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跨越太平洋的中文閱讀

2016 年 10 月, 中國第一份關於中國城市兒童閱讀情況的調查報告正式發佈, 一組數字反應了目前童書市場廣闊前景:

53.7% 的孩子在 1-2 歲時候就行了閱讀啟蒙

孩子平均的年讀書量主要在11~30本之間

日均閱讀時長主要集中在半小時至兩小時之間

(圖片:upsplash)

雖然市場需求旺盛, 但與美國成體系的閱讀分級體系不同, 中文閱讀並沒有一套標準, 用來幫助家長、甚至於學校用於指導孩子進行分級閱讀。 Stella Su, 位於矽谷的非營利研究機構 Great Chinese Reads的創始人說, 相比於英語體系下成熟的教研體系而言, 中文在這一塊的探索可以說才剛剛起步。 在2011年的時候, 由陳一心家族基金會支援, 新閱讀研究所研製, 推出了《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30本)和《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數目推薦》(70本)。 但這些嘗試並沒有形成一套選書的標準, 也沒有形成“指導綱要”, 更沒有配套的評測來進行輔導。

陳超,

蛋殼樂學園的創始人, 講起自己進入兒童分級閱讀領域的初心時候, “好的繪本大部分都來自國外, 別人讓我推薦閱讀書目的時候, 我也還是會推薦國外的閱讀書”。 這一兩年, 英文分級閱讀的產品在國內越來越獲得家長們的親睞, 新東方線上牽手劍橋大學出版社, 共推分級閱讀產品 , 勵步英語與Reading A-Z合作, 合作定制本土化分級閱讀等等。 但是, 與之相對應的, 更顯現出中文閱讀產品的匱乏。

目前, 市面上可見的中文學習閱讀材料可以分為3種:

學習教材,

分級閱讀教材

文學作品

現在人們更多的討論的還是第二種類型, 就是所謂的“橋樑書”。 目前, 隨著國內家長對於優質閱讀材料的強烈需求, 國內的許多家出版機構開始大量引入美國、法國的兒童閱讀材料,

一來是已經有品牌效應;二是本身內容優質, 適合孩子閱讀。 不過, 有消息稱:中國政府正在出臺新的措施限制供應境外圖書和出版物, “該決定將會讓中國每年翻譯出版的兒童讀物數量從數千部減少到僅有數百部”。

因此, 呼喚中國獨立出版合適的橋樑書的呼聲就越來越高。 目前, 北京語言大學幾位元教授正在進行研究, 希望制定出更為細節的標準, 另外還在這方面進行努力的就是南方分級閱讀研究中心, 他們正在試圖訂立標準, 給我們已有的文學作品劃一劃界限。

在美國, 中文閱讀的探索也是沿著這三類產品展開。 自 2013 年以後, 中文已經成為繼西班牙語之後, 受美國家長和小朋友歡迎的第二外語。

在猶他州, 有 93 所學校提供了漢語課程, 同時還有47所雙語學校(Mandarin Immersion School)。 其他州的情況也是一樣, 越來越多的中英雙語的學校開始出現。 Alice Kuang, 一位美國的小學教師與芥末堆說到:“越來越多的 Mandarin Immersion 學校開始出現”, 同時另一位來自 AltSchool 的中文老師也說到:“漢語在 AltSchool 是選修課,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學習漢語。 ”由於優秀的中文教師匱乏, 她每週都要多次往返在 AltSchool 在灣區的多個校址。

(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在中文課堂)

有了雙語學校和漢語專案, 人們開始希望學習漢語也能夠像英語一樣, 能夠分級閱讀, 並且匹配美國的 Common Core, 並且有系列的課程, 從小學到初中, 甚至到大學。 目前在美國課堂中的中文教材, 有兩家 —— Better Chinese和南海。 就在灣區的學校裡的使用情況來看, Better Chinese 的市場覆蓋率更勝一籌。 他們提供從幼稚園到成人 6 種不同類型的教材, 同時還包括練習、教案以及完整的教具。 當然, K12 的內容都與 Common Core 相對應, 還提供與之相匹配的教師培訓。

不過, 這兩款產品似乎都還不能讓教師們滿意。 Alice Kuang 和 Lisa Wu,這兩位有著豐富的中文教學經驗的老師與我說到,他們仍然需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備課,不斷地收集資料。“我們不僅僅是讓這些孩子懂得如何說漢語,我們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能力去理解文化,並用這個語言去表達思想。目前的教材只是讓他們能夠‘講’漢語,而這遠遠是不夠的”。面對這個情況,Alice Kuang,這個擁有豐富經驗的漢語老師,開始獨立編寫中文文章,並匹配相應的教案和課外活動。例如,她之前帶著孩子們學習加州地理,就她自己撰寫的神話故事,並還帶領著孩子們去博物館一探究竟。

不過,她更希望的是能夠讓孩子們閱讀真正的文學作品。這個想法和 Great Chinese Reads 的創始人 Stella Su 的觀點一致,她們都在嘗試做一件事情,建立一套標準,為孩子們挑選好書。Stella Su 的孩子是在美國長大,不過在美國的中國家長一樣,希望孩子不要丟掉漢語的能力,能夠閱讀漢語書籍和瞭解中國文化。Great Chinese Reads 在近期發佈了全美第一份《北美小學生中文繪本閱讀書目》,共50本,並為之分級、分主題。而他們的下一步是要做到 300 本,實現一個孩子小學六年期間“每週一繪本”的基本閱讀量。

Great Chinese Reads 書目上的部分書籍

在選書時,他們採用“The Book”和“Caldecott Medal”等圖書獎項的通行方式,從文學水準、藝術水準、故事內容、圖書設計與編輯水準和語音朗誦等不同角度去評判一本書。”好書會有它的樣子。”而在分級上,則雙管齊下,一方面通過調研來收集分各州雙語全日制學校老師的資料回饋,一方面進行演算法研究。“在去年十一月的這一輪調研中,各州老師的分級回饋資料相當一致,雖然各個州母語中文和二語中文孩子(Heritage Learner vs. Second Language Learner) 比例不同,但老師們對於哪些好書適用於哪個年級教學的回饋比較一致:

社會情感發展 Social Emotional Development

背景知識和認知能力 Content Knowledge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語言難度和閱讀能力 Reading Capability

現在,Stella Su 和他們的夥伴正在試圖將《北美小學生中文繪本閱讀書目》進行推廣,他們通過社區公益專案 BookKnock 為 30 多個圖書館和社區提供圖書捐贈和閱讀獎,獎勵並支持中文閱讀活動,例如 Sunnyvale 社區和 San Jose 圖書館的每月故事會,春節期間的”書香中國年繪本廟會“等等,讓美國喜愛中文的孩子讀到真正“好”書。

在人工選擇之外,科技范的創業公司則是採用了 AI 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分析孩子們的閱讀內容,並匹配相應的測驗,來給孩子們自動化推薦更適合他們的書籍。“ Renaissance Learning+Newsela”,把英語分級閱讀領域的創業新星(用 AI 的方式自動匹配不同難度等級新聞閱讀材料)和成熟老兵(擁有完整的英語分級評測系統,並匹配上萬本圖書的課後練習)結合, 這是考拉閱讀的創始人兼 CEO 趙梓淳所希望做到的未來中文分級閱讀產品。

2016年,極具中國特色的《梁山伯與祝英台》被改寫成繪本,它的繪畫作者于虹,獲得了博洛尼亞童書展插畫獎,這個代表了當今世界童書插畫的最高水準。也是在這一年,趙梓淳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專案,堅信 AI 才能夠最終譜寫中文閱讀的未來。人文和科技,交匯在這個路口。

Alice Kuang 和 Lisa Wu,這兩位有著豐富的中文教學經驗的老師與我說到,他們仍然需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備課,不斷地收集資料。“我們不僅僅是讓這些孩子懂得如何說漢語,我們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能力去理解文化,並用這個語言去表達思想。目前的教材只是讓他們能夠‘講’漢語,而這遠遠是不夠的”。面對這個情況,Alice Kuang,這個擁有豐富經驗的漢語老師,開始獨立編寫中文文章,並匹配相應的教案和課外活動。例如,她之前帶著孩子們學習加州地理,就她自己撰寫的神話故事,並還帶領著孩子們去博物館一探究竟。

不過,她更希望的是能夠讓孩子們閱讀真正的文學作品。這個想法和 Great Chinese Reads 的創始人 Stella Su 的觀點一致,她們都在嘗試做一件事情,建立一套標準,為孩子們挑選好書。Stella Su 的孩子是在美國長大,不過在美國的中國家長一樣,希望孩子不要丟掉漢語的能力,能夠閱讀漢語書籍和瞭解中國文化。Great Chinese Reads 在近期發佈了全美第一份《北美小學生中文繪本閱讀書目》,共50本,並為之分級、分主題。而他們的下一步是要做到 300 本,實現一個孩子小學六年期間“每週一繪本”的基本閱讀量。

Great Chinese Reads 書目上的部分書籍

在選書時,他們採用“The Book”和“Caldecott Medal”等圖書獎項的通行方式,從文學水準、藝術水準、故事內容、圖書設計與編輯水準和語音朗誦等不同角度去評判一本書。”好書會有它的樣子。”而在分級上,則雙管齊下,一方面通過調研來收集分各州雙語全日制學校老師的資料回饋,一方面進行演算法研究。“在去年十一月的這一輪調研中,各州老師的分級回饋資料相當一致,雖然各個州母語中文和二語中文孩子(Heritage Learner vs. Second Language Learner) 比例不同,但老師們對於哪些好書適用於哪個年級教學的回饋比較一致:

社會情感發展 Social Emotional Development

背景知識和認知能力 Content Knowledge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語言難度和閱讀能力 Reading Capability

現在,Stella Su 和他們的夥伴正在試圖將《北美小學生中文繪本閱讀書目》進行推廣,他們通過社區公益專案 BookKnock 為 30 多個圖書館和社區提供圖書捐贈和閱讀獎,獎勵並支持中文閱讀活動,例如 Sunnyvale 社區和 San Jose 圖書館的每月故事會,春節期間的”書香中國年繪本廟會“等等,讓美國喜愛中文的孩子讀到真正“好”書。

在人工選擇之外,科技范的創業公司則是採用了 AI 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分析孩子們的閱讀內容,並匹配相應的測驗,來給孩子們自動化推薦更適合他們的書籍。“ Renaissance Learning+Newsela”,把英語分級閱讀領域的創業新星(用 AI 的方式自動匹配不同難度等級新聞閱讀材料)和成熟老兵(擁有完整的英語分級評測系統,並匹配上萬本圖書的課後練習)結合, 這是考拉閱讀的創始人兼 CEO 趙梓淳所希望做到的未來中文分級閱讀產品。

2016年,極具中國特色的《梁山伯與祝英台》被改寫成繪本,它的繪畫作者于虹,獲得了博洛尼亞童書展插畫獎,這個代表了當今世界童書插畫的最高水準。也是在這一年,趙梓淳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專案,堅信 AI 才能夠最終譜寫中文閱讀的未來。人文和科技,交匯在這個路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