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做到有教養

第一點, 心中有別人

仙人掌看家--EQ高的表現是心中有別人

一個故事:

有一次在廁所裡正撒尿, 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 非常帥的小夥子,
看見了我, 立刻跑過來站在我後面大聲說:「你是不是陳老師?我是從江西來的, 你在江西插過隊, 我要跟你照個相。 」我非常尷尬, 因為我正在撒尿。 他完全不懂應該在外面等我, 那樣沒禮貌, 不懂得不可以這樣子對一個長輩說話。

心中有別人就是做事, 不能只考慮自己。 就像馬雲說的, 前半夜想想自己, 後半夜想想別人。 心裡有他人, 就不應該打擾別人, 造成別人的困擾。

在公共場合, 遛狗一定要套上繩子。 看到有孕婦、小孩就應該把煙掐掉。 看到身邊有人在休息, 說話聲音應該小點。

狗不套上繩子、煙繼續抽著, 最直接的後果讓他人感到不安全。 深層次是讓他人產生恐懼, 和不確定性。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會導致很多父母因為怕不安全克制住對弱小的人的哄笑。

根本原因是, 在生活中, 沒人真正關心小孩子說了什麼。

更不用提挑逗孩子, 跟他說, 媽媽不要你了。 看見孩子哭出來了, 就哈哈大笑。 一副欺負弱小得逞的樣子。

就如同對老年人的不耐煩, 對下級員工的呵斥, 對老百姓的刁難。

尊重分為顯性和隱性, 大部分人只看到了, 上級對下級, 孩子對老人, 沒有看到隱性的, 隱性的更具有傷害的。

這些行為本質上都是對人的不尊重, 沒有把別人真正放在在心上, 沒有發自內心的尊重。 也就稱不上有教養。

尊重他人是一份對他人的認同。

第三點, 體諒別人。

仙人掌看家-體諒別人是從小的引導

故事1

英女皇維多利亞, 她接見來自印度的使臣, 在皇宮中設宴款待來使。 等到菜都吃完了, 侍者端上來一杯水。 按照英國皇家的禮儀, 這杯水是用來給大家在餐後洗手的。 然而印度的使臣卻並不知曉, 而是一口氣將杯裡的水都喝了。 在座的英國貴族和大臣們都十分驚訝與尷尬, 想要告訴使臣, 卻又覺得十分不妥。

於是一時間整張桌子都一片寂靜, 而使臣還渾然不知。 這時候, 只見維多利亞女皇端起自己面前那杯洗手水, 一飲而盡。

故事2

2003年春晚的小品《講故事》, 聽爺爺講糧票的故事。 糧票的故事說的是, 爺爺掃大街的時候撿到了糧票30斤後, 還給別人的故事。 故事簡單, 但是爺爺老了, 不記事, 老是忘記講給兒孫聽過很多遍了。

孫子剛開始很不理解, 後面在爸爸的告知下, 在瞭解完故事背景後, 靜靜的聽完了。

你覺得稀鬆平常的事, 可能對其他人來說, 是一無所知的, 每個人成長的環境都不一樣, 都會有這樣那樣的認知差別和不同的行為習慣。 就像你不能指責難民吃相難看, 屠夫殺生過多。

對別人看似滑稽或不解的行為, 背後都有其我們不瞭解的原因。

就像有人關門或關車門時, 很用勁, 關得嘣嘣響, 覺得不解或鄙視。 很可能是他小時候家境貧困, 家裡的門不和規格, 或者門壞了沒錢修, 不用力根本關不緊。 潛移默化, 環境使然。

所以, 當別人的某些習慣或行為, 有些不同時, 你可以嘗試去瞭解、去包容。 請不要第一時間, 去嘲笑、厭惡。 不要讓別人感到尷尬、難過。

體諒他人是一份對他人的善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