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宜居宜業宜遊 宿遷這個“漁”樂小鎮要飛起來了!

“鎮區建起了汙水處理廠, 正在改造雨汙管網, 還要建白鷺湖濕地公園, 池塘迴圈水生態養殖區也建起來了!”談到市湖濱新區黃墩鎮近半年來的變化,

居民許鳳勤喜上眉梢, “現在的黃墩鎮一天一個樣, 過去不敢想的, 如今正一點一點變為現實。 ”

改變, 緣于市湖濱新區嚴格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 扎實推進生態經濟示範鎮建設。 “去年底以來, 我們組建專項工作領導小組, 堅持每週現場會辦, 高位協調, 建設‘漁’樂小鎮、水上黃墩。 ”市湖濱新區党工委書記唐元凱說, 黃墩鎮將成為集生態產業發展、康居生活、漁鄉休閒等功能為一體, 聯動區域發展的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經濟示範鎮。

認識到位, 推動有力。 依據生態經濟示範鎮建設“治汙、淨水、造綠、節地”的總體方針, 黃墩鎮啟動實施了治汙工程, 對鎮區6公里雨汙管網進行改造, 強化汙水處理功能, 採用雨水排入河道水系、污水集中處理的方式, 實現“就近處理, 自我迴圈”目標, 並深入開展“263”專項整治行動, 關停整改17個畜禽養殖場。

與此同時, 啟動實施淨水工程, 疏浚河道22條、約44公里, 清除淤積, 修復人為造成的侵蝕, 廣泛種植淨水作物, 完善植被護坡, 努力構建鎮區水系自迴圈模式;利用“水邊、村邊、路邊、河邊、廠邊”土地資源,

計畫新增綠地面積200畝以上。 目前中閆河疏浚、護坡、綠化工程已結束, 即將啟動黃墩小河綠化等專案。

生態保護是基礎, 產業富民是關鍵。 “依靠自身資源優勢, 圍繞水產、大蒜等特色產業, 在宿邳路東側規劃建設25000畝生態農業產業園,

通過‘園區+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 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市湖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錢信松介紹。

池塘迴圈水養殖區是生態農業產業園重點項目, 也是省海洋重大科技推廣項目, 先期規劃用地3000畝, 由新漁人水產和蘇漁水產兩家公司共同投資建設, 採取在池塘中用水槽流水高密度養殖技術, 遵循“小池養魚、大池養水”的原則, 對殘餌和魚糞便等雜物進行分離和生態處理, 實現高產、高效、高品質、生態環保。

“計畫年底建成3萬平方米養殖水槽, 目前一期5000平方米養殖水槽基本完工, 建成後主要養殖草魚、鰱魚等, 畝均產量約5000斤, 通過深加工做成魚片對外銷售。 ”蘇漁水產總經理王委說,

該公司還與周邊115戶養殖戶簽訂了收購協議, 在符合品質標準的前提下, 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進行收購。

曹甸村養殖戶周倫生證實了王委的話。 “簽訂協定後, 不僅有技術人員指導生態養殖, 保證品質和產量, 還統一收購, 再不用愁銷路了。 ”沒有後顧之憂,周倫生今年把養殖規模擴大到500畝,預計每畝年純收入5000元。隨著養殖規模擴大,周倫生帶動就業的人數也增加了。

為增加群眾收入,黃墩鎮還立足“綠色環保、就近就業”的定位,規劃建設生態環保創業園,目前已完成標準化廠房設計,將啟動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建設工作,並同步啟動招商選資工作,通過引進環境污染小、產業關聯度高的農產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幫助農民就業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黃墩鎮還探索“1+3”模式,全力推進生態宜居新家園建設。“建設一個鎮區生態宜居新家園和英莊村、魏場村、尚營村三個集中居住區,給百姓一個舒適的家。”黃墩鎮黨委書記張先軍介紹,現已建成的英莊村集中居住區可容納350戶村民居住,並配套建成綜合服務中心大樓、英莊小學、英莊幼稚園、體育廣場、養老院等。

“搬遷前,我住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建的磚瓦房,房間很小,距離鎮區遠,很不方便;現在住湖畔人家社區,三室一廳,寬敞明亮,出門就是超市。”李甸居委會居民許鳳強說,在李甸居委會扶貧搬遷中,他家拿到20多萬元搬遷補償款,換購了一套商品房,“基本沒添錢”。

據介紹,結合土地增減掛鉤,黃墩鎮開展了扶貧搬遷工作,現已完成李甸、曹瓦兩個村居共1100戶居民的搬遷任務,其中60%引導進入市、區安置,40%在鎮區安置。搬遷後,居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就業、醫療教育資源。對於整理出的土地,該鎮將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駱馬湖采砂泵主轉產,主要用於高標準集中塘口養殖和高效農業種植。

“扶貧搬遷工作還在穩步推進,接下來,自願選擇在鎮區安置的群眾會更多。”張先軍告訴記者,隨著鎮區生態宜居新家園、老舊鎮區改造、白鷺湖濕地公園及黃墩大道等項目加快推進,配套完善、環境舒適的宜居新家園將讓群眾更滿意。

”沒有後顧之憂,周倫生今年把養殖規模擴大到500畝,預計每畝年純收入5000元。隨著養殖規模擴大,周倫生帶動就業的人數也增加了。

為增加群眾收入,黃墩鎮還立足“綠色環保、就近就業”的定位,規劃建設生態環保創業園,目前已完成標準化廠房設計,將啟動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建設工作,並同步啟動招商選資工作,通過引進環境污染小、產業關聯度高的農產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幫助農民就業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黃墩鎮還探索“1+3”模式,全力推進生態宜居新家園建設。“建設一個鎮區生態宜居新家園和英莊村、魏場村、尚營村三個集中居住區,給百姓一個舒適的家。”黃墩鎮黨委書記張先軍介紹,現已建成的英莊村集中居住區可容納350戶村民居住,並配套建成綜合服務中心大樓、英莊小學、英莊幼稚園、體育廣場、養老院等。

“搬遷前,我住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建的磚瓦房,房間很小,距離鎮區遠,很不方便;現在住湖畔人家社區,三室一廳,寬敞明亮,出門就是超市。”李甸居委會居民許鳳強說,在李甸居委會扶貧搬遷中,他家拿到20多萬元搬遷補償款,換購了一套商品房,“基本沒添錢”。

據介紹,結合土地增減掛鉤,黃墩鎮開展了扶貧搬遷工作,現已完成李甸、曹瓦兩個村居共1100戶居民的搬遷任務,其中60%引導進入市、區安置,40%在鎮區安置。搬遷後,居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就業、醫療教育資源。對於整理出的土地,該鎮將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駱馬湖采砂泵主轉產,主要用於高標準集中塘口養殖和高效農業種植。

“扶貧搬遷工作還在穩步推進,接下來,自願選擇在鎮區安置的群眾會更多。”張先軍告訴記者,隨著鎮區生態宜居新家園、老舊鎮區改造、白鷺湖濕地公園及黃墩大道等項目加快推進,配套完善、環境舒適的宜居新家園將讓群眾更滿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