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收購大麥網後 阿裡大文娛還需邁過兩道難關

文|朴芳

阿裡大文娛的一舉一動都是外界關心的焦點。

從外部的“買買買”到不斷的內部業務整合, 進軍娛樂產業一直是馬雲的夢想, 他在多次場合都公開表示, 未來阿裡巴巴只做兩個H:娛樂(Happy)和健康(Health), 文化娛樂行業用買買買的方式佈局:投資優酷土豆並實現私有化, 收購“文化中國”成立阿裡影業, UC、蝦米、九遊、大麥、粵科等都是最近三年多的時間內加入阿裡大文娛的版圖, 對外更是投資了博納、華誼、光線、斯皮爾伯格的Amblin Partner等一系列影視公司。

阿裡巴巴與大麥網的合作也由來已久, 2014年7月, 阿裡巴巴以投資人身份進入大麥網,

並持有大麥網32.44%股份。 2016年5月, 淘票票與大麥網達成戰略合作, 雙方的票務平臺互相打通。 隨著此次收購的完成, 音樂應用和演出市場的線上和線下的打通成為可能。

從阿裡巴巴大文娛的業務組成來看, 包括優酷土豆、UC、阿裡影業、阿裡音樂、阿裡體育、阿裡遊戲、阿裡文學、阿裡數位娛樂事業部、以及剛剛加入的大麥網。 在俞永福的規劃中, 整個大文娛按照“2+X”的業務矩陣來建設自己的生態, “2”分指優酷和UC, “X”代表其他業務部門。

在犀牛娛樂看來, 此次全資收購大麥網是阿裡大文娛內部又一關鍵的並購整合動作。 阿裡大文娛基本上都是阿裡並購、整合來的業務, 它們是馬雲口中娛樂戰略的關鍵板塊。 但在當下, 它面臨兩大挑戰:

一、整合陣痛不可避免

二、如何製造頭部IP

自俞永福執掌的阿裡大文娛成立以來, 其內部一直在進行整合。 前不久原優酷土豆旗下的合一影業整合加入阿裡影業, 同時阿裡影業將與優酷合資成立藝人經紀公司, 為影視及相關內容合作提供人才。

據2017財年阿裡巴巴季度財報顯示, 阿裡巴巴大娛樂版塊, 正在成為繼電商業務、雲計算之後的新主營業務和核心收入來源。 截止2016年12月31日, 阿裡巴巴數娛業務收入達40.63億元。 但從當前市場競爭來看, 阿裡影業受淘票票拖累而業績持續虧損, 阿裡遊戲、阿裡體育剛剛起步, 阿裡音樂也面臨QQ音樂、網易等平臺的強大競爭。

互聯網企業整合始終是個難題, 整合不利而痛失好局的前車之鑒滿滿都是, 例如早前優酷和土豆合併後就曾被愛奇藝一舉反超。

整合不是喊口號就能完成的事情, 老闆換來換去, 一朝天子一朝臣, 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 難免會造成員工的大面積動盪。 過去一年裡, 合一影業和阿裡影業, 阿裡音樂下的蝦米和阿裡星球,

UC業務之下的豌豆莢和UC應用商店, 各條業務線內部等都面臨整合的問題。

如何使各板塊業務形成合力, 這對於阿裡而言, 的確是個不小的難題, 因為單純拿出哪一部分, 都有不容小覷的實力。 但要整合起這些業務, 對俞永福的能力是個巨大考驗。 在寄希望於業務生態協同帶來1+1大於2的效果之前, 阿裡大文娛恐怕還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厘清這個大問題。

阿裡大文娛集團, 說到底, 它的各個子業態能否形成合力, 尋求持續增長和變現, 必須建立在強大的IP基礎上。

要想發揮生態的聯動效應, 一方面需要影視、文學、遊戲、音樂的頭部內容IP。 而另一個層面, 需要孵化出優質的演員或歌手或導演, 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新的IP引擎,

這也正是阿裡做藝人經紀的邏輯。

所以, 阿裡影業成立藝人經紀公司時, 證明平臺的孵化價值正日益被重視。 事實上, 最近優酷宣佈聯手芒果TV打造2017《快樂男聲》, 聯合TVB等發力自製網劇都是這個邏輯。 2015年, 阿裡影業也曾推出過Project A計畫, 著力培養新的導演。

但縱觀阿裡大文娛旗下各個業務板塊, 阿裡影業無論是去年上映的《擺渡人》、還是今年將要上映的《傲嬌與偏見》、《古劍奇譚》電影版、《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電影版都要過多依賴外部力量, 核心生產要素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遊戲台塊中, 不久前阿裡遊戲宣佈攜10億資金助力遊戲IP生態發展, 並推出“IP裂變計畫”。 但遊戲市場和電影類似, 目前市場頂級的開發者都有足夠的實力去搭建屬於自己的生態。 現在的手游市場,寡頭化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中小型開發商很難有所作為。

阿裡文娛大版圖中,還是缺乏核心的IP作為引擎,在內容為王的時代,爆款IP才能夠帶來跨界聯動的溢出效應,阿裡影業和優酷目前自製出品的作品影響力都一般,其它的版塊除了在宣傳和導流上聯動,更深層的上下游只能固守陳規。

另一方面,隨著一大波中小影視及遊戲公司的退出,用戶在經過幾年的市場教育後不斷進化升級,管道正慢慢從當年擁有話語權到逐漸依賴內容而生存。一個普遍的趨勢是,目前電影和手遊的管道效應已經逐漸開始走低,宣發(管道)所能獲得的利潤也在走低。宣發和管道在這個邁向高度成熟的時代助推作用已經不明顯。在內容為王的當下,阿裡遊戲和影視產品能吸引住使用者多少時間,並進一步導流到阿裡大文娛乃至阿裡電商體系內,這是一個巨大的難點。

內容產業不是光靠“買買買”就能速成的事。阿裡影業的第一部作品《擺渡人》帶來災難性口碑和票房斷崖式跳水就說明了內容產業的特殊——它不僅需要錢,大多數時候還需要時間和對藝術創作的敬畏之心。

此外,優酷土豆也面臨著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的聯合絞殺。一邊是影視綜藝版權大戰戰火未熄,各大視頻網站為爭奪頭部版權屢屢開出天價;另一邊,優酷近來雖然投入不小,發力自製內容推出《熱血長安》、《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飛虎極戰》等劇,但曾經的《萬萬沒想到》和《老男孩》這樣影響力深遠的原創爆款卻很難再現,合一集團在激烈的視頻戰局中仍然需要砸大錢並難以脫身。

毫無疑問,無論是音樂市場,還是視頻、影視、遊戲,掌舵的俞永福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在發力的同時,避開水面之下隱藏的危機。

現在的手游市場,寡頭化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中小型開發商很難有所作為。

阿裡文娛大版圖中,還是缺乏核心的IP作為引擎,在內容為王的時代,爆款IP才能夠帶來跨界聯動的溢出效應,阿裡影業和優酷目前自製出品的作品影響力都一般,其它的版塊除了在宣傳和導流上聯動,更深層的上下游只能固守陳規。

另一方面,隨著一大波中小影視及遊戲公司的退出,用戶在經過幾年的市場教育後不斷進化升級,管道正慢慢從當年擁有話語權到逐漸依賴內容而生存。一個普遍的趨勢是,目前電影和手遊的管道效應已經逐漸開始走低,宣發(管道)所能獲得的利潤也在走低。宣發和管道在這個邁向高度成熟的時代助推作用已經不明顯。在內容為王的當下,阿裡遊戲和影視產品能吸引住使用者多少時間,並進一步導流到阿裡大文娛乃至阿裡電商體系內,這是一個巨大的難點。

內容產業不是光靠“買買買”就能速成的事。阿裡影業的第一部作品《擺渡人》帶來災難性口碑和票房斷崖式跳水就說明了內容產業的特殊——它不僅需要錢,大多數時候還需要時間和對藝術創作的敬畏之心。

此外,優酷土豆也面臨著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的聯合絞殺。一邊是影視綜藝版權大戰戰火未熄,各大視頻網站為爭奪頭部版權屢屢開出天價;另一邊,優酷近來雖然投入不小,發力自製內容推出《熱血長安》、《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飛虎極戰》等劇,但曾經的《萬萬沒想到》和《老男孩》這樣影響力深遠的原創爆款卻很難再現,合一集團在激烈的視頻戰局中仍然需要砸大錢並難以脫身。

毫無疑問,無論是音樂市場,還是視頻、影視、遊戲,掌舵的俞永福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在發力的同時,避開水面之下隱藏的危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