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未進入藍海已成紅海 彩電企業一門心思玩內容 倒不如花點心思介入上游

Sisi||撰稿

在尚未培育成藍海之前已經變成了紅海, 很多產業漸漸顯示出透支的跡象。 風刮過, 好多產業並沒有迎來高增長, 反而卻是長時間的低迷, 一地雞毛。

就彩電業而言, 雖然軟硬結合是個趨勢, 雖然牌照方變得更加積極, 雖然大屏體驗越來越好, 但擺在彩電行業從業者面前最迫切的問題卻是解決盈利的問題。 結合目前情形看, 即便內容市場做得再好, 改善企業盈利的空間可能也相當有限, 而現階段, 或許抓緊時機佈局硬體產業鏈, 倒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內容仍不夠豐富

風刮過的一地雞毛

軟硬結合是方向嗎?是的。 軟硬結合能改善企業的盈利嗎?還真不一定。

這兩年, 彩電行業刮起互聯網風, 內容在重要性已經很凸顯。 樂視網新CEO梁軍前兩天在中國互聯網論壇上, 再次以利潤率說話, 認為僅僅是電視製造這塊, 淨利潤水準降至1-2個點左右,

所以彩電依靠賣硬體賺錢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而前不久, 《就說家電》撰寫的的 《用戶漸漸失去耐心 維修不如重新購買 家電維修恐怕難以支撐多久》一文也引起了讀者的探討, 大部分消費者也認同, 現在的電視品質不如以前, 維修費又高昂, 倒不如換新機。

這就說明以往彩電企業通過賣整機和提供服務的模式正在經歷著嚴峻的考驗, 這兩種模式的利潤率可能都不會高。 再加上歷經兩三次大規模產品普及後, 市場對彩電需求出現疲軟, 同時又有面板漲價等週期波動的添油加醋, 彩電整機企業目前的處境並不好。

所以, 前兩年由樂視主導的向內容業進軍的舉措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關注和參與。 不過正如投資一樣,

內容業在未放量之前, 已經出現了“未老先衰”的跡象。

現在幾乎所有的內資品牌都參與內容運營的企業, 部分外資品牌也通過合作的模式獲得了內容注入。 而內資品牌又是各立山頭自立為王, 成立自己的內容運營公司, 比如海信有聚好看, 創維有酷開, 長虹有虹領金, TCL有雷鳥等等, 雖然有企業獨立出來想嘗試做協力廠商平臺, 但無奈背後的母公司品牌烙印太深刻, 很多獨立運營的公司經營領域和服務品牌並沒有有效外延, 還是依靠母公司的量和自牌的量, 維繫自身業務的發展。

智慧電視現尷尬

這就造成了現在的彩電業專門運營用戶的品牌不少, 大家所掌握的內容資源又高度重合, 比如擁有愛奇藝、騰訊資源的硬體廠商不少(小米、酷開等), 擁有優土和芒果TV資源的硬體企業(夏普、海爾等)又是一堆, 消費者的新鮮感已經褪去, 彩電內容市場出現一地雞毛的狀況。

聚焦內容倒不如打通產業鏈

多品牌的聚焦和介入, 已經註定了內容市場未分享藍海利潤之前已經進入了紅海廝殺。

而現在看, 內容市場仍舊處在消耗預期的階段。 因為從內容端來看, 管控並沒有出現放鬆的跡象, 這也是很多消費者不太喜愛回歸大屏的理由。 雖然互聯網牌照方之一CIBN互聯網電視總經理宮玉國表示, 牌照方是互聯網電視發展的正能量, 絕不是阻礙。

事實上, 包括未來電視、百視通、南方傳媒和CIBN等在內的7大牌照商, 也很期待市場能放開, 這樣大屏市場就會爆發出巨大吸引力。 但客觀講, 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這個產業膠著的時刻, 倒不如將目光回歸到前幾年一直在說的上下游和諧產業鏈建設上來。 因為此次彩電消費疲軟的很大原因就是彩電整機售價受上游面板漲價影響上調了, 這引起了部分消費者的不滿。

總是找不到好內容

而去年年底,夏普又激進地通過斷供三星和減供海信的方式,引發輿論一陣喧嘩。致使全球第一大電視整機廠商三星到處找供貨方,而全球第三大整機廠海信也不能不結盟TCL化解危機。這已經說明在大家將目光轉移內容端的時候,電視上下游產業鏈已經出現了不和諧的一幕。

所以,彩電整機大廠該把目光回歸到產業鏈上了,畢竟這是你們優勢最集中的地方。而且現在的液晶面板技術已經相對公開,與前幾年沒法投資不同,現階段通過投資入股或聯合共建的方式都相對可行。成熟的液晶產業給整機品牌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前兩天,TCL集團有出資增持了華星光電的股份,目前持有比例超過了85%。這或許是一個跡象。彩電大廠之間的競爭,或許在不久後回歸到以產業鏈整體優勢競爭的軌道上來。而內容產業,受約束的條件很多,情形或許比現在還複雜,而要想從中賺錢,也絕非易事。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這引起了部分消費者的不滿。

總是找不到好內容

而去年年底,夏普又激進地通過斷供三星和減供海信的方式,引發輿論一陣喧嘩。致使全球第一大電視整機廠商三星到處找供貨方,而全球第三大整機廠海信也不能不結盟TCL化解危機。這已經說明在大家將目光轉移內容端的時候,電視上下游產業鏈已經出現了不和諧的一幕。

所以,彩電整機大廠該把目光回歸到產業鏈上了,畢竟這是你們優勢最集中的地方。而且現在的液晶面板技術已經相對公開,與前幾年沒法投資不同,現階段通過投資入股或聯合共建的方式都相對可行。成熟的液晶產業給整機品牌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前兩天,TCL集團有出資增持了華星光電的股份,目前持有比例超過了85%。這或許是一個跡象。彩電大廠之間的競爭,或許在不久後回歸到以產業鏈整體優勢競爭的軌道上來。而內容產業,受約束的條件很多,情形或許比現在還複雜,而要想從中賺錢,也絕非易事。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