擁有地鐵的城市。 截至2017年7月28日, 武漢地鐵已投入運營1號線、2號線(含機場線)、3號線、4號線、6號線共126座車站(換乘站只計算一次), 其中換乘站13座, 總運營里程185.65km。 目前, 武漢市還有11條新線路同時在建, 這些在建新線包括1號線徑河延長線、2號線南延線、5號線、7號線一期工程、8號線一期工程、8號線二期工程、陽邏線、紙坊線、蔡甸線、11號線東段和11號線東段二期等,

在建里程達到了約220公里, 其中約6成在中心城區。 預計到2020年, 武漢市軌道交通總里程將達到400公里左右, 與目前北京和上海的地鐵規模大致相當。 厲害了我的武漢。

武漢地鐵

城鐵

目前開通的城鐵有:

武漢至黃石線路(武黃城際鐵路)

武漢至黃岡線路(武岡城際鐵路)

武漢至咸甯線路(武鹹城際鐵路)

武漢至孝感線路(武孝城際鐵路)

漢孝城際鐵路延伸至十堰(武十城際鐵路)

武漢城鐵

計畫開通的城市有:

武漢至天門

武漢至仙桃

武漢至潛江

凡是武漢城市圈內的城市都可以一小時到達, 這效率沒誰了。

BRT快速公交

2015年武漢首條BRT開工, 全程10.6公里, 楚大道BRT由BRT1路(配車30台)和24條常規公交BRT輔線組成。 25條線路通行BRT廊道, 平均車速預計可提高30%以上。 雄楚大道BRT實行同台同向免費換乘, 乘客不出月臺即可免費實現公交與公交之間、公交與BRT公交之間的免費換乘。 還是特別方便的。

武漢BRT

有軌電車

T1、T2在三環線關山大道及光穀一路路口, 將分別形成2個交叉口, 可方便乘客在此換乘, 可從2條線路的4個起始網站中的任意一點順利抵達另外3個點, 並形成6條總里程達到101.5公里的運營線:光谷廣場至未來科技城, 里程23公里;光谷廣場至光穀芯中心, 里程16公里;光谷廣場至湯遜湖城鐵站, 里程10公里;湯遜湖城鐵站至未來科技城, 里程19公里;湯遜湖城鐵站至光穀芯中心, 里程13.5公里;光谷芯中心至未來科技城,里程20公里。 到2018年, T1線全日客流量將達到6.68萬人次, 發車頻率4.5分鐘;T2線全日客流量將達到3.24萬人次, 發車頻率6分鐘, 有軌電車, 每列載客300人, 票價比地鐵便宜、比公車稍貴。

看起來挺好看的。

有軌電車

輪渡

其實這個對於武漢人來說, 應該是一代人的回憶, 曾經的主要的交通工具。 但是作為現在日益發達的交通來講, 輪渡的節奏遠遠跟不上現代發展的腳步。 所以輪渡, 承載的更多的是歷史, 是回憶。 作為一個象我這樣的外地人去武漢, 我就非常想去體驗一下這種坐輪渡的一種感覺。

武漢渡輪表

無軌電車

武漢市無軌電車始於1958年,當時是繼北京、上海等城市之後為數不多的擁有這種交通工具的城市之一,這使武漢市的城市公交走在了全國前列。從那時開始,歷經四十多年,無軌電車獲得了一定發展,為市民的交通出行和城市公交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武漢漢市無軌電車從最初的1條線路15輛車發展到2014年的6條線路236輛,線網長度50公里,自動化供電整流站5座,停車保養場2座,年運營里程1400萬公里,年客運量約6000萬人次,公交承擔率約6.7%。隨著時間的變遷,無軌電車可能會成為一代人的回憶。

電車

公交

2016年最新資料,武漢公交共有557條。其中城區專線209條,城區普線34條,城際專線4條,定制公交5條,微循環線82條,新城區線116條,旅遊線路8條,機場大巴7條,水上公交12條,通宵巴士5條,郊區專線64條,郊區普線8條,高鐵巴士3條,快速公交1條,有軌電車1條。我的天多的不得了。

武漢公交

公共自行車

至2015年底,共建設完成並運營了806個公共自行車站點,投入公共自行車2萬輛,並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模式,率先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的開通了手機APP租車功能,其日均租還量超8萬次,其碳減排量相當於每天為武漢種植11000多棵樹。目前2016年開始二期建設,擬三年內建設公共自行車站點3160座,配置運營車輛8萬輛,實現全市中心城區基本全覆蓋,基本實現公共自行車與其他公共交通系統無縫對接,基本解決市民交通末端最後一公里出行問題。不過受到共用自行車衝擊,能不能實現打一個問號。

武漢公共自行車

共用單車

武漢目前有:ofo共用單車“小黃車”,摩拜單車“小橙車”Hellobike哈羅單車“小白車”,Newbike牛拜單車“小綠車”,斑馬快跑“斑馬車”,武漢環投“車小藍”。共計6種共用單車。

武漢

的士

截止到2008年,武漢市中心城區擁有計程車12137輛。下面是2015年的資料。

的士

表中第六個

小型巴士

小型巴士線路為武漢市民間私營線路改組而成,俗稱中巴。現有的十二條線路分別歸屬漢口的武漢佳興達公司、東墾運輸公司及客運公司的省客集團還有青山區的青青快巴、建設客運,最後是洪山區的洪發公交。這些線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混亂聞名。車型為小型客運車。而且這些線路沒有過橋的,長江大橋和長江二橋上是看不到中巴的。另外在漢陽區沒有中巴線路。不過2011年8月武漢市的最後一輛小巴301退市,標誌著武漢小巴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老巴士

定制公交

武漢“定制公交”的正式開跑時間定在2015年8月27日,目前已經有19名乘客成功定制。小編為你掃盲,怎麼預定公交線路和座位,怎麼乘坐定制公交。據瞭解,全國已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瀋陽、天津、成都、濟南、哈爾濱等多個城市陸續開通了定制公交服務。

廣州定制公交

你經常乘坐什麼公共交通工具 (多選) 0人 0% 擠地鐵 0人 0% 擠公交 0人 0% 長江輪渡 0人 0% 有錢打的士 0人 0% 共用自行車 0人 0% 土豪飛機 0人 0% 其他 投票

關注看更多乾貨

我就非常想去體驗一下這種坐輪渡的一種感覺。

武漢渡輪表

無軌電車

武漢市無軌電車始於1958年,當時是繼北京、上海等城市之後為數不多的擁有這種交通工具的城市之一,這使武漢市的城市公交走在了全國前列。從那時開始,歷經四十多年,無軌電車獲得了一定發展,為市民的交通出行和城市公交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武漢漢市無軌電車從最初的1條線路15輛車發展到2014年的6條線路236輛,線網長度50公里,自動化供電整流站5座,停車保養場2座,年運營里程1400萬公里,年客運量約6000萬人次,公交承擔率約6.7%。隨著時間的變遷,無軌電車可能會成為一代人的回憶。

電車

公交

2016年最新資料,武漢公交共有557條。其中城區專線209條,城區普線34條,城際專線4條,定制公交5條,微循環線82條,新城區線116條,旅遊線路8條,機場大巴7條,水上公交12條,通宵巴士5條,郊區專線64條,郊區普線8條,高鐵巴士3條,快速公交1條,有軌電車1條。我的天多的不得了。

武漢公交

公共自行車

至2015年底,共建設完成並運營了806個公共自行車站點,投入公共自行車2萬輛,並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模式,率先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的開通了手機APP租車功能,其日均租還量超8萬次,其碳減排量相當於每天為武漢種植11000多棵樹。目前2016年開始二期建設,擬三年內建設公共自行車站點3160座,配置運營車輛8萬輛,實現全市中心城區基本全覆蓋,基本實現公共自行車與其他公共交通系統無縫對接,基本解決市民交通末端最後一公里出行問題。不過受到共用自行車衝擊,能不能實現打一個問號。

武漢公共自行車

共用單車

武漢目前有:ofo共用單車“小黃車”,摩拜單車“小橙車”Hellobike哈羅單車“小白車”,Newbike牛拜單車“小綠車”,斑馬快跑“斑馬車”,武漢環投“車小藍”。共計6種共用單車。

武漢

的士

截止到2008年,武漢市中心城區擁有計程車12137輛。下面是2015年的資料。

的士

表中第六個

小型巴士

小型巴士線路為武漢市民間私營線路改組而成,俗稱中巴。現有的十二條線路分別歸屬漢口的武漢佳興達公司、東墾運輸公司及客運公司的省客集團還有青山區的青青快巴、建設客運,最後是洪山區的洪發公交。這些線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混亂聞名。車型為小型客運車。而且這些線路沒有過橋的,長江大橋和長江二橋上是看不到中巴的。另外在漢陽區沒有中巴線路。不過2011年8月武漢市的最後一輛小巴301退市,標誌著武漢小巴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老巴士

定制公交

武漢“定制公交”的正式開跑時間定在2015年8月27日,目前已經有19名乘客成功定制。小編為你掃盲,怎麼預定公交線路和座位,怎麼乘坐定制公交。據瞭解,全國已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瀋陽、天津、成都、濟南、哈爾濱等多個城市陸續開通了定制公交服務。

廣州定制公交

你經常乘坐什麼公共交通工具 (多選) 0人 0% 擠地鐵 0人 0% 擠公交 0人 0% 長江輪渡 0人 0% 有錢打的士 0人 0% 共用自行車 0人 0% 土豪飛機 0人 0% 其他 投票

關注看更多乾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