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100天”成果如何 聽協力廠商機構怎麼說

人民網成都7月16日電(朱虹)受成都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委託, 普華永道諮詢公司作為獨立協力廠商機構, 對成都市複製推廣第一、第二批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的工作成果開展了評估。

經過2015至2017連續3年跟蹤瞭解, 評估機構認為, 按照國務院複製推廣第一、第二批自貿區共54條改革經驗的要求, 成都市立足先行先試, 除“國際航行船舶檢疫監管新模式”因成都市不涉及國際船舶通航無法複製外, 其餘53條經驗所涉領域均得以推進。 其中, 47項改革政策落地效果顯著, 基本實現複製推廣和創新;另有6項政策受國家層面的管控要求以及市場發展水準影響尚未實施外。

從實施效果來看, 各項政策切實為企業帶來了幫助和便利, 在投資市場開放、推動貿易便利化、促進金融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擴大服務業開放發展等方面取得了實際效果, 對成都市營造開放的市場環境、構建中國自由貿易政策框架、對接國際通行規則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據普華永道中國稅務與商務諮詢合夥人成都分公司負責人徐聞介紹, 通過複製和推廣, 成都市成功學習借鑒了前兩批自貿試驗區做法, 改革成效體現在多個方面。 下一步, 成都將在四川自貿試驗區的改革框架內, 重點推進產業發展、人才引入、企業對接聯動、項目載體共建、商務環境優化等領域的改革,

積極打造國家向西向南開放門戶和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複製推廣任務基本完成, 政策落地效果顯著

據悉, 截至2017年6月, 成都市完成複製自貿區改革經驗47條, 完成率高達88%。 在簡化報批流程、提升工作便利性、規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降低成本等方面, 給予企業實際幫助。

工作組織有序、先行先試特徵明顯

國務院兩次下達複製推廣要求, 成都市的回應速度均十分迅速, 在很短時間內制定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和考核目標, 在西部城市中走在前列。 如, 2012年率先試點的“入境維修”業務、2014年試行的“出境加工”監管, 早在自貿區設立之前即進行試點, 屬於全國首創。

改革工作持續推進, 形成常態化管理制度

2015年, 成都市完成複製上海自貿區改革經驗26條, 完成率70%。 至2017年6月, 第一批複製政策數量已達33條, 完成率超過90%。 經過有效實踐, 改革措施已形成日常管理機制, 相關政策落地快, 運轉良好, 從制度上保證了改革成果落到實處。

改革亮點突出, 部分做法處於全國領先水準

成都市立足實際, 主動服務企業, 在複製推廣基礎上, 提出了眾多創新做法, 包括原產地簽證管理、稅控發票領用網上申請、入境維修產品監管、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間保稅貨物流轉監管等, 制度設計頗具亮點。 通過持續創新, 成都市在很大程度上營造了一個開放、便利、高效、公平的市場環境。

市場反響良好, 企業滿意度較高

自貿區改革以來, 越來越多的企業對成都自貿區改革成果予以認可。 從2015年企業以提出訴求和希望為主, 發展到2017年企業期望度被滿意度所取代。 調查顯示, 企業對成都市複製推廣新一批改革經驗的做法, 平均滿意度高達78%, 單項政策滿意度超過80%的達9條之多, 改革工作得到普遍認可。

徐聞說, 經過三年努力, 成都市基本完成了國務院複製推廣的工作任務, 為下一步加快推進自貿區改革、加速城市發展、促進對外開放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評估機構認為, 成都市從複製學習起步, 在積累了經驗以後再推動改革創新的做法是務實的, 也符合改革工作的一般規律和成都市實際情況。 從長遠來看, 自貿區改革任務重、時間緊、壓力大。

幾條未複製完成的政策, 從一個側面反映成都市在金融、貿易等市場的發展水準仍需要加快提高。

下一步, 成都市要緊緊圍繞“建設西部門戶城市開發開放引領區、內陸開放戰略支撐帶先導區、國際開放通道樞紐區、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的目標, 力爭成為西部開發建設和帶動國際貿易的核心和龍頭, 研究提出更多的創新政策和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引領西部地區共同開發開放。

具體而言, 一是要積極打造貨物貿易市場, 依託國際航空港、青白江鐵路港的優勢, 打造集成航空、鐵路、公路和水路貨物運輸和貿易為一體的綜合市場, 構建不同類型、不同規模、適應不同經營主體和產品的多元化貨物貿易市場。 二是要全力擴大金融市場規模。 成都市應立足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結算中心、專業配套服務中心,加快金融產業發展,建設全要素的金融市場,打造西部乃至全國的資本聚集地和資本交易中心。三是要大力推動服務貿易發展。強化對歐開放合作,深化中德、中法等國別園區的合作共建層次,建好西博會、歐洽會等合作平臺,打造國際化高端產業集群。四是要繼續深化改革。通過制度創新,構建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力爭營造更加開放的投資環境、更加便利的貿易環境、更加寬鬆的發展環境,激發企業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成都市應立足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結算中心、專業配套服務中心,加快金融產業發展,建設全要素的金融市場,打造西部乃至全國的資本聚集地和資本交易中心。三是要大力推動服務貿易發展。強化對歐開放合作,深化中德、中法等國別園區的合作共建層次,建好西博會、歐洽會等合作平臺,打造國際化高端產業集群。四是要繼續深化改革。通過制度創新,構建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力爭營造更加開放的投資環境、更加便利的貿易環境、更加寬鬆的發展環境,激發企業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