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劉力紅:認識中醫,樹立新的健康觀念(上)

作者/劉力紅 校對/高向晶

來源/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講座

導讀:開啟自覺、自省、自悟、自愈的人生。 這是一篇認識中醫很不錯的文章,

從生命的高度闡釋了中醫。 其實中醫, 本來就是生命的科學, 與我們息息相關, 可謂是日用而不知, 但是道不遠人而人自遠道。 自愈法就是開發我們的覺知, 回歸生命的本來意義!

非常高興能有這樣一個機會, 到北大來跟大家一起交流我對中醫的一些感悟。 我首先想說明的是, 中醫博大精深, 而我的能力有限, 也沒有完全學好, 所以不敢保證在今天晚上兩個多小時的時間, 讓大家真正對中醫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但我會盡力。 如果我講得不太明白, 這主要是因為我自己沒學好, 而並非中醫不好。

我自己的經歷、資質有限, 儘管到今年2011年已是學醫的第33年, 但是越學越覺得自己有太多的不足。 中醫是一門了不起的學問,

它能夠誕生在中國, 確實是中國人的福氣。 我自己的醫學歷程非常得益於一些很特殊的因緣, 得以跟隨幾位非常了不起的老師, 才使我對中醫有那麼一些感受。 今天晚上我就想把這點感受報告給大家。

中醫這門學問千頭萬緒, 從哪裡入手比較合適呢?

中醫自古都有“仁術”之稱, 我今天就想從這個主題來切入中醫, 並進一步認識中醫。

“醫為仁術”的“仁”包含仁慈、慈悲, 也包含北大的精神——平等、自由。 過去, 我對“仁”的認識, 僅僅限於道德方面的約束——認為一位醫者必須具備仁慈之心, 沒有這個心必然做不好醫生。 通過這些年的研究, 發現實際不僅如此。 中國人講的“仁”是一個了不起的科學概念。 有關這一點, 我們可以從太史公對“仁”的定義來證實,

太史公曰:“天有時, 地有財, 能與人共之者, 仁也。 ”“仁”的讀音與“人”的讀音相同, 從字形看, “仁”的左邊是“亻”右邊的兩橫——上面一橫代表天, 下面一橫代表地, 合之則知, “仁”講的是天地人之間的關係, 而處理好這個關係就叫做“仁”。

▌那為什麼說“醫為仁術”呢?

因為中醫也是研究天地人之間關係的一門學問, 所以“仁術”實際上是對中醫的學術定義。 今天晚上我們就試著透過“仁”去認識中醫。

▌那麼如何看待“仁”如何進入“仁”的境界呢?

進入“仁”的境界, 實際上就是進入“醫”的境界, 學醫也就是學仁。 “仁”是孔子一生追求的目標, 在《論語·顏淵》這一篇裡, 顏淵問:何為仁?孔子答道:“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 天下歸仁焉。 ”由此可見, “克己復禮”實際上就是解決“仁”的問題,

通過“克己”的功夫來恢復古禮, 一旦“禮”成, 就可以進入到“仁”的境界, 這就是“仁”與“禮”之間的邏輯關係。 從這點看, “仁”實際上又變成了“禮”的問題。

“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 儒家的六經裡面專門有《禮經》中國又被稱為“禮儀之邦”作為一個中國人, 應該對《禮經》對“禮”有一點認識, 否則, 我們很難說自己是一個中國人。 我們今天不準備詳細討論《禮經》只想考量一下“禮”的核心精神和根本的作用是什麼。

《論語·學而》篇指出“禮之用, 和為貴”也即我們常說的以和為貴, 我以為這應該就是禮的根本精神。 中華文化之所以得以延續, 也是與“禮”的這個精神分不開的。 我們強調“禮”是因為我們強調“和”而對“和”的認識與研究對中醫來說至關重要。

▌那什麼是“和”呢?

也許大體上我們都知道, 但卻很難給出精確的定義。 在定義一個概念的時候, 我一貫主張要採用古人的說法, 即用聖人的語言去定義聖人的概念, 這樣才比較準確。 儒家有一部經典叫《中庸》裡面談到了“和”的意義。

所謂中庸,實際是中用,庸者用也,就是中的作用。《中庸》裡面對“中”、“和”有很明確的定義——“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對這個定義的理解是瞭解中國文化三大支柱(儒釋道)的一個很根本的出發點。這個定義裡舉了兩對概念:“喜”和“怒”、“哀”和“樂”,談的都是極端的情緒。處在“喜”這一極端上的人很難理解那些“怒”的人,“怒”對他們是一種不真實,反之亦然。這些都是妨礙人們理解事物真實情況的因素,如果沒有這些極端情緒,或者超越了這些極端情緒的左右,我們就能更好地瞭解事物的本源。按佛教用語講,極端情緒就是邊見,“之未發”就等於超越了邊見,超越了極端。而超越邊見就能夠近取實相。

所以,“中”實際上指的是“真實”而不是指“中間”因為中間是相對的,而真實則是絕對的。但這絕不是要求人們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見解和喜怒哀樂。人們可以有自己的情緒,但是要做到“發而皆中節”也就是說,不是不允許人類出現邊見,出現喜怒哀樂,只要能夠中節,就在合理的維度裡面。“中”的啟用必須要在“和”的範疇裡面,否則就會墮落成邊見,就離開了中道。

▌那什麼是“中節”呢?

假如今天正好是二十四節氣的小滿,今天的某個時刻,小滿的“時”就立起來了,小滿溫熱的、發散的、長養萬物的氣就會佈滿整個宇宙,這就是《內經》所說的“時立氣布”的原則。

古人怎麼判斷時立之後,氣有沒有布呢?

這就是物候學要完成的任務。比如杭州某一種植物在小滿這個時節到來時是什麼狀態,同樣的植物在西安又是什麼狀態,都有很清楚的描繪。根據“時立氣布”的原理來考察,就叫“中節”比如今晚講座18:40開講,“時立”之後,“氣布”就是準時開講,有了上課的氛圍。如果時已立,氣未布,就不叫“中節”;如果時未立,氣先布,也不叫“中節”“中節”的概念不但是喜怒哀樂的問題,世間的一切都必須“中節”因為只有中節了,才能達到“和”“和”的概念實際上就是“中節”的概念。

這個與“仁”很有關係,“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如何與人共之,如何享用天時地財呢?“中節”就可以享用天時地財,不中節就享用不到,這是中醫的一個關鍵思想。

根據以上所討論的中節,我們可以看出,不中節的狀態即使有千千萬萬,但歸結起來,不外兩種:一是“太過”;一是“不及”。

時未來氣已布,稱之為“太過”;時已來氣未布,稱之為“不及”。“太過”也叫“有餘”,“不及”也叫“不足”。自然的“中節”或曰“和”是怎麼產生的呢?也就是說,天地是怎麼來做到“中節”進而達到“和”呢?答案很簡單,將不中節的因素除掉就是中節了——去掉有餘,補上不足。《老子》第七十七章講到“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亦即天道通過“損”和“補”最後就達到了“中節”,也就是“和”的狀態。

《老子》同時講到“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人道也是做“損”、“益”這兩件事情,但卻是損不足,補有餘,最終的結果就是遠離“中節”遠離“和”。我們常講的“有違天和”就是指人道做的事情跟天道相反。

▌為什麼自古以來,都會有替天行道的說法呢?

因為人道的損益,使“有餘”的越來越“有餘”,“不足”的越來越“不足”,用現代語言講就是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因為失去了“和”,“不足”之人越來越窮了,結果就是窮則思變,要幹,要革命!於是就有了流血,有了戰爭。而究其根本,就在於人做的事情和天做的事情正好相反。

《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國人的思想是“天人合一”——就是人要效法自然,向天道學習,這是我們天人合一精神的根本。如若不然,我們就無法達到和的狀態。如果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真正做到了“損有餘而補不足”我們就處在了中節的狀態、和的狀態,沒有災難,沒有饑荒,而這正是人類所追尋的。

中醫與西醫有一個共同任務——認識疾病,解決疾病。現在從這個角度入手,我們來看上文討論的“仁”對中醫意味著什麼。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有上下兩部——《素問》和《靈樞》。其中《素問》裡面有一篇“平人氣象論”論中講到“平人者不病也”。這是《內經》對健康一個非常經典、簡潔和根本的論述,“平人”就是健康的人。唐代著名醫家王冰指出,脈氣沒有太過也沒有不及的狀態叫做平人,也就是我們剛才談到的“中節”的狀態,也就是“和”的狀態。

反過來說,什麼樣的人會病呢?

當然是非平人則病了。那什麼樣的人是非平人呢?不中節亦即沒有達到“和”的人就是非平人。那一旦病了,該怎麼解決呢?我們說,中醫治療疾病的方法千千萬,但歸結起來不外乎兩法,即補法和瀉法。補法解決不足,瀉法解決有餘,從而回歸到平人的狀態。唐代的大醫家孫思邈說過:“上醫以德治國,中醫以禮齊人,下醫以刑治病。”

取消重新上傳

這些年我提出了一個觀念——中醫是一門尚禮的醫學。其實,尚禮就是尚和,尚中節,尚平人,尚沒有太過和不及,如果不能回到禮上,也就不是中醫。過去,西醫也是尚禮的,只是現在的西醫已經變成了尚刑的學科。由於現代科學的力量太強大了,以至於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在這種情況下,處理問題的方式就是命令式的,沒有商量餘地。

“刑”就是一種力量的象徵,現在西醫的許多概念——如感染用抗生素來殺菌、滅菌,血壓高用降壓藥,焦慮或憂鬱用抗焦慮、抗憂鬱,疼痛用鎮痛,心律失常用抗心律失常,等等——通過這些名稱,我們可以發現西醫是對抗性的醫學,所以是尚刑的。犯了錯,抓你;再嚴重點,關你;再嚴重點,滅掉你,這就是“刑”我們這個社會要想長治久安,沒有刑是不行的,亂世要用苛刑。

人的健康也是如此。

但如果一個社會只有“刑”而沒有“禮”那後果不堪設想。一個社會不能沒有“刑”,但更不能沒有“禮”。如果“禮”做得足夠好,我們是可以不用“刑”的,但這個很難。同樣的道理,為了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有些時候不能不用一些“刑”中醫也不是沒有“刑”只是以“禮”為主而已。現代社會,由於很多人都缺乏最基本的醫學常識,對健康沒有最基本的認識,如張仲景所說的,一旦得了病都“委付凡醫,恣其所措”現代社會中,“凡醫”的擺佈方法就是訴諸“刑”比較典型的就是使用抗生素。我在這裡拜託各位不要輕易使用抗生素。

美國在20世紀結束的時候,總結了美國人在20世紀犯下的十大錯誤,其中一個就是濫用抗生素,可是現在我們比美國當年的濫用程度要高很多。現在美國人由於對抗生素的認識,一般情況下輕易不會使用。我所在的一個醫院前幾年接受了一個香港訪問團的訪問,其中一個團員被玻璃劃破了腳,傷得很厲害,當醫院要為其打吊瓶的時候,她婉言謝絕了,只同意做簡單的清創縫合。

不濫用抗生素其實是對自身機制的保護,因為濫用的結果有可能帶來整個人體系統的紊亂。我雖然沒有時間在這方面展開論述,但我想提醒現在年青一代,不要再對孩子濫用抗生素了。孩子們有時候犯了點小毛病,完全可以用“禮”的方法來解決。我們可以很好地認識中西醫的關係,二者是團結的,而非對立的,“刑”和“禮”是可以互用的,都是為了維護身體的長治久安。醫生對疾病認識和處理的結果就是恢復到“和”的狀態。

▌那“和”有什麼更深的意義呢?

“中節”之後達到的狀態,深入地講就是“正”“正”是中醫裡面非常重要的概念——“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所以我們要扶正氣。為什麼不會全國人民都得“非典”呢?因為絕大多數人做到了“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那什麼是“正”呢?《內經》指出:“當其時為正,非其時為邪。”

▌為什麼能處在“正”的狀態?

因為我們達到了“中節”的狀態,達到了“和”的狀態,如果有不足和太過的情況就不會有正。《說文解字》中解釋“正”是“止於一為正”,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解釋,這個解釋跟中國文化、中醫關係非常大。

▌“一”是怎麼來的呢?代表什麼呢?

我們可以將“一”理解為“中節”、“和”、恰到好處的狀態。由一生二,就會有太過和不及,就會有不“中節”就會有失“和”的狀態。布達佩斯俱樂部創始人歐文·拉茲洛用現代科學的前沿知識來解釋人類社會、地球和歷史的種種現象。在他的一部著作《全球腦的量子躍遷》中,我讀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一致性。

之所以有地球、星系、生命的產生,都是因為一致性的存在。量子作為最基本的粒子存在一致性,擴大到整個星系乃至生命都存在一致性。

我們生命構成的主要元素是細胞,每一個人的生命個體大約由1014個細胞組成,而每天死亡的細胞為1012個,同時每日又有相近的細胞來補償。每個細胞每秒鐘會產生一萬次以上的生物電化學反應,由這些反應加在一起組成了我們的生命活動。

為什麼這樣巨大而複雜的生物電化學反應能夠協調一致形成生命現象和整體功能呢?惟一的解釋就是一致性的存在,中醫將這種一致性稱為整體觀念。

我們講的天人合一就是在講天和人之間存在的一致性。通過前面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到,一致性實際是通過天道產生的,通過損益兩法,通過克己復禮來產生一致性。如果我們不“克己”大家各行其事,社會就會缺乏秩序,就喪失了一致性。中國是禮儀之邦,也可以說是“禮一之邦”在研究中國文字的過程中,我認為在不同的文字裡,聲音之間的奧妙是文字的靈魂。

▌為什麼“醫”與“一”同音?

因為“醫”要做的事情就是“一”。古聖反復講的一句話就是“能知一,萬事畢”。《素問》亦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老子》更是強調“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這裡都是在講“一”——中國文化最奧秘、最根本的地方就在“一”裡。“一”(yi)有四聲讀音,“醫”、“疑”、“倚”、“易”為其代表。

“一”和“醫”為什麼聲音都相同呢?

因為要解決同樣的問題。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有兩種書沒有焚,一種是醫書,一種是易書。“易”就是占卜、蔔筮之書。當你只有一種選擇的時候,你不會去用“易”當一生為二,疑惑就產生了,這個時候古人用“易”來決疑、破疑,透過蔔筮告訴你走哪條路好。《列子》中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大道以多岐亡羊”之所以找不到丟失的羊,就是因為歧路太多、岔道太多了。

人們需要對困惑、彷徨的事作出決斷,這就是“易”的功用。因此,“易”是安心的法門,它的真實意義並不在吉凶上面。只是後世的這些徒子徒孫們錯會了聖人的意思,把“易”視為判斷吉凶的工具,從而進入了迷道。“易”本身是大道,所解決的問題也是要“歸一”。由於有“二”就會有太過和不及,“易”要解決的問題也是要去掉太過,去掉不及,最後恢復到“一”的狀態,這是中華文化最為精彩之處。我想經濟學也講損益,也講中不中節。經濟要想持續發展,也會跟這個有關係。這就是“一”的理念,“和其正”的理念。

健康很重要的特徵就是溫熱,活人和死人的區別也就在於是否溫暖,維繫這個溫暖就是維繫“和”我近幾年一直提倡“扶陽”的理念,其實扶陽就是“和其正”《素問》講到“陽予之正”亦即“正”是由“陽”來確保的。

未完待續

——END——

推薦閱讀

老中醫秘笈:“活血化瘀”在外科中的運用!

扶正祛邪中蘊含的真諦,中醫人必懂!

從六大趨勢告訴我們,什麼才是中醫的一大突破口

【收藏】中醫關於中風的急救、康復與預防方法

徐文兵:不知魂魄,何談中醫

✎版權申明: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yzh7451@foxmail.com

所謂中庸,實際是中用,庸者用也,就是中的作用。《中庸》裡面對“中”、“和”有很明確的定義——“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對這個定義的理解是瞭解中國文化三大支柱(儒釋道)的一個很根本的出發點。這個定義裡舉了兩對概念:“喜”和“怒”、“哀”和“樂”,談的都是極端的情緒。處在“喜”這一極端上的人很難理解那些“怒”的人,“怒”對他們是一種不真實,反之亦然。這些都是妨礙人們理解事物真實情況的因素,如果沒有這些極端情緒,或者超越了這些極端情緒的左右,我們就能更好地瞭解事物的本源。按佛教用語講,極端情緒就是邊見,“之未發”就等於超越了邊見,超越了極端。而超越邊見就能夠近取實相。

所以,“中”實際上指的是“真實”而不是指“中間”因為中間是相對的,而真實則是絕對的。但這絕不是要求人們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見解和喜怒哀樂。人們可以有自己的情緒,但是要做到“發而皆中節”也就是說,不是不允許人類出現邊見,出現喜怒哀樂,只要能夠中節,就在合理的維度裡面。“中”的啟用必須要在“和”的範疇裡面,否則就會墮落成邊見,就離開了中道。

▌那什麼是“中節”呢?

假如今天正好是二十四節氣的小滿,今天的某個時刻,小滿的“時”就立起來了,小滿溫熱的、發散的、長養萬物的氣就會佈滿整個宇宙,這就是《內經》所說的“時立氣布”的原則。

古人怎麼判斷時立之後,氣有沒有布呢?

這就是物候學要完成的任務。比如杭州某一種植物在小滿這個時節到來時是什麼狀態,同樣的植物在西安又是什麼狀態,都有很清楚的描繪。根據“時立氣布”的原理來考察,就叫“中節”比如今晚講座18:40開講,“時立”之後,“氣布”就是準時開講,有了上課的氛圍。如果時已立,氣未布,就不叫“中節”;如果時未立,氣先布,也不叫“中節”“中節”的概念不但是喜怒哀樂的問題,世間的一切都必須“中節”因為只有中節了,才能達到“和”“和”的概念實際上就是“中節”的概念。

這個與“仁”很有關係,“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如何與人共之,如何享用天時地財呢?“中節”就可以享用天時地財,不中節就享用不到,這是中醫的一個關鍵思想。

根據以上所討論的中節,我們可以看出,不中節的狀態即使有千千萬萬,但歸結起來,不外兩種:一是“太過”;一是“不及”。

時未來氣已布,稱之為“太過”;時已來氣未布,稱之為“不及”。“太過”也叫“有餘”,“不及”也叫“不足”。自然的“中節”或曰“和”是怎麼產生的呢?也就是說,天地是怎麼來做到“中節”進而達到“和”呢?答案很簡單,將不中節的因素除掉就是中節了——去掉有餘,補上不足。《老子》第七十七章講到“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亦即天道通過“損”和“補”最後就達到了“中節”,也就是“和”的狀態。

《老子》同時講到“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人道也是做“損”、“益”這兩件事情,但卻是損不足,補有餘,最終的結果就是遠離“中節”遠離“和”。我們常講的“有違天和”就是指人道做的事情跟天道相反。

▌為什麼自古以來,都會有替天行道的說法呢?

因為人道的損益,使“有餘”的越來越“有餘”,“不足”的越來越“不足”,用現代語言講就是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因為失去了“和”,“不足”之人越來越窮了,結果就是窮則思變,要幹,要革命!於是就有了流血,有了戰爭。而究其根本,就在於人做的事情和天做的事情正好相反。

《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國人的思想是“天人合一”——就是人要效法自然,向天道學習,這是我們天人合一精神的根本。如若不然,我們就無法達到和的狀態。如果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真正做到了“損有餘而補不足”我們就處在了中節的狀態、和的狀態,沒有災難,沒有饑荒,而這正是人類所追尋的。

中醫與西醫有一個共同任務——認識疾病,解決疾病。現在從這個角度入手,我們來看上文討論的“仁”對中醫意味著什麼。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有上下兩部——《素問》和《靈樞》。其中《素問》裡面有一篇“平人氣象論”論中講到“平人者不病也”。這是《內經》對健康一個非常經典、簡潔和根本的論述,“平人”就是健康的人。唐代著名醫家王冰指出,脈氣沒有太過也沒有不及的狀態叫做平人,也就是我們剛才談到的“中節”的狀態,也就是“和”的狀態。

反過來說,什麼樣的人會病呢?

當然是非平人則病了。那什麼樣的人是非平人呢?不中節亦即沒有達到“和”的人就是非平人。那一旦病了,該怎麼解決呢?我們說,中醫治療疾病的方法千千萬,但歸結起來不外乎兩法,即補法和瀉法。補法解決不足,瀉法解決有餘,從而回歸到平人的狀態。唐代的大醫家孫思邈說過:“上醫以德治國,中醫以禮齊人,下醫以刑治病。”

取消重新上傳

這些年我提出了一個觀念——中醫是一門尚禮的醫學。其實,尚禮就是尚和,尚中節,尚平人,尚沒有太過和不及,如果不能回到禮上,也就不是中醫。過去,西醫也是尚禮的,只是現在的西醫已經變成了尚刑的學科。由於現代科學的力量太強大了,以至於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在這種情況下,處理問題的方式就是命令式的,沒有商量餘地。

“刑”就是一種力量的象徵,現在西醫的許多概念——如感染用抗生素來殺菌、滅菌,血壓高用降壓藥,焦慮或憂鬱用抗焦慮、抗憂鬱,疼痛用鎮痛,心律失常用抗心律失常,等等——通過這些名稱,我們可以發現西醫是對抗性的醫學,所以是尚刑的。犯了錯,抓你;再嚴重點,關你;再嚴重點,滅掉你,這就是“刑”我們這個社會要想長治久安,沒有刑是不行的,亂世要用苛刑。

人的健康也是如此。

但如果一個社會只有“刑”而沒有“禮”那後果不堪設想。一個社會不能沒有“刑”,但更不能沒有“禮”。如果“禮”做得足夠好,我們是可以不用“刑”的,但這個很難。同樣的道理,為了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有些時候不能不用一些“刑”中醫也不是沒有“刑”只是以“禮”為主而已。現代社會,由於很多人都缺乏最基本的醫學常識,對健康沒有最基本的認識,如張仲景所說的,一旦得了病都“委付凡醫,恣其所措”現代社會中,“凡醫”的擺佈方法就是訴諸“刑”比較典型的就是使用抗生素。我在這裡拜託各位不要輕易使用抗生素。

美國在20世紀結束的時候,總結了美國人在20世紀犯下的十大錯誤,其中一個就是濫用抗生素,可是現在我們比美國當年的濫用程度要高很多。現在美國人由於對抗生素的認識,一般情況下輕易不會使用。我所在的一個醫院前幾年接受了一個香港訪問團的訪問,其中一個團員被玻璃劃破了腳,傷得很厲害,當醫院要為其打吊瓶的時候,她婉言謝絕了,只同意做簡單的清創縫合。

不濫用抗生素其實是對自身機制的保護,因為濫用的結果有可能帶來整個人體系統的紊亂。我雖然沒有時間在這方面展開論述,但我想提醒現在年青一代,不要再對孩子濫用抗生素了。孩子們有時候犯了點小毛病,完全可以用“禮”的方法來解決。我們可以很好地認識中西醫的關係,二者是團結的,而非對立的,“刑”和“禮”是可以互用的,都是為了維護身體的長治久安。醫生對疾病認識和處理的結果就是恢復到“和”的狀態。

▌那“和”有什麼更深的意義呢?

“中節”之後達到的狀態,深入地講就是“正”“正”是中醫裡面非常重要的概念——“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所以我們要扶正氣。為什麼不會全國人民都得“非典”呢?因為絕大多數人做到了“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那什麼是“正”呢?《內經》指出:“當其時為正,非其時為邪。”

▌為什麼能處在“正”的狀態?

因為我們達到了“中節”的狀態,達到了“和”的狀態,如果有不足和太過的情況就不會有正。《說文解字》中解釋“正”是“止於一為正”,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解釋,這個解釋跟中國文化、中醫關係非常大。

▌“一”是怎麼來的呢?代表什麼呢?

我們可以將“一”理解為“中節”、“和”、恰到好處的狀態。由一生二,就會有太過和不及,就會有不“中節”就會有失“和”的狀態。布達佩斯俱樂部創始人歐文·拉茲洛用現代科學的前沿知識來解釋人類社會、地球和歷史的種種現象。在他的一部著作《全球腦的量子躍遷》中,我讀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一致性。

之所以有地球、星系、生命的產生,都是因為一致性的存在。量子作為最基本的粒子存在一致性,擴大到整個星系乃至生命都存在一致性。

我們生命構成的主要元素是細胞,每一個人的生命個體大約由1014個細胞組成,而每天死亡的細胞為1012個,同時每日又有相近的細胞來補償。每個細胞每秒鐘會產生一萬次以上的生物電化學反應,由這些反應加在一起組成了我們的生命活動。

為什麼這樣巨大而複雜的生物電化學反應能夠協調一致形成生命現象和整體功能呢?惟一的解釋就是一致性的存在,中醫將這種一致性稱為整體觀念。

我們講的天人合一就是在講天和人之間存在的一致性。通過前面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到,一致性實際是通過天道產生的,通過損益兩法,通過克己復禮來產生一致性。如果我們不“克己”大家各行其事,社會就會缺乏秩序,就喪失了一致性。中國是禮儀之邦,也可以說是“禮一之邦”在研究中國文字的過程中,我認為在不同的文字裡,聲音之間的奧妙是文字的靈魂。

▌為什麼“醫”與“一”同音?

因為“醫”要做的事情就是“一”。古聖反復講的一句話就是“能知一,萬事畢”。《素問》亦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老子》更是強調“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這裡都是在講“一”——中國文化最奧秘、最根本的地方就在“一”裡。“一”(yi)有四聲讀音,“醫”、“疑”、“倚”、“易”為其代表。

“一”和“醫”為什麼聲音都相同呢?

因為要解決同樣的問題。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有兩種書沒有焚,一種是醫書,一種是易書。“易”就是占卜、蔔筮之書。當你只有一種選擇的時候,你不會去用“易”當一生為二,疑惑就產生了,這個時候古人用“易”來決疑、破疑,透過蔔筮告訴你走哪條路好。《列子》中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大道以多岐亡羊”之所以找不到丟失的羊,就是因為歧路太多、岔道太多了。

人們需要對困惑、彷徨的事作出決斷,這就是“易”的功用。因此,“易”是安心的法門,它的真實意義並不在吉凶上面。只是後世的這些徒子徒孫們錯會了聖人的意思,把“易”視為判斷吉凶的工具,從而進入了迷道。“易”本身是大道,所解決的問題也是要“歸一”。由於有“二”就會有太過和不及,“易”要解決的問題也是要去掉太過,去掉不及,最後恢復到“一”的狀態,這是中華文化最為精彩之處。我想經濟學也講損益,也講中不中節。經濟要想持續發展,也會跟這個有關係。這就是“一”的理念,“和其正”的理念。

健康很重要的特徵就是溫熱,活人和死人的區別也就在於是否溫暖,維繫這個溫暖就是維繫“和”我近幾年一直提倡“扶陽”的理念,其實扶陽就是“和其正”《素問》講到“陽予之正”亦即“正”是由“陽”來確保的。

未完待續

——END——

推薦閱讀

老中醫秘笈:“活血化瘀”在外科中的運用!

扶正祛邪中蘊含的真諦,中醫人必懂!

從六大趨勢告訴我們,什麼才是中醫的一大突破口

【收藏】中醫關於中風的急救、康復與預防方法

徐文兵:不知魂魄,何談中醫

✎版權申明: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yzh7451@foxmail.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