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明格陶勒哈村婦女們辦合作社 傳承傳統工藝造就致富之路

清晨, 與哈薩克邊境只有兩公里的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小營盤鎮明格陶勒哈村, 村民伊迪與其他幾位家庭主婦來到村合作社, 開始一天的忙碌。

明格陶勒哈村婦女們辦起合作社, 一邊用傳統工藝加工出售乳製品, 同時也讓這些民族傳統技藝得以繼續傳承。

大家在不算大的作坊裡分工合作, 製作奶豆腐、奶疙瘩等傳統美食。

合作社裡的工具跨越時代, 有現代的電磁爐, 也有祖輩傳下來的傳統木盆。

伊迪在合作社門口等著大家, 對於她們來說, 工作時間不是問題, 如何收購到足夠多的牛奶是頭等大事。

一位牧民趕著羊群和幾頭牛回村, 遠處的群山就是中國與哈薩克的邊界。

“我們以前一直是放牧, 夏季草場就在邊境旁邊一百米的地方。 為了保護草場, 去年開始定居, 春季產羔季節很忙, 但秋冬季節相對比過去輕鬆, 我們就有時間學習傳統的乳製品加工製作。

”伊迪出生長大在明格陶勒哈村, 聽老人們說, 祖上是兩百多年前從張家口遷到這裡戍邊的。 前些年受商品經濟的影響, 年輕人已經不再學做傳統乳製品, 現在人們意識到這種民族的傳統工藝需要傳承延續, 同時也能在相對閑的時間增加一些收入。 於是, 村裡的中青年婦女們請老人給她們教授各種乳製品的加工方法, 大家一起搞起了一個小型合作社。

隨著緊鄰村子的哈日圖熱格國家森林公園開放, 往來的遊客也為這裡乳製品銷售與推廣帶來了市場。

伊迪表示, 經過一冬天的嘗試, 現在大家做各種乳製品已經很熟練, 但牛奶奶源是個大問題, 每天最多能收購七八十公斤牛奶, 加工的產品遠沒有需求量大, 這還只是朋友間口口相傳,沒有推廣的狀態。當地政府表示會對她們的合作社加以扶持,提供奶牛和必要的廠房。未來,伊迪相信她們的合作社會越來越好。

這還只是朋友間口口相傳,沒有推廣的狀態。當地政府表示會對她們的合作社加以扶持,提供奶牛和必要的廠房。未來,伊迪相信她們的合作社會越來越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