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總是飲食無規律,只需三診便可調理脾胃 第144期

校對/高向晶

上期原醫案

劉某, 28歲, 男。

患者有泄瀉夙疾。 婚後不久, 陽痿, 龜頭發冷, 服用諸多補腎壯陽之品, 終不見效。 其泄瀉日3~5次, 便前腸鳴腹痛, 稍冷或食多則痛瀉加劇, 臍左拒壓。 面色淡黃, 神態萎靡。 舌質淡紅, 苔白厚膩, 脈沉弦。

處方:____湯。 二劑。 (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藥後瀉下穢物十餘次, 腹痛減輕。 繼服二劑, 又下穢物甚多, 神疲不再, 胃納增加, 偶有腹痛, 大便日一二行。 仍龜頭寒冷, 不能勃起。

處方:_____湯。 七劑。 (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七劑後, 痛瀉痊癒, 龜頭不再畏冷, 陽痿亦有好轉。 囑其續服七劑, 半年後喜來相告, 妻已懷孕。

答案下期公佈

上期答案:小柴胡湯

注:答案非唯一, 僅供參考

上一期:肺、脾、腎三髒功能障礙?你還敢輕視水腫麼!【143期】

上期原醫案

李某, 男, 26歲, 工人。

長期飲食無規律, 脾胃暗傷而不自知。 某日夜班歸來, 眼胞浮腫, 自視纖芥之疾, 未予介意, 繼而水腫遍及全身, 始就診。 診斷為急性腎炎。 住內科治療, 經抗感染、利尿等治療, 蛋白尿+++持續不降, 要求會診。

水腫不盛, 然壓之凹陷。 詢知倦怠乏力, 胸脅脹滿, 胃納不馨, 噁心欲吐, 小便不利, 大便二三日一行, 口幹。 口苦, 不欲飲。 舌淡紅, 苔薄白, 脈象沉弦。

觀其脈症, 證屬濕熱蘊結, 三焦決瀆失職。 而調三焦, 司氣化, 莫過於小柴胡湯。

擬:柴胡12g, 黃芩10g, 半夏15g, 黨參10g, 甘草6g, 枳殼10g, 桔梗10g, 生薑10片, 二劑。 忌鹽、蛋肉等高蛋白食品。

二診:水腫消退, 脹滿減輕, 噁心不再。 發熱心悸, 動則汗出, 此正虛候也。 原方加茯苓15g , 黃芪15g , 三劑。

三診:胃納增進, 脹滿消失, 二便正常, 尿檢蛋白陰性, 時仍自汗。 擬四君子東加黃芪善後。 並囑飲食規律, 勿饑勿飽。

按語:《素問•靈蘭秘典論》雲:“三焦者, 決瀆之官, 水道出焉。 ”《難經•三十一難》雲:“三焦者, 水谷之道路, 氣之所終始也。 ”諸凡嘔吐不食, 下利便秘, 二便不調者, 皆系三焦失調。

仲聖《傷寒論》230條雲:“陽明病, 脅下硬滿, 不大便而嘔, 舌上白苔者, 可與小柴胡湯。 ”是方可使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 胃氣和順。 本案僅服五劑即愈, 足見其調和氣機、通利三焦之功不同凡響。 (閆雲科醫案)

原文複習

《傷寒論》第96條:傷寒五六日, 中風, 往來寒熱, 胸脅苦滿, 默默不欲飲食,

心煩喜嘔, 或胸中煩而不嘔, 或渴, 或腹中痛, 或脅下痞硬, 或心下悸, 小便不利, 或不渴, 身有微熱, 或咳者, 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論》第97條:血弱氣盡, 腠理開, 邪氣因入, 與正氣相搏, 結於脅下, 正邪分爭, 往來寒熱, 休作有時, 默默不欲飲食。 胸脅相連, 其痛必下, 邪高痛下, 故使嘔也。 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論》第99條:傷寒四五日, 身熱惡風, 頸項強, 脅下滿, 手足溫而渴者, 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論》第101條:傷寒中風, 有柴胡證, 但見一證便是, 不必悉具。 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 若柴胡證不罷者, 複與柴胡湯, 必蒸蒸而振, 卻復發熱汗出而解。

《傷寒論》第144條:婦人中風, 七八日, 續得寒熱, 發作有時, 經水適斷者, 此為熱入血室, 其血必結, 故使如瘧狀, 發作有時, 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論》第229條:陽明病, 發潮熱, 大便溏, 小便自可, 胸脅滿不去者, 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論》第230條:陽明病, 脅下鞭滿, 不大便而嘔, 舌上白苔者, 可與小柴胡湯。 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 胃氣因和, 身濈然汗出而解。

《傷寒論》第266條:本太陽病, 不解, 轉入少陽者, 脅下硬滿, 幹嘔不能食者, 往來寒熱, 尚未吐下, 脈弦緊者, 與小柴胡湯。

《傷寒論》第379條:嘔而發熱者, 小柴胡湯主之。

各家論述

《傷寒明理論》:柴胡味苦平微寒, 黃芩味苦寒。 《內經》曰:熱淫於內, 以苦發之。 邪在半表半裡, 則半成熱矣。 熱氣內傳, 攻之不可, 則迎而奪之, 必先散熱, 是以苦寒為主, 故以柴胡為君, 黃芩為臣, 以成撤熱發表之劑。

人參味甘平, 甘草味甘緩, 邪氣傳裡, 則裡氣不治, 甘以緩之, 是以甘物為之助,

故用人參、甘草為佐, 以扶正氣而複之也。 半夏味辛微溫, 邪初入裡, 則裡氣逆, 辛以散之, 是以辛物為之助, 故用半夏為佐, 以順逆氣而散邪也。 裡氣平正, 則邪氣不得深入, 是以三味佐柴胡以和裡。

生薑味辛溫, 大棗味甘溫。 《內經》曰:辛甘發散為陽。 表邪未已, 迤邐內傳, 既未作實, 宜當兩解。 其在外者, 必以辛甘之物發散, 故生薑、大棗為使, 輔柴胡以和表。 七物相合, 兩解之劑當矣。

《醫方考》:柴胡性辛溫, 辛者金之味, 故用之以平木, 溫者春之氣, 故就之以入少陽;黃芩質枯而味苦, 枯則能浮, 苦則能降, 君以柴胡, 則入少陽矣;然邪之傷人, 常乘其虛, 用人參、甘草者, 欲中氣不虛, 邪不得複傳入裡耳!

是以中氣不虛之人, 雖有柴胡證俱, 而人參可去也;邪初入裡, 裡氣逆而煩嘔,故用半夏之辛以除嘔逆;邪半在表,則榮衛爭,故用薑、棗之辛甘以和榮衛。

《古今名醫方論》引程郊倩:方中柴胡以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以外宣;黃芩清火,使半裡之邪得從內徹;半夏能開結痰,豁濁氣以還清;人參能補久虛,滋肺金以融木;甘草和之;而更加薑、棗助少陽生髮之氣,使邪無內向也。總之,邪在少陽,是表寒裡熱兩鬱不得升之故。小柴胡之治,所謂升降浮沉則順之也。

——END——

推薦閱讀

老中醫秘笈:“活血化瘀”在外科中的運用!

扶正祛邪中蘊含的真諦,中醫人必懂!

從六大趨勢告訴我們,什麼才是中醫的一大突破口

【收藏】中醫關於中風的急救、康復與預防方法

徐文兵:不知魂魄,何談中醫

✎版權申明: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yzh7451@foxmail.com

裡氣逆而煩嘔,故用半夏之辛以除嘔逆;邪半在表,則榮衛爭,故用薑、棗之辛甘以和榮衛。

《古今名醫方論》引程郊倩:方中柴胡以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以外宣;黃芩清火,使半裡之邪得從內徹;半夏能開結痰,豁濁氣以還清;人參能補久虛,滋肺金以融木;甘草和之;而更加薑、棗助少陽生髮之氣,使邪無內向也。總之,邪在少陽,是表寒裡熱兩鬱不得升之故。小柴胡之治,所謂升降浮沉則順之也。

——END——

推薦閱讀

老中醫秘笈:“活血化瘀”在外科中的運用!

扶正祛邪中蘊含的真諦,中醫人必懂!

從六大趨勢告訴我們,什麼才是中醫的一大突破口

【收藏】中醫關於中風的急救、康復與預防方法

徐文兵:不知魂魄,何談中醫

✎版權申明: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yzh7451@foxmail.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