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百度VIP倒閉,屢戰屢敗的百度該接受玩不轉電商的現實

作者:龔進輝

在公眾印象中, 百度似乎除了在搜索、視頻等為數不多的市場表現給力, 其他領域幹啥啥不行, 今年5月關停的百度VIP成為最新注解。

或許不少人對百度VIP感到陌生, 是的, 我也是看到有關其倒閉新聞才知道它的存在。 從2015年6月上線到2017年5月關閉, 2年間百度VIP一直非常低調, 鮮少有媒體報導。

百度VIP定位於返現購物平臺, 用戶可以使用百度帳號直接登錄, 通過百度VIP到各大購物網站購物並支付成功後, 根據商家傭金比例, 用戶能獲得購物返現, 現金可提取到百度錢包或個人銀行卡。

據悉, 百度VIP合作夥伴涵蓋團購、O2O、保險、教育等領域, 包括京東、1號店、蘇甯、國美、糯米、易到用車、太平洋保險、中意人壽、中公網校、中大網校等500余家合作夥伴。

在我看來, 百度VIP倒閉的根本原因是難以盈利。 返利網站本質與電商網站CPS模式相似, 即説明商家銷售產品, 賺取一定的傭金,

其盈利模式主要分為三種:一是從CPS中扣點, 一般是一個點;二是獲得網盟(網站的廣告聯盟)的扣點, 每月做到一定的量, 網盟會給返利網站一點甜頭;三是頁面廣告收益。

不難看出, 三種盈利模式的正常運轉, 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使用者基數和訂單量的基礎上。 換言之, 某種程度來看, 返利網站只有成為用戶網購的入口才有存活的可能。 這顯然不切實際, 百度VIP基本無做大可能, 並非其宣傳不力, 而是其模式在移動時代行不通, 盈利更是難上加難, 走到末路並不出人意料。

一方面, 電商平臺不希望被別人扼住流量咽喉, 淘寶遮罩百度蜘蛛抓取、美麗說被淘寶封殺仍歷歷在目;二是PC時代返利網站尚未成為主流, 移動時代更無可能,

因為每個獨立App成為一座座資訊孤島, 而且京東、天貓已足夠強大, 返利網站地位變得可有可無, 同時低價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已有所下降。

事實上, 百度VIP是百度電商之心不死但以失敗收場的縮影。 早在2007年, 百度就成立電商事業部, 將其定義為“擔負著為百度開拓新的業務核心增長點, 奠定百度下一個十年的輝煌的重要責任”, 可見百度對拓展電商市場充滿期待, 大有叫板彼時擊敗eBay不久的淘寶的意味。

不過事與願違, 百度探索電商之路並不順利, 百度有啊、樂酷天、愛樂活、百度未來商店等相繼倒閉, 2015年高調上線的百度Mall至今半死不活。 如今, 承載百度從消費返利角度切下一塊電商蛋糕的百度VIP黯然倒閉, 使百度電商理想再度受挫,

對其自信心無疑是個巨大打擊。

未來,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百度是否會徹底退出電商市場, 還是會轉變思路捲土重來, 現在仍是未知數。 不過, 可以確定的是, 儘管流量之于電商格外重要, 但電商從來不是一門流量為王的生意, 騰訊流量優勢不比百度弱, 而且投入力度、重視程度均強於百度, 照樣灰頭土臉退場。

在我看來, 擁有流量加持的百度必須反思百度VIP敗北的深層次原因, 未來可以朝強化使用者運營、內容運營、社區運營等方向邁進。 如果嘗試後再收效甚微, 或許到時候百度該坦然接受玩不轉電商的現實, 雖然結局較為殘酷。

在百度All in人工智慧的大背景下, 曾被寄予厚望的糯米、外賣尚且被邊緣化,

身為非核心業務的電商能夠分得的內部資源、團隊支持將更為有限。 相比做大或對標友商, 存活下來才是其第一要務, 且行且珍惜。 如果有朝一日百度宣告將不觸碰電商, 我一點也不意外, 因為已經習慣了其幹啥啥不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