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探討|對公共工程項目審計大資料技術暨互聯網﹢建設與運用的一點構想

作者:張媛

長期以來, 工程項目審計運用大資料分析技術難點主要在於“孤島式”審計造成資料管理碎片、工程審計對大資料的需求多樣化、各地各級審計機關的業務模式不統一等。 對此, 筆者認為, 應從審計實際工作和提高效率出發, 從專案管理和專案實施兩方面著力, 分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階段逐步完成, 以在互聯網上建立的審計機關公共工程審計管理與分析系統為平臺, 以專案實施年度、審計類型、工程類別、建管模式為資料管理層級, 以獨立實施的單個審計專案為載體, 建立省、市、區、縣審計系統公共工程項目審計上下一體化、規範化、標準化和智慧化的大資料管理體系,

充分發揮大資料技術和互聯網﹢優勢作用, 拓寬投資審計監督深度和範圍, 實現投資審計全覆蓋。

專案管理

專案審計計畫管理。 初級階段:按管理內容分類建立省、市、區、縣局上下口徑一致(底層資料結構一致)的工程審計專案計畫資料庫, 並可即時更新。 中級階段:各類專案計畫庫內可實現再分類、再匯總的資料統計, 可實現由上至下的審核、調取資料和由下上報的分類與匯總資料。 高級階段:各類專案計畫庫可實現庫內、庫間資料多維、立體的分析, 建立省、市、區、縣審計系統工程審計項目計畫資料共用管理機制。

審計現場管理。 初級階段:一是建立標準範本實行規範化管理,

主要有審計取證、審計工作底稿、現場勘查記錄、詢問記錄、會議記錄等;二是建立審計人員現場工作“小平臺”, 完整呈現審計人員現場工作情況, 實現審計組長對組員的工作進度和品質的管理;三是即時考勤審計人員實際工作時間, 分審計現場點、遠端工作點(事務所辦公、踏勘施工現場)、網上工作點等;四是審計人員以週報和月報形式上傳審計工作進度、審計疑點、取證點及線索點等完成情況。 中級階段:實現遠端系統管理。 主要有各管理層級中上層級對下層級的工作查看、審核, 利於上層級及時掌握下層級工作情況、局領導及時掌握審計現場情況等。 最大管理層級為省、市審計局主要負責人,
最小層級為審計人員(含仲介人員)。 高級階段:實現工作痕跡管理智慧化, 捕捉審計現場全過程中審計組、審計人員全部工作痕跡, 自動進行篩分、處理、匯總、分析, 建立審計現場工作痕跡管理資料庫。

專案審理。 本文所指專案審理僅限於法規處(或法規科)的審理階段。 初、中級階段:完成審理流程設置。 高級階段:實現痕跡管理智慧化, 捕捉審理痕跡, 自動進行篩分、處理、匯總、分析, 建立工程項目審理資料庫。

專案實施

資料資訊歸集與整理。 初級階段:一是分層建立審計資料基本管理架構和系統介面。 主要是分層確定資料屬性, 即設置每一層級的底層結構資料。 第一層主要為專案實施年度、審計類型、工程類別、建管模式、單個專案。

第二層為實施的單個項目在審計過程中產生的資料, 主要為專案基本情況的資料, 現場審計過程中生成的資料, 該專案運用資料分析建立的審計模型三部分。 第三層為對進入前述項目第二層級的三部分內容後生成的相關資料。 二是建立外延採集資料的管道和方式。 如, 建立發改委、建委等部門的公共工程項目基礎資料庫, 建立基礎資料查詢介面, 建立登陸相關公眾平臺查詢資料的通道或介面等。 中級階段:建立各類工程審計基本資訊的資料歸集屬性標準庫;實現與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資料獲取的即時更新;建立相關材料詢價網、廣聯達雲計價平臺等採集資料的通道或介面。 高級階段:實現對資料歸集整理多維度、立體的智慧化管理。
對系統內自動保留的工作痕跡能夠進行資料的分類、匯總和統計, 建立各類工作的經驗資料庫。 工作指引和導航實現智慧化。

資料分析與運用。 主要在於審計模型建立。 一個審計模型即為一個審計事項, 它包括該審計事項的資料歸集管理範本格式、資料分析模型和結論報告(疑點、問題查證方向等)。 審計模型應分為常規問題審計模型和重點問題審計模型。 審計模型在初期應用時可組織專家或有經驗審計人員集中開發一批, 以滿足審計工作開展需要, 中後期則採取開放的方式眾籌大家的智慧、經驗和好方法來建立完善審計模型。 這種方式既能降低、減輕軟體發展的難度和工作量, 又能讓審計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提煉審計經驗、提升創新能力、提高工作興趣。

又能讓審計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提煉審計經驗、提升創新能力、提高工作興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