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新一代的就業觀念,95後的“慢就業”

隨著95後畢業生步入社會, “慢就業”正在成為新生代就業群體中的“另類”選擇。 他們的就業觀真的如此另類?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這群職場新人將如何規劃未來?

數據:近半95後認為工作不理想

據某招聘網站的調查資料顯示, 有7成的以上95後畢業生選擇畢業後在外打拼, 儘管他們對就業的態度是積極的, 但仍有72.36%的95後選擇的畢業關鍵字為“迷茫”。 近半數人表示, 畢業後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工作不理想”和“找不到未來的方向”。 資料顯示, 相比85後和90後, 95後選擇創業和平臺型就業的意向更為明顯, 占比分別為12.61%和2.15%。

而令人欣喜的是, “城市合租”“適應新的環境”等這類往屆畢業生擔心較多的融入社會環境的問題, 其占比反而最少。 業內人士解釋, 這組資料反映的正是95後畢業生更為獨立的生存意識和更具主觀能動性的行為邏輯。

案例

迷茫型:先想清楚再行動

除了優越的家庭條件而毫無就業壓力的畢業生, 也有不少畢業生選擇“慢就業”是打算想清楚再行動。 今年畢業的小張計畫從7月中旬開始邊打零工邊搭車遠行, 去嚮往已久的西藏和新疆。 小張表示, 剛剛畢業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很擔心選錯方向。 盲目就業則可能會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造成影響。 不如先體驗大學時的“未完成list”, 先去旅行, 在開闊視野的同時, 用更充足的時間思考自己究竟適合做什麼。

創業型:正在創業或為創業做準備

作為活躍於社交網路的一代人, 95後敢於嘗試由互聯網催生的各種新鮮職業。 武漢畢業的小段就毅然地選擇了一家剛創立不久的手遊公司, 任職市場專員職位的他不僅要身兼數職, 必要時還要“客串”CEO助理, 但他每天都“元氣滿滿”, 絲毫不覺疲倦。

小段告訴記者, 創業型及發展中企業更為扁平化的管理, 使畢業生在進入職場之初就能直接接觸到VP、CEO, 甚至VC, 而這些人脈都將成為他的寶貴資源, 他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同時, 也為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未來發展帶來更多可能。

伴隨著互聯網發展而長大的95後群體, 更具創新的獨特想法和仗劍天涯的勇氣, 不少畢業生“畢業即創業”。

而當各方面條件不夠成熟時, 互聯網經濟下催生的平臺型就業也成為95後畢業生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

求學型:高學歷或更有助於找工作

一張中大文憑, 在許多人看來, 是找工作的“敲門磚”, 但在湖南姑娘劉媛看來, 這樣的學歷還遠遠不夠。 她認為, 當前, 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 很多崗位對學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若沒有研究生學歷找不到特別好的工作, 甚至可能影響以後的晉升。

最終, 經過一番慎重思考, 這位高才生選擇了出國深造。 她說, 當一個人在沒有找到確切的人生方向時, 讓自己有一段緩衝時間, 能慢慢考慮人生道路, 並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興趣從事的職業, 這比盲目就業好得多。

優越型:家庭富裕衣食無憂

剛剛從廣州大學畢業的小陳,

去年開始備戰出國留學(課程), 可惜沒有考上。 但小陳並不著急, 父母見她愛玩遊戲, 曾托關係為她找了份遊戲公司的工作, 可是卻遭到小陳的拒絕, 理由是沒興趣, 寧願在某互聯網公司當實習小編, 忙得不亦樂乎。

小陳從小衣食無憂, 小陳的父母也是瀟灑隨性的人, 不僅不責備女兒, 甚至勸女兒出去旅行:“參加工作後, 就很少有長假期出去玩了。 歇幾年又何妨, 做人最緊要是開心, 我們養你”。

專家:只要不啃老, 不必苛責慢就業

國家職業指導師蔣玉芬分析說, “慢就業”折射出大學生一些新的就業觀。 過去的70後和80後大學畢業生, 一般都有著較大的經濟壓力, 畢業後需要馬上進入工作,

才能實現在大城市買房結婚、紮根落戶的願望。 而現在的90後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 家庭經濟條件優越, 所以他們對於工作賺錢這件事顯得不是那麼急迫。

另外現在的年輕人對自我定位和自身發展有越來越高的追求, 尤其名校畢業的大學生更是如此。 如果遇不到心儀的工作崗位, 他們寧可等待也不願屈就。 而且這部分大學生思想開放, 有著很多新奇的想法, 他們對於就業的觀念不是局限於坐在辦公室裡的朝九晚五, 而是更加多元化的就業方式, 比如開網店、做自媒體、甚至當網紅, 都可能成為一種正常的職業。 他們按照自己想要的軌跡去生活, 只要不做啃老族, 不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社會也不宜對他們的做法過多苛責。

某招聘網站負責人強調,95後畢業生較90後、85後,擁有更為自主的職業規劃能力。無論是在探索最適合自己行業的“慢就業”群體,還是以興趣為導向著力自身發展的“職場小鮮肉”,都在以積極的姿態,嘗試更好地把控自己的人生,“不將就”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精神狀態,應當受到鼓勵與支持。

某招聘網站負責人強調,95後畢業生較90後、85後,擁有更為自主的職業規劃能力。無論是在探索最適合自己行業的“慢就業”群體,還是以興趣為導向著力自身發展的“職場小鮮肉”,都在以積極的姿態,嘗試更好地把控自己的人生,“不將就”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精神狀態,應當受到鼓勵與支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