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共用單車標配GPS,ofo怎麼“拆招”?

五顏六色的共用單車, 成為了城市中嶄新而又靚麗的風景。 不過在共用單車運營過程中, 亂停亂放影響公共秩序的問題也隨之出現。 共用單車是否應該出臺一套全國統一的標準?這成為不少人熱議的話題。

近日, 這份激烈的爭論終於有了答案。 在共用單車市場風向標城市之一的上海, 出臺了《共用自行車服務規範》《共用自行車技術條件 第1部分:自行車》《共用自行車技術條件 第2部分:電動自行車》等系列團體標準徵求意見稿。 上海市是全球最大智慧共用單車城市, 共用單車政策的出臺很容易成為全國城市的範本。

因此, 在此之後GPS定位很可能成為共用單車的“標配”。

意見出臺後, 人們的目光齊刷刷投向了共用單車界的重要玩家ofo身上。 對依然沒有給車輛配備GPS的小黃車來說, 是承擔巨大的換鎖乃至換車成本, 還是繼續忐忑期待轉機的出現?面對危機的ofo如何“拆招”, 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眾所周知, ofo單車一直採用機械鎖, 因為鎖身容易被破解, 甚至有人甚至調侃“一次開鎖, 終身使用”。 因為被免費騎行、暴力對待等造成了小黃車損耗率極高的情況, 曾有媒體推測, ofo共用單車的損耗率約為30%。 以此計算, ofo投放的100萬輛單車中, 已經損壞了大約30萬輛。 有分析人士認為, 沒有GPS定位, 無法追蹤和放大作惡成本, 以致ofo損耗率高、丟失率高、亂停亂放等癥結難以被解開, 政府監管層面也不能隨時監控共用單車的“健康狀況”, 這些都是共用單車團體標準最終出路的重要原因。

可以看到, 上海《共用自行車服務規範》出臺後, ofo上海投放的數萬量車都將不符合新規。 規範出臺後, ofo或者選擇不顧此前巨大沉沒成本安裝智能鎖。

或者是“戰略性”推出上海市場, 轉戰陣地。 不管做出哪一種選擇, 對ofo來說都將是一個不小的代價。 此前, ofo曾聲稱智慧鎖正在研發中, 可據ofo創始人戴威透露, 目前ofo單車智慧鎖只能覆蓋1%的用戶量。

本身不擁有專利優勢, 又在產品初期忽視技術和監管的ofo, 終於嘗到了戰略失策的苦澀果實。 接下來ofo會斷臂求生還是另闢蹊徑, 相信這個問題的答案不久之後就會揭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