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為官當有為 莫做“木偶官”

原標題:為官當有為 莫做“木偶官”

清代學者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曾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庸官死後去見閻王, 說自己所到之處只飲一杯水,

不收一分錢, 自認無愧對鬼神。 閻王訓斥說, “如果這就是好官, 那在大堂上擺一尊木偶, 連水都不要喝, 豈不比你更好?你為官三年, 處處考慮如何保全自己, 躲事避責, 毫無政績, 負民負國, 難道你是好官?”故事雖然簡短, 卻透射著最為樸素的道理:為官當有為, 莫做“木偶官”。

當前, 一些領導幹部存在庸政、懶政、怠政等“為官不為”問題。 他們有的遇事“打太極”, 習慣於當“中轉站”、做“傳聲筒”, 遇事能推就推, 能拖則拖;有的工作不上心, 滿足於“混日子”“守攤子”, 憑“感覺”辦事, 靠“老皇曆”工作;有的幹事不盡責, 能力“餘額少”, 素質“缺口大”, 不想幹、不會幹、幹不好等等。 “木偶官”的這些行為讓人民群眾深惡痛絕。

“士不言政, 則失其天下之責。

”各級領導幹部是党治國理政方針政策的制定者、執行者, 肩負著沉甸甸的責任使命。 黨和人民把各類權力交給各級領導幹部, 交的是信任更是責任。 領導幹部無論職位高低、權力大小, 都應該盡職盡責。 若是握著公權、占著位子做“太平官”“木偶官”, 不僅會錯失地方、部門的發展機遇, 更會影響黨和政府的公信力, 甚至喪失群眾對黨的信賴。

治國必先治黨, 治黨首在治吏。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 “幹部幹部, 幹是當頭的, 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幹事, 只想攬權不想擔責, 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木偶官”是典型的懶政、庸政、為官不為。 對“木偶官”, 必須旗幟鮮明地亮劍出招。 首先要補強精神之“鈣”。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 理想信念一旦動搖、滑坡、缺失,

領導幹部就會精神萎靡、動力不足, 成為“木偶官”則是必然。 領導幹部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和共產主義的信念, 自覺強化信念擔當, 從源頭上強化擔當的責任意識。 其次要織密監督之網。 嚴管就是厚愛, 沒有監督, 就沒有執行。 監督的根本出發點是關心愛護幹部, 防止信仰變質、思想出軌、行為跑偏。 因此, 要多層面、多方向、多角度完善對領導幹部的監督體制機制, 做到不留盲區、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同時要高舉問責之劍。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 對於那些為官不為的“木偶官”, “輕”者要責令其書面檢查、公開道歉、停職檢查, “重”者要堅決“打板子”、“挪位子”, 直至“摘帽子”, 以強大的問責體系倒逼各級領導幹部在其位謀其政、在其崗擔其責。

“多士成大業, 群賢濟弘績。 ”當前, 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 中華民族正處於走向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 各種矛盾疊加、風險隱患集聚, 我們前進的路上有各種各樣的“攔路虎”“絆腳石”, 此時此刻, 格外需要各級領導幹部打起精神、敢於擔當、擼起袖子加油幹。 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保持幹事創業的責任感、進取心和精氣神兒, 不做為官不為的“木偶官”, 自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建功立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