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東南亞市場成必爭之地 但背後還藏著這些坑

阿裡收購Lazada、京東在印尼設電商平臺、騰訊投資的Garena開設跨境電商業務……為何東南亞電商市場成了國內外各大互聯網巨頭的“必爭之地”呢?在這些巨頭的競爭下, 中國賣家應如何抓住這次風口呢?

日前, 在“2017深圳跨境電商出口峰會新興市場分論壇”上, 東南亞移動電商平臺Shopee中國區招商總監王小靜分析了目前東南亞的狀況以及賣家進入東南亞市場時會遇到的“難題”。

市場有多大?

Google和Temasek東南亞是全球網路發展最快的一個地區, 在未來的五年中, 每天會有12萬新的互聯網用戶, 基本每個月就有接近380萬的用戶在東南亞市場產生。

據預測, 到2025年, 東南亞線民的數量大概可以達到4.8億, 接近於現在東南亞人口的80%。 其中, 印尼是東南亞市場人口體量最大的國家, 也是接下來在東南亞地區增長最快的國家。

從電商業務上看, 東南亞的潛力也是非常可觀的。 據資料顯示, 到2025年, 東南亞的電商業務可以增長到880億美元, 複合增長率較之互聯網經濟更為可觀, 有32%。

(編者注:實際上跟其他新興市場對比, 東南亞市場的潛力也非常大。 據Data Insight資料顯示, 在2015年, 俄羅斯電商總額高達6500億盧布(約114.52億美元)。 億邦動力網瞭解到, 對俄出口電商在2012年開始爆發, 現已成為阿裡旗下速賣通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而東南亞市場進入中國賣家視野也不過三年時間, 但該市場本身的體量就跟俄羅斯市場相當了。

潛力有多少?

那麼, 東南亞目前整個市場對跨境電商的友好度如何呢?實際上可以從以下幾個相關資料進行判斷。

第一是東南亞人群結構組成。 目前, 東南亞市場70%以上都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 在中國, 這個年輕人占比大概是50%多。 與之相比較, 一個以年輕人為主體的市場, 對於新興的經濟形勢會有更好的接受度。

第二是支付。 在支付這塊, 實際上東南亞市場一開始會有一定的瓶頸, 政府和發展前景來說, 到2020年的時候, 整個網路支付覆蓋率也可以上升到80%, 目前在我們國內這個數字只有70%到80%。 實際上, 要縱觀東南亞是什麼樣的, 可以想像八年前、七年前中國的電商市場是什麼樣。

當然, 較之國內對比,

東南亞的市場支付的生態仍是是比較薄弱的。 據資料統計, 目前東南亞25歲以上, 有大於1.5億人是沒有銀行帳戶, 這個對於電商經濟來說是很大的障礙, 特別像菲律賓、印尼、越南這樣的國家, 60%到70%的人沒有銀行帳戶。 但在Shopee覆蓋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臺灣市場, 在支付基礎上覆蓋是較好的。 實際上, 制約東南亞支付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沒有支付寶這類比較成規模的線上支付方式, 這是目前東南亞市場支付的現狀。

第三是和電商業務直接相關的物流。 物流同樣也是在東南亞電商當中比較薄弱的一個環節。 像菲律賓、印尼屬於多島嶼的國家, 多島嶼的國家會造成物流的配送時長上很長。 比如本土產品送到印尼爪哇島外的,

物流時長要達到10天以上。

當然, 隨著東南亞電商發展, 這些物流問題可能都會變成不是問題。 實際上, 如果大家有關注整個東南亞市場, 就會發現有大量很多資本在向物流移動, 因此可以預見到未來東南亞市場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問題, 可以隨著整個電商業務的發展得到有效的解決。

會遇到什麼坑?

在進入東南亞市場時, 賣家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呢?

首先是缺少消費信譽。 這主要分兩方面。 一方面是東南亞的消費者對於線上消費的形式接受度不像國人、歐美成熟的電商市場來得快, 他缺少安全感, 線上支付會有各種擔憂, 擔心自己的資金安全。 另一方面是有一些消費者會有欺詐行為, 就是拿到貨各種理由找問題,

希望能夠退款等。

第二個問題就是缺乏專業的運營人才。 特別是像東南亞、印尼、泰國小語種國家。 本來, 要尋找瞭解東南亞某個國家的市場運營人員已經有點難度, 這個運營人員還要當地語言, 那就難上加難了。

第三個問題就是物流的時效性和穩定性。 東南亞市場像印尼這些國家, 國內過去, 物流市場通常是15天左右, 長一點會達到20天。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是關稅問題。 做東南亞跨境電商, 不同國家的關稅政策不一樣。 比如印尼, 通關這塊並沒那麼正規, 貪腐問題突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