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壹哥說|磕頭拜師,妨礙了誰?

逢年過節、清明祭掃、寺廟燒香, 從城市到鄉村, 很多人、很多地方都有“跪拜”的習俗, 可是這些天, 咱常州有位小姑娘卻一跪成名, 成了備受爭議的“網紅”。

喏, 就是下面這位紅衣姑娘!

事件還原

小姑娘姓陳, 是名00後, 她跪拜的對象是一名培訓機構的李姓老師!而“跪拜”的一幕, 就發生在小陳的拜師儀式上。 對此, 當事人是這麼描述的:

我一直跟李老師學曲藝, 很喜歡這門課程, 西遊記裡的孫悟空拜師不也磕頭嗎?

小陳

跪拜者

跪和不跪是有區別的, 師父不僅有師的威嚴, 還有父親的慈愛。

陳先生

小陳的父親

磕頭是曲藝行當拜師儀式的必經環節, 師父收徒本身就是雙方自願的事。

李振

小陳的師父

原本你情我願的私事, 卻引來了無數人的關注。

爭議焦點

國內知名網站進行的小範圍調查

主要的爭論無非就兩種聲音:

支持者

磕頭拜師是對傳統禮儀文化的繼承、尊師重道的體現。 很多事情, 都需要有一定的儀式, 方能顯示出其嚴肅性和莊重感。

反對者

禮儀要適應時代的發展, 當今社會講究“人人平等”, 尊師不該與磕頭畫上等號。 磕頭拜師是傳統禮儀中的糟粕、是陋習, 應該被丟棄。

本來, 這樣見仁見智的各抒己見, 壹哥是不想參與的, 可好端端的討論, 怎麼論著論著就成了“討伐”叻?

不過一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得瑟什麼?

90後受跪?破人!有那能耐嗎?

90後上班族, 也敢打著“傳統”旗號, 讓人行跪拜之禮?不怕折壽啊?

各種“人身攻擊”充斥網上,當初郭德綱收徒也沒見這陣仗啊? 咋輪到咱常州的小鮮肉想體驗一下傳統拜師之禮,卻被網友們處處詬病了捏?壹哥想了想,原因就一個:

然而壹哥想說的是:

90後咋了?

00後咋了?

更何況,咱跟人家根本就不!熟!何必著急給人貼標籤呢?再說了,這個世上優秀、值得人尊敬的年輕人可不少,比如最近剛出爐的這位。

小夥用一條腿換老太一條命

徐前凱在接受治療

重慶小夥徐前凱,為救一名老人跳下火車,不幸被火車碾斷一條腿。

徐前凱右腿截肢

被救老人向徐前凱下跪表達謝意

被救的老人68歲,救人的小徐29歲,這一跪,誰敢說:“85後小徐配不上呢?”So,壹哥覺得,跪與被跪,講究的不是年齡,而是發自肺腑。

多知道點

在凳子和椅子這些傢俱還沒出來之前,人們在室內採取的是席地跪坐,這種姿勢跪拜起來非常方便,所以在古代,跪拜是很常見很方便的禮節,但後來,隨著有腿的傢俱產生,跪拜就顯得非常嚴肅,禮敬與尊重,甚至漸漸被賦予了居高臨下的等級色彩。

現在的人不輕易下跪,因為“男兒膝下有黃金”,可壹哥覺得,正因為“不輕易”,所以有些場合的“跪”才更顯得難能可貴,比如感恩、崇敬!

就事論事

壹哥說

作為社交禮儀,“磕頭下跪”已經被歷史所淘汰, 假如有人打著“跪拜是傳承文化”的招牌,命令學生非得下跪,索瑞,請先告訴我:下跪原(憑)動(什)力(麼)?

但如果作為個人,感覺內心的尊重和崇拜爆棚,尤其是在拜師學藝的時候想磕個頭跪一跪,壹哥覺得,沒啥毛病!既然當事人小陳姑娘都樂在其中,咱這些吃瓜群眾,還是散了吧!

各種“人身攻擊”充斥網上,當初郭德綱收徒也沒見這陣仗啊? 咋輪到咱常州的小鮮肉想體驗一下傳統拜師之禮,卻被網友們處處詬病了捏?壹哥想了想,原因就一個:

然而壹哥想說的是:

90後咋了?

00後咋了?

更何況,咱跟人家根本就不!熟!何必著急給人貼標籤呢?再說了,這個世上優秀、值得人尊敬的年輕人可不少,比如最近剛出爐的這位。

小夥用一條腿換老太一條命

徐前凱在接受治療

重慶小夥徐前凱,為救一名老人跳下火車,不幸被火車碾斷一條腿。

徐前凱右腿截肢

被救老人向徐前凱下跪表達謝意

被救的老人68歲,救人的小徐29歲,這一跪,誰敢說:“85後小徐配不上呢?”So,壹哥覺得,跪與被跪,講究的不是年齡,而是發自肺腑。

多知道點

在凳子和椅子這些傢俱還沒出來之前,人們在室內採取的是席地跪坐,這種姿勢跪拜起來非常方便,所以在古代,跪拜是很常見很方便的禮節,但後來,隨著有腿的傢俱產生,跪拜就顯得非常嚴肅,禮敬與尊重,甚至漸漸被賦予了居高臨下的等級色彩。

現在的人不輕易下跪,因為“男兒膝下有黃金”,可壹哥覺得,正因為“不輕易”,所以有些場合的“跪”才更顯得難能可貴,比如感恩、崇敬!

就事論事

壹哥說

作為社交禮儀,“磕頭下跪”已經被歷史所淘汰, 假如有人打著“跪拜是傳承文化”的招牌,命令學生非得下跪,索瑞,請先告訴我:下跪原(憑)動(什)力(麼)?

但如果作為個人,感覺內心的尊重和崇拜爆棚,尤其是在拜師學藝的時候想磕個頭跪一跪,壹哥覺得,沒啥毛病!既然當事人小陳姑娘都樂在其中,咱這些吃瓜群眾,還是散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