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航拍5A西塘 帶你欣賞江南水鄉不一樣風姿

西塘被譽為生活著的千年古鎮。 已被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 國家AAAAA級景區。

西塘鎮, 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 江浙滬三省交界處。 古名斜塘, 平川, 距嘉善市區10公里。 是吳地方文化的千年水鄉古鎮, 江南六大古鎮之一。 西塘全鎮總面積83.61平方公里, 其中古鎮區面積1.04平方公里, 人口近8.6萬。

西塘歷史悠久,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春秋戰國時代是吳越兩國的交壤之境,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

2003年10月8日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共同評定的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古鎮。

2011年西塘千年古鎮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並被聯合國授予歷史文化保護傑出成就獎。

西塘鎮地處嘉善縣北部,南接320國道和滬杭、申嘉湖高速公路,北連318國道,杭申甲級航道穿境而過,善江一級公路橫穿全鎮。全鎮行政區域面積82.92平方公里。

西塘地勢平坦,河流密佈,有9條河道在鎮區交匯,把鎮區分劃成8個板塊,而眾多的橋樑又把水鄉連成一體。

廊棚由來:西塘有個開煙紙店的老闆,一天小店打烊時,見一叫花子在店前的屋簷下避雨,就讓他進屋來。叫花子執意不肯,老闆就拿了一卷竹簾連在屋簷上,臨時搭了個小棚讓叫花子躲雨。第二天叫花子在店門板上留下一行字:“廊棚一夜遮風雨,積善人家好運來。”此後煙紙店果然生意興隆。店主為感謝叫花子的恩德,索性在店面前的屋簷下搭了個有磚有瓦有木架的廊街,且跨過小街直至河埠。

棚廊第二種由來:送子來鳳橋的傳說

據《西塘鎮志》記載,來風橋建於明崇楨十年(西元1637),清代兩度重修。相傳當初造橋時,適有一鳥飛來,市人以為祥瑞,遂取名“送子來鳳橋”。1988年改建為單孔鋼筋混凝土拱片橋。1998年重建,採用古典園林中“複廊”的形式,中有隔牆花窗,兩邊通道。據稱凡新婚情侶過此橋,男左女右,可蔔貴子。又此橋赤名“滴水晴雨橋”’諧名“情侶橋”。前者能使人想起雨天的景象,在此坐憩,喝上一杯豈不更好? 坡。男子當然走臺階步步高升,女子三寸金蓮小邁步,持家穩穩當當,老人們說:“新婚夫婦走一走,南則送子,北則來鳳”,要是有婚後還未得子的,不妨也來走一走。

名優特產:麥芽塌餅是西塘千年風俗之**時令點心。麥芽塌餅是以糯米粉、黑芝麻、赤豆、核桃仁、白糖,並配以中草藥佛耳草、麥芽為原料,採用傳統手藝精製而成。口感柔軟、不粘不糊,佛耳草香氣濃郁,誘人食欲,並能夠消食降脂、延年益壽,是贈友敬老之佳品。

荷葉粉蒸肉是古鎮的傳統名菜,五味調百味香。採用適宜的五花肋肉、五香炒米 粉、豆腐衣和新鮮荷葉,配上丁香、八角、醬油、甜麵醬等調料精製而成,此菜風味獨特,肉質酥糯,清香不膩,既可下酒,又可作點心,且充分發揮荷葉解暑清熱,散淤止血的藥理作用。

夢裡西塘夜未央,江南古韻意猶長。

櫓聲驚醒廊橋夢,又見花燈照水鄉。

西塘是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預備清單。老鎮區內至今保存完好的25萬平方米明清建築群,規模之大和保存之完好是江南少有的。古老的江南水鄉風貌形成了西塘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街衢依河而建,民居臨水而築,1平方公里的老鎮區內有27座石橋、122條古弄和千余米長的廊棚,擁有西園、種福堂、石皮弄、根雕館、紐扣博物館、聖堂、七老爺廟、倪天增祖居等景點近20處。西塘已成為中國影視拍攝基地之一。相繼有《碟中諜3》《我的青春誰做主》《別愛我》《像霧像雨又像風》等在此取景。


西塘古鎮景區

倪宅 :位於燒香港南,它是已故上海市副市長倪天增的祖居。

西塘西園:西塘西園舊址在西街計家弄內,1990年3月,在鎮西善興建了總面積16.6畝的公園,為紀念柳亞子來西園,名為“西園”。

廊棚:西塘臨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是一種連接河道與店鋪又可遮陽避雨的水鄉特有建築,西塘至今保存著1300多米長的廊棚。

石皮弄:石皮弄在西塘鎮下西街,"種福堂"西首,是夾在兩幢住宅之間的露天弄堂,建於明末清初。種福堂:種福堂位於古鎮西塘石皮弄的東側,是王家的宅第。

環秀橋:環秀橋建於1581年(明代萬曆九年),它跨當年的小桐、北翠兩圩,是西塘鎮上最早的高橋。

西街是西塘東西走向的主要街道,分上下兩段,古時候以東為上,西為下,所以有上西街和下西街之分。西街有著水鄉極為典型的街道格局,它的最小寬度僅供農民挑擔換肩,即一根扁擔的寬度。由於臨街房屋二樓以上常常還有屋簷延伸,兩兩相對的樓屋近在咫尺,擱起竹竿就可以晾衣曬被,打開窗戶就可以倚窗談心,構成一道別致的小鎮風景。西街上景點較多自西向東的景點有:石皮弄、種福堂(王宅)、西園、中國鈕扣博物館、江南瓦當陳列館。塘東街是民國至解放時期西塘最為繁華的街道之一,塘東街上還有好多酒樓,以前有“借問酒家何處有,胥塘河邊處處樓”的說法。說起這條商業街不得不說說西塘的商人。有位來西塘的作者說:西塘是儒商文化與平民文化的交會點。是有一定根據的。這裡的讀書人很多,但做官的道路畢竟太窄,多數讀書人做不了官,只好回來經商。這些人受儒家文化的薰陶,其經商的思想也與一般的商人不同。塘東街上有一家百年老字型大小的藥鋪鐘介福藥店,大門上有一副對聯是這樣寫的:甯藥架滿塵,願天下無病。也就是說店家情願藥賣不出去,也不希望百姓受病痛之苦。

從上海出發去西塘交通指南:

1、從上海虹橋火車站出發到嘉善南站(20元左右)然後乘坐k702路(或 嘉善k702路), 在客運中心(北)站轉k216路, 在西塘汽車站下車,步行300米至西塘,當然也可以從嘉善火車站直接打的到西塘

2、從上海汽車總站或者南站出發到嘉善客運中心,直接打的到西塘,當然車站會有很多黑車,要小心了。

3、上海汽車南站和汽車總站有時也有直達到西塘的大巴的,差不多一個小時一班車。

4、可以從上海坐汽車到嘉興火車站下車,乘坐k22路, (或32路, 4路, k5路空調)在汽車北站下車,然後坐 k152路空調(6元)直達西塘,末班車是17:25。時間充裕的話還可以去嘉興逛一下在去西塘。

5、如果你選擇的是自駕的話,我這裡就不多說了,你可以啟動汽車導航。

西塘歷史悠久,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春秋戰國時代是吳越兩國的交壤之境,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

2003年10月8日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共同評定的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古鎮。

2011年西塘千年古鎮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並被聯合國授予歷史文化保護傑出成就獎。

西塘鎮地處嘉善縣北部,南接320國道和滬杭、申嘉湖高速公路,北連318國道,杭申甲級航道穿境而過,善江一級公路橫穿全鎮。全鎮行政區域面積82.92平方公里。

西塘地勢平坦,河流密佈,有9條河道在鎮區交匯,把鎮區分劃成8個板塊,而眾多的橋樑又把水鄉連成一體。

廊棚由來:西塘有個開煙紙店的老闆,一天小店打烊時,見一叫花子在店前的屋簷下避雨,就讓他進屋來。叫花子執意不肯,老闆就拿了一卷竹簾連在屋簷上,臨時搭了個小棚讓叫花子躲雨。第二天叫花子在店門板上留下一行字:“廊棚一夜遮風雨,積善人家好運來。”此後煙紙店果然生意興隆。店主為感謝叫花子的恩德,索性在店面前的屋簷下搭了個有磚有瓦有木架的廊街,且跨過小街直至河埠。

棚廊第二種由來:送子來鳳橋的傳說

據《西塘鎮志》記載,來風橋建於明崇楨十年(西元1637),清代兩度重修。相傳當初造橋時,適有一鳥飛來,市人以為祥瑞,遂取名“送子來鳳橋”。1988年改建為單孔鋼筋混凝土拱片橋。1998年重建,採用古典園林中“複廊”的形式,中有隔牆花窗,兩邊通道。據稱凡新婚情侶過此橋,男左女右,可蔔貴子。又此橋赤名“滴水晴雨橋”’諧名“情侶橋”。前者能使人想起雨天的景象,在此坐憩,喝上一杯豈不更好? 坡。男子當然走臺階步步高升,女子三寸金蓮小邁步,持家穩穩當當,老人們說:“新婚夫婦走一走,南則送子,北則來鳳”,要是有婚後還未得子的,不妨也來走一走。

名優特產:麥芽塌餅是西塘千年風俗之**時令點心。麥芽塌餅是以糯米粉、黑芝麻、赤豆、核桃仁、白糖,並配以中草藥佛耳草、麥芽為原料,採用傳統手藝精製而成。口感柔軟、不粘不糊,佛耳草香氣濃郁,誘人食欲,並能夠消食降脂、延年益壽,是贈友敬老之佳品。

荷葉粉蒸肉是古鎮的傳統名菜,五味調百味香。採用適宜的五花肋肉、五香炒米 粉、豆腐衣和新鮮荷葉,配上丁香、八角、醬油、甜麵醬等調料精製而成,此菜風味獨特,肉質酥糯,清香不膩,既可下酒,又可作點心,且充分發揮荷葉解暑清熱,散淤止血的藥理作用。

夢裡西塘夜未央,江南古韻意猶長。

櫓聲驚醒廊橋夢,又見花燈照水鄉。

西塘是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預備清單。老鎮區內至今保存完好的25萬平方米明清建築群,規模之大和保存之完好是江南少有的。古老的江南水鄉風貌形成了西塘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街衢依河而建,民居臨水而築,1平方公里的老鎮區內有27座石橋、122條古弄和千余米長的廊棚,擁有西園、種福堂、石皮弄、根雕館、紐扣博物館、聖堂、七老爺廟、倪天增祖居等景點近20處。西塘已成為中國影視拍攝基地之一。相繼有《碟中諜3》《我的青春誰做主》《別愛我》《像霧像雨又像風》等在此取景。


西塘古鎮景區

倪宅 :位於燒香港南,它是已故上海市副市長倪天增的祖居。

西塘西園:西塘西園舊址在西街計家弄內,1990年3月,在鎮西善興建了總面積16.6畝的公園,為紀念柳亞子來西園,名為“西園”。

廊棚:西塘臨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是一種連接河道與店鋪又可遮陽避雨的水鄉特有建築,西塘至今保存著1300多米長的廊棚。

石皮弄:石皮弄在西塘鎮下西街,"種福堂"西首,是夾在兩幢住宅之間的露天弄堂,建於明末清初。種福堂:種福堂位於古鎮西塘石皮弄的東側,是王家的宅第。

環秀橋:環秀橋建於1581年(明代萬曆九年),它跨當年的小桐、北翠兩圩,是西塘鎮上最早的高橋。

西街是西塘東西走向的主要街道,分上下兩段,古時候以東為上,西為下,所以有上西街和下西街之分。西街有著水鄉極為典型的街道格局,它的最小寬度僅供農民挑擔換肩,即一根扁擔的寬度。由於臨街房屋二樓以上常常還有屋簷延伸,兩兩相對的樓屋近在咫尺,擱起竹竿就可以晾衣曬被,打開窗戶就可以倚窗談心,構成一道別致的小鎮風景。西街上景點較多自西向東的景點有:石皮弄、種福堂(王宅)、西園、中國鈕扣博物館、江南瓦當陳列館。塘東街是民國至解放時期西塘最為繁華的街道之一,塘東街上還有好多酒樓,以前有“借問酒家何處有,胥塘河邊處處樓”的說法。說起這條商業街不得不說說西塘的商人。有位來西塘的作者說:西塘是儒商文化與平民文化的交會點。是有一定根據的。這裡的讀書人很多,但做官的道路畢竟太窄,多數讀書人做不了官,只好回來經商。這些人受儒家文化的薰陶,其經商的思想也與一般的商人不同。塘東街上有一家百年老字型大小的藥鋪鐘介福藥店,大門上有一副對聯是這樣寫的:甯藥架滿塵,願天下無病。也就是說店家情願藥賣不出去,也不希望百姓受病痛之苦。

從上海出發去西塘交通指南:

1、從上海虹橋火車站出發到嘉善南站(20元左右)然後乘坐k702路(或 嘉善k702路), 在客運中心(北)站轉k216路, 在西塘汽車站下車,步行300米至西塘,當然也可以從嘉善火車站直接打的到西塘

2、從上海汽車總站或者南站出發到嘉善客運中心,直接打的到西塘,當然車站會有很多黑車,要小心了。

3、上海汽車南站和汽車總站有時也有直達到西塘的大巴的,差不多一個小時一班車。

4、可以從上海坐汽車到嘉興火車站下車,乘坐k22路, (或32路, 4路, k5路空調)在汽車北站下車,然後坐 k152路空調(6元)直達西塘,末班車是17:25。時間充裕的話還可以去嘉興逛一下在去西塘。

5、如果你選擇的是自駕的話,我這裡就不多說了,你可以啟動汽車導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