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融入灣區經濟 擁抱軌道時代

3月22日, 顧耀輝(中)當選南海區人民政府區長後, 舉行了媒體見面會, 對粵港澳大灣區、廣佛同城、軌道交通、降稅降費等媒體關注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
 鄭仲 攝

“我們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全球化的進程, 打響城市品牌, 優化‘雙創’生態, 強化交流合作, 提升人文魅力, 全力推動南海成為全球創新資源對接珠三角製造業的中樞。 ”昨日上午, 南海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順利閉幕, 經會議投票選舉, 南海區委副書記顧耀輝當選為南海區人民政府區長, 在隨後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 他闡述了南海在新一輪發展中的“小目標”。

3月21日, 顧耀輝代表南海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回顧了2016年南海在社會、經濟、城市建設、民生等方面的工作, 同時明確2017年南海將圍繞“傳承品質, 成就品牌”工作主線, 爭取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 .5%左右,

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增長9 .5%, 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 未來將繼續堅定地振興實體經濟, 面向全球大力招商引資, 並重點推動軌道交通的建設, 力爭五年內軌道交通開工項目鎮街全覆蓋, 並確保佛山西站今年如期通車。

“成績雖斐然, 前方路還遠。 ”顧耀輝表示, 在當前宏觀經濟複雜多變, 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形勢下, 南海如何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 突圍而出, 贏得先機, 這些都需要新一屆政府直面問題、科學研判和精准預測。

三大專案

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全球化的進程

“當前南海正處在一個產業結構調整、新舊動能加快轉移變革的關鍵時期, 我們必須尋找新的發展動力和空間, 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

打造全方位的開放發展的新格局。 ”在顧耀輝看來,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 為南海帶來了巨大發展機遇。

今年的全國“兩會”, “粵港澳大灣區”正式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中, 意味著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門的一體化發展被提到了更高的高度, 目標直指擴大對外開放, 提升國際競爭力。

而事實上, 南海在新經濟形態下的探索, 已經邁開了堅實的步子。 去年8月, 南海提出建設全球創客新都市、全國機器人集成創新中心和全球產品跨界創新中心, 以此集聚珠三角、港澳地區, 乃至全國、全球的人才、資本、技術、項目等資源。 隨著三大項目的陸續“上馬”, 效果初顯。

全國機器人集成創新中心, 至今已經集聚了110家企業, 華中數控等龍頭企業陸續進駐,

下一步將落實相關的扶持辦法, 開展專項招商, 努力建成國產機器人最大的自主創新研發中心、金融創新產業中心和應用創新示範中心;全球產品跨界創新中心將在核心建設、平臺搭建、金融支援等方面發力;全球創客新都市啟動儀式上推出的5萬畝“三舊”改造用地, 反響非常熱烈。 “我們的目標是努力把南海打造成為全球創新資源與珠三角製造業全方位合作的對接站, 打造成為新經濟示範區”, 顧耀輝表示, 這些項目都將助力南海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全球化的進程。

“下一步我們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全球化的進程, 從打響城市品牌, 優化‘雙創’生態, 強化交流合作和提升人文魅力,

即通常所說的‘城、產、人、文’四融合, 全力推動南海能夠成為全球創新資源對接珠三角製造業的中樞, 推動城產人全方面的迭變。 ”顧耀輝表示。

廣佛超級城市

打造全方位開放發展的新格局

在今年南海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 南海要搶抓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的重大機遇, 把南海的區位優勢轉化為區位責任, 積極推進滘口———五眼橋、三山———東沙兩個合作片區建設, 加快番海大橋、碧江大橋、廣佛出口放射線二期等重大交通專案動工, 為打造廣佛超級城市核心區奠定堅實基礎。

“廣佛超級城市, 未來也是整個粵港澳灣區建設非常重要的一翼”, 顧耀輝說, 去年廣州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廣佛共建超級城市, 與此回應的是, 佛山市政府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廣佛同心參與國際競爭,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地帶的廣佛兩城已經形成了共同發展的共識。

在顧耀輝看來,南海地處廣佛都市圈核心區,肩負著繁重的任務,要從空間、交通、產業、環境和民生等方面,推動廣佛同城發展。首先在城市空間方面,要借鑒世界先進都市區發展的經驗,圍繞超級城市來謀劃城市的功能定位,優化功能佈局和生產佈局,規劃上注重與廣州整個的空間銜接。

在交通方面,以軌道交通為骨幹,進一步調整線網結構,使每個鎮街都有與廣州軌道相連,同時充分利用廣佛之間已經規劃或者正在規劃的區域性樞紐,如白雲機場、廣州南站、佛山西站、廣州火車站、南沙港等,進一步融入灣區經濟。

還要利用廣州在金融、商務、會展、資訊、高端零售等方面的發展優勢,依託南海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充分利用佛高區、金融高新區以及三山粵港澳高端服務示範區這三個平臺,主動接受廣州的產業輻射,形成聯繫緊密、相互配套、帶動力強的產業集聚區。此外,在環境建設方面,加大跨界河湧的整治力度,積極利用高速公路、軌道交通的線下或路側空間建設一體化的綠化或者慢行系統網路,促進廣佛之間的融合。在民生方面,推動兩城之間公共服務的互惠互通。

除了比鄰的廣州,南海一直秉承開放發展的理念,積極推動區域合作,粵桂黔高鐵經濟、粵港澳高端服務示範區,都已經初步搭建了改革開放的格局。今年,南海將加快推進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實驗區(廣東園)建設,積極聯姻廣西園、貴州園形成“一區三園”格局,圍繞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戰略,積極推動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建設。

軌道交通

制定軌道交通中長期建設方案

軌道交通已經成為了拉動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佛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軌道交通“四網合一(國家鐵路、城際軌道、城市地鐵、有軌電車)”,並將軌道交通建設列入佛山補齊軟硬基礎設施短板14項重點工程之一。佛山迎來軌道交通發展的黃金時期。

2010年11月,廣佛地鐵首期開通試運營,南海首嘗軌道交通“頭啖湯”。“實現各鎮街與廣州、佛山中心城區通軌道的目標,力爭五年內軌道交通開工項目鎮街全覆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表達了南海“積極擁抱軌道交通時代”的決心。

對於南海的軌道交通建設,顧耀輝透露了三大目標:首先,抓緊開展地鐵5、6號線一期工程的前期工作,爭取明年上半年能夠開工建設,以此解決瀝桂中心城區內部和瀝桂城區與廣州之間的銜接問題;其次,力爭用5年的時間實現軌道交通開工項目覆蓋全鎮街,特別要輻射到西部鎮街,促進區域的平衡發展;第三是要通過跟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尤其是與廣州的溝通、協調,進一步優化南海區域內的整個軌道交通線網的佈局,搭建每個鎮街跟廣州中心城區、佛山禪桂中心城區之間的便捷通道。

“我們要儘快制定南海區軌道交通建設中長期建設方案,使我們整個軌道交通的建設能夠保持一定的延續性”,顧耀輝表示,接下來,南海將加快協調包括2號、3號線在內的已開工項目在南海境內的軌道交通項目的建設;積極配合抓緊開展2號線二期、4號、11號、5號、6號一期的前期工作,確保2號線一期、4號線年內建設,5號、6號線明年上半年爭取開工建設。

佛山西站

將成為粵港澳與大西南合作的基點

“全力推進新交通以及佛山西站的建設,要確保佛山西站在今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在談到近期交通規劃方面的問題時,顧耀輝明確了作為高鐵網路重要節點的佛山西站的近期目標。

事實上,珠三角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中國高鐵網路的黃金樞紐,南海正位於這個黃金樞紐的重要節點。根據規劃,佛山西站未來將有4條城軌地鐵和3條高鐵,一方面串聯起白雲機場、廣州南站等重要交通樞紐,將來有可能成為粵港澳與大西南開放合作的一個重要基點。“南海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顯,成為大西南東向進軍珠三角的橋頭堡和珠三角西向輻射大西南的前沿陣地,”南海區委副書記、佛山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劉濤根表示,南海將迎來高鐵經濟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時代的到來。未來,南海將進一步加強與高鐵沿線城市的產業合作,並以佛山西站為樞紐,以佛山國家高新區為載體,聚集起珠三角大灣區和桂黔兩地的高端裝備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研發基地等高端資源。

文/關婉靈 何國勁

佛山市政府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廣佛同心參與國際競爭,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地帶的廣佛兩城已經形成了共同發展的共識。

在顧耀輝看來,南海地處廣佛都市圈核心區,肩負著繁重的任務,要從空間、交通、產業、環境和民生等方面,推動廣佛同城發展。首先在城市空間方面,要借鑒世界先進都市區發展的經驗,圍繞超級城市來謀劃城市的功能定位,優化功能佈局和生產佈局,規劃上注重與廣州整個的空間銜接。

在交通方面,以軌道交通為骨幹,進一步調整線網結構,使每個鎮街都有與廣州軌道相連,同時充分利用廣佛之間已經規劃或者正在規劃的區域性樞紐,如白雲機場、廣州南站、佛山西站、廣州火車站、南沙港等,進一步融入灣區經濟。

還要利用廣州在金融、商務、會展、資訊、高端零售等方面的發展優勢,依託南海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充分利用佛高區、金融高新區以及三山粵港澳高端服務示範區這三個平臺,主動接受廣州的產業輻射,形成聯繫緊密、相互配套、帶動力強的產業集聚區。此外,在環境建設方面,加大跨界河湧的整治力度,積極利用高速公路、軌道交通的線下或路側空間建設一體化的綠化或者慢行系統網路,促進廣佛之間的融合。在民生方面,推動兩城之間公共服務的互惠互通。

除了比鄰的廣州,南海一直秉承開放發展的理念,積極推動區域合作,粵桂黔高鐵經濟、粵港澳高端服務示範區,都已經初步搭建了改革開放的格局。今年,南海將加快推進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實驗區(廣東園)建設,積極聯姻廣西園、貴州園形成“一區三園”格局,圍繞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戰略,積極推動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建設。

軌道交通

制定軌道交通中長期建設方案

軌道交通已經成為了拉動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佛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軌道交通“四網合一(國家鐵路、城際軌道、城市地鐵、有軌電車)”,並將軌道交通建設列入佛山補齊軟硬基礎設施短板14項重點工程之一。佛山迎來軌道交通發展的黃金時期。

2010年11月,廣佛地鐵首期開通試運營,南海首嘗軌道交通“頭啖湯”。“實現各鎮街與廣州、佛山中心城區通軌道的目標,力爭五年內軌道交通開工項目鎮街全覆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表達了南海“積極擁抱軌道交通時代”的決心。

對於南海的軌道交通建設,顧耀輝透露了三大目標:首先,抓緊開展地鐵5、6號線一期工程的前期工作,爭取明年上半年能夠開工建設,以此解決瀝桂中心城區內部和瀝桂城區與廣州之間的銜接問題;其次,力爭用5年的時間實現軌道交通開工項目覆蓋全鎮街,特別要輻射到西部鎮街,促進區域的平衡發展;第三是要通過跟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尤其是與廣州的溝通、協調,進一步優化南海區域內的整個軌道交通線網的佈局,搭建每個鎮街跟廣州中心城區、佛山禪桂中心城區之間的便捷通道。

“我們要儘快制定南海區軌道交通建設中長期建設方案,使我們整個軌道交通的建設能夠保持一定的延續性”,顧耀輝表示,接下來,南海將加快協調包括2號、3號線在內的已開工項目在南海境內的軌道交通項目的建設;積極配合抓緊開展2號線二期、4號、11號、5號、6號一期的前期工作,確保2號線一期、4號線年內建設,5號、6號線明年上半年爭取開工建設。

佛山西站

將成為粵港澳與大西南合作的基點

“全力推進新交通以及佛山西站的建設,要確保佛山西站在今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在談到近期交通規劃方面的問題時,顧耀輝明確了作為高鐵網路重要節點的佛山西站的近期目標。

事實上,珠三角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中國高鐵網路的黃金樞紐,南海正位於這個黃金樞紐的重要節點。根據規劃,佛山西站未來將有4條城軌地鐵和3條高鐵,一方面串聯起白雲機場、廣州南站等重要交通樞紐,將來有可能成為粵港澳與大西南開放合作的一個重要基點。“南海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顯,成為大西南東向進軍珠三角的橋頭堡和珠三角西向輻射大西南的前沿陣地,”南海區委副書記、佛山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劉濤根表示,南海將迎來高鐵經濟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時代的到來。未來,南海將進一步加強與高鐵沿線城市的產業合作,並以佛山西站為樞紐,以佛山國家高新區為載體,聚集起珠三角大灣區和桂黔兩地的高端裝備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研發基地等高端資源。

文/關婉靈 何國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