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海上記憶】住在北京東路的陳逸飛

哥哥陳逸飛和同學們約好要出門去寫生了。 一群少年預先都聚到自己家裡來。 因為陳家位於北京東路四川中路大樓轉角, “真是再便利不過的碰頭場所了”, 陳逸鳴說。

這是一段留在心底的少年記憶。 那時候陳逸鳴不過十來歲, 哥哥陳逸飛比他大五歲, 正在上海美專讀書。 哥哥去畫畫, 弟弟也就跟著提著小板凳和畫板同去。 兄弟倆先後走上繪畫道路。 而家, 以及家所在的位置, 成為他們筆下最初描摹的風景。

以家為圓心, 周邊依次有虎丘路、圓明園路、滇池路、江西中路、河南中路、香港路。 再往北一些,

就是蘇州河。 四川北路橋、乍浦路橋、外白渡橋逐一跨越河流, 走到盡端, 外灘的萬國建築群赫然眼前。 一切都是畫不完的風景。

這一系列帶有歐洲風格的建築和街區, 潛移默化影響著居住其中的居民, 也似乎冥冥之中, 奠定了兄弟倆一生對審美的追求。

北京東路

北京東路周邊, 曾是解放前中外貿易機構、金融機構、官辦銀行最為集中的區域。

陳家所住的大樓, 曾為錦名洋行出口部所在地。

資料顯示, 這裡最早開辦的是5家英商銀行, 其後, 法、德、美、俄、日、荷、比等國相繼開辦的銀行, 均設在外灘。 至上海解放時, 全市14家外資銀行, 都設在外灘及鄰近地段內。 國民政府“四行”的總行也設在外灘, “兩局”亦設在鄰近外灘地段。 近外灘的江西中路及附近地域, 是主要私營銀行的集中地。 解放前夕, 設在這一地段的銀行多達31家。 其中有著名的“北四行”(鹽業、金城、大陸、中南銀行)、“南四行”(浙江興業、上海商業儲蓄、新華信託儲蓄、浙江第一商業銀行)。 此外, 北京東路、九江路、河南中路及南京東路分別設有銀行21家、20家、16家及10家。

這幾條馬路上開設的銀行, 大多是資本雄厚、聲譽較高的銀行。

而錢莊及小型銀行主要集中在寧波路和天津路的東段地區。 錢莊早期開設在福建中路鄰近南市的地域, 後逐步向境內東北方向發展。 1922年, 錢業公會在寧波路隆慶裡建立會館後, 寧波路、天津路的大小里弄內陸續開辦了許多錢莊及私營銀行。 如寧波路興仁裡僅100米不到的弄堂內, 就有近20家。 解放前, 這一地區, 錢莊、銀行多達90餘家。

根據1950年3月登記的外商在滬進出口企業情況表顯示, 陳家所在的北京東路159號大樓, 為1924年創辦的錦名洋行出口部所在地。 而159號, 只是這個龐大的轉角建築物的一部分。 其所在的整幢建築物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建築物的門牌號從北京東路163號與四川中路512號組成結合部, 呈銳角放射延伸至北京東路135號和四川中路502號, 其建造年代記錄顯示:建於1911年前。

在陳逸鳴的記憶裡, 大樓寬敞、內部層高高, 走廊和房屋的設置還是保留了辦公用房的格局。 大約在1955年左右, 因為父親所在單位分配, 一家人住進159號四樓的一間。 同樓合住的有十幾戶人家。 昔日的外商辦公樓由此至今, 一直都被作為本地居民住宅使用。

來玩的朋友們告訴陳逸鳴, 大家既喜歡去他家玩, 又不喜歡去他家玩。 喜歡, 是因為交通便利、環境優美;不喜歡, 是因為陳家在走廊的盡頭, 走過去時, 必須經受整條走廊家家戶戶的眼神“檢閱”。 辦公樓雖然寬敞,

但改成居民住處其實還是給生活帶來許多不便。 陳逸鳴記得, 那時候家家戶戶在樓道裡家門口豎一個小爐子做飯, 夏天的時候, 更是家家戶戶敞開房門, 毫無隱私, 但也顯得別有一種親密無間。

一次遠行

陳家母親是寧波人, 規矩多、治家嚴。

從1958年起就成為陳逸鳴小學同學的原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記得:陳逸飛和陳逸鳴的母親會用寧波話背誦《朱子家訓》, 因為陳燮君母親也是同鄉, 也常把類似誡子格言掛在嘴邊, 因此感到格外親切。

陳燮君記得, 少年時代就和陳逸鳴一起在外灘附近的寧波路畫泰山大樓, 一起在課餘上書法課, 一起去少年宮學藝。 當時, 這一帶的洋行、辦公用房多多少少都變成了居民住宅, 因此裡面幾乎都住著他們的同學。大家串來串去,熟門熟路。對少年來說,五歲的年齡差距,如同一道天塹般的代溝。陳逸飛是他們從小仰望的大哥。陳燮君記得:“逸飛比我們大五六歲,他從小出色的繪畫才能和繪畫實踐對我們影響很大。”

居民們拖家帶口的遷入,和解放後一批新機構的入住,也改變了金融街原有的風貌,為這裡增添了一絲煙火氣。在黃浦區區志裡,北京東路最負盛名的,倒不是這些解放前留下的優秀歷史保護建築,而是它作為生產資料街的地位。

北京路自外灘至成都北路段全長2439米,是以經營生產資料為主的專業特色街。1993年後,北京路生產資料街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沿著支馬路向周邊延伸擴張。中外客商紛紛入駐北京路及周邊地區,形成以北京路為主,南到天津路、北到蘇州河“非”字塊狀結構的經營生產資料商圈,是上海市經營生產資料最集中、規模最大地區之一。1999年末,北京路共有商業網點289戶,營業面積7.15萬平方米,銷售額28.99億元。其中經營生產資料企業212戶,占73.4%。全區年銷售在億元以上經營生產資料企業31戶,其中北京路連周邊地區17戶,被市商委命名為上海市十大專業特色街之一。

少年們也用自己的眼睛,好奇地打量這個既屬於異質文化但又親切無比的街區。陳逸鳴記得,1965年的一天,自己曾經過中山東一路33號的原英國領事館,看到英國國旗下半旗,一問才知道,是英國前首相邱吉爾過世。這讓他感到訝異,並展開了對外國生活的想像——原來外灘就是一個視窗,將世界的資訊展現在居民眼前,也讓人憧憬:原來在眼下的環境之外,還有別樣的風景、文化和更遼闊的天地。

三年後的1968年,陳逸鳴到崇明東風農場務農,與北京東路第一次暫別。15年後的1980年,陳逸飛赴美留學,不久陳逸鳴也赴美,兄弟倆與北京東路第一次遠別。

只可惜,當時他們的父母已經去世,沒有看到兒子們日後在畫壇取得的巨大成功。

兄弟倆

陳逸飛逝世後,陳逸鳴把更多時間留在了上海,也經常和舊日的朋友相聚。

陳逸鳴,1951年生,畫家。畫家陳逸飛胞弟。

陳逸飛上學時,一度根據學校要求學習發報。學習班的地點就在北京東路江西中路轉角處的中國墾業銀行(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中國墾業銀行由俞佐廷、童今吾等人創辦,成立於1926年,總行設于天津,1929年3月實行改組,由上海金融界人士秦潤卿、王伯元、李馥蓀等人接辦。在這幢曾經經營商業銀行儲蓄、倉庫及發行業務的大樓裡,陳逸飛和同學們學習摩斯碼。而弟弟陳逸鳴趴在自家視窗,就能看見哥哥在那邊學習的身影。

這就像一個隱喻。在之後的人生中,陳逸鳴總是一直能看到哥哥的身影。

想到這些往事,就能想到許多埋在心底的兄弟情誼。有一年陳逸鳴生病需要住院,是哥哥陳逸飛推著自行車送他去醫院。在路上,經過一個食品店,哥哥從衣服口袋裡掏出僅有的一點錢,給陳逸鳴買了兩塊巧克力。第二天,哥哥到醫院看陳逸鳴時,還給陳逸鳴帶了一本自己裝訂的速寫本,叮囑弟弟在醫院期間一有空就畫畫素描。

曾傾注所有心力於視覺藝術的哥哥走了,但在見證過兄弟青春的城市裡,陳逸鳴回來了。他繼續繪畫。

題圖說明:左起陳逸鳴夫婦、陳逸飛、陳逸鳴姐夫、姐姐在北京東路159號前留影。

本文圖片: 由陳逸鳴 提供 圖片編輯:邵競

文/沈軼倫

因此裡面幾乎都住著他們的同學。大家串來串去,熟門熟路。對少年來說,五歲的年齡差距,如同一道天塹般的代溝。陳逸飛是他們從小仰望的大哥。陳燮君記得:“逸飛比我們大五六歲,他從小出色的繪畫才能和繪畫實踐對我們影響很大。”

居民們拖家帶口的遷入,和解放後一批新機構的入住,也改變了金融街原有的風貌,為這裡增添了一絲煙火氣。在黃浦區區志裡,北京東路最負盛名的,倒不是這些解放前留下的優秀歷史保護建築,而是它作為生產資料街的地位。

北京路自外灘至成都北路段全長2439米,是以經營生產資料為主的專業特色街。1993年後,北京路生產資料街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沿著支馬路向周邊延伸擴張。中外客商紛紛入駐北京路及周邊地區,形成以北京路為主,南到天津路、北到蘇州河“非”字塊狀結構的經營生產資料商圈,是上海市經營生產資料最集中、規模最大地區之一。1999年末,北京路共有商業網點289戶,營業面積7.15萬平方米,銷售額28.99億元。其中經營生產資料企業212戶,占73.4%。全區年銷售在億元以上經營生產資料企業31戶,其中北京路連周邊地區17戶,被市商委命名為上海市十大專業特色街之一。

少年們也用自己的眼睛,好奇地打量這個既屬於異質文化但又親切無比的街區。陳逸鳴記得,1965年的一天,自己曾經過中山東一路33號的原英國領事館,看到英國國旗下半旗,一問才知道,是英國前首相邱吉爾過世。這讓他感到訝異,並展開了對外國生活的想像——原來外灘就是一個視窗,將世界的資訊展現在居民眼前,也讓人憧憬:原來在眼下的環境之外,還有別樣的風景、文化和更遼闊的天地。

三年後的1968年,陳逸鳴到崇明東風農場務農,與北京東路第一次暫別。15年後的1980年,陳逸飛赴美留學,不久陳逸鳴也赴美,兄弟倆與北京東路第一次遠別。

只可惜,當時他們的父母已經去世,沒有看到兒子們日後在畫壇取得的巨大成功。

兄弟倆

陳逸飛逝世後,陳逸鳴把更多時間留在了上海,也經常和舊日的朋友相聚。

陳逸鳴,1951年生,畫家。畫家陳逸飛胞弟。

陳逸飛上學時,一度根據學校要求學習發報。學習班的地點就在北京東路江西中路轉角處的中國墾業銀行(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中國墾業銀行由俞佐廷、童今吾等人創辦,成立於1926年,總行設于天津,1929年3月實行改組,由上海金融界人士秦潤卿、王伯元、李馥蓀等人接辦。在這幢曾經經營商業銀行儲蓄、倉庫及發行業務的大樓裡,陳逸飛和同學們學習摩斯碼。而弟弟陳逸鳴趴在自家視窗,就能看見哥哥在那邊學習的身影。

這就像一個隱喻。在之後的人生中,陳逸鳴總是一直能看到哥哥的身影。

想到這些往事,就能想到許多埋在心底的兄弟情誼。有一年陳逸鳴生病需要住院,是哥哥陳逸飛推著自行車送他去醫院。在路上,經過一個食品店,哥哥從衣服口袋裡掏出僅有的一點錢,給陳逸鳴買了兩塊巧克力。第二天,哥哥到醫院看陳逸鳴時,還給陳逸鳴帶了一本自己裝訂的速寫本,叮囑弟弟在醫院期間一有空就畫畫素描。

曾傾注所有心力於視覺藝術的哥哥走了,但在見證過兄弟青春的城市裡,陳逸鳴回來了。他繼續繪畫。

題圖說明:左起陳逸鳴夫婦、陳逸飛、陳逸鳴姐夫、姐姐在北京東路159號前留影。

本文圖片: 由陳逸鳴 提供 圖片編輯:邵競

文/沈軼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