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運會女子輪滑冰球賽場上唯一的中學隊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慈鑫

飛碟形狀的天津體育館氣勢恢宏, 已是花甲之年的程鳳豔此前做夢也沒想到, 自己的有生之年竟能與老隊友們在這樣的體育館裡再參加一次全國最高水準的比賽。

程鳳豔、馮秀芝、金明華等7名年齡在50歲上下的老隊員, 與9名高中生組成的黑龍江雞西貝朗隊, 在7月15日結束的第13屆全運會女子輪滑冰球比賽中獲得第6名。 這支老少搭檔的隊伍, 正是冰球運動在東北不少地區人才斷代的真實寫照——老人與新人之間, 隔了整整30年。

30多年前, 程鳳豔、馮秀芝所服役的雞西女子冰球隊在國內也是一支勁旅,

她倆至今都清楚地記得她們在1986年六一前夕奪得全國華林杯女子冰球比賽冠軍的情景, 那次比賽是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 那座建築物的宏大氣勢絕不亞於舉辦這次比賽的天津體育館。

30多年前的那次冠軍, 讓程鳳豔、馮秀芝與隊友們得到了退役後進入全民所有制單位工作的待遇。 用現在的話來說, 隊員們退役後不是進了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就是進了大國企, 這都是讓人羨煞的好出路。 但讓人無奈的是, 程鳳豔、馮秀芝、金明華這批隊員退役之後, 名震一時的雞西女子冰球隊也沒有躲過被裁撤的命運。 從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 國內北方原本舉辦冰球專業隊的省市紛紛“砍掉”冰球項目,

在雞西這樣一座冬季長達半年的冰雪之城, 在那個政府辦體育的年代, 沒有了專業隊的引領, 冰球運動也進入了寒冬。

直到差不多30年後。

2013年, 雞西市梨樹區第六中學新調來了一名愛打冰球的體育老教師——呂耀宗。 呂耀宗與程鳳豔、馮秀芝同齡, 上世紀80年代, 他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冰球隊的一名隊員。 呂耀宗向學校提議在冬季開展滑冰運動的基礎上, 把學校的冰球隊建起來。 據貝朗隊領隊、雞西市梨樹區第六中學副校長吳勇回憶, 學校一方面是看到北京當時正在申辦冬奧會, 國家提出了3億人上冰雪的口號, 同時, 學校每年冬天也在開展冰上運動, 呂耀宗老師正好能夠發揮他的特長, 另一方面, 也是考慮到學校本身只是一所普通中學,

為了給孩子們拓寬升學出路, 發展學生的運動特長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因此, 學校對呂耀宗提議建冰球隊的想法予以了支持。 學校給球隊取名貝朗, 寓意為“寶貝硬朗”。

在向全校學生徵集冰球隊員時, 學校很快發現, 接觸冰球後很快喜歡上這項運動的孩子遠比想像的多。

雞西市梨樹區第六中學高二學生胡俊卿記得, 自己第一次學打冰球時就被深深吸引;高一學生張雨琪則強調, 儘管自己的目標是希望借助冰球特長考上理想的大學, 但絕不是為了考大學自己才打冰球和加入冰球隊的, 前提是自己打心裡喜歡冰球。

兩名學生都表示, 學校在選拔冰球隊員時, 第一個條件也是興趣,

所以, 像她倆這樣身體條件並不出眾的學生才能進到隊裡。

在打冰球的過程中, 身體素質增強、開闊了視野、磨煉了意志都是胡俊卿、張雨琪等冰球隊員的收穫。 同時, 依靠呂耀宗老師的人脈關係, 程鳳豔、馮秀芝等雞西女子冰球隊老隊員們也與學校建立了聯繫, 這些老一輩冰球運動員時常來到學校進行冰球表演和義務指導, 也給了學校孩子們很大的鼓舞。

孩子們的另一個收穫是她們通過冰球結識、深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她們這個青春歲月, 一份真誠的友情對人生意義重大。

不過, 在雞西這樣的東北老工業基地, 開展冰球運動的經濟條件遠不如北京、上海這些經濟發達城市。 像梨樹區第六中學這樣一所位於雞西市遠郊區的普通中學,

開展冰球運動所面臨的困難讓人難以想像。

此次來天津參加全運會輪滑冰球比賽, 貝朗隊是女子項目中唯一一支體育系統外的社會參賽隊。 全隊的參賽經費全部自籌, 吳勇介紹, 包括學校支持的1.6萬元, 當地的梨樹白酒廠贊助的6000元和大連雞西商會支援的3萬元, 但這些仍不足以負擔全隊的參賽費用。 他本人和呂耀宗教練不忍心讓孩子們錯失四年一次的全運會機會, 又自掏腰包了2.8萬元。

由於輪滑冰球是在全運會第一次設項, 很多冰球運動員都是第一次嘗試輪滑冰球, 吳勇介紹, 無論是像程鳳豔、馮秀芝這樣的老隊員, 還是學校冰球隊的孩子們, 都沒有輪滑冰球的裝備。 孩子們冬天打冰球時都是用的最便宜的裝備, 整套下來才1000元左右,這個花費只有北京冰球少年一套裝備價格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如果再讓他們的家庭額外負擔一套輪滑冰球的裝備,無疑是很難承受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借裝備。

在雞西,只有呂耀宗與他的一群球友在夏天打輪滑冰球,因此此次貝朗隊的老隊員、小隊員都是借用雞西業餘輪滑冰球隊男隊員的裝備。胡俊卿羞澀地告訴記者,自己的鞋裡硬是塞了4雙鞋墊,但鞋仍然大了不少。守門員金明華因為裝備太大,在一次防守過程中,膝蓋受傷,走路一瘸一拐。到比賽進行到最後一場時,貝朗隊已經傷兵滿營,最終貝朗隊能夠在全部9支參賽隊中獲得第六名,這一成績已經讓她們喜出望外。

30年前獲得全國冠軍是程鳳豔、馮秀芝一輩子的榮耀,這次在天津,她們收穫了另一份驚喜。但最大的欣慰是看著這些對冰球滿懷熱愛的高中生,7名老隊員似乎看到了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冰球在東北地區終於露出了復蘇的曙光。

中青線上北京7月16日電

整套下來才1000元左右,這個花費只有北京冰球少年一套裝備價格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如果再讓他們的家庭額外負擔一套輪滑冰球的裝備,無疑是很難承受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借裝備。

在雞西,只有呂耀宗與他的一群球友在夏天打輪滑冰球,因此此次貝朗隊的老隊員、小隊員都是借用雞西業餘輪滑冰球隊男隊員的裝備。胡俊卿羞澀地告訴記者,自己的鞋裡硬是塞了4雙鞋墊,但鞋仍然大了不少。守門員金明華因為裝備太大,在一次防守過程中,膝蓋受傷,走路一瘸一拐。到比賽進行到最後一場時,貝朗隊已經傷兵滿營,最終貝朗隊能夠在全部9支參賽隊中獲得第六名,這一成績已經讓她們喜出望外。

30年前獲得全國冠軍是程鳳豔、馮秀芝一輩子的榮耀,這次在天津,她們收穫了另一份驚喜。但最大的欣慰是看著這些對冰球滿懷熱愛的高中生,7名老隊員似乎看到了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冰球在東北地區終於露出了復蘇的曙光。

中青線上北京7月16日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