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巨頭當道,馬雲、李彥宏、馬化騰佔據中國移動廣告市場七分江山

BAT霸佔中國互聯網的前三名位置數年, 只有第四的位置一直被不斷挑戰, BAT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日前,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研究的資料顯示, 李彥宏、馬雲、馬化騰旗下的百度、阿裡巴巴、騰訊今年幾乎要占到移動廣告總開支的72%, 其中阿裡巴巴占移動廣告的市場份額在40%左右, 百度占19.6%、騰訊占11.6%。 按照eMarketer的預算, 2018、2019年, 百度的廣告市場份額會繼續呈現下降趨勢, 而騰訊則出現上升趨勢。

儘管中國互聯網公司千千萬,

但總體來說, 其商業模式主要有三點, 電商、遊戲、廣告, 廣告是互聯網最簡單、最直接變現的商業模式, 只要有流量, 幾乎就能夠通過廣告來變現, 當下的移動互聯網形勢下, 不少創業公司都將移動廣告作為最直接的變現方式。 但真正要說移動廣告, 還是得看馬雲、李彥宏、馬化騰們的, 畢竟, 其公司的體量在這裡。

為何移動廣告的增速能夠如此迅猛呢?

第一, 智慧手機普及率較高, 特別是三四線城市, 遠遠要比PC的普及率高得多, 越來越多的人群開始使用移動終端設備。 對於使用者來說, 手機不再只是通訊設備, 其還是娛樂工具、是知識工具、生活工具等, 可對於應用廠商來說, 手機就是媒介、就是廣告傳播的載體,

只要應用廠商能夠提供給用戶娛樂工具、是知識工具、生活工具等的價值, 廣告就能夠順勢植入, 從而形成一門龐大的生意。

而廣告主之所以願意投放移動廣告, 就是看中手機的媒介價值, 使用者的注意力都在手機上, 這遠遠要比電視機、電梯顯示幕、廣場中央顯示幕的觸達率更高, 從更廣的範圍內輻射到用戶。

第二, 廣告精准性大大提升。 相比較PC設備而言, 移動端廠商們能夠獲取到使用者的個人資訊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 這就給廣告提供了契機, 以往在PC端能獲取到的資訊維度非常有限, 現在不同了, 幾乎能夠完整的瞭解每個人, 廣告的精准性大大提升。

無論是點擊率還是點擊價格, 都要PC高, 馬雲、李彥宏、馬化騰們當然大賺特賺了。 廣告平臺的價值, 不就是讓廣告主獲益麼?現如今, 移動廣告的價值已經能夠滿足廣告主的需求了。

第三, 廣告主的增多。 PC時代, 廣告主的類型已經數量都遠遠不夠, 但是現在移動端, 越來越多的廣告主加入了移動廣告的陣營,

願意投放移動廣告, 有了廣告主的加入, BAT們想不賺都不行。 當然, 在講究最終效果方面, 可能各個廣告主會選擇不同的平臺, 不同的時段來投, 這個選擇權在廣告主手裡。

遭用戶們“深惡痛絕”的廣告, 卻成為BAT等巨頭們賺錢的利器, 這似乎是一個悖論。 但是從需求來看, 廣告的背面卻是來自用戶的需求, 使用者的資訊視界裡, 需要廣告, 比如內衣、手機、家電等, 用戶當然更希望購買自己聽過、見過的品牌, 而不是名不見經傳的牌子, 廣告主們的狂轟濫炸, 就是希望當用戶有購買欲望的時候, 能夠率先購買他們的品牌。

從行業來看, 移動廣告, 最牛的還是馬雲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