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向習近平總書記學“為官之道”——四評《山海情懷 赤子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 黨建篇》

人們常說, 七月的陽光如火。 盛夏的太陽在此時用最熾熱的心來為萬物奉獻。 7月13日, 《福建日報》刊發長篇通訊就好比是盛夏裡的太陽, 暫態間燃起黨員幹部學習熱潮, 在廣大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在細讀文章的過程中, 學習大軍有著諸多的感觸。 在佩服于習近平總書記人民情懷、優良作風時, 更為習近平總書記的“為官之道”拍案叫好。

好學樂學善學, 詮釋為官要義。 恩格斯說過:“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時代在變遷、社會在發展、歷史在更迭、萬象在更新, 這就要求我們更要處理好學習與實踐之間的關係,

更要站在時代和歷史的制高點上對理論與實踐的關係進行新的解讀。 2013年3月1日,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 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我們的幹部要上進, 我們的党要上進, 我們的國家要上進, 我們的民族要上進, 就必須大興學習之風, 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 堅持實踐、實踐、再實踐。 ”達·芬奇說過:“理論是軍官, 實踐是士兵。 ”戰國著名思想家荀況在《荀子·儒效》一篇中也說過:“不聞不若聞之, 聞之不若見之, 見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 ”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運用, 為了更好地指導工作、服務生活。
但在現實生活中, 一些黨員幹部存在著“不願學、不勤學、不真學、不善學”等不良作風, 熱衷於用學習“裝點門面”, 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嚴重後果, 學習與運用“兩張皮”的不良現象。 正因如此, 我們更需要向習近平學習, 學習他對知識的渴求, 對真知的探索, 對思想進行掃灰。 習近平在福建任職的17年半裡, 他用自己行動向世人說明學習的重要性:“夜找書店”、加班看縣誌、辦公桌上隨時翻開著的《鄧小平文選》、屏南仙山草場的“現場課”……這些事例無不讓我們慨歎, 無不讓我們敬仰、無不讓我們深思。 作為黨員幹部的我們, 就更需要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把學習放在首位, 通過學習不斷地給自己“加油”, 不斷給自己“充電”, 從而提升自身素質、提高領導水準,
增強領導班子的戰鬥力, 為中國夢的實現凝心聚力。

提點青年幹部, 發揮“引路人”作用。 2013年6月28日, 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 “培養選拔年輕幹部, 事關黨的事業薪火相傳, 事關國家長治久安。 加強和改進年輕幹部工作, 要下大氣力抓好培養工作。 對那些看得准、有潛力、有發展前途的年輕幹部, 要敢於給他們壓擔子, 有計劃安排他們去經受鍛煉。 ”加強對青年幹部的教育培養是我們黨歷來重視的一項工作。 青年幹部有激情、有活力, 要充分地對青年幹部的優勢進行挖掘。 如何培養優秀青年幹部呢?甯德地委原書記陳增光是這樣評價習近平的“人才經”:“習書記對當官為什麼、怎樣當好官、選什麼人當官都有自己的思考。

”1989年3月, 寧德地委決定對地直機關新任領導實行試用制, 這是加快甯德人才培養的有力途徑, 也是全國實行試用制用人制度的首創。 習近平一再強調要讓青年幹部“墩墩苗”, 貼近百姓, 瞭解實際, 在同人民群眾一起摸爬滾打的過程中增長才幹、加快成長的步伐。 人生的路上都需要一個睿智的長者為後輩們充當“引路人”, 而習近平就是這樣一位智者。 在《從政雜談》一文中, 習近平就對青年幹部提出了“注意四忌”, 同時, 他還提出了“為官四要”, 更結合自己多年的從政經驗總結出了“四種人”不能用的實用建議。 習近平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實踐體會傾囊相授, 給青年幹部獻上了最實用的為官要義,
在敲響警鐘的同時, 讓更多的青年幹部跳出雷區, 系好“第一顆紐帶”, 指引他們邁向更廣闊的天空。

情系基層幹部, 愛與嚴格要求相統一。 2013年6月28日, 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貫徹党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 必須扎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 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鬥堡壘。 各級都要重視基層、關心基層、支援基層, 加強帶頭人隊伍建設, 確保基層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服務。 對廣大基層幹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 格外關心、格外愛護, 多為他們辦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 ”給基層幹部多些關愛, 習近平一直在身體力行地踐行著。 自十八大以來, 每年春節前夕, 習近平一定要到最基層看望人民群眾, 慰問基層幹部。 正所謂,“十圍之木持千鈞之屋,五寸之鍵制闔之門”。基層幹部是連接党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重要紐帶,是推動落實各項方針政策的重要力量。對基層幹部的關心關愛,既是不可忽視的人之常情,也是激發工作幹勁的必要保障,是推進基層工作的根本動力。習近平是從基層成長上來的,他對基層幹部隊伍建設的高度重視和真摯關心自然是不言而喻。對有困難的同志,習近平總是給予最大的關心與愛護。時任平潭縣委書記劉嘉靜在開展工作時遇到了一些難題,習近平還專門作了批示,鼓勵劉嘉靜克服困難,大膽地做好工作。1991年,習近平第一次到福州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調研,艱苦的工作環境極大地觸動了習近平,他給大家加油鼓勁,讓基層幹部備受鼓舞。在習近平的殷殷期許下,黨支部帶領基層幹部卯足了勁,讓軍門社區舊貌換新顏,不僅創建了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還獲得100多項榮譽。愛與嚴格要求相結合,這是習近平對基層幹部最本質的要求。1989年,根據寧德地委的部署,全區整頓、調整了429個農村基層黨支部,評出基本不合格和不合格黨員3650名,占黨員總數4.4%;1991年起,福州市委實施黨的“堡壘工程”建設綱要,兩年後,一類支部從52.8%上升到86.4%,三類支部從8.37%下降到2.4%……從這些事例中,我們不難發現習近平對基層黨建的努力探索,無不感佩於他那種始終把基層黨建工作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中的精神。而這正是我們所欠缺的,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正所謂,“十圍之木持千鈞之屋,五寸之鍵制闔之門”。基層幹部是連接党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重要紐帶,是推動落實各項方針政策的重要力量。對基層幹部的關心關愛,既是不可忽視的人之常情,也是激發工作幹勁的必要保障,是推進基層工作的根本動力。習近平是從基層成長上來的,他對基層幹部隊伍建設的高度重視和真摯關心自然是不言而喻。對有困難的同志,習近平總是給予最大的關心與愛護。時任平潭縣委書記劉嘉靜在開展工作時遇到了一些難題,習近平還專門作了批示,鼓勵劉嘉靜克服困難,大膽地做好工作。1991年,習近平第一次到福州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調研,艱苦的工作環境極大地觸動了習近平,他給大家加油鼓勁,讓基層幹部備受鼓舞。在習近平的殷殷期許下,黨支部帶領基層幹部卯足了勁,讓軍門社區舊貌換新顏,不僅創建了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還獲得100多項榮譽。愛與嚴格要求相結合,這是習近平對基層幹部最本質的要求。1989年,根據寧德地委的部署,全區整頓、調整了429個農村基層黨支部,評出基本不合格和不合格黨員3650名,占黨員總數4.4%;1991年起,福州市委實施黨的“堡壘工程”建設綱要,兩年後,一類支部從52.8%上升到86.4%,三類支部從8.37%下降到2.4%……從這些事例中,我們不難發現習近平對基層黨建的努力探索,無不感佩於他那種始終把基層黨建工作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中的精神。而這正是我們所欠缺的,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