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厲害!南岸農民畫家的現代版“清明上河圖”,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只要一個月有200元生活費, 我就什麼都不幹, 專門畫畫。 ”黃富春20多年前說的這句話, 讓同為重慶南岸黃桷埡農民油畫培訓班首批學員張曉渝記到現在。

黃桷埡在重慶南山上

樹木蓊鬱, 風景怡人

6月27日, 黃桷埡油畫村A展廳落成

並舉行畫展

30多位畫家的110余件作品絕大多數的主題都是農村

小橋流水、行人趕集、土黃的村舍

倒映著藍天白雲的層層梯田、打水擣衣的村婦

秋收後曬穀草的農民……

獨特的風格讓人過目難忘

而早在1994年

南岸農民的油畫就到中國美術館展出

受到中外觀眾的鼓勵和喜愛

其中一幅《塗山湖》被香港媒體譽為“中國西南新農村的《清明上河圖》”

黃富春就是這幅油畫的創作者

繪畫狂人黃富春

1972年出生的黃富春老家在黃桷埡泉山村

初中畢業後, 因生活所迫

他放棄學業, 當了一個農民

天天在田間地頭勞作。 受父親影響, 他一直喜歡畫畫

父子倆都沒正經學過畫

全憑愛好, 自由揮灑

1992年

20歲的黃富春聽說當地政府要辦農民油畫培訓班

沒有進入門檻

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參加

當時全班共十多名學員

全部是黃桷埡當地的農民

都是油畫愛好者

當時

培訓班邀請了

現任重慶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李毅力等多名藝術家前來授課

“先教我們構圖、色調等基礎知識, 然後教我們創作。 ”黃富春說

那時覺得老師幫我們打開了一扇大門

生活中的農家大院、房檐下吊著曬乾的玉米等畫面自然浮現在腦海中

呈現在畫布上

深山人家--黃富春

但好景不長

黃富春的父親在不久後去世了

為了更好的生活

黃富春借錢買了一輛摩托

平時在黃桷埡鎮跑“摩的”

週末去上課

後來,他又開過工程車,開過火鍋館

生活雖然很清苦

有時累得回家畫筆都拿不動了

但他從沒有放棄畫畫

僅僅過了兩年

這群農民的油畫就到中國美術館展出

並有作品被收藏

紀念畫冊上寫著這樣一句話:

今天,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南岸新一代的農民,從父輩那世世代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裡站起來了,“泥腿子”握起了西洋的畫筆,他們要用色彩描繪嶄新的生活,要用畫筆去抒發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外出寫生結識現在的老婆

“學習油畫改變了我的生活。我的老婆就是我寫生時認識的,當時她正在放牛,成了我的畫景之一。”黃富春說,當年他背著畫夾到萬盛農村去寫生。

正當他畫得起勁時

一名女子牽牛走進了他的視線

後來,他去一農戶家借水喝

再次遇見這位姑娘

再後來,她成了他老婆

黃富春--松樹坡

兩人結婚後

黃富春利用自己的繪畫功底

開了一家廣告公司

這些改變確實是學習油畫帶來的

在廣告設計中

如何用色,如何排版、畫面結構等

都是他的專長

目前

他的公司生意不錯

“但我依然沒放棄畫畫。”

妻子很支持他

獨自挑起了公司大樑

給黃富春更多時間創作

始終以家鄉農村為創作題材

2013年

南岸區以南山街道文化中心1000余平米房屋為發展基地

還騰出10間房屋作為油畫工作室

重新組建“黃桷埡油畫村”

黃富春成為村裡的常駐畫家

目前

油畫村已有19位常駐畫家

還有30餘位客座畫家進駐

包括重慶市美協副主席鄧旭以及畫家何強、張繼渝

隨著畫家的增多

南山街道再次投入

成立了A展廳,B展廳也在加緊建設中

今後還將打造一個藝術村落

有畫室,有展廳

這在全市街鎮中屬於首創

如今

黃富春一有空就到工作室畫畫

“現在回頭再看以前的作品,我覺得有些幼稚。”

他很謙虛地說

隨著歲月的積澱

他的畫風開始轉變

手法更大膽

創作時更加收放自如了

唯一沒變的是他始終以重慶鄉村風景以及農民田間勞作、生活日常為題

在6月27日的油畫展上

黃富春展出了自己近期的五幅作品

用色濃墨重彩,畫風偏向寫實派

表現的均為重慶農村景物

有一幅就是畫的南山黃葛古道

另一幅描繪了農村翻曬穀草的生活場景

古道深深---黃富春

目前

黃富春正在對《塗山湖畔》進行再創作

他想展現黃桷埡的現代之美

— end —

本文由服務南岸原創出品

週末去上課

後來,他又開過工程車,開過火鍋館

生活雖然很清苦

有時累得回家畫筆都拿不動了

但他從沒有放棄畫畫

僅僅過了兩年

這群農民的油畫就到中國美術館展出

並有作品被收藏

紀念畫冊上寫著這樣一句話:

今天,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南岸新一代的農民,從父輩那世世代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裡站起來了,“泥腿子”握起了西洋的畫筆,他們要用色彩描繪嶄新的生活,要用畫筆去抒發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外出寫生結識現在的老婆

“學習油畫改變了我的生活。我的老婆就是我寫生時認識的,當時她正在放牛,成了我的畫景之一。”黃富春說,當年他背著畫夾到萬盛農村去寫生。

正當他畫得起勁時

一名女子牽牛走進了他的視線

後來,他去一農戶家借水喝

再次遇見這位姑娘

再後來,她成了他老婆

黃富春--松樹坡

兩人結婚後

黃富春利用自己的繪畫功底

開了一家廣告公司

這些改變確實是學習油畫帶來的

在廣告設計中

如何用色,如何排版、畫面結構等

都是他的專長

目前

他的公司生意不錯

“但我依然沒放棄畫畫。”

妻子很支持他

獨自挑起了公司大樑

給黃富春更多時間創作

始終以家鄉農村為創作題材

2013年

南岸區以南山街道文化中心1000余平米房屋為發展基地

還騰出10間房屋作為油畫工作室

重新組建“黃桷埡油畫村”

黃富春成為村裡的常駐畫家

目前

油畫村已有19位常駐畫家

還有30餘位客座畫家進駐

包括重慶市美協副主席鄧旭以及畫家何強、張繼渝

隨著畫家的增多

南山街道再次投入

成立了A展廳,B展廳也在加緊建設中

今後還將打造一個藝術村落

有畫室,有展廳

這在全市街鎮中屬於首創

如今

黃富春一有空就到工作室畫畫

“現在回頭再看以前的作品,我覺得有些幼稚。”

他很謙虛地說

隨著歲月的積澱

他的畫風開始轉變

手法更大膽

創作時更加收放自如了

唯一沒變的是他始終以重慶鄉村風景以及農民田間勞作、生活日常為題

在6月27日的油畫展上

黃富春展出了自己近期的五幅作品

用色濃墨重彩,畫風偏向寫實派

表現的均為重慶農村景物

有一幅就是畫的南山黃葛古道

另一幅描繪了農村翻曬穀草的生活場景

古道深深---黃富春

目前

黃富春正在對《塗山湖畔》進行再創作

他想展現黃桷埡的現代之美

— end —

本文由服務南岸原創出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