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從現代物理的角度看待佛教四大皆空?

我們常在電視中看到和尚居士念叨“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佛法中這句話基本要闡述的是萬物本空的理念, 原是要使我們瞭解萬事本無其永恆的體現, 一切皆將壞散, 教我們不要對萬物起執情, 而使身心不得自在。

而現代物理學告訴我們, 這個世界除了空間, 什麼都沒有!

物質世界是否真的空無一物, 回答這個問題, 需要明白組成這個物質世界的東西是什麼。

也許你會說原子、誇克、玻色子、費米子。

似乎組成物質世界的元素可以無限分割下去。

我們從原子看起吧。

首先, 我們都知道原子由電子和原子核組成, 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

在90年代, 相信有很多城市有原子的銅像, 表示科學是第一生產力。

或者, 我們印象中的原子是初中課本裡的模型,

幾個圓球組成的原子核, 還有飛來飛去的電子。

但這種原子的形象太不準確。

如果原子是在一個截面面積如足球場大小的球狀空間裡, 那麼原子核就是一粒沙子, 電子就更小啦!

當你走在足球場上時, 你會注意到一粒沙子嗎?

所以, 原子99.99999999999999%都是空無一物的。

所以, 你、我、他, 包括整個世界的99.99999999999999%也都是空的。

如果把世界中99.99999999999999%的空都抽走, 把原子核和電子壓縮起來, 那麼這個世界的物質你只能用超級顯微鏡才能看得到。

而現代超弦理論認為, 自然界的基本單元不是電子、光子、中微子和誇克之類的點狀粒子, 而是很小很小的線狀的“弦”。

弦的不同振動和運動就產生出各種不同的基本粒子。

現在你明白了嗎?物質就是空間本身,空間震動的弦組成了大千世界。

現在你明白了嗎?物質就是空間本身,空間震動的弦組成了大千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