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官為你盤點 九大類詐騙案

安全之春季消費

冒充公檢法機關詐騙鉅款

2014年11月某日下午3時許, 鶴山市公安局接報一起案值達556萬元的電信詐騙案件。 當天中午12時左右, 事主黃某在家中座機上接到一個電話, 語音提示稱“中國電信提醒您, 您的固定電話已欠費3618元, 將在兩小時內中斷所有電話和網路, 請儘快繳費, 如需轉人工服務請撥1。 ”

黃某聽完後感到十分疑惑, 即按1轉至人工服務, 對方自稱是中國電信工作人員,

讓黃某將情況向公安反映。 然後, 黃某又接到自稱是北京市公安局某分局電話, 對方稱黃某帳號涉嫌販毒和洗黑錢, 並威脅黃某保密, 不能向任何人透露。 隨後, 黃某在兩名分別冒充公安和檢察官的犯罪分子恐嚇下, 說出所有金融帳戶資訊, 並將錢全部轉到一個新開帳戶上。

接著, 假冒檢察官讓黃某打開電腦並卸載殺毒軟體, 然後進入一個假冒最高檢網站, 黃某在上面看到自己被通緝的檔。 隨後, 假冒檢察官讓黃某登錄另一網站, 並輸入U盾密碼, 並以保密為由叫她關掉顯示器, 按U盾確認鍵將錢轉到檢察院的安全帳戶, 先後多次轉帳共556萬元。 直到犯罪分子讓其借錢, 黃某才發現被騙報警。

“公司老總”讓財務人員匯款

2015年7月1日9時許, 江門市某塗料公司財務李某見有一個叫廖某的人用Q Q添加其為好友。 李某看了頭像以為是自己老闆, 於是就加為好友。 10時45分, 騙子就叫李某查看可用資金, 說現在要支付86500元的款給客戶, 並把對方收款資訊發給李。 李按指示匯了86500元到指定帳號後, 發覺被騙立即報警。

“飛機故障”引乘客入局

2016年9月某日, 事主在網上訂了廣州飛昆明的機票。 之後其手機收到一條短信, 稱航班起落架系統出現故障, 不能正常起飛, 叫其致電4008605090聯繫改簽、退票, 每位旅客將補償300元的延誤費, 改簽需收取20元工本費。

事主立即致電欲改簽, 一男子自稱是東方航空客服, 讓事主到銀行匯40元工本費給他。 於是事主按對方提示匯了40元, 這時對方稱返還300元航班延誤費給事主,

要獲取網點驗證碼, 並讓事主轉大於銀行卡餘額的錢。 事主又按提示在櫃員機上操作, 結果顯示其轉了兩筆款項成功, 分別被騙25200元和1900元。

想領大獎需先付手續費

2016年1月某日, 事主手機收到一條資訊, 稱其Q Q被中國好聲音欄目選中, 中了二等獎, 可以獲得16萬元和一台蘋果電腦。 次日, 事主又接到一個“司法人員”電話, 稱其非法佔用中國好聲音的中獎名額, 要事主交5000元手續費, 才能把16萬元拿走。 隨後, 事主去荷塘鎮農業銀行轉了30 0 0元給對方。 5分鐘後, 事主打電話給對方核實是否收到錢, 對方說還需要4500元手續費, 事主當即又轉給了對方。 最後, 事主陸陸續續轉了17397元給對方。

網上辦銀行卡資訊被截走

2015年12月某日, 事主黃某在網上填寫申請了一張某銀行信用卡, 次日, 犯罪分子與事主聯繫並自稱是銀行客服。 犯罪分子要以百分之二(300元人民幣)來收取手續費, 辦完卡後會按照事主填寫資料的位址寄給事主。

2016年1月2日, 事主收到一個快件, 並按犯罪分子要求用手機掃描快件內的二維碼付款。 收到匯款後, 犯罪分子又以啟動帳號為由, 讓事主多次匯款, 最終事主被詐騙了22350元。

花錢買“信譽度”才能貸款

2016年2月某日, 事主用手機上網搜索貸款後彈出“上海松江龍欣小額貸款網址”, 點擊進去自動轉到某Q Q上去, 對方客服就主動聯繫事主, 叫其填寫一些個人資料。 到了2月29日, 對方在Q Q上聯繫事主, 叫其轉4000元驗證金和1000元啟動金到指定帳號。 之後,事主就到農業銀行轉了4000元。半小時後,對方又稱事主信譽度低,騙其轉了6500元過去,並承諾次日會一次性返還給事主。到了3月1日,事主見貸款金還未到賬,便打對方合同上的電話,發現已關機,這才知道上當受騙了。

事主蒙查查上了釣魚網站

2016年4月某日,事主手機收到一條資訊,稱其銀聯帳戶積分可以兌換315.8元現金。事主就按照對方要求,點擊進入對方提供的一個網站。之後,事主手機又收到一條資訊,要求必須輸入驗證碼。事主輸入六位數驗證碼後,又收到一條資訊,稱事主的銀行卡被他人轉走5000元,事主這才意識到被騙了。

代人刷單刷走自己近3萬

2016年1月某日晚,事主伍某上網在“媽媽群”看到招聘資訊後,便加了某Q Q。2016年1月某日,伍某手機Q Q收到對方發來的連結,顯示崗位是代刷單工作,要求伍某墊付本金買物品後會返還一定的傭金。後伍某先後三次刷單付款360 .57元、1441.6元、6003.13元。對方稱刷單超時,要求伍某再重複刷單三次,伍某又刷單付款9720元、5625元。1小時後,伍某發現對方將其Q Q號拉進黑名單,這才發現被騙,共損失27234.18元。

嚇唬事主身份資訊被盜用

2016年4月某日,事主陳某在公司上班時,接到自稱快遞公司的電話。對方稱事主有一個包裹被澳門海關查扣,內有8張銀行卡、一張事主本人的偽造身份證,問是否屬於事主的,事主否認後,對方要求事主報案並將電話轉到肇興市公安局。電話接通後,一名自稱是梁某的“警官”說,事主的身份資訊被人在全國各地冒用並有販毒記錄,以“幫收集證據以證明事主沒有犯罪”、“通過國家金融中心比對資金條碼”為由,讓事主先後轉帳三次,共119900元。

之後,事主就到農業銀行轉了4000元。半小時後,對方又稱事主信譽度低,騙其轉了6500元過去,並承諾次日會一次性返還給事主。到了3月1日,事主見貸款金還未到賬,便打對方合同上的電話,發現已關機,這才知道上當受騙了。

事主蒙查查上了釣魚網站

2016年4月某日,事主手機收到一條資訊,稱其銀聯帳戶積分可以兌換315.8元現金。事主就按照對方要求,點擊進入對方提供的一個網站。之後,事主手機又收到一條資訊,要求必須輸入驗證碼。事主輸入六位數驗證碼後,又收到一條資訊,稱事主的銀行卡被他人轉走5000元,事主這才意識到被騙了。

代人刷單刷走自己近3萬

2016年1月某日晚,事主伍某上網在“媽媽群”看到招聘資訊後,便加了某Q Q。2016年1月某日,伍某手機Q Q收到對方發來的連結,顯示崗位是代刷單工作,要求伍某墊付本金買物品後會返還一定的傭金。後伍某先後三次刷單付款360 .57元、1441.6元、6003.13元。對方稱刷單超時,要求伍某再重複刷單三次,伍某又刷單付款9720元、5625元。1小時後,伍某發現對方將其Q Q號拉進黑名單,這才發現被騙,共損失27234.18元。

嚇唬事主身份資訊被盜用

2016年4月某日,事主陳某在公司上班時,接到自稱快遞公司的電話。對方稱事主有一個包裹被澳門海關查扣,內有8張銀行卡、一張事主本人的偽造身份證,問是否屬於事主的,事主否認後,對方要求事主報案並將電話轉到肇興市公安局。電話接通後,一名自稱是梁某的“警官”說,事主的身份資訊被人在全國各地冒用並有販毒記錄,以“幫收集證據以證明事主沒有犯罪”、“通過國家金融中心比對資金條碼”為由,讓事主先後轉帳三次,共119900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