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德慧智教育高中實踐案例(教育成果展示一)

德慧智教育高中實踐案例(教育成果展示)

貴州省畢節市第四實驗高中教師 張義海

一、成長之旅, 育之開始

古人雲:“活到老, 學到老。 ”上學時未理解透徹, 而今才體會其真意。 從一個不懂教法的學生變成學校領導認可、同行認同、學生敬愛的教師;當走上學校管理崗位後, 又體會到教學僅是教育的一部分, 面對學生出現的種種問題, 吼罵是我的解決方法, 可是學生口服心不服, 治標不治本, 還有負面影響。

於是, 我思考:面對一個個活生生的有著不同思想的教育物件, 教育的關鍵是什麼?我的答案是“兩個抓住”,

抓住孩子生命中的無為而治系統, 將五臟六腑把握好;抓住孩子生命中的有為而治系統, 將意識和前五根把握好。

如何完成“兩個抓住”, 使孩子愛學習, 快樂學習, 輕鬆學習,

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經過與德慧智專家的交流及自身的實踐總結,

我找到一條簡單易行的方法, 就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通過誦讀《德道經》、《黃帝內經》、《黃帝四經》、《周易》、《大學》、《中庸》、《弟子規》、《格言聯璧》等經典, 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對教育工作者來說, 要注意教育是漫長的過程, 而非一段時間內能看到成效。 如生病, 用西醫在一段時間內基本上就好了, 可是身體的副作用呢?而中醫的調和, 使身體達到“中和”的狀態, 所謂“致中和, 天地位焉, 萬物育焉。 ”

二、課改之旅, 誦讀之始

課改是教學的常態, 2012年我校走上課改之路, 從剛開始的要求每節課只能說三句話, 到我校“四階導學模式”的形成, 成為許多學校的學習之地。 2013年在市教育局的關心下, 我校榮幸地被德慧智定為試點校, 在專家的指導下開始引導學生進行經典誦讀, 我校拉開教改的帷幕。 在2014年的高考中開啟我校的新篇章(考取兩個重點, 20個本科。 )

三、誦讀經典, 形式多樣

正所謂開始即是結束, 結束即是開始。 面對高一新生, 總結經驗及德慧智專家的指導, 我主要從以下幾種方式開展傳統文化教育。

1.每天晨讀20分鐘

晨讀時間7:00—7:20, 內容有《德道經》、《弟子規》、《大學》等。 學生調整身心採用無極站式誦讀, 這樣既不影響學生學習其它科目的時間, 又保證學生按時上課, 不睡懶覺, 上課時保持頭腦清醒。

“誦讀《德道經》的時候, 採用無極站式, 開始會覺得兩腿發抖, 但是過了幾周後就不抖了,

而且在讀的時候全身發熱、出汗, 讀完後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感覺壓在身上的重擔被瞬間拿掉, 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 在經過長時間閱讀之後, 會感覺到記憶力有明顯的提升, 而且讀完後, 再去學習會明顯感覺到知識在腦子裡融會貫通。 ”(李秋月同學)

2.課前誦讀

根據以往經驗, 往往老師走進教室學生還不進教室, 或者在教室裡打鬧, 教室裡是不安靜的。 課前誦讀後學生不但能從經典中獲得能量, 還在教師進教室之前, 學生也已經安靜地做好上課的準備。

3.韻拍操與誦讀相結合

每天的課間操時間, 堅持做好梅花韻拍操並同時誦讀經典, 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打開身體的門窗, 讓學生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為文化知識的學習營造一個最有力的保障。

“堅持做梅花韻拍操後,每次肚子疼都不是很劇烈,感覺比以前好很多。”(付豔同學)

4.“燭光強化學習法”

在幾位專家的指引幫助下,在班內每天晚上9:30——10:00開展“燭光強化學習法”,自開展“燭光強化學習法”以來,可以說改變更加明顯,學生在學習感受中談到如下作用:

靜心作用:一天的心身疲憊使人浮躁,三次逆腹式呼吸使人舒緩放鬆;柔和的燭光讓人容易靜下心來,淨化自己心靈,使內心寧靜。

增強記憶力;大腦有靈感,做事容易找到頭緒;觀燭光可以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聽力、眼力提高;放鬆心身,記得快,記憶深刻,記憶力提高;心情好了,彌補之前不懂的知識。

每天提醒自己幹什麼?科代表的引領回憶將知識記得更牢固,能把當天知識與以往一起回憶。

誠心悔過,樹立信仰;心靈得以更好地洗禮,歪曲思想在慢慢改變;學會對人寬容,浮躁時提醒自己要冷靜,上課有精神;上課不再睡覺。

四、誦讀經典,改變學生

我校大多數學生都是初中時對知識理解不透的學生,加上高考的壓力,學生對誦讀經典能改變人生,持有排斥、疑惑、擔憂。首先,通過與學生交流,慢慢引導,看那些通過學習傳統文化後改變的視頻,明白“慧智”的關係。其次,以身作則帶領學生做,學生也自然跟著一起,慢慢地培育學生的信土。傳統文化改變了我,改變了我的學生,從一個個的實例中得到驗證。

1.學生成績的變化

這個班是五個理科班中較弱的一個,從開始覺得學習傳統文化會影響學習成績,到現在熱愛學習傳統文化。當學生認真按照具體要求完成各項任務,長期堅持,慢慢地從誦讀經典中嘗到甜頭。在學習上來說,相比以往高三,到現在會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放棄學習,可是這個班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學生放棄,學校開始對這個班的要求是2個重點,18個二本。就最近一次月考來看,本班將近有30個可以上二本以上,可能還會有增加。

2.學生品行的變化

到目前,班上沒有打架吵嘴現象,遇到老師、長輩、同學有禮有節,對待家長的態度變好了。

“學習《德道經》的體悟:“回憶起過去,每天碌碌無為,上課發呆,下課玩耍。只有在月考過後幾天才會認真學習,但也是幾天而已,或許連一周都沒有,遇到困難就想放棄。老是愛記恨別人,遇到不開心的事就愛發火,讓身邊愛自己的人受傷,不愛自己的人更加討厭自己。而現在的我,學會了換位思考,多方位地去思考每一件事,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珍惜,“當太陽一直都在,人就忘了它給的光明,當親人一直都在,人就會忘了他們給的溫暖”,這就是我以前對於家人的感覺。但是當老師問我們算沒算過,你還有多少時間陪父母時,我呆住了,當我大概算了算才發現,真的沒有多少時間陪他們了。所以我從以前的不想回家,能在外面呆多久就多久,甚至小時候發過誓“我只要出了這個家,就不回來了”,到現在的能回家就回家,能開開心心過,就絕不發脾氣,現在我和母親相處得很融洽,但還不夠,還需要努力的是和父親的關係,與父親的關係沒有達到我想像中的,所以還需加油!學習《德道經》讓我的心變得很平靜。”(蘭蘭同學)

“在我接觸傳統文化教育已經兩年了,在剛進學校時,老師就人手一份的發了一本《德道經》,當初我並不認為這能給我帶來什麼,也就不怎麼放在心上。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按照老師吩咐的做,每天懷著恭敬之心來誦讀《德道經》,我發現自己慢慢地變了。曾經的我脾氣不好,經常莫名其妙地亂發脾氣,甚至還會和父母鬥嘴,而現在我感覺心性變得好柔和,就算別人說我什麼,我也不會有什麼想法,和父母相處的也很和諧,在父母眼中,我從一個叛逆少年成了孝順的兒子。曾經的我還沉迷於網路,經常晚上就跑網吧裡玩通宵,曾幾度以為網路遊戲中就是我的世界,我深陷在其中,幾乎無法自拔,這使我整個人看起來非常陰翳。也許是上天不願讓我就此荒廢,機緣巧合下,我來到了這個學校,接觸了傳統文化,融入了這個氛圍,使我很快地掙脫了虛擬世界,戒掉了網癮,讓我在親戚朋友中的印象從一個‘網癮少年’蛻變成了‘陽光男孩’。傳統文化,改變了我。”(趙宇同學)

五、誦讀經典,改變觀念

1.治理觀念的轉變

對我而言,從以前管理上注重說教、吼、罵,甚至想用武力壓制,治標不治本,還違反教育法規,到現在是採用經典教育學生。如抄寫經典、誦讀經典、看有關學習傳統文化後改變的視頻,有的時候有家長陪著一起看都流出了眼淚。其目的是讓學生先靜心、反省自身存在的問題,真正心悅誠服地認識自身的問題,然後再與學生講道理,擺事實,多數學生最終會流出深刻反省的眼淚,後又激發學生,教學生做人、處事、學習的方法,學生與我達成共識後,高高興興離開辦公室,快快樂樂去學習。

2.教學觀念的轉變

對以往的教育教學我的總結是“畫水無風空作浪,繡花雖好不留香”,學習傳統文化後,從孔子學琴的五步(迅速掌握——反復訓練——提升技法——領會意蘊——實現與古人居、與古人謀)及誦讀經典的五要素(恭、熟、忘、合、靈)來實施教育教學,實為最佳方法。如果我們對萬物無“信、愛、畏、敬、恒”,那麼萬物怎麼會對我們有“信、愛、畏、敬、恒”呢?於是我轉變自己的教育方法,因為我堅定“德育是路,教育是車”的教育理念,始終把教學看做是教育的一個部分,我校“四階導學模式”是為教學服務的,而要搞好教育就得從根本抓起,從德育抓起,從建立學生對我國經典文化信土抓起。學習老祖宗的東西,通過“無為而治”與“有為而治”相結合,形成“執兩用中”的教育模式來培育具有“內聖外王”的人才。以誦讀經典培育教育根本,修好德育的大道,抓好教學,開花結果。雖然在開展過程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只要我們把每一個細節做好,從最容易之處入手,我堅信好的就是好的,它一定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最終使更多的人從中獲得幸福、快樂。

3.人生價值觀念的轉變

學習傳統文化以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念也隨著發生變化,過去會計較、爭論,總為“名利”,自從課改到現在學習傳統文化,發現之前的那些想法是多麼的膚淺,簡直是愚不可及。誦讀經典使我醒悟,學生的需要就是我存在的價值,教育出更多德才兼備的學子才是我的夢想、是我人生最大的快樂,是我作為教師最大的追求。

如果我們的孩子都樹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的堅定信念;都具備“太陽的無私自燃,為萬物照明德;月亮的無私反照,為萬物照明鏡;地球的無念自容,為萬物供養分”的品格、品行、品質,何愁中華道德之不復興,何愁盛世之大門不開啟。

編者注:貴州省畢節市第四實驗高中,是德慧智教育實驗區試點學校。

轉自道德知音論壇

http://bbs.daode.biz/frame.php?frameon=yes

延伸閱讀:

高考分數線公佈,分數背後看考題,將來我們與孩子該怎麼學?

對治網癮,提升修養,啟迪智慧,這才是真正的無為而無不為!

怎麼從胎教開始,教寶寶三歲識字幾千

為什麼一歲多的寶寶基本會背誦老子五千言

制止艾滋學生的悲劇,你和孩子應該及早知道這些!

上海德慧智國學促進會立足于國學明師熊春錦先生的道德根文化、德慧智教育和道醫養生學三大理論方法體系。以“弘揚道德根文化,演繹德慧智人生;宣導社會道德回歸,推廣優秀傳統文化”為踐行理念的公益團體。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為文化知識的學習營造一個最有力的保障。

“堅持做梅花韻拍操後,每次肚子疼都不是很劇烈,感覺比以前好很多。”(付豔同學)

4.“燭光強化學習法”

在幾位專家的指引幫助下,在班內每天晚上9:30——10:00開展“燭光強化學習法”,自開展“燭光強化學習法”以來,可以說改變更加明顯,學生在學習感受中談到如下作用:

靜心作用:一天的心身疲憊使人浮躁,三次逆腹式呼吸使人舒緩放鬆;柔和的燭光讓人容易靜下心來,淨化自己心靈,使內心寧靜。

增強記憶力;大腦有靈感,做事容易找到頭緒;觀燭光可以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聽力、眼力提高;放鬆心身,記得快,記憶深刻,記憶力提高;心情好了,彌補之前不懂的知識。

每天提醒自己幹什麼?科代表的引領回憶將知識記得更牢固,能把當天知識與以往一起回憶。

誠心悔過,樹立信仰;心靈得以更好地洗禮,歪曲思想在慢慢改變;學會對人寬容,浮躁時提醒自己要冷靜,上課有精神;上課不再睡覺。

四、誦讀經典,改變學生

我校大多數學生都是初中時對知識理解不透的學生,加上高考的壓力,學生對誦讀經典能改變人生,持有排斥、疑惑、擔憂。首先,通過與學生交流,慢慢引導,看那些通過學習傳統文化後改變的視頻,明白“慧智”的關係。其次,以身作則帶領學生做,學生也自然跟著一起,慢慢地培育學生的信土。傳統文化改變了我,改變了我的學生,從一個個的實例中得到驗證。

1.學生成績的變化

這個班是五個理科班中較弱的一個,從開始覺得學習傳統文化會影響學習成績,到現在熱愛學習傳統文化。當學生認真按照具體要求完成各項任務,長期堅持,慢慢地從誦讀經典中嘗到甜頭。在學習上來說,相比以往高三,到現在會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放棄學習,可是這個班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學生放棄,學校開始對這個班的要求是2個重點,18個二本。就最近一次月考來看,本班將近有30個可以上二本以上,可能還會有增加。

2.學生品行的變化

到目前,班上沒有打架吵嘴現象,遇到老師、長輩、同學有禮有節,對待家長的態度變好了。

“學習《德道經》的體悟:“回憶起過去,每天碌碌無為,上課發呆,下課玩耍。只有在月考過後幾天才會認真學習,但也是幾天而已,或許連一周都沒有,遇到困難就想放棄。老是愛記恨別人,遇到不開心的事就愛發火,讓身邊愛自己的人受傷,不愛自己的人更加討厭自己。而現在的我,學會了換位思考,多方位地去思考每一件事,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珍惜,“當太陽一直都在,人就忘了它給的光明,當親人一直都在,人就會忘了他們給的溫暖”,這就是我以前對於家人的感覺。但是當老師問我們算沒算過,你還有多少時間陪父母時,我呆住了,當我大概算了算才發現,真的沒有多少時間陪他們了。所以我從以前的不想回家,能在外面呆多久就多久,甚至小時候發過誓“我只要出了這個家,就不回來了”,到現在的能回家就回家,能開開心心過,就絕不發脾氣,現在我和母親相處得很融洽,但還不夠,還需要努力的是和父親的關係,與父親的關係沒有達到我想像中的,所以還需加油!學習《德道經》讓我的心變得很平靜。”(蘭蘭同學)

“在我接觸傳統文化教育已經兩年了,在剛進學校時,老師就人手一份的發了一本《德道經》,當初我並不認為這能給我帶來什麼,也就不怎麼放在心上。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按照老師吩咐的做,每天懷著恭敬之心來誦讀《德道經》,我發現自己慢慢地變了。曾經的我脾氣不好,經常莫名其妙地亂發脾氣,甚至還會和父母鬥嘴,而現在我感覺心性變得好柔和,就算別人說我什麼,我也不會有什麼想法,和父母相處的也很和諧,在父母眼中,我從一個叛逆少年成了孝順的兒子。曾經的我還沉迷於網路,經常晚上就跑網吧裡玩通宵,曾幾度以為網路遊戲中就是我的世界,我深陷在其中,幾乎無法自拔,這使我整個人看起來非常陰翳。也許是上天不願讓我就此荒廢,機緣巧合下,我來到了這個學校,接觸了傳統文化,融入了這個氛圍,使我很快地掙脫了虛擬世界,戒掉了網癮,讓我在親戚朋友中的印象從一個‘網癮少年’蛻變成了‘陽光男孩’。傳統文化,改變了我。”(趙宇同學)

五、誦讀經典,改變觀念

1.治理觀念的轉變

對我而言,從以前管理上注重說教、吼、罵,甚至想用武力壓制,治標不治本,還違反教育法規,到現在是採用經典教育學生。如抄寫經典、誦讀經典、看有關學習傳統文化後改變的視頻,有的時候有家長陪著一起看都流出了眼淚。其目的是讓學生先靜心、反省自身存在的問題,真正心悅誠服地認識自身的問題,然後再與學生講道理,擺事實,多數學生最終會流出深刻反省的眼淚,後又激發學生,教學生做人、處事、學習的方法,學生與我達成共識後,高高興興離開辦公室,快快樂樂去學習。

2.教學觀念的轉變

對以往的教育教學我的總結是“畫水無風空作浪,繡花雖好不留香”,學習傳統文化後,從孔子學琴的五步(迅速掌握——反復訓練——提升技法——領會意蘊——實現與古人居、與古人謀)及誦讀經典的五要素(恭、熟、忘、合、靈)來實施教育教學,實為最佳方法。如果我們對萬物無“信、愛、畏、敬、恒”,那麼萬物怎麼會對我們有“信、愛、畏、敬、恒”呢?於是我轉變自己的教育方法,因為我堅定“德育是路,教育是車”的教育理念,始終把教學看做是教育的一個部分,我校“四階導學模式”是為教學服務的,而要搞好教育就得從根本抓起,從德育抓起,從建立學生對我國經典文化信土抓起。學習老祖宗的東西,通過“無為而治”與“有為而治”相結合,形成“執兩用中”的教育模式來培育具有“內聖外王”的人才。以誦讀經典培育教育根本,修好德育的大道,抓好教學,開花結果。雖然在開展過程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只要我們把每一個細節做好,從最容易之處入手,我堅信好的就是好的,它一定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最終使更多的人從中獲得幸福、快樂。

3.人生價值觀念的轉變

學習傳統文化以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念也隨著發生變化,過去會計較、爭論,總為“名利”,自從課改到現在學習傳統文化,發現之前的那些想法是多麼的膚淺,簡直是愚不可及。誦讀經典使我醒悟,學生的需要就是我存在的價值,教育出更多德才兼備的學子才是我的夢想、是我人生最大的快樂,是我作為教師最大的追求。

如果我們的孩子都樹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的堅定信念;都具備“太陽的無私自燃,為萬物照明德;月亮的無私反照,為萬物照明鏡;地球的無念自容,為萬物供養分”的品格、品行、品質,何愁中華道德之不復興,何愁盛世之大門不開啟。

編者注:貴州省畢節市第四實驗高中,是德慧智教育實驗區試點學校。

轉自道德知音論壇

http://bbs.daode.biz/frame.php?frameon=yes

延伸閱讀:

高考分數線公佈,分數背後看考題,將來我們與孩子該怎麼學?

對治網癮,提升修養,啟迪智慧,這才是真正的無為而無不為!

怎麼從胎教開始,教寶寶三歲識字幾千

為什麼一歲多的寶寶基本會背誦老子五千言

制止艾滋學生的悲劇,你和孩子應該及早知道這些!

上海德慧智國學促進會立足于國學明師熊春錦先生的道德根文化、德慧智教育和道醫養生學三大理論方法體系。以“弘揚道德根文化,演繹德慧智人生;宣導社會道德回歸,推廣優秀傳統文化”為踐行理念的公益團體。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