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吃點“寒食”,讓清明節過得有滋有味

饊子。

薩其馬

艾葉糍粑。

民以食為天, 美食在中國人的節日裡, 是極重要的一環。 城市生活的燈紅酒綠, 卻讓我們擔心:傳統節日與傳統美食會變得越來越寡淡嗎?但在目前, 這個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借助休閒旅遊的發展, 這些傳統節日日漸煥發出新的生機。

清明節與寒食節相距不過一兩日, 兩者在歷史的演變中亦慢慢合而為一了。 在清明時節祭祀先人、嘗嘗寒食節的美食, 成了許多出門在外的遊子歸家的頭等大事。 如今, 遊子依舊在此時歸來, 身後卻招徠了不少外地的遊客。 他們來到村莊, 愛上了鄉村質樸的山水風光,

為代代沿襲的清明習俗而驚喜, 更希望能深入到農家小院裡, 嘗嘗當地獨有的寒食節美食, 讓傳統節日延續了往日的聲色滋味。

北京

“寒食十三絕”冠壓群雄

清明前後, 各地都有不少特色的寒食習俗。 只有老北京的美食一出場, 就隱約有種冠壓群雄的感覺, 甚至從名字上, 就要來個先聲奪人。 “寒食十三絕”相傳是在清代之後才開始流傳的命名, 分別是驢打滾、艾窩窩、糖耳朵、糖火燒、薑絲排叉、焦圈、饊子麻花、豌豆黃、螺絲轉兒、奶油炸糕、硬面餑餑、芝麻醬燒餅和薩其馬, 其中如艾窩窩的飲食歷史甚至可以追溯至明朝萬曆年間。

至於為什麼要湊齊這十三樣美食, 根據不少老北京人的說法, “十三”指的是十全十美,

再加上“福”、“祿”、“壽”三者, 取的是吉祥圓滿的意思。 在這十三絕之中, “薩其馬”或許會是老廣們最感興趣的美食。 薩其馬是清代關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 放在今天亦可以看作地道的清明節美食。 滿清入關後, 薩其馬開始在北京流行。 《燕京歲時記》中就曾寫道:“薩其馬乃滿洲餑餑, 以冰糖、奶油和白麵為之, 形狀如糯米, 用不灰木烘爐烤熟, 遂成方塊, 甜膩可食。 ”時至今日, 薩其馬的做法一直在不停改良, 更是從北京一路傳遍了大江南北。 在廣東地區, 人們常常吃的“馬仔”, 正是由薩其馬這道美食演變而來的。

西北地方

寒具“饊子”芳香醇厚

寒食節, 不少地區都有吃冷食的習慣, 甚至延伸出了專有的詞彙———“寒具”。 相傳為了寒食禁煙時有乾糧食用, 聰明的勞動人民早早就用麥、稻、黍等原料和麵扭成環,入油烹炸後酥脆香甜,可貯存幾個月至寒食期間食用,所以名叫寒具,也就是現下人們喜愛的油炸美食“饊子”。

詩有曰:“纖手搓來玉數尋,碧油輕蘸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說的正是寒具“饊子”。在西北地方,無論是漢族還是回族、東鄉族,人們每逢節日常以“饊子”祭祖並互相饋贈;其中寧夏的饊子可謂尤為出名。

寧夏回民們做的饊子股細條勾,焦酥香脆,做工頗講究,還要加入紅糖、蜂蜜、花椒、蔥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再加進雞蛋等和麵,炸好後芳香醇厚,深受各地遊客的喜愛。在今天,饊子早已不單單是寒食節的專享美食,而是成為了回族人民的禮儀性食品。在設席宴客時,回族人民總要端上饊子和蓋碗茶招待。

廣西

艾葉糍粑美味更養生

每年的清明時節前後,是艾草生長最好的季節,這個時候的艾草嫩綠,最適合摘回來製作艾葉糍粑。加之清明前後陰雨濕冷,寒溫交替,食用艾葉糍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醒脾理氣、驅寒祛濕、升陽溫通的作用。因此,雖然艾葉糍粑與傳統的祭祀風俗關聯不大,但也成為了南方地區清明時節的傳統食品。

在糧食緊缺的年代,艾葉糍粑大多是用來充饑的。但在今天,吃慣了大魚大肉的人們反而懷念起了這道山野的純粹美食。如今在廣西,幾乎家家戶戶在春日期間,都要準備些艾葉糍粑供大人小孩們食用。艾葉糍粑的做法也比較講究,要將艾葉的嫩芽摘下,用開水燙煮後剁細,加入糯米粉搗成泥,用力揉搓至均勻,再加入事先舂碎的花生仁和黑芝麻做餡料,上籠屜蒸好才可食用。當蒸籠打開的那一刻,冒著熱氣、翠綠的艾葉糍粑散發出的淡淡清香,混合著艾葉特有的青草香味,著實令人著迷。廣西的艾葉糍粑柔軟爽滑,不僅有艾葉獨特的植物香氣,還帶有糯米的清甜口感。這道獨特的山野美味如今已經成為了許多廣西人難以忘懷的清香記憶,更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專程來廣西一嘗美味。

潮汕地區

春食薄餅、蒸制樸枳粿

對比起其他地區的寒食節美食,潮汕地區的樸籽粿、糖蔥薄餅的名氣較小,大多只在當地流行,其他地方的人們對這兩樣美食可以說是知之甚少。但其實,潮汕人在清明食薄餅、蒸制樸枳粿的歷史由來已久。

潮汕的粿品美食文化盛行已久,幾乎每個傳統節日都少不了粿品的身影。樸枳粿,便是潮汕人清明掃墓普遍要蒸制的粿品。食用樸枳粿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時期,相傳昔元兵于清明前入侵潮汕地區,當地百姓被迫逃入山林,採摘朴枳葉、果子充饑,後人為永記此事故此後潮汕地區就流傳了“清明食葉”的民諺。每年清明前後,樸枳樹開始抽枝發芽。而清明節也正是潮汕人趕制各式粿品祭拜先人的時候,潮汕民眾便採摘朴枳葉和果實加工蒸制“樸枳粿”,因而在清明節食用樸枳粿的習俗亦流傳了下來。與江南一帶的青團相比,樸枳粿甘甜不膩,更加清淡一些。

清明食薄餅,則是由古代的寒食節習俗演變而來的,食薄餅在澄海和潮安最為時興。潮汕薄餅分餅皮、餡料兩部分,食時用餅皮將餡料卷成圓筒狀就食。餅皮是用麵粉拌水烙成圓形熟面皮,其薄如紙,故稱之“薄餅”。製作餅皮是一道極考究的技術活,餅皮並不是由麵團擀制而成,而是手持麵團在熱鍋面上輕輕一抹,趁面皮熟而不焦時就快速掀起。手法熟練的人,反復地一抹一收;一張過了又一張,十分快捷。餡料則分鹹、甜兩種。鹹餡是用豆芽、韭菜,配蛋絲、肉絲、香菇絲混合成餡;甜餡是用白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而成的“糖蔥”為餡。在潮汕地區,甜餡的糖蔥薄餅似乎更受歡迎。雪白鬆脆的糖蔥入口即散,別有風味。在明代郭子章撰寫的《潮中雜記》中已有記載,“潮之蔥糖,極白極松,絕無渣滓”。

延伸閱讀

寒食節的歷史淵源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農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兩日。相傳春秋時期的晉國(今山西一帶),晉文公曾在危難時受到忠僕介子推的援助,因此感念在心。在功成名就後親自前往綿山想封賞隱居的介子推,介子推拒不出山。晉文公即下令燒山,本想逼介子推出山,哪知大火焚燒了三日竟把介子推燒死了。晉文公為了悼念介子推,下令禁止在介子推焚死的這一天用火煮燒一切東西,當然也包括吃食。

在《周禮·司恒氏》一書中,亦提到了“仲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周王朝規定每年仲春(清明前後)要舉行一次全國性的消防宣傳,並要求大家食一天的冷食。此後,到了這一天人們便吃冷食,相沿成俗,成為“寒食節”。因時間上和清明節接近,並受其影響,因此寒食節亦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等風俗。

采寫:南都記者曾思燕

聰明的勞動人民早早就用麥、稻、黍等原料和麵扭成環,入油烹炸後酥脆香甜,可貯存幾個月至寒食期間食用,所以名叫寒具,也就是現下人們喜愛的油炸美食“饊子”。

詩有曰:“纖手搓來玉數尋,碧油輕蘸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說的正是寒具“饊子”。在西北地方,無論是漢族還是回族、東鄉族,人們每逢節日常以“饊子”祭祖並互相饋贈;其中寧夏的饊子可謂尤為出名。

寧夏回民們做的饊子股細條勾,焦酥香脆,做工頗講究,還要加入紅糖、蜂蜜、花椒、蔥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再加進雞蛋等和麵,炸好後芳香醇厚,深受各地遊客的喜愛。在今天,饊子早已不單單是寒食節的專享美食,而是成為了回族人民的禮儀性食品。在設席宴客時,回族人民總要端上饊子和蓋碗茶招待。

廣西

艾葉糍粑美味更養生

每年的清明時節前後,是艾草生長最好的季節,這個時候的艾草嫩綠,最適合摘回來製作艾葉糍粑。加之清明前後陰雨濕冷,寒溫交替,食用艾葉糍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醒脾理氣、驅寒祛濕、升陽溫通的作用。因此,雖然艾葉糍粑與傳統的祭祀風俗關聯不大,但也成為了南方地區清明時節的傳統食品。

在糧食緊缺的年代,艾葉糍粑大多是用來充饑的。但在今天,吃慣了大魚大肉的人們反而懷念起了這道山野的純粹美食。如今在廣西,幾乎家家戶戶在春日期間,都要準備些艾葉糍粑供大人小孩們食用。艾葉糍粑的做法也比較講究,要將艾葉的嫩芽摘下,用開水燙煮後剁細,加入糯米粉搗成泥,用力揉搓至均勻,再加入事先舂碎的花生仁和黑芝麻做餡料,上籠屜蒸好才可食用。當蒸籠打開的那一刻,冒著熱氣、翠綠的艾葉糍粑散發出的淡淡清香,混合著艾葉特有的青草香味,著實令人著迷。廣西的艾葉糍粑柔軟爽滑,不僅有艾葉獨特的植物香氣,還帶有糯米的清甜口感。這道獨特的山野美味如今已經成為了許多廣西人難以忘懷的清香記憶,更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專程來廣西一嘗美味。

潮汕地區

春食薄餅、蒸制樸枳粿

對比起其他地區的寒食節美食,潮汕地區的樸籽粿、糖蔥薄餅的名氣較小,大多只在當地流行,其他地方的人們對這兩樣美食可以說是知之甚少。但其實,潮汕人在清明食薄餅、蒸制樸枳粿的歷史由來已久。

潮汕的粿品美食文化盛行已久,幾乎每個傳統節日都少不了粿品的身影。樸枳粿,便是潮汕人清明掃墓普遍要蒸制的粿品。食用樸枳粿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時期,相傳昔元兵于清明前入侵潮汕地區,當地百姓被迫逃入山林,採摘朴枳葉、果子充饑,後人為永記此事故此後潮汕地區就流傳了“清明食葉”的民諺。每年清明前後,樸枳樹開始抽枝發芽。而清明節也正是潮汕人趕制各式粿品祭拜先人的時候,潮汕民眾便採摘朴枳葉和果實加工蒸制“樸枳粿”,因而在清明節食用樸枳粿的習俗亦流傳了下來。與江南一帶的青團相比,樸枳粿甘甜不膩,更加清淡一些。

清明食薄餅,則是由古代的寒食節習俗演變而來的,食薄餅在澄海和潮安最為時興。潮汕薄餅分餅皮、餡料兩部分,食時用餅皮將餡料卷成圓筒狀就食。餅皮是用麵粉拌水烙成圓形熟面皮,其薄如紙,故稱之“薄餅”。製作餅皮是一道極考究的技術活,餅皮並不是由麵團擀制而成,而是手持麵團在熱鍋面上輕輕一抹,趁面皮熟而不焦時就快速掀起。手法熟練的人,反復地一抹一收;一張過了又一張,十分快捷。餡料則分鹹、甜兩種。鹹餡是用豆芽、韭菜,配蛋絲、肉絲、香菇絲混合成餡;甜餡是用白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而成的“糖蔥”為餡。在潮汕地區,甜餡的糖蔥薄餅似乎更受歡迎。雪白鬆脆的糖蔥入口即散,別有風味。在明代郭子章撰寫的《潮中雜記》中已有記載,“潮之蔥糖,極白極松,絕無渣滓”。

延伸閱讀

寒食節的歷史淵源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農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兩日。相傳春秋時期的晉國(今山西一帶),晉文公曾在危難時受到忠僕介子推的援助,因此感念在心。在功成名就後親自前往綿山想封賞隱居的介子推,介子推拒不出山。晉文公即下令燒山,本想逼介子推出山,哪知大火焚燒了三日竟把介子推燒死了。晉文公為了悼念介子推,下令禁止在介子推焚死的這一天用火煮燒一切東西,當然也包括吃食。

在《周禮·司恒氏》一書中,亦提到了“仲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周王朝規定每年仲春(清明前後)要舉行一次全國性的消防宣傳,並要求大家食一天的冷食。此後,到了這一天人們便吃冷食,相沿成俗,成為“寒食節”。因時間上和清明節接近,並受其影響,因此寒食節亦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等風俗。

采寫:南都記者曾思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