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被撞伯克艦水下破口有客廳大小,相當於一枚水雷破壞威力!

7月11日, 被撞的美海軍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終於進塢進行徹底修繕。 被菲律賓集裝箱船球鼻艏重創的水下部位也曝光, 可見破口進行了臨時性修補, 但面積之大還是觸目驚心, 相當於一枚水雷的破壞威力。

臨時性修補進行了修型, 修補成長方形。 以照片中人員1.8米的身高概率推算, 修補區域長約7.2米, 寬約3.6米, 修補面積約25.9平方米, 約為普通房屋客廳大小。 由於實際破口應為一個橢圓形,

實際破損面積約為修補面積的80% , 即20平方米左右, 約是一個半徑2.6米的圓面積。 由於美軍艦艇觸雷事件較多, 也提供了一些資料參考。

1988年4月14日, 美佩里級護衛艦“羅伯茨”號在海灣為襲船戰中的他國油輪護航時, 慘遭老式水雷打擊, 炸出一個直徑2.7米的大洞, 觸雷位置在主機艙, 導致全艦斷電。 1991年2月18日, 參加海灣戰爭的美海軍“特裡波利”號兩栖攻擊艦觸雷, 水線下約3米位置炸開了一個寬4.8米、長7.5米的大窟窿。 從破損資料對比看, 菲律賓集裝箱船這一懟, 懟出了一枚水雷加一枚飛魚導彈的效果。

如此大直徑的破損, 堵漏箱、支撐木等輕便堵漏器材完全不管用, 唯一有效手段就是棄卒保車——放棄受損艙室及其內人員。 這在大艦巨炮時代是常用手段, 艦體深部的機電人員、主炮塔揚彈系統人員, 常常集體遭遇滅頂之災, 即便不被灌水逃生幾率也是很低。 二戰中, 曾有日本航母被美軍重創, 被己方發射魚雷送入海底, 沒想到被困的機電人員有70人從魚雷破口逃了出來。

美海軍“特裡波利”號兩栖攻擊艦觸雷

這次,美艦採用了同樣的動作,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撞擊後美軍善後洗地顯示,此次事故遇難官兵中年齡最大者——艦上火控專業37歲的士官加里•雷姆在平安脫險後,志願回到大量進水的住艙搜救被困船員,稱至少救出了20名艦員。然而再次前去救援其它受困的船員時,因當時船艙進水過多,艦上指揮官為了防止艦艇沉沒,不得不下令封閉防水門,雷姆因此而未能逃生。

雖然現代艦艇都是薄皮大餡,但不沉性要求很高,相鄰兩艙進水不沉是通用標準。艦艇在水密隔牆分割下,形成10個左右的大艙,以保證不沉性。從撞擊事件前後分析看,美軍人員戰備意識與伯克級主動力系統可靠性是暴露出的兩大問題,而美軍有效的損管,再次顯示了這支老牌海軍的“專業水準”。

美海軍“特裡波利”號兩栖攻擊艦觸雷

這次,美艦採用了同樣的動作,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撞擊後美軍善後洗地顯示,此次事故遇難官兵中年齡最大者——艦上火控專業37歲的士官加里•雷姆在平安脫險後,志願回到大量進水的住艙搜救被困船員,稱至少救出了20名艦員。然而再次前去救援其它受困的船員時,因當時船艙進水過多,艦上指揮官為了防止艦艇沉沒,不得不下令封閉防水門,雷姆因此而未能逃生。

雖然現代艦艇都是薄皮大餡,但不沉性要求很高,相鄰兩艙進水不沉是通用標準。艦艇在水密隔牆分割下,形成10個左右的大艙,以保證不沉性。從撞擊事件前後分析看,美軍人員戰備意識與伯克級主動力系統可靠性是暴露出的兩大問題,而美軍有效的損管,再次顯示了這支老牌海軍的“專業水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