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垃圾換來日用品 浙江柯城社區自辦“銀行”吹清潔新風

浙江柯城社區自辦“銀行” 吹清潔新風。 陳嵐 攝

中新網衢州3月23日電(見習記者 李倩倩 通訊員 張桂芬 陳嵐 孫海玲)“老伴, 咱們家紙巾和肥皂快沒了,

我去‘銀行’裡‘存錢’, 順便‘買’些回來。 ”3月, 伴著細雨微風, 家住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信安街道紫荊社區的程才翔阿姨帶著她的“垃圾銀行”存摺來到社區辦公室, 用存摺裡的“錢”“買”了一塊肥皂和兩包紙巾。

令人吃驚的是, 這“錢”並不是人民幣, 而是“垃圾銀行”一本通裡的積分。 記者瞭解到, 這是柯城區信安街道工作人員想出的“以垃圾兌換物品”, 解決垃圾分類問題的“金點子”。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和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 垃圾的產量與日俱增, “垃圾圍城”、“垃圾下鄉”等問題成為城鄉發展的“痛點”。 近年來, 浙江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 柯城區也積極推進生活垃圾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理, 讓“綠色革命”吹遍城鄉。

浙江柯城社區自辦“銀行” 吹清潔新風。 陳嵐 攝

信安街道的“垃圾銀行”便是該區別出心裁刮起的一股清潔新風。

“通過街道工作人員指導, 在社區內辦‘垃圾銀行’, 讓居民通過‘存’垃圾、兌換積分, ‘購買’日用品的方式, 來提高社區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引導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信安街道幹部周水成介紹, 此舉一出便受到了社區居民的廣泛支持, 其中, 紫荊社區“垃圾銀行”去年初剛成立一周, 就回收了塑膠瓶200餘個, 兌換了紙巾、肥皂、洗衣粉、洗潔精、暖舒寶(桌面電熱板)等十餘件物品。

23日, 記者查看了程才翔的“垃圾銀行(一本通)”存摺, 發現這本存摺與一般銀行存摺大小、式樣相仿, 發行單位是信安街道, 封面印上了美麗的信安湖景, 設計顯得更加清新生動。

存摺裡面詳細記錄了收支情況:3月3日, 參加垃圾分類有獎競答, 存入5分;3月8日, 參加“美麗城鎮、美麗田園”建設宣傳活動, 存入5分;3月12日, 攜10個塑膠小瓶子到“銀行”, 存入1分;3月18日, 獲垃圾分類工作優秀人員, 存入10分;3月21日, 兌換肥皂一塊、紙巾兩包,

取出8分, 餘額13分……

“平常家裡的舊報紙、罐頭瓶、包裝盒, 我都往‘銀行’送, 一來兌換成積分‘存錢’, 二來‘購物’, 牙膏、牙刷、大米等物品都能換到。 ”程阿姨笑著告訴記者, 最重要的是家裡垃圾處理了, “乾乾淨淨, 多舒服!”

“當然, 並不是所有的垃圾都能回收, 我們最近也在參照國內外經驗, 探索如何更好地開展垃圾處置工作、社區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機制等。 ”周水成表示, 目前, 信安街道正在其他社區推廣“垃圾銀行”模式, 逐步培養居民“綠色、文明、低碳、環保”的生產生活習慣。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