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年輕流浪者越來越常見,他們為什麼不願意回家?

■2017年1月,尚丙輝給流浪者盧英文系扣子。 (受訪機構供圖)

年紀輕輕就離家流浪,楊選月並非尚丙輝及其志願團隊遇過的唯一孤苦女孩。

這些年來,尚丙輝在思考一個問題:年輕流浪者越來越常見,人們都說家是溫馨的港灣是避風港,可是,為什麼在我們生活的城市,有那麼多的流浪者不願意回家?

■新快報記者 李斯璐

“打開他們和家之間的心結”

幫忙聯繫就醫、安排治療事宜、生活上給予照顧……尚丙輝工作室的志願者發現,楊選月在連日的幫助下放鬆了警惕,沒有了第一次見到時的小心翼翼。

但楊選月病情太嚴重,治療費之高,連醫生也不好估計。 醫生也開始詢問尚丙輝,關於女孩回家的問題。 “這些天,她都在發高燒,如果我們不救她,她會客死異鄉。 如今她病情還未得到控制,不能就這麼將她送回家。 ”

志願者英子介紹,在醫院,護士幫楊選月上藥,她連聲說謝謝;醫生前來問診,她嘴邊會掛著真誠的感恩話語。

但一提到家,不管英子怎樣勸說,女孩都不願志願者與其家裡聯繫。 “她說:‘我知道家人電話,也有家人位址,可我不想回家,不想因為沒得治療而再次離家出走了。 ’”

考慮到現實情況,尚丙輝決定尊重楊選月的決定。 據描述,楊選月老家裡只有一個哥哥在打工,其餘的兄弟姐妹都是在家裡幫忙務農,就算治療費遇到困難,家裡人確實幫不了什麼忙。 尚丙輝決定暫時不聯繫楊選月家人。 希望能通過救助,在陪伴和開解中,讓她放下對家裡的芥蒂。

其實過去多年,尚丙輝一直通過“交心”的方式,説明好幾個年輕流浪者回家,他相信,通過真心幫助,楊選月終有一天會主動聯繫家人,再決定回家還是繼續自立門戶。

“像今年5月初,我們在一次送溫暖活動中,發現了棲身天橋底的40來歲男子周永厚。 與之接觸,讓我覺出異常,他說話有條理,懂得很多,肯定是個知識份子。 多次交流後,周永厚才慢慢打開心扉,道出實情,原來他21年沒回過家了,因為生意失敗一無所有,無顏面對家人。 我在交流中‘套問’出他親屬的地址,並悄悄聯繫上其家人。 ”

“騙”來的家人地址

作為曾經遭遇挫折,流落過街頭的尚丙輝來說,他認為,説明流浪人士,最終目的就是幫他們回歸家庭。 然而多年來,尚丙輝想幫助年輕流浪人士回家,一腔熱血常遭潑冷水:“流浪人士回家難,我們也很難獲取他們的真實資訊,主要願意之一是他們的身份證在流浪中遺失,二是他們不肯透露真實家庭資訊。

尚丙輝說,日常救助中,碰到像楊選月這樣多番離家出走,對家裡心生罅隙的流浪者,為數也不少。 “很多年輕人不想回家,就編造一些假資訊來誤導,志願者每每核查失敗,讓人啼笑皆非。 ”

據瞭解,從今年1月起,尚丙輝工作室就幫助過5個20歲以下的少男少女。 “其中有兩個男孩,經常結伴來我們工作室,問我要錢,每次我都會給予他們每人20元買東西吃。 然而,他們拿到了錢,就去網吧過夜。 因為在網吧裡,他們就不用露宿街頭了。 ”但這樣自掏腰包的“接濟”,尚丙輝日漸吃不消。

他想了個辦法——相互“騙”。 尚丙輝笑著說,有一天,其中一個男孩求他辦一張身份證,說是找到了工作。 尚丙輝明白,沒有家庭地址,是不可能辦出身份證的,但他一口答應下來。

幾天後,他找到男孩面露難色,“辦身份證需要真實家庭位址,沒有位址,很難辦理。 ”男孩猶豫了一下,再三取得尚丙輝保證後,支支吾吾地說出了位址。

尚丙輝待男孩離去,轉身就拿起電話,請“寶貝回家志願者網”的義工同行幫助,找到男孩家人聯繫方式。 “那個男娃看見家人來接,還反問我為什麼要騙他。 ”尚丙輝笑著歎氣,“孩子的家人找了他多少年!從來沒有放棄過。 ”尚丙輝對自己的走“旁門”促成團圓的事兒,並無內疚,“親人見了面,有什麼說不開的事兒?”

多年救助經驗告訴尚丙輝:一個人之所以有家不想歸,多數原因在於家庭。 “我見過很多小孩子因為和父母吵架跑到外邊來。 ”而“被騙取”家裡聯繫方式的男孩,則是因為在單親家庭裡經常遭遇爸爸打罵,倔強的孩子寧願通過流浪獲取自由,也不願回到安樂窩。

尚丙輝知道,很多年輕流浪人士背後,都有一群著急尋找的家人。就像前段時間和家人團圓的周永厚,其家人持續找了多年無果,才逐漸放棄。可當他們得到周永厚的資訊,仍火速趕來相認。

對話尚丙輝

新快報:你用“騙”的方式,騙取流浪人的家庭位址,會不會遭到非議?

尚:沒什麼不好,我僅僅是騙他們回家。只要是回家,哪怕是騙回家的,也好呀。

新快報:被你“騙”回家的人,還有後續消息嗎?

尚:幾乎很少聯繫了。但最近,曾經幫助回家的一名40歲男子,提著兩柄香蕉和一個西瓜來到工作室探訪,據我所知他因為回家,辦理了身份證,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去打工,不用靠流浪乞討為生了。

新快報:你認為救助年輕流浪人士的意義是什麼?

尚:因為過往幫助一些年邁流浪者時發現,流浪久了的人,回家的欲望就不會那麼強烈了,找不到工作也只能在大街上流浪,靠著一些好心人的救助度日子。而年輕人離家不久,趁著他們對“家”有記憶的時候去幫扶、勸導,告訴他們什麼才是走進社會的正確方式:有合法的身份,才能在成年以後名正言順走到社會上,而不是餐風露宿。

新快報:你經常自掏腰包接濟流浪人士,像楊選月,第一筆住院押金用了3000元了,會不會對行善帶來壓力?

尚:會有壓力。所以我們希望能引起社會關注,幫助這名身世可憐的女孩。

新快報:其實,有些流浪人員請你擔保,幫忙辦理身份證、找工作等,你是否適合這樣做?怎樣做才能保護到自身的行善行為受到保護,避免遇到法律糾紛?

尚:目前我們和廣州市大家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合作,由專業社工定期督導,遇到一些涉及法律的問題,我會向他們諮詢。

”而“被騙取”家裡聯繫方式的男孩,則是因為在單親家庭裡經常遭遇爸爸打罵,倔強的孩子寧願通過流浪獲取自由,也不願回到安樂窩。

尚丙輝知道,很多年輕流浪人士背後,都有一群著急尋找的家人。就像前段時間和家人團圓的周永厚,其家人持續找了多年無果,才逐漸放棄。可當他們得到周永厚的資訊,仍火速趕來相認。

對話尚丙輝

新快報:你用“騙”的方式,騙取流浪人的家庭位址,會不會遭到非議?

尚:沒什麼不好,我僅僅是騙他們回家。只要是回家,哪怕是騙回家的,也好呀。

新快報:被你“騙”回家的人,還有後續消息嗎?

尚:幾乎很少聯繫了。但最近,曾經幫助回家的一名40歲男子,提著兩柄香蕉和一個西瓜來到工作室探訪,據我所知他因為回家,辦理了身份證,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去打工,不用靠流浪乞討為生了。

新快報:你認為救助年輕流浪人士的意義是什麼?

尚:因為過往幫助一些年邁流浪者時發現,流浪久了的人,回家的欲望就不會那麼強烈了,找不到工作也只能在大街上流浪,靠著一些好心人的救助度日子。而年輕人離家不久,趁著他們對“家”有記憶的時候去幫扶、勸導,告訴他們什麼才是走進社會的正確方式:有合法的身份,才能在成年以後名正言順走到社會上,而不是餐風露宿。

新快報:你經常自掏腰包接濟流浪人士,像楊選月,第一筆住院押金用了3000元了,會不會對行善帶來壓力?

尚:會有壓力。所以我們希望能引起社會關注,幫助這名身世可憐的女孩。

新快報:其實,有些流浪人員請你擔保,幫忙辦理身份證、找工作等,你是否適合這樣做?怎樣做才能保護到自身的行善行為受到保護,避免遇到法律糾紛?

尚:目前我們和廣州市大家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合作,由專業社工定期督導,遇到一些涉及法律的問題,我會向他們諮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