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英特爾宋繼強:資料其實就是未來的石油!

7月15日晚間消息, 由網易傳媒主辦的2017網易科學之夜暨未來科技人物大獎頒獎典禮今天在北京舉行。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在科學之夜現場做了主題演講。 宋繼強表示有一個預測是2020年會有500億設備接入互聯網, 加上計算和傳輸技術以後, 會更好虛擬化未來的世界。

宋繼強繼續表示, 在未來, 資料+計算能力給人類帶來全新的機遇, 資料其實就是未來的石油, “因為我們知道從石油裡可以提煉出非常多的產品, 資料裡我們也可以提取非常多的價值。 ”

以下為宋繼強現場演講內容

宋繼強:相信這個視頻大家看得挺開心, 非常感謝網易給我們這個機會, 讓我能代表英特爾作為評委中的一員來評選未來科技領袖和先鋒科學家們, 通過這三個月的評選過程, 也讓我這個作為IT行業的人也多瞭解了其它領域的進展, 這次幾大行業包含了生命科學、生物醫藥、醫療、資訊通訊,

還有最新的智慧科技, 這都是非常前沿的研究, 我們非常高興看到有這樣的活動來瞭解和挖掘現在這些行業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們。

講到未來科技讓我想起了一個老梗, 差不多22年前, MIT有名教授, 叫尼格羅.龐迪, 他寫了一本書, 中文翻譯叫《數位化生存》, 這20年來大家看到他預言的很多東西慢慢變成了現實, 互聯網興起、萬物連接, 大家在互聯網上做各種事情, 虛擬世界幫我們完成了很多工, 現在大家可以通過互聯網訂餐, 一天都不能離開互聯網, 同時還有社交網路, 他都預言到了。

但他作為一個多媒體領域的科學家, 其實他沒有預言到另外兩件事:一是資料爆發;二是人工智慧演算法的新突破。

我們看到實際上在最近這兩年來我們有更多新鮮的東西可以看到, 比如說我們有越來越多的感知技術, 讓我們有採集各種資料的可能, 無線通訊技術讓很多設備連入了互聯網, 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更好地分析處理資料。

到2020年有一個預測是會有500億設備接入互聯網,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位, 而且很多資料是我們現在無法想像的, 一個智慧醫院的資料量一天可以是3000個GB, 一輛無人車可以是4000個GB, 這麼多資料被採集進來。 這麼多資料是前所未有的, 加上計算和傳輸技術以後, 我們可以更好虛擬化我們的世界。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 為什麼虛擬化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好的價值, 第一就是剛才視頻裡放的, 關於精准醫療,

我們可以通過一滴血把人的基因做測序, 可以深入瞭解你到底哪兒會有什麼樣的問題, 預防性地找出個人的毛病, 幫你制定專門的醫療方案, 同時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我們可以處理你更詳細的醫學影像資料, 全方位地瞭解自己, 等於我有了一個數位化人體資料, 可以帶來全新的價值, 個性化診療方案。

第二個例子是無人駕駛, 我們給一輛車裝上了很多“感官”, 雷射雷達、超聲波、高清攝像頭, 給它配備很強的計算大腦, 它可以看到前面有什麼人什麼路, 有什麼特殊情況, 同時又給它配上5G網路, 可以形成車聯網, 可以形成從車到雲連續不斷的計算回路, 這種世界的變革是尼格羅.龐迪預言大師沒有預料到的。

在這個全新的未來裡,

資料+計算能力真的是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機遇, 所以很有意思的一個比喻說, 資料其實就是未來的石油, 因為我們知道從石油裡可以提煉出非常多的產品, 資料裡我們也可以提取非常多的價值。

就像很多科技公司一樣, 英特爾也會用我們的技術, 讓它出現在資料獲取、處理、傳輸的過程中, 為我們未來的生活創造多姿多彩的新體驗。

講到今天的主題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受大家關注的話題, 尤其近些年來, 因為我們可以通過科技帶來新的商業價值, 但我們不要忘了, 科技創新的基石是基礎的科學研究, 因為科技創新要尋找商業價值, 但我們通常認為科學研究是枯燥的, 很多研究要花十年二十年才有突破, 但它絕對不可或缺,因為只有科學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給我們帶來突破,指明方向。

我在這裡舉個英特爾的切身例子,40年來英特爾都在推動摩爾定律,2003、2004年的時候也有聲音說摩爾定律是不是走不下去了?因為到了朝45納米邁進時,漏電的電流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英特爾的科學家用差不多接近10年的積累最後找到了一種高K金屬柵極的工藝,成功在2005年左右解決了這個問題,讓業界可以突破45納米,繼續向現在的深納米邁進。

所以你就知道了,只有靠這些科學工作者日復一日的工作,可能你都不知道他的工作,他在做的事情,他們造成了突破,然後才帶動整個產業的推進。

今天我非常高興看到網易帶了一個很好的頭,來尋找這些默默無聞的科學家,讓大家瞭解他們,把他們當做偶像崇拜、跟隨,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我也感到很榮幸可以作為其中一員來支持這件事情。

這樣看來我覺得未來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有資料、有計算力、有很好的演算法、很好的通訊,也有很好的科學家。

現在的改變也正在發生,我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非常榮幸我生在這樣一個時代,可以很好地為這個時代去努力,同時也相信有很多科學工作者可以跟我們一起,這樣我們就更有信心邁進新的時代,因為未來不只是我一個人,還是我們大家的。

英特爾有一句話,翻譯成中文就是“知未來,創未來”,讓我們大家一起去探知未來,創造未來。

謝謝大家!

但它絕對不可或缺,因為只有科學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給我們帶來突破,指明方向。

我在這裡舉個英特爾的切身例子,40年來英特爾都在推動摩爾定律,2003、2004年的時候也有聲音說摩爾定律是不是走不下去了?因為到了朝45納米邁進時,漏電的電流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英特爾的科學家用差不多接近10年的積累最後找到了一種高K金屬柵極的工藝,成功在2005年左右解決了這個問題,讓業界可以突破45納米,繼續向現在的深納米邁進。

所以你就知道了,只有靠這些科學工作者日復一日的工作,可能你都不知道他的工作,他在做的事情,他們造成了突破,然後才帶動整個產業的推進。

今天我非常高興看到網易帶了一個很好的頭,來尋找這些默默無聞的科學家,讓大家瞭解他們,把他們當做偶像崇拜、跟隨,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我也感到很榮幸可以作為其中一員來支持這件事情。

這樣看來我覺得未來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有資料、有計算力、有很好的演算法、很好的通訊,也有很好的科學家。

現在的改變也正在發生,我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非常榮幸我生在這樣一個時代,可以很好地為這個時代去努力,同時也相信有很多科學工作者可以跟我們一起,這樣我們就更有信心邁進新的時代,因為未來不只是我一個人,還是我們大家的。

英特爾有一句話,翻譯成中文就是“知未來,創未來”,讓我們大家一起去探知未來,創造未來。

謝謝大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