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汗水應“烤”驗 愛心送清涼—富平縣供電分公司迎峰度夏保供電紀實

本網訊(通訊員 張增良)烈日下, 你能看到他們奮戰的身影;黑夜裡, 你同樣可以看到他們奮戰的身影。 他們身著藍色工服, 日夜守護著電網, 急群眾之所急, 想群眾之所想, 用真情和汗水為全縣人民營造這一個清涼的夏季, 推動著富平追趕超越, 他們就是陝西地電的富電人。

未雨綢繆強電網

打鐵還需自身硬。 堅強的電網是迎峰度夏最可靠的支撐, 富平縣供電分公司始終將加快電源點建設作為電網建設的關鍵。 為了應對氣勢洶洶而來的“大烤”, 公司未雨綢繆, 多次召開迎峰度夏專題會議, 成立了以黨政一把手掛帥的迎峰度夏領導小組, 全面安排部署度夏相關事宜, 制定嚴密細緻的度夏方案。 在全面做好電網巡視、設備測溫巡查、改變電網運行方式加強、對客戶的用電宣傳、優化服務等常規動作的同時, 公司著重將電網建設作為迎峰度夏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過從變電站建設到10千伏線路建設, 從10千伏線路“手把手”到農網改造升級, 立體化強化全縣電網體魄, 提升電網健康運行水準, 確保有電供得出, 負荷吃得下。

6月23日淩晨1時40分, 渭南地電系統首座110千伏智慧變電站順利投運。 徹底改變了縣城東南沒有110千伏電源點的歷史格局, 使富平電網主網網架更加合理, 結構得到質的提升, 大幅提升電網供電能力, 提高電網供電可靠性。 定國110千伏變電站的投運, 可解決富平高新技術產業園神華熱電聯產2.5萬千瓦的負荷及周邊近2萬千瓦的負荷, 可有效緩解南韓35千伏變電站的負荷壓力, 為縣城城區電網安全度夏提供了堅強保障。

積極推進縣城城區“手把手”供電工程項目建設。 6月13日, 公司46名施工人員多點開花, 軍團聯合作業, 對城關ⅠⅡⅢ線路進行了換線、絲具加裝、開關移位元等作業。 工作人員5時30分就開始作業, 中午吃飯全部實行工地盒飯, 做到人不下“火線”。 公司領導班子成員親臨一線指導工作。 當天, 共更換導線3160米, 金具40組,

更滑分路絲具3組, 開關移位元一處, 新增開關2個。 6月14日, 城關Ⅰ、Ⅱ、Ⅲ等5條10千伏線路全部完成改造。 城區10千伏電網基本實現‘手把手’供電, 改變了富平縣城以往單一線路供電的模式, 對縣城用電負荷進行更加合理的分配, 縮短供電半徑, 全面提升用戶端電壓品質。 可以解決線路故障及相互之間倒閘時停電的難題, 實現了線路之間熱倒合環, 保障供電不間斷的無縫對接。

為了進一步優化電網結構, 提高10千伏配電網的轉供能力, 公司根據縣城城區和張橋鎮的用電負荷增長情況, 決定在高溫來臨之際提前對負荷較重的4條線路進行分網, 確保用電高峰期電網的持續供電能力。 6月19日, 公司同時在110千伏華陽變、110千伏蓮湖變新投運110華陽變121施家、134蘇吳以及蓮湖變129杜村、137站東4條10千伏線路,

把原有4條線路的部分負荷接入新線路運行。 4條線路, 共轉移負荷24713千伏安, 緩解了原線路的負荷壓力, 提高供電可靠性, 為當地群眾迎峰度夏可靠用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揮汗如雨忙消缺

低壓線路連接著千家萬戶。 針對迎峰度夏期間低壓線路區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公司加班加點忙改造, 截至目前共改造、更新低壓過負荷線路35千米、增容、布點配電變壓器21台。 運維班、供電所全面加強線路設備的巡查力度, 積極消除設備缺陷;根據採集系統, 對三相負荷不平衡率超50%以上的台區, 及時進行負荷調整,

7月13日, 在逼近40度的情況下, 公司留古供電所對轄區負荷偏相的台區實施了負荷“三相”不平衡整治。 汗水匯成小溪流淌在工作人員的臉上,身上的衣裳早已是濕了又幹,幹了又濕。在8個多小時裡,工作人員沒有歇息,爭分奪秒加緊施工,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13時20分,在與高溫的對抗中,時間的賽跑中,工作人員提前2個小時40分完成當天的28個台區的作業任務。公司其餘16個供電所的“三相”不平衡治理工作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通過“三相”不平衡治理,有效地改善了配變變壓器的運行狀態,消除了因“三相”不平衡導致的台區低電壓現象,確保了夏季高峰時段、汛期可靠供電。

科學施工保供電

在施工中,公司積極推行“零點作業”。對不能實施“零點作業”的盡可能採用帶電作業,最大限度減少施工的影響。

海惠置業是杜村街中段一家新建的大型商場,此次搭火接電的線路為132迤山線路。132迤山線路供電涉及九家大客戶及1.6萬群眾,更重要的是肩負著縣醫院和縣第二人民醫院的供電任務。縣醫院是富平縣唯一一個國家衛生部“二級甲等醫院”,承擔著全縣及周邊縣市近百萬人口的醫療保健責任。如果採用停電作業,將直接影響到縣醫院的正常工作開展,也影響周邊1.6萬群眾的生產生活用電。為此,公司決定通過帶電作業完成此次搭火通電作業。

6月2日10時20分,在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帶電作業車作業臂兜將韓亮、韓彬泉兩位元全部武裝的作業人員送到了作業位置。按照作業程式,兩位元作業人員有條不紊地開展著工作。11時,太陽炙熱地烤著大地,氣溫迅速竄過30攝氏度。穿著厚重絕緣服的韓亮、韓彬泉兩人臉上滿是汗水。11時20分,施工結束,兩個醫院、1.6萬群眾的用電絲毫沒有收到影響。

7月14日深夜,公司再次通過“零點作業”,成功將10千伏126紙廠線路藍光支線10030千伏安負荷接入10千伏122呂環線路;將10千伏124站北線路工程支線5765千伏安負荷接入137站東線路。

爭分奪秒戰天災

6月6日19時40分左右,頻陽大地突然狂風肆虐, 狂風挾著豆大的雨點鋪天蓋地而來,風力達9級以上,局部地區積水深度達到40釐米以上,全縣多處大樹木連根拔起,電力設施損嚴重,情況十分嚴峻:15條10千伏線路停電,4條10千伏線路受損嚴重,斷杆2基,斷線2處,損毀線路0.4千米,燒壞配變1台;0.4千伏線路斷(倒)杆43根,斷線88處,損毀線路11.95千米;災害造成富平縣城區、東華街道辦、齊村鎮、美原鎮、薛鎮、淡村鎮、到賢鎮29個配變台區、約 12879戶用戶供電受到影響。第二天就是高考,城區大面積停電將會帶來不可預知的影響,事關幾千名考生、幾千個家庭,事關社會穩定。迅速恢復供電是當前最大的政治,公司經理劉宏斌和班子成員在第一時間趕到應急指揮中心,快速展開救災搶修和恢復供電。

事故搶修,首先要找到故障點、查找故障原因、制定排障方案。巡查故障點並非易事,基本全靠步行。五個巡視組人員借助應急照明燈,踏著泥濘和積水,冒雨一步一滑的行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雨夜,雨衣經不起大雨的澆灌,大家的臉上、身上,雨水混雜著汗水,浸透了衣服。巡線過程中,積水較深的地方抵達漫過膝蓋,大風伴隨著大雨,讓視線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經過2個多小時艱辛的巡線排查,100多名巡線人員基本摸清了受災情況,城區共有12處故障點,周邊鄉鎮故障點多達150多處。各項故障資料分頭匯總到了指揮中心,給安排搶修爭取了時間,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23時30分左右,搶修工作全面展開。在城北陶藝村附近災情尤為嚴重,數不清的樹木被連根拔起、攔腰折斷,其中兩棵直徑80公分開外的大桐樹正好倒在了10千伏線路上,接線脫落、導線砸斷。現場情況複雜,搶修難度很大。面對這種情況,搶修人員迅速對壓線上路上的樹障進行了清理,制定了臨時過渡方案,重點保證恢復考生住宿的陶藝賓館的用電;在人民路中段,行道樹密集,在大風情況下直接碰觸變壓器,造成接地,搶修人員不得不冒著風雨爬到樹上伐斷樹枝,更換熔斷器,恢復供電。

零時02分迤山變134肖華線路幹線恢復供電,零點30分左右人民路新華書店變恢復供電,3時13分132麵粉線路恢復供電,3時50分陶藝賓館恢復供電,6時20分132陶藝線路全部恢復送電,3時33分蓮湖變128南社線路5號杆之前恢復供電,4時10分124小惠線路恢復供電......各搶修小組捷報頻傳,至天亮之前,城區4條10千伏線路、1台配變已全部恢復正常供電,為6月7日的高考提供了可靠的供電保障。

7月10日傍晚,富平突然刮起近10級大風,瞬間造成全縣15條10千伏線路、43個配變台區嚴重受損,5個鄉鎮、近10萬群眾陷入黑暗。

公司快速反應,領導班子成員分頭帶隊奔赴各個事故現場指揮,搶修人員爭分奪秒、奮力搶修。一場抗擊風災、恢復供電的戰役就漆黑、狂熱的夏夜打響。

大風造成多處電杆被彩鋼瓦鋼架壓斷,有的線路因房屋及樹木倒塌造成絲具杆引線燒斷,有的被彩條布、廣告布及塑膠纏繞引起跳閘。當晚氣溫接近38度,群眾酷熱難耐。面對群眾觀期盼,責任在告訴搶修人員,今晚必須恢復供電,減輕高溫對群眾的煎熬。到深夜0點,作業人員以燒餅夾菜充饑,稍做休息又投入了戰鬥。

11日1時15分,隨著130順陽線路東新七台A相絲具的處理完畢,全縣15條線路全部恢復了供電,富電人人用行動再一次向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愛心服務獲點贊

該公司在總結需求側管理的基礎上,創新工作思路,加強與客戶的溝通聯繫,瞭解生產檢修情況,引導客戶科學合理用電;深入“下基層、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三保三穩”、“五走進”等活動,主動對接居民和企業需求,解決用電難題,先後走訪專線大客戶143家,小微企業和居民客戶6200多家,説明客戶解決各類安全隱患120多處。同時他們對省市重點專案實行“全程式、保姆式”服務,設立客戶經理負責制,推行“首席式”服務和用電全過程跟蹤服務,確保重點專案工程早落地、早投產。

“你們的親情行動,讓我們非常感激、感動,感謝你們對我們的支持,感謝你們的幫助。”拉著走訪電力員工的手,齊村衛生院院長馬健激動地說。

面對持續高溫,公司齊村供電所所長段凱軍帶領員工,一一深入到大客戶身邊,開展親情化服務,通過走訪座談,及時瞭解客戶用電情況,掌握客戶所求,拉近供電所與客戶心靈之間的距離,坦誠相待,互相理解,提升供電所服務能力;有的放矢,應對區域負荷異常,提前做好保供電服務。

在走訪中,工作人員向客戶下發意見徵求表,建立健全“一對一”親情服務制,實實在在將“保姆式”服務落實到實際工作中。組建了客戶服務QQ群,供電所與客戶可以即時動態互動交流。通過這些措施,即時掌握轄區內使用者的用電動態,及發現客戶安全隱患,增強與客戶的互信,實現了供電所與客戶接觸“零距離”,溝通“零障礙”,大大提升了服務品質。

通過走訪,供電所共徵求有效意見和建議12條,形成工作措施6項,為進一步做好迎峰度夏工作提供了措施保障。

貧困戶和殘疾人員一直是公司服務的重點物件,也是公司踐行“小康路上一個不能掉隊”,打好扶貧攻堅戰的真實體現。

李漢柱是富平縣張橋鎮原李村李北組村民,年幼時發高燒,因為沒有得到及時治療,造成智力障礙。父母去世後,李漢柱一直一個人生活,是張橋鎮重點扶貧對象——特困戶。李漢柱的老屋年久失修,已成了危房,不久前,政府為其蓋了三間平房。平房蓋好以後,一直未通電。張橋供電所得知這一情況後及時向公司作了反映,並主動與鎮政府、村組聯繫。公司領導高度重視,要求張橋供電所特事特辦,及早為李漢柱新房通電。

7月7日,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頻陽大地,中午14時,室外溫度已超過38度,一陣陣熱浪把人壓得喘不上氣來。張橋供電所所長高大寧叫來低壓運維工張乾和周永平,在簡單的交代後,他們帶上施工材料,開車直奔李漢柱家。高大寧還自己掏錢為李漢柱買了開關、插座、節能燈。走線,裝表箱,安表計、漏電保護器、閘刀,裝開關,接燈,經過2個小時的作業,電被接通。望著呼呼轉動風扇,李漢柱笑個不停。

“太感謝你們了,這麼熱的天,你們放棄午休,為柱娃子(李漢柱)免費接電,還為他買了開關、節能燈,真是太好了!這是實實在在的扶貧呀!”原李村村主任李回京拉著高大寧的手激動地說。

迎峰度夏硝煙正濃,富電人正接受著汗水的洗禮,烈日的“烤”驗,肩負著81萬父老鄉親殷切的希望。是的,在高溫下工作是他們的職業所在,是一種義務,但我們更應看到,他們的堅守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多的是一種責任的擔當,是愛心的奉獻,更是一種精神的追求!

汗水匯成小溪流淌在工作人員的臉上,身上的衣裳早已是濕了又幹,幹了又濕。在8個多小時裡,工作人員沒有歇息,爭分奪秒加緊施工,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13時20分,在與高溫的對抗中,時間的賽跑中,工作人員提前2個小時40分完成當天的28個台區的作業任務。公司其餘16個供電所的“三相”不平衡治理工作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通過“三相”不平衡治理,有效地改善了配變變壓器的運行狀態,消除了因“三相”不平衡導致的台區低電壓現象,確保了夏季高峰時段、汛期可靠供電。

科學施工保供電

在施工中,公司積極推行“零點作業”。對不能實施“零點作業”的盡可能採用帶電作業,最大限度減少施工的影響。

海惠置業是杜村街中段一家新建的大型商場,此次搭火接電的線路為132迤山線路。132迤山線路供電涉及九家大客戶及1.6萬群眾,更重要的是肩負著縣醫院和縣第二人民醫院的供電任務。縣醫院是富平縣唯一一個國家衛生部“二級甲等醫院”,承擔著全縣及周邊縣市近百萬人口的醫療保健責任。如果採用停電作業,將直接影響到縣醫院的正常工作開展,也影響周邊1.6萬群眾的生產生活用電。為此,公司決定通過帶電作業完成此次搭火通電作業。

6月2日10時20分,在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帶電作業車作業臂兜將韓亮、韓彬泉兩位元全部武裝的作業人員送到了作業位置。按照作業程式,兩位元作業人員有條不紊地開展著工作。11時,太陽炙熱地烤著大地,氣溫迅速竄過30攝氏度。穿著厚重絕緣服的韓亮、韓彬泉兩人臉上滿是汗水。11時20分,施工結束,兩個醫院、1.6萬群眾的用電絲毫沒有收到影響。

7月14日深夜,公司再次通過“零點作業”,成功將10千伏126紙廠線路藍光支線10030千伏安負荷接入10千伏122呂環線路;將10千伏124站北線路工程支線5765千伏安負荷接入137站東線路。

爭分奪秒戰天災

6月6日19時40分左右,頻陽大地突然狂風肆虐, 狂風挾著豆大的雨點鋪天蓋地而來,風力達9級以上,局部地區積水深度達到40釐米以上,全縣多處大樹木連根拔起,電力設施損嚴重,情況十分嚴峻:15條10千伏線路停電,4條10千伏線路受損嚴重,斷杆2基,斷線2處,損毀線路0.4千米,燒壞配變1台;0.4千伏線路斷(倒)杆43根,斷線88處,損毀線路11.95千米;災害造成富平縣城區、東華街道辦、齊村鎮、美原鎮、薛鎮、淡村鎮、到賢鎮29個配變台區、約 12879戶用戶供電受到影響。第二天就是高考,城區大面積停電將會帶來不可預知的影響,事關幾千名考生、幾千個家庭,事關社會穩定。迅速恢復供電是當前最大的政治,公司經理劉宏斌和班子成員在第一時間趕到應急指揮中心,快速展開救災搶修和恢復供電。

事故搶修,首先要找到故障點、查找故障原因、制定排障方案。巡查故障點並非易事,基本全靠步行。五個巡視組人員借助應急照明燈,踏著泥濘和積水,冒雨一步一滑的行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雨夜,雨衣經不起大雨的澆灌,大家的臉上、身上,雨水混雜著汗水,浸透了衣服。巡線過程中,積水較深的地方抵達漫過膝蓋,大風伴隨著大雨,讓視線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經過2個多小時艱辛的巡線排查,100多名巡線人員基本摸清了受災情況,城區共有12處故障點,周邊鄉鎮故障點多達150多處。各項故障資料分頭匯總到了指揮中心,給安排搶修爭取了時間,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23時30分左右,搶修工作全面展開。在城北陶藝村附近災情尤為嚴重,數不清的樹木被連根拔起、攔腰折斷,其中兩棵直徑80公分開外的大桐樹正好倒在了10千伏線路上,接線脫落、導線砸斷。現場情況複雜,搶修難度很大。面對這種情況,搶修人員迅速對壓線上路上的樹障進行了清理,制定了臨時過渡方案,重點保證恢復考生住宿的陶藝賓館的用電;在人民路中段,行道樹密集,在大風情況下直接碰觸變壓器,造成接地,搶修人員不得不冒著風雨爬到樹上伐斷樹枝,更換熔斷器,恢復供電。

零時02分迤山變134肖華線路幹線恢復供電,零點30分左右人民路新華書店變恢復供電,3時13分132麵粉線路恢復供電,3時50分陶藝賓館恢復供電,6時20分132陶藝線路全部恢復送電,3時33分蓮湖變128南社線路5號杆之前恢復供電,4時10分124小惠線路恢復供電......各搶修小組捷報頻傳,至天亮之前,城區4條10千伏線路、1台配變已全部恢復正常供電,為6月7日的高考提供了可靠的供電保障。

7月10日傍晚,富平突然刮起近10級大風,瞬間造成全縣15條10千伏線路、43個配變台區嚴重受損,5個鄉鎮、近10萬群眾陷入黑暗。

公司快速反應,領導班子成員分頭帶隊奔赴各個事故現場指揮,搶修人員爭分奪秒、奮力搶修。一場抗擊風災、恢復供電的戰役就漆黑、狂熱的夏夜打響。

大風造成多處電杆被彩鋼瓦鋼架壓斷,有的線路因房屋及樹木倒塌造成絲具杆引線燒斷,有的被彩條布、廣告布及塑膠纏繞引起跳閘。當晚氣溫接近38度,群眾酷熱難耐。面對群眾觀期盼,責任在告訴搶修人員,今晚必須恢復供電,減輕高溫對群眾的煎熬。到深夜0點,作業人員以燒餅夾菜充饑,稍做休息又投入了戰鬥。

11日1時15分,隨著130順陽線路東新七台A相絲具的處理完畢,全縣15條線路全部恢復了供電,富電人人用行動再一次向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愛心服務獲點贊

該公司在總結需求側管理的基礎上,創新工作思路,加強與客戶的溝通聯繫,瞭解生產檢修情況,引導客戶科學合理用電;深入“下基層、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三保三穩”、“五走進”等活動,主動對接居民和企業需求,解決用電難題,先後走訪專線大客戶143家,小微企業和居民客戶6200多家,説明客戶解決各類安全隱患120多處。同時他們對省市重點專案實行“全程式、保姆式”服務,設立客戶經理負責制,推行“首席式”服務和用電全過程跟蹤服務,確保重點專案工程早落地、早投產。

“你們的親情行動,讓我們非常感激、感動,感謝你們對我們的支持,感謝你們的幫助。”拉著走訪電力員工的手,齊村衛生院院長馬健激動地說。

面對持續高溫,公司齊村供電所所長段凱軍帶領員工,一一深入到大客戶身邊,開展親情化服務,通過走訪座談,及時瞭解客戶用電情況,掌握客戶所求,拉近供電所與客戶心靈之間的距離,坦誠相待,互相理解,提升供電所服務能力;有的放矢,應對區域負荷異常,提前做好保供電服務。

在走訪中,工作人員向客戶下發意見徵求表,建立健全“一對一”親情服務制,實實在在將“保姆式”服務落實到實際工作中。組建了客戶服務QQ群,供電所與客戶可以即時動態互動交流。通過這些措施,即時掌握轄區內使用者的用電動態,及發現客戶安全隱患,增強與客戶的互信,實現了供電所與客戶接觸“零距離”,溝通“零障礙”,大大提升了服務品質。

通過走訪,供電所共徵求有效意見和建議12條,形成工作措施6項,為進一步做好迎峰度夏工作提供了措施保障。

貧困戶和殘疾人員一直是公司服務的重點物件,也是公司踐行“小康路上一個不能掉隊”,打好扶貧攻堅戰的真實體現。

李漢柱是富平縣張橋鎮原李村李北組村民,年幼時發高燒,因為沒有得到及時治療,造成智力障礙。父母去世後,李漢柱一直一個人生活,是張橋鎮重點扶貧對象——特困戶。李漢柱的老屋年久失修,已成了危房,不久前,政府為其蓋了三間平房。平房蓋好以後,一直未通電。張橋供電所得知這一情況後及時向公司作了反映,並主動與鎮政府、村組聯繫。公司領導高度重視,要求張橋供電所特事特辦,及早為李漢柱新房通電。

7月7日,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頻陽大地,中午14時,室外溫度已超過38度,一陣陣熱浪把人壓得喘不上氣來。張橋供電所所長高大寧叫來低壓運維工張乾和周永平,在簡單的交代後,他們帶上施工材料,開車直奔李漢柱家。高大寧還自己掏錢為李漢柱買了開關、插座、節能燈。走線,裝表箱,安表計、漏電保護器、閘刀,裝開關,接燈,經過2個小時的作業,電被接通。望著呼呼轉動風扇,李漢柱笑個不停。

“太感謝你們了,這麼熱的天,你們放棄午休,為柱娃子(李漢柱)免費接電,還為他買了開關、節能燈,真是太好了!這是實實在在的扶貧呀!”原李村村主任李回京拉著高大寧的手激動地說。

迎峰度夏硝煙正濃,富電人正接受著汗水的洗禮,烈日的“烤”驗,肩負著81萬父老鄉親殷切的希望。是的,在高溫下工作是他們的職業所在,是一種義務,但我們更應看到,他們的堅守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多的是一種責任的擔當,是愛心的奉獻,更是一種精神的追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