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比“失身”更可怕的,是失去自我

“屮, 仠”

文|怪黍蜀

在傷心或者壓力大的時候, 你會選擇用什麼方式去排解?

據調查, 90%以上的人會喝酒, 一醉方休。

喝大酒總是需要“理由”或“原因”的吧,

因為只有情緒到了, 喝酒才能變成一件“有味道”的事。

01

朋友圈裡, 曾看過這樣一段話:“酒精多好啊, 小小的瓶子裡封存著麥田海島和從前的果香, 它是放大器, 讓所有的喜悅和煩惱都能成倍增長。 酒精不是我的憂愁之心, 不是我的愛慕之情, 是我燒掉麥田, 吞沒海島, 仍野蠻生長的馥香, 常有人趁夜色頹然的問, 為什麼要上路。 喝酒去吧, 酒精帶不來答案, 它十年如一日, 只帶來洶湧的自我。 ”

好文藝啊, 酒還沒喝, 人就已經醉了!

當時好想好想和她一醉到天亮, 有酒, 有故事的人就是這麼有吸引力!

每當有人傷心, 就會聽到他身邊的朋友說:“沒什麼大不了, 出去喝一杯, 回家睡一覺, 明天太陽升起, 又是嶄新的一天。 ”

是啊, 我們始終堅信, 沒有任何一件事情, 是酒所不能解決的, 並願意就這樣被欺騙著。

直到一天, 宿醉後酒醒, 發現一切都變了, 心靈上的“傷”沒有撫去, 而是後想後覺的痛苦加倍!

也絕不會讓人看到那個“狼狽”的你, 站在陌生城市的街角, 哭的像個孩子。

心靈和身體的雙重打擊,

讓我決定“戒”酒, 同時戒掉還有這麼多年“活在別人眼中”的那個自己!

02

愛情片《成為簡·奧斯丁》, 有句精彩的影評:“不在任何東西面前失去自我, 哪怕是教條, 哪怕是別人的目光, 哪怕是愛情。 ”

本該“失身”的夜晚, 需要丟掉的沒丟, 不該丟的卻再也找不回,

丟掉了“靈魂”, 那個真正的自己。

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一書中寫道, 個人一旦進入群體中, 他的個性便被泯滅了, 群體的思想佔據統治地位:而群體的表現為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

這句話翻譯過來的意思, 你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傻子”。

03

成長的過程, 或許也是自我迷失的過程。

長大後, 別人要你做什麼, 你就做什麼, 最後會變成他人苦力。

別人需要你時就出現, 不需要你時就消失, 會慢慢失去自我。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 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不要去刻意融入一個圈子而失去了自我,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環境, 造就了獨一無二的自己, 與你同在一個“頻率”的人自會欣賞你、喜歡你。

越長大越聽話, 卻忘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好可悲!

04“遇到一個喜歡的人其實不難, 多少愛情都開始於喜歡, 結束於瞭解, 後來明白, 所謂合適的人, 沒有定論, 大概是三觀相似, 興趣可以不同, 但決不干涉對方, 有話聊, 相處和獨處一樣。 這一路, 你是你, 我是我, 不是沒你不行, 但有你更好, ”

---《摘自.住7樓的天屎姐姐》

生活真的很美好,我卻不願為你,失去我自己。

所有的抑鬱、不快樂都是因為不能活出理想中的自我所致,內心中激烈的不安,如果用的好,會變成一種動力。但,當它失去平衡時,便成了自我摧殘。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總會有人對你不滿意,說的對,所以就去他媽的吧。

一生很短,不將就,或許可以理解為,不想在有限的時間陷入無限的“糾纏”中。

---《摘自.住7樓的天屎姐姐》

生活真的很美好,我卻不願為你,失去我自己。

所有的抑鬱、不快樂都是因為不能活出理想中的自我所致,內心中激烈的不安,如果用的好,會變成一種動力。但,當它失去平衡時,便成了自我摧殘。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總會有人對你不滿意,說的對,所以就去他媽的吧。

一生很短,不將就,或許可以理解為,不想在有限的時間陷入無限的“糾纏”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