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陽春三月春意濃 北京城市副中心綠化建設戰正酣

近日, 記者從北京城建集團瞭解到, 集團下屬北京市園林綠化集團數百名園林建設者們正夜以繼日地投身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園林綠化建設。

北京市園林綠化集團充分發揮設計、施工、養護的全產業鏈優勢, 攻堅克難、勇挑重擔, 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園林綠化建設掀起春季施工高潮。 圖為廣渠路搶工後效果。

履職盡責綠化養護創精品

資料顯示, 北京市園林綠化集團通州城區養護專案部成立於2016年10月, 骨幹人員來自于下屬金都公司三大隊, 主要負責通州城區道路、街頭綠地、公園等約200萬平方米的養護任務,

是園林集團打開通州養護市場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距離廣渠路不遠的通州區果園環島, 通州養護專案部的建設者們正在不分晝夜地搶工會戰。 果園環島地處通州運河西大街起點, 面積約3萬平方米, 在環島內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各有一座長50米, 寬4米, 高3米的鋼筋混凝土與石材結合的廢棄花台。 按照要求, 通州養護專案部要在六天時間裡完成果園環島花台及花台混凝土基礎拆除, 並進行整地鋪草。 同時做好運河西大街、運河東大街和宋梁路拆除擋鹽板, 樹木塗白、沖洗、澆水、修剪、補植及保潔、鋪草等養護工作。 接到搶工任務後, 通州養護項目部迅速行動, 一邊緊急調集挖掘機、推土機、拖拉運輸車等多種機械設備投入花台拆除工作,

一邊統籌兼顧安排施工人員做好運河東、西大街和宋梁路的綠化搶工。

搶工會戰開始後, 通州養護專案部遇到了超乎想像的困難。 果園環島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花台無比堅固, 光地基深度就達到了1.5米, 地下還深埋各種電線電纜, 拆除工作的難度遠遠超過預期。 由於施工地處通州城區, 對電氣焊作業和運輸渣土有明確的時間要求, 無形中又壓縮了原本就緊張的工期。 在城區街道綠化搶工戰場, 上級方案時刻在進行調整, 任務一波接一波地下達, 項目部不僅要晝夜搶工, 還要隨時待命做到未雨綢繆, 疲憊與壓力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人的肩上。

果園環島在搶工會戰的日子, 調集了大量機械設備和施工人員,

白天拆除鋼筋混凝土花台, 夜間安排鋪設草坪, 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 機械不停人不休, 爭分奪秒搶奪工期。 在城區街道, 拆除擋鹽板、整理樹木、鋪設草坪, 全體人員不休不眠, 保質保量完成好每一項緊急任務。

通州養護項目部經理黃有勇去年被城建集團授予“思想政治工作者”先進個人, 他用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嚴格要求自己, 越是艱苦的地方, 越有他工作的身影。 黃有勇患有高血壓, 在通州養護項目現場, 連續多個晝夜持續高強度的工作, 使他幾次摔倒在工地現場, 專案部的同事們都勸他回去休息, 可工期緊任務重, 他放心不下啊!咬著牙多吃幾顆降壓藥, 已臨近退休的老黃依然和同事們堅守在搶工一線。

經過6個晝夜的艱苦奮戰, 共投入2300余工人, 投入挖掘機、推土機、太拖拉運輸車等械設備總計500多台班, 拆除果園環島鋼筋混凝土花台基礎3000立方米, 清除現場混凝土、渣土3500立方米, 完成運河東、西大街和宋梁路拆除擋鹽板55740延米, 樹木塗白15345株, 樹木澆水沖洗、修剪、補植、保潔等項工作, 鋪冷季型草坪50000平方米。

爭分奪秒冒雪搶工廣渠路

2017年2月21日, 冬去春來的北京迎來了一場意外的降雪, 一時間京城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正當人們沉醉於春雪的到來, 歡喜地在朋友圈中曬出各種雪景美圖的時候, 數千名園林綠化建設者們卻頂著漫天大雪, 爭分奪秒地奮戰在通州施工一線。

廣渠路與通朝大街是連通北京城區到通州行政副中心的交通主幹道,

其中廣渠路路段可以說是通往行政副中心的門戶。 按照上級要求, 園林集團通州廣渠路專案部要在2月24日淩晨完成路段沿途的土方整理及鋪草工作。 當時廣渠路路段沿途兩側堆積了占地約16萬平方米的工業渣土, 堆積成山的土方地形坡度達70度, 高差到了35米, 要在短短幾天時間完成整理地形並鋪設草坪, 可謂困難重重。 由於設計圖紙遲遲不到位, 又讓原本緊張的工期雪上加霜;施工任務重, 時間緊, 標準高, 要想在不到5天的時間, 完成廣渠路路段的搶工任務, 似乎成了天方夜譚。 為了保證施工按期完成, 針對土方施工量大的困難, 園林集團金都公司緊急調動技術骨幹力量增援;沒有設計圖紙, 專案負責人24小時不停歇與設計單位電話溝通,按設計意圖現場指揮整理土方地形,不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

位於廣渠路高架橋西南角的土山,占地面積大,山高坡陡,高度達到35米,施工任務最為艱巨。不到三天時間,園林建設者們就將山高從35米降到20米,並完成土方清運和地形堆砌工作。鋪草任務開始後,近三百人採用人工搬運的方式,如衝鋒的戰士一般,把一車車草皮搬上20米高的山坡。從中午11點到晚上10點,只用了10個多小時,就完成了5萬平米草坪的鋪設任務。

在搶工的日子裡,園林建設者們頂著7級大風,冒著鵝毛大雪,與時間賽跑。現場沒有辦公地點,項目部就把考斯特客車停在路邊當臨時指揮部;沒有熱水,就從周邊項目部用暖壺運送;沒條件吃飯,就每天買些包子湊合一口。面對各種困難,大家沒有一點怨言,如何克服難關,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才是所有人最在意的事情。廣渠路路段搶工任務歷經4天4夜,共出動施工人員近千人,動用挖掘機、推土機等施工機械近百台,完成土方倒運近30萬立方米,鋪設草坪近17萬平方米,經過大家不分晝夜連續工作,最終確保了廣渠路路段搶工任務圓滿完成。

大樹移植見證千年“守望林”

在通州區召裡村現場,園林建設者正積極準備,以全樹冠方式將12棵景觀大樹“搬家”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千年“守望林”。此次移植的大樹,品種涉及國槐、榆樹、椿樹,其中最大的國槐胸徑達到60釐米,冠幅達到14米,高度達到16米。要完成如此大規格的起樹吊裝和遠途運輸任務,技術人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反復研究,最後決定採用對樹冠最大樹齡過百年的3棵大樹釘箱子板,剩餘9棵大樹打土坨的起運方案。其中,最大的一個箱子板板長達到3.54米,深1.55米,重量達40噸。

召裡村是騰退拆遷村,現場地形混亂,地勢起伏。專案部仔細完善吊裝方案,聯繫專業運輸車隊和吊裝公司到現場查看情況,確定運輸車輛和吊車規格;聯繫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等機械設備,做好進場平整路面準備工作;完善安全生產預案,做到各項安全保護措施落實到位;組織安排人工及各類機械設備,事無巨細為吊裝工作做好準備。

3月3日下午,施工隊伍正式進場。按照起樹吊裝施工程式,對地表土進行清除,以樹木為中心,騰出工作面,進行定點放線。隨後,專案部使用四根特制的鋼架固定住大樹,安排人員下坑挖坨。由於此次樹木規格大,為了確保不傷及根系,工作面比以往挖的更大更深,同時準備了根系傷口癒合劑。裝釘箱子板時,需要先從四面上板,用“鐵腰子”、鋼絲繩將箱子板擰緊固定,再從土坨底部掏邊,用千斤頂頂住土坨,往底部一塊塊上板,這是整個挖掘工作中最危險也是最考驗技術的部分。施工的兩天又恰逢颳風,為安全起見,掏底工作只能幹幹停停。為確保工期,12棵大樹的起吊與裝車工作幾乎是同步進行。當10余米的大樹從坑裡被高高吊起,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場面蔚為壯觀。這時選擇何種配種鋼繩,如何綁牢箱子板,吊裝時從哪個方向拉緊保護繩、如何調整角度順利裝車,每個環節看似簡單平常,卻是園林人長年經驗積累,歸納總結出的“核心技術專利”。

為確保運輸過程中大樹的穩定,園林建設者們不僅在運輸車上鋪墊了枕木,還緊急趕制了十二架“鐵板凳”,用於支撐大樹主幹,防止壓壞冠幅。最終,全部12棵大樹順利完成了起運、裝車工作,大規格箱子板的吊裝技術再一次在實戰中得到檢驗,實現了技術上的印證和超越。

3月10日清早,前一晚奮戰到深夜2點的園林建設者們,又及時出現在市政府辦公區南側的“千年城市守望林”栽植現場。從指揮吊車做好栽植配重、按照設計要求臨時調整入坑位置、到拆除箱子板、拆包、在根系纏繞金都凱茵公司研發的通氣管和透氣軟管、最後做好PVC排水管的埋土工作,園林建設者們一氣呵成。歷時整整7天時間,3月11日上午,12棵大規格景觀大樹的移植工作圓滿完成。能起、能運、能栽、能活,城建園林人憑藉扎實的技術功底和實力,再一次證明了自己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贏硬戰的隊伍。

攻堅克難 建設綠色新通州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綠化示範段園林綠化工程(二標段)西側區域施工面積約12萬平方米,總工期80天,3月1日開工,5月19日竣工,包括綠化種植、庭院、園林仿古建築工程等,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綠化示範工程的核心區域和重要施工地段。

該工程直面交叉施工多、施工組織難;工程量大、工期緊、進度控制難;變更多、工程成本管控難等問題,園林集團組建了經驗豐富的項目部,因地制宜制定整體進度計畫,以實際行動破解難題,全力以赴推進品質建設。

蒲建軍作為工程項目經理,一直衝鋒在施工最前線, 3月初,他臨時接到甲方要求,須在4月9日完成可施工區域1000棵喬木種植。“如何保證苗木進場的計畫及苗木品質”成了浦建軍思考的問題。苗木計畫的落實及品質是該工程景觀效果的關鍵,既然任務已經下達,決不能出半點失誤。

勇於擔當、堅決服從、立即行動,是蒲建軍的特點。以他為首的項目部經過討論,制定了苗木進場計畫及苗木品質保證措施,確保任務順利完成。一方面,在苗木進場前,項目部嚴格要求技術負責人對各項施工負責人進行施工方案技術交底,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及現場作業指導。同時根據施工圖紙和設計要求,嚴格採購工程所需要各種原材料。另一方面,苗木的品質好壞直接影響栽植後成活和以後的綠化效果,在施工前,專案部對提供的苗木品質狀況和生長的情況進行調查瞭解,選擇滿足設計要求並且有利成活的苗木。

施工當天,專案部組織了2個施工隊,40人同時進場,通過入穴定位、栽植、支撐、澆灌、後期養護等,完成了第一批40棵喬木的種植。截止3月20日,已完成200棵喬木種植,後續800棵已完成選苗、定位等工作。“保證任務圓滿完成”,蒲建軍微笑著說道,“一定能在4月9日完成可施工區域的種植。”

北京市園林綠化集團充分發揮設計、施工、養護的全產業鏈優勢,攻堅克難、勇挑重擔,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園林綠化建設掀起春季施工高潮。

(責任編輯:李玥)

專案負責人24小時不停歇與設計單位電話溝通,按設計意圖現場指揮整理土方地形,不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

位於廣渠路高架橋西南角的土山,占地面積大,山高坡陡,高度達到35米,施工任務最為艱巨。不到三天時間,園林建設者們就將山高從35米降到20米,並完成土方清運和地形堆砌工作。鋪草任務開始後,近三百人採用人工搬運的方式,如衝鋒的戰士一般,把一車車草皮搬上20米高的山坡。從中午11點到晚上10點,只用了10個多小時,就完成了5萬平米草坪的鋪設任務。

在搶工的日子裡,園林建設者們頂著7級大風,冒著鵝毛大雪,與時間賽跑。現場沒有辦公地點,項目部就把考斯特客車停在路邊當臨時指揮部;沒有熱水,就從周邊項目部用暖壺運送;沒條件吃飯,就每天買些包子湊合一口。面對各種困難,大家沒有一點怨言,如何克服難關,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才是所有人最在意的事情。廣渠路路段搶工任務歷經4天4夜,共出動施工人員近千人,動用挖掘機、推土機等施工機械近百台,完成土方倒運近30萬立方米,鋪設草坪近17萬平方米,經過大家不分晝夜連續工作,最終確保了廣渠路路段搶工任務圓滿完成。

大樹移植見證千年“守望林”

在通州區召裡村現場,園林建設者正積極準備,以全樹冠方式將12棵景觀大樹“搬家”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千年“守望林”。此次移植的大樹,品種涉及國槐、榆樹、椿樹,其中最大的國槐胸徑達到60釐米,冠幅達到14米,高度達到16米。要完成如此大規格的起樹吊裝和遠途運輸任務,技術人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反復研究,最後決定採用對樹冠最大樹齡過百年的3棵大樹釘箱子板,剩餘9棵大樹打土坨的起運方案。其中,最大的一個箱子板板長達到3.54米,深1.55米,重量達40噸。

召裡村是騰退拆遷村,現場地形混亂,地勢起伏。專案部仔細完善吊裝方案,聯繫專業運輸車隊和吊裝公司到現場查看情況,確定運輸車輛和吊車規格;聯繫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等機械設備,做好進場平整路面準備工作;完善安全生產預案,做到各項安全保護措施落實到位;組織安排人工及各類機械設備,事無巨細為吊裝工作做好準備。

3月3日下午,施工隊伍正式進場。按照起樹吊裝施工程式,對地表土進行清除,以樹木為中心,騰出工作面,進行定點放線。隨後,專案部使用四根特制的鋼架固定住大樹,安排人員下坑挖坨。由於此次樹木規格大,為了確保不傷及根系,工作面比以往挖的更大更深,同時準備了根系傷口癒合劑。裝釘箱子板時,需要先從四面上板,用“鐵腰子”、鋼絲繩將箱子板擰緊固定,再從土坨底部掏邊,用千斤頂頂住土坨,往底部一塊塊上板,這是整個挖掘工作中最危險也是最考驗技術的部分。施工的兩天又恰逢颳風,為安全起見,掏底工作只能幹幹停停。為確保工期,12棵大樹的起吊與裝車工作幾乎是同步進行。當10余米的大樹從坑裡被高高吊起,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場面蔚為壯觀。這時選擇何種配種鋼繩,如何綁牢箱子板,吊裝時從哪個方向拉緊保護繩、如何調整角度順利裝車,每個環節看似簡單平常,卻是園林人長年經驗積累,歸納總結出的“核心技術專利”。

為確保運輸過程中大樹的穩定,園林建設者們不僅在運輸車上鋪墊了枕木,還緊急趕制了十二架“鐵板凳”,用於支撐大樹主幹,防止壓壞冠幅。最終,全部12棵大樹順利完成了起運、裝車工作,大規格箱子板的吊裝技術再一次在實戰中得到檢驗,實現了技術上的印證和超越。

3月10日清早,前一晚奮戰到深夜2點的園林建設者們,又及時出現在市政府辦公區南側的“千年城市守望林”栽植現場。從指揮吊車做好栽植配重、按照設計要求臨時調整入坑位置、到拆除箱子板、拆包、在根系纏繞金都凱茵公司研發的通氣管和透氣軟管、最後做好PVC排水管的埋土工作,園林建設者們一氣呵成。歷時整整7天時間,3月11日上午,12棵大規格景觀大樹的移植工作圓滿完成。能起、能運、能栽、能活,城建園林人憑藉扎實的技術功底和實力,再一次證明了自己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贏硬戰的隊伍。

攻堅克難 建設綠色新通州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綠化示範段園林綠化工程(二標段)西側區域施工面積約12萬平方米,總工期80天,3月1日開工,5月19日竣工,包括綠化種植、庭院、園林仿古建築工程等,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綠化示範工程的核心區域和重要施工地段。

該工程直面交叉施工多、施工組織難;工程量大、工期緊、進度控制難;變更多、工程成本管控難等問題,園林集團組建了經驗豐富的項目部,因地制宜制定整體進度計畫,以實際行動破解難題,全力以赴推進品質建設。

蒲建軍作為工程項目經理,一直衝鋒在施工最前線, 3月初,他臨時接到甲方要求,須在4月9日完成可施工區域1000棵喬木種植。“如何保證苗木進場的計畫及苗木品質”成了浦建軍思考的問題。苗木計畫的落實及品質是該工程景觀效果的關鍵,既然任務已經下達,決不能出半點失誤。

勇於擔當、堅決服從、立即行動,是蒲建軍的特點。以他為首的項目部經過討論,制定了苗木進場計畫及苗木品質保證措施,確保任務順利完成。一方面,在苗木進場前,項目部嚴格要求技術負責人對各項施工負責人進行施工方案技術交底,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及現場作業指導。同時根據施工圖紙和設計要求,嚴格採購工程所需要各種原材料。另一方面,苗木的品質好壞直接影響栽植後成活和以後的綠化效果,在施工前,專案部對提供的苗木品質狀況和生長的情況進行調查瞭解,選擇滿足設計要求並且有利成活的苗木。

施工當天,專案部組織了2個施工隊,40人同時進場,通過入穴定位、栽植、支撐、澆灌、後期養護等,完成了第一批40棵喬木的種植。截止3月20日,已完成200棵喬木種植,後續800棵已完成選苗、定位等工作。“保證任務圓滿完成”,蒲建軍微笑著說道,“一定能在4月9日完成可施工區域的種植。”

北京市園林綠化集團充分發揮設計、施工、養護的全產業鏈優勢,攻堅克難、勇挑重擔,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園林綠化建設掀起春季施工高潮。

(責任編輯:李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