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讓紫荊花綻放在美麗的柳葉湖畔——訪香港龍舟代表隊

尚一網訊烈日炎炎, 酷暑難耐, 眼下正是常德人出門靠勇氣的盛夏。 第十三屆全運會龍舟決賽場上, 除了偶爾的習習湖風, 自然不乏令人頓覺清爽的所在:是廣東隊的一騎絕塵, 亦或是湖南隊的激情趕拼。 當香港健兒翻飛浪花奮勇前行時, 那胸前閃現著的一朵朵紫荊花, 儼然又一道爽朗的風景。

本屆全運會首次將龍舟賽納入群眾比賽項目。 根據賽制的要求, 主辦方天津、湖南以及香港、澳門4支隊伍直接拿到決賽入場券。 7月16日上午11時, 記者來到澤雲酒店探班採訪香港龍舟代表隊。 兩天的賽程下來,

雖說與獎牌榜無緣, 但每個隊員的心裡, 都裝著一份並不知足的滿意。

賽龍舟、吃粽子, 香港人保持著“最中國”的過節習俗, 最早有記錄的端午龍舟競賽是1919年在港島東區北角舉行的。 一直以來, 當地政府十分重視這項運動, 成立了香港龍舟總會, 管理著地方數十家俱樂部, 還有當地不少漁民自發組織的隊伍, 他們之間基本上每兩個星期就會組織一場比賽。 近些年, 頻頻在香港舉行的各種國際性龍舟賽事, 更是讓運動氛圍濃厚, 影響空前。 當地的海、河、港口成了最好的競賽場地。

36歲的陳宗倫是這支隊伍的教練之一。 他告訴記者, 24名隊員裡年齡最大者40多歲, 最年輕的是一名中學生, 還未滿18歲。 別看年齡懸殊, 這些隊員都是在3個月的備戰集訓中,

經過四五輪篩選挑出的精英幹將。 可以說, 他們組成了香港最厲害的龍舟隊。 隊員朱少君今年21歲, 是一名大二學生。 他去年開始接觸龍舟, 憑藉過硬的身體素質和滿腔熱情迅速嶄露頭角。 他說, 其實在香港本地的龍舟隊伍裡, 參與者幾乎涵蓋了每個年齡段。

“比賽結果在預期之中, 中國內地的隊伍好強、好厲害, 值得我們學習。 ”兩天的比賽下來, 陳宗倫感觸頗深。 雖說本屆全運會龍舟決賽上沒能取得好成績, 但大家從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如體力不是太好, 協調性有待加強等, 同時也積累了寶貴的大賽經驗。 “我們將在今後的訓練中有的放矢。 ”隊員們均表示通過比賽大開眼界, 收穫滿滿。

在舒適的澤雲酒店內,

隊員們悠然地享用自助餐, 顯得很是放鬆。 對常德這座城市的印象, 大家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拇指。 今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 在全運會這樣高規格的比賽中, 香港龍舟代表隊的健兒們用謙遜和努力, 讓紫荊花綻放在美麗的柳葉湖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