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星球 · 探索|我知道,你不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 海王較小的女兒愛上了人世間的一位王子, 為了能與王子相愛並結為終身伴侶, 她離開了自己的家庭和親人,

交出了自己優美動人的聲音, 每天忍受著無盡的痛苦。 可是王子最終未能和她結婚, 因為國王為王子選擇了鄰國的公主作為妻子。 在王子成親的第二天, 隨著太陽升起來, 美人魚變成了泡沫, 最後乘雲升天而去。 銅像的神態表現了美人魚思念著她眷戀的王子, 也思念著她的親人。 她凝視著陸地上的人類, 希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但終未如願以償, 因而由衷地感到憂傷和痛苦。

這座銅像是由新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創始人卡爾·雅格布森出資建造的。

當初有一天, 卡爾·雅格布森在皇家劇院觀看首演的芭蕾舞劇《海的女兒》後,

深受感動, 產生了要為美人魚製作一座銅像的設想。

卡爾·雅格布森

他感到安徒生的童話在藝術中已有芭蕾舞、音樂及油畫等形式。 惟獨缺少一座雕像。 於是卡爾·雅格布森就同雕塑家艾瑞克森商量, 希望艾瑞克森用雕刻藝術來表現美人魚。

雅格布森還為此邀請艾瑞克森觀看了芭蕾舞劇“海的女兒”。 艾瑞克森從芭蕾舞劇中獲得了靈感, 並構思了銅像的形態。

艾瑞克森和他的妻子愛琳

起初, 芭蕾舞劇的女主角艾倫·帕麗絲是艾瑞克森雕塑美人魚的模特。 但不久之後,

艾瑞克森對帕麗絲產生了感情, 帕麗絲也有了艾瑞克森的骨肉, 艾瑞克森的未婚妻愛琳得知後十分生氣, 帕麗絲只好帶著孩子嫁給了別人, 愛琳卻將帕麗絲與艾瑞克森的事告訴了帕麗絲的丈夫, 帕麗絲因此受到了丈夫的虐待, 最後因精神分裂而死。 (這段傳聞估計是八卦, 因為愛琳只活到了1963年, 而帕麗絲卻活到了1968年, 1878年出生的帕麗絲還比1881年出生的愛琳年長3歲)後來, 艾瑞克森把他的妻子作為模特, 鑄成了這座美人魚銅像。 但是, 艾瑞克森雖然改了模特, 心中卻始終有另一個模特摸不去的身影。 只有帕麗絲家族的人才知道, 那永駐海邊的女子從神情到氣質, 到底是不是帕麗絲的化身, 眾說紛紜。

帕麗絲

此後,每當黃昏,波羅的海邊便會出現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和美人魚,更是和他朝思暮想的帕麗絲,並肩遠望著大海。

美人魚銅像從1913年在長堤公園落成至今,已有近104年的歷史。她吸引了無數的遊客。人們流傳著這種說法:不看美人魚,不算到過哥本哈根。美人魚銅像已成為哥本哈根的標誌。但美人魚在1964年、1984年和1998年先後三次遭受被“砍頭”“斷臂”的磨難,其中1998年1月6日美人魚的腦袋再次被“砍”之後不久即被找回。

1964年,帕麗絲和被“砍頭”的“小美人魚”的合影

從“小美人魚”的身上,丹麥人看到了她的原型幾乎就是安徒生自己。

安徒生

安徒生年輕時有過青梅竹馬的初戀情人,他曾瘋狂追求過鄰家女孩福格特。但由於家庭條件相差懸殊,他們最終沒能走到一起。在安徒生26歲那年,福格特嫁給了當地的一個富家子弟。從此安徒生對愛情心灰意冷,決心獨守終身。

福格特

在安徒生去世那天,人們發現他的脖子上掛著一個小皮袋子,裡面竟裝著福格特當年寫給他的信。

迪士尼公司還曾以“小美人魚”銅像為原型創作了三部動畫片。

同樣具有“深情”的還有羅丹和他的《思想者》。

1880年,法國美術學院接受了40歲的羅丹,並且請他為即將建立的巴黎裝飾藝術館的兩扇大門創作一組規模宏大的裝飾性雕刻。

羅丹

據說,羅丹為設計這件大型群雕,冥思苦想,工程一拖再拖。

3年後,19歲的卡米爾·克勞岱爾(1864~1943)出現了。走進她所仰慕的羅丹的工作室,成為羅丹的弟子、助手和情人。開始了持續了十餘年的難以解脫的戀情關係,兩人陷入了一場“不可避免的愛情悲劇”。

卡米爾

羅丹在設計雕塑《地獄之門》時,得到了卡米爾的幫助,包括其中《思想者》的原型。這件作品直到1917年羅丹去世都沒有完成。

這件雕塑作品取材于但丁的《神曲·地獄篇》。羅丹為創作這一作品,前後歷時37年之久,共塑造了186個人物。其中一些雕刻後來成為獨立的作品,著名的《思想者》在門的上部。這裡所見的《地獄之門》,是羅丹逝世後十年,一位羅丹的崇拜者──美國人馬斯特包姆出資將羅丹的原稿鑄成青銅,於是產生了《地獄之門》,留傳到今。

研究者說,羅丹心目中的“思想者”便是但丁。但丁被塑造成了一個強壯的男人形象,彎腰屈膝,目光深沉。他坐在地獄入口前,似乎在注視人類的悲劇,又好像在全神貫注地思考。他強壯的身體彎成一團,仿佛沉浸在極度痛苦之中。正如羅丹所說:“他不僅用大腦、張大的鼻翼和緊閉的嘴唇思考,他還用胳膊、腿、背上的肌肉思考,用握緊的拳頭和緊張的腳趾思考。”

這是一個強勁而富有內力,成熟而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強烈的軀體,在一種極為痛苦狀的思考中劇烈地收縮著,緊皺的眉頭,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軀幹,彎曲的下肢,似乎人體的一切細節都被一種無形的壓力所驅動,緊緊地向內聚攏和團縮,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個身體的力量所然。羅丹認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力的人體來表現的,所以,他的人體雕塑不僅展示人體的陽剛之美,而且蘊籍著深刻與永恆的精神。這正是羅丹為什麼以這個充滿生命力的形象,來寓意人對現實思考的原因。

可以說《思想者》這部作品是羅丹整體作品體系中的典範,也是對他充滿神奇的藝術實踐的體現和反映;更是對他所建構並整合人類藝術思想—羅丹藝術思想體系的見證。

正是因為有了羅丹,才有了那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而你也擁有一雙澄澈的明眸,不是嗎?

點擊“閱讀原文”

讓“旅行”有深度

帕麗絲

此後,每當黃昏,波羅的海邊便會出現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和美人魚,更是和他朝思暮想的帕麗絲,並肩遠望著大海。

美人魚銅像從1913年在長堤公園落成至今,已有近104年的歷史。她吸引了無數的遊客。人們流傳著這種說法:不看美人魚,不算到過哥本哈根。美人魚銅像已成為哥本哈根的標誌。但美人魚在1964年、1984年和1998年先後三次遭受被“砍頭”“斷臂”的磨難,其中1998年1月6日美人魚的腦袋再次被“砍”之後不久即被找回。

1964年,帕麗絲和被“砍頭”的“小美人魚”的合影

從“小美人魚”的身上,丹麥人看到了她的原型幾乎就是安徒生自己。

安徒生

安徒生年輕時有過青梅竹馬的初戀情人,他曾瘋狂追求過鄰家女孩福格特。但由於家庭條件相差懸殊,他們最終沒能走到一起。在安徒生26歲那年,福格特嫁給了當地的一個富家子弟。從此安徒生對愛情心灰意冷,決心獨守終身。

福格特

在安徒生去世那天,人們發現他的脖子上掛著一個小皮袋子,裡面竟裝著福格特當年寫給他的信。

迪士尼公司還曾以“小美人魚”銅像為原型創作了三部動畫片。

同樣具有“深情”的還有羅丹和他的《思想者》。

1880年,法國美術學院接受了40歲的羅丹,並且請他為即將建立的巴黎裝飾藝術館的兩扇大門創作一組規模宏大的裝飾性雕刻。

羅丹

據說,羅丹為設計這件大型群雕,冥思苦想,工程一拖再拖。

3年後,19歲的卡米爾·克勞岱爾(1864~1943)出現了。走進她所仰慕的羅丹的工作室,成為羅丹的弟子、助手和情人。開始了持續了十餘年的難以解脫的戀情關係,兩人陷入了一場“不可避免的愛情悲劇”。

卡米爾

羅丹在設計雕塑《地獄之門》時,得到了卡米爾的幫助,包括其中《思想者》的原型。這件作品直到1917年羅丹去世都沒有完成。

這件雕塑作品取材于但丁的《神曲·地獄篇》。羅丹為創作這一作品,前後歷時37年之久,共塑造了186個人物。其中一些雕刻後來成為獨立的作品,著名的《思想者》在門的上部。這裡所見的《地獄之門》,是羅丹逝世後十年,一位羅丹的崇拜者──美國人馬斯特包姆出資將羅丹的原稿鑄成青銅,於是產生了《地獄之門》,留傳到今。

研究者說,羅丹心目中的“思想者”便是但丁。但丁被塑造成了一個強壯的男人形象,彎腰屈膝,目光深沉。他坐在地獄入口前,似乎在注視人類的悲劇,又好像在全神貫注地思考。他強壯的身體彎成一團,仿佛沉浸在極度痛苦之中。正如羅丹所說:“他不僅用大腦、張大的鼻翼和緊閉的嘴唇思考,他還用胳膊、腿、背上的肌肉思考,用握緊的拳頭和緊張的腳趾思考。”

這是一個強勁而富有內力,成熟而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強烈的軀體,在一種極為痛苦狀的思考中劇烈地收縮著,緊皺的眉頭,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軀幹,彎曲的下肢,似乎人體的一切細節都被一種無形的壓力所驅動,緊緊地向內聚攏和團縮,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個身體的力量所然。羅丹認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力的人體來表現的,所以,他的人體雕塑不僅展示人體的陽剛之美,而且蘊籍著深刻與永恆的精神。這正是羅丹為什麼以這個充滿生命力的形象,來寓意人對現實思考的原因。

可以說《思想者》這部作品是羅丹整體作品體系中的典範,也是對他充滿神奇的藝術實踐的體現和反映;更是對他所建構並整合人類藝術思想—羅丹藝術思想體系的見證。

正是因為有了羅丹,才有了那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而你也擁有一雙澄澈的明眸,不是嗎?

點擊“閱讀原文”

讓“旅行”有深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