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皮糙肉厚的“疣豬”戰機:被打成蜂窩狀依然安全返航

如今, 人們在討論現代先進戰機應該具備的幾大特點時, 高機動性能、強大的航電系統、隱身性和精確打擊能力無疑都是必備的。 但A10攻擊機恰恰並不具備這些特點, 它速度慢、完全不具備隱身性能。 不過這並不能說明A10一無是處, 有一項本領與其它戰機相比確實是能引以為傲的。

在執行對地支援任務時A10攻擊機需要飛得既低又慢, 有時飛行高度只有區區幾十米, 經常受到地面防空武器的襲擊, 然而這時如何保護好金貴的飛行員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就像其綽號“疣豬”一樣, A10既有鋒利的牙齒又有厚實的外皮,

全機裝甲總重2630斤, 可抵擋23毫米穿甲彈的打擊。 其機身大樑、主結構框都是雙套的。 美軍曾以23毫米機炮及7.62毫米機槍進行射擊試驗, 得出的結論是A10的致命區域僅為一般戰機的1/10。

2003年4月7日, 美軍女飛行員凱希上尉奉命駕駛A10赴巴格達執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務。 在完成攻擊任務後將飛機拉高準備離開巴格達時, 突然她感到面前火光一閃, 飛機同時劇烈地顛簸起來。 凱希立即意識到她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 她的A10飛機已經被伊拉克的地面防空炮火擊中了, 自動操縱系統也隨即失靈。 飛機向左翻滾並墜向地面, 凱希嘗試了若干既定應急措施均未奏效, 最後她啟動手動控制模式重新獲得了操縱能力。

一直到飛機安全降落以後凱希才有機會仔細查看自己受傷的A10攻擊機,

飛機的後部很大一部分已經凹陷進去, 機翼被伊拉克的防空炮火打穿了一個洞, 右水準穩定面被打爛成一片蜂窩狀, 尾翼操縱面幾乎失去工作能力, 液壓系統和一台發動機完全損壞。 不過就是在這種狀況下, A10依然順利降落, 充分展示了超強的操作性和安全性能。

與一些看似先進的作戰飛機不同, A10已經在實戰中證明了自身的價值。 在“攻擊機已經走入窮途末路”的輿論聲中A10堅強地走了過來, 它既不能快速飛行也不算先進, 卻在多用途戰鬥機大行其道的時候反倒越來越優秀, 從而書寫了一段屬於自己的戰場傳奇。

來源: 央視軍事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

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